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小学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栗子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小学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习熟悉电子计算器,能够使用计算器完成大量数学四则运算;

2.根据问题的特点,灵活选择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能力,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4.了解计算器只是一种计算工具,人脑的计算能力要比计算器更为优秀;

5.开展数学文化教育。

重点难点:

1.根据题目特点,灵活选择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2.使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了解计算器只是一种计算工具,人脑的计算能力更加优秀。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一段计算工具的发展录像;

2.教师提问:录像中我们看到了哪些计算工具?

3.教师介绍:1945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了,1977年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在日本问世,从此计算机成为了人们日常计算的重要工具。

4.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常见的计算器,询问学生是否曾经使用过计算器?

二、使用计算器

1.计算器介绍:教师让学生相互介绍计算器上各种按键的名称和功能,并邀请一名学生上台用展示仪演示数字键、符号键、功能键。解释ON、OF、AC、CE、C按键的作用,以及进行计算的操作方法(数字→符号→等号→清除)。

2.计算器应用练习:教师提供以下问题进行练习:

(a)银盆岭小学有775名在校学生,若每人每天节约1千克水,一天可节约用多少千克水?一年(365天)可节约用多少千克水?

(b)如果缺水地区一家三口每天用水25千克,那么用282875千克节约的水能用几天?

3.学生自主练习和纠错。

每年有365天,那么115131天是多少年?

学生练习

老师:这道题看上去数字很大,你觉得它难吗?你认为计算器的使用有什么好处呢?

3、巧妙应用

比试一下,看看谁能又快又准地算出以下题目的答案!

(1)学生独立计算,老师巡视、指导

219×35= 41600÷128= 24÷6= 125×8= 138976-138970= 34089

(2)学生汇报,并集体订正

老师:这些题你们都是用计算器算出来的吗?哪些没用?为什么?

(3)总结归纳

老师:你们认为什么样的题目需要用计算器来计算呢?

三、能力提升

老师:你想不想来做一个又大又难算的题目呢?下面我们开展一个挑战极限的游戏。

我们以9为乘数,你能想到几个连乘的9?亲测8个9哦!

999999999×999999999=

试算

报上你算出的结果

你认为这个结果正确吗?

你发现了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这个E是英文错误的缩写,你知道这个单词的意思吗?

老师:即使不看这个E,老师也能从结果中发现错误。你知道我是从哪看出来的吗?

老师:确实,工具都有它的局限性。现在我们手中的计算器可以计算的数很有限,这个题目好像无法完成了。

老子曾经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不要着急,这个数字很大,如果它小了,我们就从简单的例子开始找找规律。

计算:99=81

9999=9801

999×999=998001,9999×9999=99980001

有很多同学举手发言了,你想说什么?

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8000000001

完成这道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吗?

教师:你说得对!那些不能被计算器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运用聪明的大脑去解决,这也是我们的自豪。但在刚刚的计算过程中,计算器难道毫无用处吗?

学生:它更像是我们的探索规律的工具吧。

教师:没错,计算器就是我们手中的这个非常有限的工具之一。虽然它无法完成某些多位数的计算,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依然有作用。例如,我们教室中这台电脑就可以完成这些任务。

教师:如今,64位的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计算器一定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学生:对,因为每个工具都有其局限性,需要不断发展和改进。

教师:正是如此。在学术和生活中,工具并不是最重要的,人类的智慧才是最伟大的力量。我想引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话来作为结论:“知识是力量”。因此,我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运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