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信息化对创新能力影响研究

信息化对创新能力影响研究

情の殇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信息化对创新能力影响研究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摘要:信息化建设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对自主创新能力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对信息化、创新能力的分析,构建了信息化对创新能力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效率回归模型,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多元回归法对指标进行分析计算。研究表明:信息化发展状况、信息化人力资源状况和信息消费状况对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信息化;DEA;创新能力

一、引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而我国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且自主创新能力也较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当前,关于信息化水平的相关研究主要是信息化水平的测度、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两个方面,但涉及信息化水平与创新能力二者之间关系的仍较少。在创新能力测量指标体系中,付睿臣等人从微观层面揭示了企业信息化对其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但是,从宏观层面实证信息化与创新能力之间关系尚需探讨。鉴于此,本文通过构建信息化对创新能力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分析了信息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进而为促进我国信息化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信息化指标

根据2001年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标工作会议发布的20个国家信息化指标,本文选取较有代表性的4个作为衡量信息化水平的指标,并将信息化环境分为硬信息化环境和软信息化环境两大方面,包括:信息化发展环境、信息化人力资源环境、信息消费环境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环境。

2.2 创新能力指标

评价创新能力的指标有很多,如有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新产品销售收入等。本文对创新能力的评价选取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两个方面,分别选取R&D经费和专利申请数作为评价指标。

2.3 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前面对信息化和创新能力的分析,并基于提高我国创新能力、增加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构建了信息化对创新能力影响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信息化对创新能力影响的指标体系

变量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指标解释

信息化硬信息化环境信息化发展状况X1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软信息化环境信息化人力资源状况X2信息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比重

信息消费状况X3信息消费系数

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状况X4每百万人互联网用户数

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研发经费投入状况Y1R&D经费

创新产出能力专利申请状况Y2专利申请数

三、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3.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研究信息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首先选取信息化与创新能力的相关指标运用DEA方法,被解释变量是DEA计算出的效率值,解释变量是信息化和创新能力指标,用多元回归进行计算,用统计检验选出相关指标,剔除不合理变量,进而用效率分析与多元回归方法计算,直至整个系统达到相对稳定即可。

3.2 模型构建

结合传统的多元回归模型,本文优化DEA的变量,将DEA效率值当作被解释变量,将信息化和工艺创新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构建的模型如下式所示:

ln E=a+c1lnX1+c2lnX2+…+cnlnXn+d1lnY1+d2lnY2+…+dnlnYn

(1)

上式中,E为DEA的效率值,X1,X2,…,Xn为信息化变量,Y1,Y2,…,Yn为创新能力变量,c1,c2,…,cn与d1,d2,…,dn为系数,a为常数。

四、模型计算

4.1 数据选取

本文数据选取时间为2009-2013年,同时考虑到信息化建设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性,所以在时间序列中变量一般选择滞后1-3期较多,而本文在研究时将滞后期定为3年。本文数据的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年鉴》以及CNNIC报告等相关资料整理而得。

4.2 模型计算分析

本文模型计算步骤是:首先使用DEAP软件将各指标数据进行效率分析,然后用效率分析得出的效率值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在做效率分析和回归分析前,先对所选取变量数据做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描述统计量

变量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

信息化硬信息化环境信息化发展状况X10.79300.95940.88550.0635

信息化人力资源状况X20.16550.35070.26630.0746

软信息化环境信息消费状况X33.13293.22883.19130.0375

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状况X44.92006.12535.60800.4833

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研发经费投入状况Y18.66609.37989.04350.2861

创新产出能力专利申请状况Y24.47465.33924.91790.3629

将各指标的数据输入DEA模型进行计算,进行效率分析,接着用得出的效率值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多元回归计算分析,根据回归结果把没有通过t检验的指标排除,再次进行效率分析和回归分析,如此反复,直至所有指标均通过检验,最后得出结论。将结果汇总,如表3所示。

在第一次效率与回归分析中,信息化变量中的信息化发展状况、信息化人力资源状况、信息消费状况这3个变量在10%的概率下通过了t值计检验,而没有通过t检验的指标是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状况指标。所以要做进一步调整。

在第二次效率与回归分析时剔除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状况变量,选取X1-X3为信息化变量,Y1-Y2为创新能力的变量,把数据输入模型进行效率分析。然后把得出的效率值作为被解释变量,用剩下5个变量解释变量代入模型2,做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效率2列数据中看出,本次计算的R2值为0.8324,模型结果还是相对稳定的。信息化发展状况、信息化人力资源状况、信息化消费状况、专利申请状况在10%的概率下通过t检验,而研发经费投入状况指标没有通过t检验。因而要做进一步调整,重新计算。

在第三次效率与回归分析时剔除研发经费投入状况变量,选取X1-X3为信息化变量,Y2为创新能力变量,再次把数据输入模型进行效率分析,然后把得出的效率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将剩下的4个解释变量输入模型2,对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从表3效率3列数据中可以看出,本次计算的R2值为0.8677,表明模型的计算结果还是相对稳定的。信息化发展状况、信息化人力资源状况、信息消费状况、研发经费投入状况在10%的概率下通过统计检验,模型调整到此结束。

本文通过效率回归模型分析信息化对创新能力影响,并没有出现R2过小或效率过低的情况,说明信息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效率回归模型未出现结构性错误,模型本身还是具有相对稳定的。

五、结论

由效率回归模型结果得,信息化发展状况、信息化人力资源状况和信息消费状况指标对创新能力影响显著,而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状况指标对创新能力没有显著影响。原因可能是此指标的滞后期可能较长,也可能因为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只对人们日常生活领域影响较大,而没有在生产发展领域广泛产生影响。

据此,我们得出信息化建设对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因此无论是企业自身还是国家都应重视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企业发展能力和国家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Wei Y,Q Wang.Making Sense of a Marke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The Roles or Organizational Responsiveness and Innovation Strategy[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0,40(2):267277.

[2]Bergfors,M.,Lager,T.Innovation of Process Technology:Exploring Determinants for Organizational[J].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1,(5).

[3]Lu,Y.,Ramamurthy,K.Understanding the Link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Empirical Examination[J].MIS Quarterly,2011,(4).

[4]Castellacci F,Natera M J.The dynamic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A panel cointegration analysis of the coevolution between innovative capability and absorptive capacity[J].Rearch Policy,2013,42(3):131.

[5]付睿臣,毕克新.企业信息能力到技术创新能力的传导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27(10):15761583.

[6]李婉红,毕克新,曹霞.基于IT驱动的制造企业工艺创新动力源研究[J].科研管理,2011,(12):1725.

[7]高巍,毕克新.基于信息化水平的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能力形成路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0):4349.

[8]付睿臣,刘洋.基于信息能力的企业信息化对创新能力影响机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6):8588.

[9]毕克新,马慧子,黄平.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与工艺创新互动关系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10):138147.

[10]赵志耘,杨朝峰.转型时期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28(1):3242.

信息化对创新能力影响研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