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对牛弹琴的歇后语

对牛弹琴的歇后语

灭队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对牛弹琴的歇后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下面小编整理了对牛弹琴的歇后语,希望对你们有用!

对牛弹琴——充耳不闻

出处:汉 牟融 《理惑论》

例句:

1.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对牛弹琴,牛不入耳,骂得很好,咱们一总再算账!

2.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讽刺对象的意思。

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里去,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

3.说了一大堆,结果对方什么都没听懂,真是对牛弹琴,浪费热情。

典故: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

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善于弹琴。

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之后往往如醉如痴。

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非常舒畅。

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

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

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音乐的牛,非常无奈。

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

公明仪抚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奇怪杂乱的声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犊发出的叫声。

这时候这头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后来,人们就用“对牛弹琴”来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或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白白浪费时间;也用来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

对牛弹琴的歇后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