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忘殇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必备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1、国土辽阔(P41中的图7.45)

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幅员辽阔,东西长1万多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欧亚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自然环境特征: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大河和山脉成为地形区的重要分界线。

俄罗斯的国旗“三色旗”的含义: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代表寒带一年四季白雪茫茫的自然景观;蓝色既代表亚寒带气候区,又象征俄罗斯丰富的地下矿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红色是温带的标志,也象征着俄罗斯历史的悠久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2、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丰富的自然资(P44中的图7.48)

特点:俄罗斯的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大,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

分布:乌拉尔山脉以东面积占国土的3/4,资源储量占全国的80%。

重要产地:库兹巴斯——煤;库尔斯克——铁;秋明油田、第二巴库——石油。

文章摘要: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俄罗斯小节的知识点总结,俄罗斯属于“金砖四国”之一,主要知识点包括俄罗斯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交通和城市等。

四大工业区

工业特征: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

3、交通与城市

发达的交通:

①特点: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均很发达,以铁路运输为主。

②分布:欧洲部分(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和亚洲部分(比较稀疏,但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亚欧大陆桥)的分布不平衡。

③河运:伏尔加河;海运: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摩尔曼斯克(北冰洋)、符拉迪沃斯托克(太平洋);

④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着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北部地区冻土层很深,难度大。

重要的城市:莫斯科:首都,全国最大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有著名的红场、克里姆林宫;

圣彼得堡:最大港口,第二大城市

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港

符拉迪沃斯托克:太平洋沿岸港口,又称海参威

中考知识扩展

俄罗斯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的原因

(1)位于高纬地区,大部分地区在60°N以上,太阳高度小,接受太阳光照和热量少,因而气温低、寒冷;

(2)地处亚洲大陆最北部,加上西北部低、东南部高的地势,使得西伯利亚北部受北冰洋的影响很大,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造成气候严寒,尤其是冬季,气候更加寒冷。

(3)东部、南部地势高,有一系列山地成为天然屏障,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深入,更加重了西伯利亚北部冬季的寒冷程度。

(4)西伯利亚北部的一些地方,如奥伊米亚康和维尔霍斯克等地,均为封闭的盆地中,本身积累的冷空气很多,又从山上来的冷空气,使之成为寒冷中心。

俄罗斯的主要工业中心

俄罗斯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的差异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位置:

①印度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②纬度位置:大部分在10°N~30°N间,位于热带、亚热带;

③海陆位置:印度位于亚欧大陆南部、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海,南临印度洋;

④印度的.7个邻国

目前印度人口已经超过10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同时印度也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泰姬陵是印度的象征。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2、水旱灾害频繁(P35中的图7.34)

地形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对印度农业生产的影响:(见课本P37中的图7.39、7.40)

3、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P38中的图7.41)

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供应状况逐步得到改善。现在,印度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而且还有一定的余粮可供出口。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

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4、发展中的工业(P40中的图7.43)

独立前后工业的变化

工业分布和原料产地的关系

主要城市

新德里:首都

加尔各答: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

孟买:印度最大的棉纺织中心

班加罗尔:印度的软件之都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1、十字路口的位置(P27中的图7.18)

东南亚的位置:亚洲的东南部,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海陆位置: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东南亚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东南亚交通:马六甲海峡被称为联系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被日本人称为是“海上生命线”。

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两种热带气候

东南亚人喜食米饭的原因:

①人口稠密,对粮食的需求量大,而种水稻产量大;

②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③本区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

农业生产:是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3、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地形特点: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眼神,具有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的特点

主要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湄公河、萨尔温江等。

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与弊

有利条件:

①提供大量城市建设用地;

②为城市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

③水运通道;

④若城市位于上游,能够利用廉价清洁的水

不利条件:

①河流水患;

②河流污染,城市环境恶化

4、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华人与华侨的涵义

①华人:中国人在国外定居下来后,取得了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

②华侨:长期居住在国外的中国人,保留了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

东南亚也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也是海外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聚居地。

旅游胜地: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新加坡的花园城市。

怎样学好地理

要善于动脑

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①学什么?如黄河及其水文特征。②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③为什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形成的。④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⑤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如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要重视地图

可以买一张世界地图,一张中国地图(特大的那种)分别挂在房间里,每天用心看看,比如想一想到地图上的某个地方去玩,那里会是什么气候啊,首都在哪,都盛产什么,什么时候去气候最合适,为什么会形成那种气候,以及那里会有什么著名的自然景观,怎么形成的,这样慢慢的就很有兴趣啦,而且还可以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哦!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

把握地理规律

这个层次,强调的不是背诵,而是理解。我们要把地理当成物理来学习,从最根本的大气压力的知识开始,逐步来理解“气压梯度力”这个概念。

我们要相信初中地理是有规律的,地形地貌的形成、白天黑夜的变迁以及其它各种自然现象,都是在物理规律的支配下进行的。把握好了这些规律,杂乱无章的自然地理理解就会变得清晰起来。

背诵知识点

初中地理是一门以背为主的课程。要想学好地理,就要用恒心和毅力将课本上的重要知识点和一些重要的图好好背在脑子中,经常翻翻书看看,并且有意识的往脑子里记。

其次。在地理考试中,往往会考到一些课本上没有的题。所以,我认为买一本好的资料书(譬如全解)非常有必要,我们可以将资料书内的重点记在脑子中。

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

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