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水结冰了》教学设计

《水结冰了》教学设计

罪念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水结冰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结冰了》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三年级上册《水》单元的第3课。教材用冬天水面的冰、屋檐下的冰等场景引入,唤起学生“温度低时,水会结冰”已有认知,由此引出本课研究的主题“水结冰后的变化”,从而开展一系列“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的活动。本课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第二部分——探索,首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对聚焦问题表达自己的猜想;其次是让学生进行“创设温度不断下降的环境,观察水结冰的过程”的实验,让学生能够比较清楚地观察到水结冰的过程和温度的变化;然后是学生进行“比较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观察活动。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观察与探究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表关于水结冰的条件、水结冰后的变化以及冰还是原来的水吗等问题的看法,希望学生认识到随着温度的变化,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本课作为《水》单元的第3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上节课对水加热过程的观察,学生对水的状态变化有了一定认识。本课研究让水的温度一直下降,水向周围放热,凝固成冰的过程。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发现“水结冰只是状态的变化,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的概念,从而进一步建构“物质能够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的`科学概念。

学生分析:

冰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物质,许多学生也有过接触冰的经历。他们知道温度很低的情况下,液态的水会变成固态的冰。但是很多学生不知道水在什么温度时可以变成冰,也不曾仔细观察过冰的特点,如冰是有固定形状的;也很少有学生知道水结冰后的其他变化,如体积变大。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观察到液态的水凝固成固态的冰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科学探究目标

●观察并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观察并比较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科学态度目标

●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

●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在自然环境中,水和冰可以互相转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难点:测量水结冰时的温度;初步建立水的形态变化与热量变化有关系的概念。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试管、清水、碎冰、温度计、烧杯、食盐、小勺、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各种冰的图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情景图片:冬天屋檐下的冰、水面的冰。

提问一:这个场景我们在什么时候能见到?

提问二:到了冬天,水容易结冰,原因是什么?

2、出示一支试管(内有清水)。

提问:如果让试管里水的温度一直不断下降,会怎样?

3、揭示课题:水结冰了。

设计意图:运用冬季场景,唤起学生的前概念“冬天的环境温度低,液态的水就会变成固态的冰”,并将水结冰需要向周围放出热量的道理暗含其中。

2、探索

观察一:水结冰的过程

1、出示实验材料:一支试管(内有约四分之一的清水)、一个冰杯、食盐、温度计。(幻灯片给出提示:冰融化能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在冰里面加盐,可以加快冰融化的速度,制造更低的温度。)

提问:你能利用这些材料使试管中水的温度越来越低吗?

2、引导小组讨论:

(1)水到了多少摄氏度的时候会变成冰?怎样才能知道?

(2)预测水在结冰过程中,会有哪些变化?

3、明确实验步骤和观察重点:

(1)浸入碎冰前,在试管的水面处做标记;

(2)持续测量水温,直到结冰;

(3)完全结冰后,标记冰柱的高度。

4、分发材料,小组观察,教师指导。

5、引导学生汇报发现。

汇报句式:我们经过测量,发现水在摄氏度时结冰了;经过观察,发现水结冰后发生了变化。

6、 小结:温度下降,液态的水凝固成固态的冰,体积变大。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预测和交流水结冰的温度和水结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是希望学生能注意到试管里水温变化的过程以及其他各种变化。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结冰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水如何结成冰这一现象的直接认识。

观察二:水和冰的异同点

1、观察冰的特点。

引导:观察试管中的冰,简单说说冰的特点。

2、引导学生归纳。

提问: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3、出示维恩图,指导记录方法。

4、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先开展观察冰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冰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颜色、透明度、温度、光滑度、硬度、易融化等,再通过归纳和梳理,进一步比较冰和水的异同点,在比较的基础上,学生认识到冰是固态的,水结冰后,形态发生了变化。

三、研讨

全班进行交流研讨:

1、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2、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

3、冰还是水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希望通过充分的交流研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水结冰只是状态的变化,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的概念。

《水结冰了》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