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圆柱的认识数学教案

圆柱的认识数学教案

淡昧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圆柱的认识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圆柱的认识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柱的认识数学教案1

一、教学内容:人教义教版教材第10~12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 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 掌握圆柱的特征。

2、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

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能力。

三、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认识圆柱侧面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 教具、学具准备:

圆柱体的实物模型、相应电脑课件 、用硬纸做的一个圆柱、剪刀、尺。

五、教学流程预案:

一、谈话引入新课:

投影出示圆形的特征,复习有关圆的知识。教师通过长方形纸旋转围成一个圆柱,揭示课题。

二、认识圆柱

1、观察圆柱形状的实物。

师:(课件出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许多建筑设计成圆柱形,增加立体感、美感。如这些物体的外形都是圆柱形。

2、认识圆柱形。

师:那么这些圆柱形的物体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结合手中的立体图形自学数学书10页和12页的内容,思考下面的`题目:

圆柱是由哪些面组成的? 这些面都有哪些特征?

生自学。

师:把你学到的知识与同桌、朋友共同分享一下好吗?现在小组内交流,各小组长整理好准备汇报。

小组长汇报。

底面:拿着圆柱,同桌面对面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2个底面有什么关系呢?将圆柱两底面分别画在纸上,剪下重叠比较大小,你发现什么?(课件)

板书:两个底面,完全相同的圆。

比较胖瘦两个圆柱,师:底面的圆大些,圆柱就粗些。出示感受。

高:出示高(吸管)矮两个圆柱,说说感受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来看看,你圆柱的高在哪里?有几条?你可以怎样测量最方便?

同桌互相测量圆柱体实物的高,学生反馈后请一名学生上讲台测量,讲评讲方法。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3、深化感知:(课件)

(1、)(课本11页)指出下列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圆柱?

(3、)让学生说出圆柱的有关数据。

4、教学侧面:用手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有什么感受? 如果要想知道圆柱体侧面的包装纸有多大?怎么办?

学生操作:把罐头盒或饮料罐等的商标纸用小刀切开,再打开,看看商标纸是什么形状?它们和圆柱有怎样的关系?(课件)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自己制作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A、在物体的侧面画一条高,沿着这条高把商标纸剪开。把剪开的图展开,再重新包上。与圆柱相比较,长方形与圆柱之间有关系吗?(填写表格)

小结得出: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B、讨论研究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与圆柱之间的关系;(填写表格)

小结得出: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也就是说:当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

C、介绍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与圆柱之间的关系。(填写表格)

(2)小结:通过我们刚才的研究和讨论,知道了圆柱侧面的展开可以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指着图边问边答)当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的时候,

(3)分别让学生在教似的引导下回答以上问题,再板书。

三、巩固深化:实际运用圆柱

1、请你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圆柱,分别得到以下图形。请你判断一下它们是分别从哪个面看到的?(课件)

2、填空

1、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 ),它们是( )的圆形;周围的面叫做(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 )。一个圆柱有( )条高。

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的一条边固定贴在一根木棒上,然后快速转动,得到一个( )。

3、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是12.56厘米,宽是3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高是( ) 厘米。

4、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正方形,边长是9.42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高是( ) 厘米。

3、判断

1、上下两个底面相等的物体一定是圆柱体。

2、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后会得到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 )

3、同一个圆柱底面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

4、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12.56厘米。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一个 长方形。( )

5、 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12.56厘米。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 )

6、 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 )

四、小结学习内容。(略)

板书:

圆 柱

侧面展开后与圆柱的关系:(略)

长方形纸旋转圆柱形

分别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

圆柱的认识数学教案2

一、教材分析

1、圆柱的认识是西师大版教材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圆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几何立体图形,这部分内容包括圆柱的特征,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和圆柱侧面展开图。教学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掌握圆柱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想象、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创新的能力;同时渗透转化的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运用课件提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直观感受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初步渗透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辩证观点。并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的特点。

二、教法、学法

由于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探讨,本课我采用了适时点拨、引导启发、归纳总结、课件演示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等相关的教法。教师只是以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在互动的过程中充分地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来获取新知识。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打开多媒体课件,出示正方体和长方体使学生重新认识几何体为以下认识圆柱体做好铺垫。

2、出示教学主题图,让学生从主题图中找出圆柱和圆锥,导入新课。

3、出示圆柱体实物,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

通过以上教学,让学生初步接触圆柱,从生活实际感知圆柱,感受数学同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很巧妙自然的引入了课题,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了解圆柱

1、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师引导:拿出自己准备的实物,结合教材,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都有什么特征?

2、生汇报,师订正。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出圆柱各部分的特征,师课件演示加以验证。

针对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我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提供教学材料,这样能迅速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为探求新知作好心理上的准备,并运用课件验证了自己的想法。对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进行了演示,让学生清晰的感知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一目了然,更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合作交流,深化感知

1.小组合作探究,()动手动脑。

(1)学生分组动手操作:把圆柱模型底面剪下,观察形状后再比较。

(2)圆柱两个底面的大小怎样?你有什么方法证明?

(3)学生操作后汇报,教师通过课件验证和补充。

该环节是精心设计的,力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体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人意识。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展示了圆柱侧面剪法的演变过程,浅显易懂,让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圆柱侧面的特征。

(4)用直尺量一量圆柱体的高发现了什么?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圆柱体的高都相等。

(5)课件出示圆柱体的画法

2、通过观察几何体练习加深学生对圆柱体特征的认识,对新知加以升华。

3、同伴互助,寻求发现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得到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2)教师课件演示展开图加以验证,轻松的突破本课的难点。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乘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乘以高。

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通过形象的课件演示,轻松的分散了本课的难点,突出了本课的重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巩固拓展,延伸应用

课件首先出示:

1、读出下面各圆柱体的有关数据,进一步了解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

2、判断

3、出示课后作业对本节所学新知进行适当拓展。练习的设计,既有对刚刚学过的圆柱认识的运用,也有围绕易混易错之处,让学生用手势判断,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里,勇于发言、敢于辩论。训练说理能力的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得到训练。

(五)自主小结,提升理念

我们初步认识了圆柱,谁能告诉老师,对于圆柱你都知道了什么?

这既是课堂小结,也是对学生的人文培养重要体现。让学生在自主发挥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多媒体的应用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但能创设一定的情境,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加的凸显教学效果。上课伊始,我对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进行了课件演示,让学生清晰的感知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让学生在开课的时候,就对本课产生一种兴趣。课中展示了圆柱侧面剪法的演变过程,浅显易懂,让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圆柱侧面的特征,轻松的突破了难点,同时,在此基础上展示圆柱侧面展开后与展开前的关系,让学生一目了然,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评价和反思

课程标准中指出: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本课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通过想象、描述、合作交流,从实物观察、到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来认识圆柱,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及时有效的分散了难点,突破了重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扎实的掌握了所学的知识,突出"做数学"这个数学理念。也使学生在合作中国共产党同进步,体验成功。

圆柱的认识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的底面及其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圆柱的侧面积及它的展开图。

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

难点:1.建立空间观念。2.弄清圆柱侧面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圆柱的模型茶叶桶等圆柱形实物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一)学生自行看课本。

1、圆柱由哪些部分组成?

2、圆柱有几个底面?几个侧面?几条高?

3、你能说出圆柱的特征吗?

4、长方形或正方形沿一条边旋转会形成不同的圆柱体,不妨自己一试。

(二)同桌互说P11做一做。

(三)找一个圆柱

1.感触一下圆柱的面。

(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

(2)用笔画一画,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

(3)用双手摸侧面。

2.明确: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圆柱的高。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

用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圆柱的高。

使学生明确: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二、合作交流

小组共同互说:

1、圆柱侧面展开是什么样?

2、圆柱有何特征?详细说一下。

三、汇报释疑 整理消化

教材P15练习二4

四、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教材P12做一做;

2. P15练习二1----3

圆柱的认识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3-4页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判断圆柱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2、使学生认识圆柱的侧面,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柱体的特征和圆柱体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怎样推导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若干个圆柱实物,其中要有一个侧面贴有包装纸的圆柱体。

2、学生准备若干个圆柱体实物。剪下书第127页的图形,胶水。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答

2、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1、(1)请学生口答长方形的面积及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c=πd c=2πr

(2)口答:

①一个圆的直径是8厘米,周长是多少?

②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周长是多少?

2、(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2)教师出示准备的圆柱体,请学生回答这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立体图一样吗?如果让你给这个圆柱设计包装纸,你知道需要多少包装纸吗?

1、学生口答

2、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探索

1、圆柱的认识

2、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3、练习

4、圆柱的侧面积计算:

(1)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2)推导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物体,充分感知,然后说一说自己对圆柱的认识。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

底面 2个平面 完全相同 圆

圆柱

侧面 1个 曲面

3、教师指着实物说明,圆柱的上下两面叫做圆柱的底面,然后请学生观察,猜一猜这两个底面大小怎样?

4、让用学生用手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然后提问:

这是一个什么的面?

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让学生找一找圆柱的高,然后教师出示圆柱的立体图形,说明: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教师先画出一条高,再让学生画高,教师提问:刚才大家从不同位置画了高,说明高有多少条?

7、(1)口答,练习一第1题

(2)说一说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

8、教师拿出一个有包装纸的圆柱体,教师示范把圆柱侧面沿高剪开,然后贴在黑板上。

9、提问:你发现展开的侧面是什么形状?

10、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跟圆柱有什么关系?

长方体的面积= 长 × 宽

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11、要求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如果圆的周长设有直接告诉我们怎么办?

1、学生仔细观察,用手去摸一摸。

2、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

4、学生回答

5、学生演示教师准备好的两个底面

6、学生动手操作,然后说说自己对这两个面的感觉。

7、请学生再次看一看,摸一摸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物体,同桌互相说一说底面、侧面各有什么特点?

8、学生在自己准备的圆柱上画出一条高。

9、学生动手操作

10、学生讨论

11、学生汇报

12、求出圆的周长

c=πd或c=2πr

5、教学例1

6、解决问题

12、教学例1: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5厘米,高是12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13、学生完成解决我们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1、完成书本第4页,练一练第2题。

2、完成书本第4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练习反馈:

四、作业

课内作业:练习一第2题

回家作业:1、练习一第3题

2、任取一个圆柱体实物,测量有关数据,计算出它的侧面积。

圆柱的认识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掌握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

1.2过程与方法 :

1.经历“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体验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的学习方法。

2.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的操作过程,体验比较、发现、归纳的学习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不断的观察与操作、猜想与验证、合作与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概况、抽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发现圆柱的特征和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形成空间观念。

2.2 教学难点

理解曲面和通过化曲为直的方法推导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粉笔盒,圆柱的教具模型,长方形硬纸,木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创设情境。

1、教师出示粉笔盒,问:这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体。

师: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

生:长方体。

生:正方体。

师: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生: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生: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师: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生: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相等。

生:正方体有12条棱,棱长都相等,有8个顶点。

师:正方体可以看成是特殊的长方体。

引入新课。

2、出示事先准备的圆柱形物体。

师:这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吗?

生:不是。

师: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立体图形。(板书课题)

老师多媒体课件演示生活中的例子。

师:那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柱的物体?

生:分别回答。

(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一方面感受圆柱在生活中的美,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小组合作:探究圆柱各部分的组成和特征。

师:那么圆柱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课件出示)

①、用手摸一摸、滚一滚,圆柱与长方体、正方体有何不同?你发现了什么?

②、圆柱有几个面组成?

③、小组讨论并验证:两个底面有什么关系?

④、量一量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2)、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结合实物,初步探索圆柱的组成。)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内交流感知。

师:哪一组同学来给大家说说看,圆柱有哪些特征?你们是怎么验证的?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质疑)

生:我们知道了圆柱有3个面组成,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

生:上下两个面是圆形。

生: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

师:指一指手中圆柱的底面、侧面。(板书:2个底面,1个侧面)圆柱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

(2)、观察、比较圆柱底面的特征。

生:圆柱的两个底面都是圆,大小相等。(板书:面积相等)

师:你是怎样知道两个底面相等的?

预设:剪出来比较、量直径计算、画在纸上倒过来观察是否重合。(分别请学生演示验证)师:用哪种方法验证最简单?

生:画在纸上倒过来观察。

(3)、圆柱的高。

课件显示:一个圆柱高度变化过程。

师:圆柱的高什么发生了变化?

引导:哪段距离表示圆柱的高?请看屏幕,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就叫圆柱的`高。

(课件出示: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师:圆柱的高在哪些地方可以找到?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上显示并用有颜色的线闪烁。

小结: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师:你能在你的圆柱上指出这条高吗?(圆柱中心的高,指不到)

学生动手操作,同桌合作探究。

师:面对无数条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为了方便一般测量侧面上的高)

师:请看这样画一条线段是它的高吗?(三角板斜放)

预设: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应该垂直于两个底面。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圆柱的高还有其他的说法。

(课件演示)你看:一口水井是圆柱形的,这个圆柱的高还可以说是“深”,一个1元硬币是圆柱形的,这个圆柱的高还可以说是“厚”,水管也是圆柱形的,它的高还可以叫“长”。

【设计意图】把抽象的立体图形还原于生活原形,更好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以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好铺垫。

(4)、小试牛刀:实践应用,发展新知:

①、指出下列图形哪些是圆柱?

②、做一做: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

师:请同学们把长方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和我一起快速转动木棒,看一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

师:一个长方形沿一条直线旋转,猜一猜会形成什么样的图形呢?自己转转看?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后,汇报结果:

生:转动起来像一个圆柱。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旋转的角度来认识圆柱,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和旋转。

2、教学例2

例2、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

(1)、组织学生摸一摸圆柱形的模型,看一看圆柱侧面在哪里,猜想一下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

组织学生分小组操作:剪开一个圆柱模型的侧面,再展开观察。得出结果:

师: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底面和高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经过分析、比较,概括出: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板书)

(3)、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小结: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3、探究圆柱的底面与侧面的关系

师: 侧面是曲面,如何转化为平面?利用你手中的材料,剪一剪、 画一画、卷一卷、滚一滚。转化后的平面图形与底面有怎样的关系?

师:小组合作,先想好并说说怎样操作,组长分好工后,再开始操作。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斜着剪侧面展开后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生: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当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沿着圆柱的一条高剪,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形状?

生:正方形。

三、巩固练习(课件一 一展示)

1、我能行

(1).圆柱上、下两个底面都是( 圆)形,它们的面积都( 相等 )。

(2).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 )形,它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

宽等于圆柱的( 高 )。

(3).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高)。

(设计意图:总结回顾,完成填空。)

2、想一想,能得到什么图形?

学生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汇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圆柱体的高只有一条。 ( × )

②上下两个底面相等的圆形物体一 定是圆柱体。 ( × )

③圆柱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侧面是一个正方形。 ( √ )

4、你能把这张纸做成什么样的圆柱?

学生动手做一做,然后汇报交流。

四、你知道吗:

师:为什么树干都是圆柱形的?

(课件出示小知识)圆柱具有较大的支撑力。树木的树冠全靠主干支撑。特别是硕果累累的果树,上面挂着许多果实,需要强有力的树干支撑,才能生存。

圆柱形的树干没有棱角,狂风吹打时,不论风卷着尘沙、杂物从哪个方向吹来,受影响的都只是极少部分,不易受到冲击的伤害。因此,树干的形状是圆柱形的,这是树木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也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更是为了适应生长的需要。

课后小结

1、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这一类图形有几个共同的特点:比如它们的上、下底面都是圆,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并且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2、总结全文

你在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问?

课后习题

练习三、第5题

板书

圆柱的认识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底面;

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侧面;

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高。

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圆柱的认识数学教案6

设计说明

圆柱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圆的相关知识之后学习的。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组成不同,圆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在图形的认识上又深入了一步。基于“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教学理念,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迁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能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旧知,激发学生对圆柱特征的思考,使学生联想到学习圆柱的方法与学习长方体的方法一致;在比较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的关系时,适时启发学生联想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2.重视实践操作的作用。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据本节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创设较多的数学活动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思考,促使学生全方位地参与数学活动,使学生有效地积累圆柱特征的相关知识,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圆柱模型

学生准备 圆柱形实物 剪刀 胶水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

(1)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

(2)关于长方体你了解多少?

预设

生1:长方体有6个面。

生2:长方体有12条棱。

生3:长方体有8个顶点。

生4:相对的面……

2.谈话引入。

长方体由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组成,“相对的面面积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属于长方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我们在认识一种几何图形时,通常研究它的两个方面:即它的组成和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式研究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

设计意图:提问激趣,在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激活已有的经验之后,向学生渗透探究新知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自觉运用知识的迁移,亲身体验研究立体图形方法的一致性。

⊙探究新知

1.观察、提问,给出圆柱的名称。

(1)观察教材主题图。(课件出示)

师:这些物体在形状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合理即可)

(2)观察圆柱形实物。

指出:像这样,直直的,上下粗细相同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圆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圆柱。(板书:圆柱的认识)

(3)交流: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圆柱形的物体?

2.教学例1,掌握圆柱的特征。

(1)观察实物,并摸一摸,明确圆柱的组成。

圆柱由三部分组成:上、下两个圆面,一个曲面。

(2)物、图对照,明确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①底面: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

②侧面:圆柱周围的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3)明确侧面的特征及两个底面之间的关系。

①摸一摸,说一说:摸一摸圆柱的`侧面,说一说它的形状。

②观察、比较、思考:圆柱的侧面有什么特征?两底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鼓励创新思维,体现方法的多样性)

结论:侧面是一个曲面,上、下两个底面大小一样。

(4)认识并理解圆柱的高的含义及特点。

出示两个底面大小相同、高矮不同的圆柱。

观察、思考:两个圆柱有什么区别?

交流、明确:

①圆柱的高: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②圆柱的高有无数条,且长度相等。

(5)指出摆放方式不同的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18页“做一做”1题)

圆柱的认识数学教案7

预设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2、能清楚地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学重、难点:

对圆柱特征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的周长公式。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⑴半径是1 米 ⑵直径是3厘米

⑶半径是2分米 ⑷直径是5分米

二、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提问:我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它有什么特征?

由此引导学生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

教师出示几个圆柱形的物体,“大家注意,你们看看这些物体跟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一样吗?请你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跟老师一样的物体,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感觉它们与长方体有什么不一样?

三、探究新知:

㈠认识圆柱的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的特征:

谈话: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

(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

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的物体。

2、圆柱的表面:

摸一摸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

板书: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

初步感知: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

深化感知: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分析,动手测量哪条边上圆柱体上的高,哪条最为简捷。

4、圆柱的侧面展开:

⑴动手操作:请同学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板书:沿高剪(长方形、正方形)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教师强调: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⑵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小组合作,操作展开的长方形图并观察。

同学交流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是圆柱的高。

⑶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讨论:平行四边形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

引导小结:通过割补的方法,也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四、巩固深化:

1、投影出示: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圆柱,哪些不是圆柱:为什么?

2、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题,引导学生利用圆柱的特殊来解释。

3、完成第75页,学生自己操作完成。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能说出几个?今天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来说一说吗?

创意作业:

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圆柱形的平台。

圆柱的认识数学教案8

单元目标:

1、使同学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使同学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使同学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掌握圆柱的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1、圆柱

(1)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局部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同学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同学回答,使同学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评判答案是否正确)

(1)半径是1米 (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 (4)直径是5分米

二、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用、平安、可滚动……)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外表

(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身手中圆柱的外表,说说发现了什么?

(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

(1)课件显示: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同学考虑: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

(2)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3)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4)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①课件显示:装满牙签的塑料盒,问:这些牙签是圆柱的高吗?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

②初步感知: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对这数不清的高,丈量哪一条最为简便?

老师引导同学操作分析,得出丈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同时课件上的圆柱体闪烁边上的一条高.

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长方形

板书:沿高剪┤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强调: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①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②同学再观察电脑演示上述过程.(用彩色线条突出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转化生长方形长和宽的过程。)

③同学交流后说出自身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和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①讨论: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生长方形?

课件显示: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转变生长方形,再还原成圆柱侧面的动画过程。

②想一想: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

③引导小结:不论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生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1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3题。

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同学和时辅导。

3.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4题。

四、安排作业

完成一课三练P15的1、2题。

板书:

┌长方形

沿高剪┤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圆柱的底面周长 → 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高 → 长方形的宽

圆柱的认识数学教案9

(一)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2.使学生认识圆柱的侧面,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大小不同的圆柱实物(如铅笔、饮料罐、茶叶筒等)若干,圆柱模型;学生准备圆柱实物(要有一个侧面贴有商标纸或纸的圆柱体),剪下教材第165页图形、糨糊。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圆柱的侧面。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板书: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2.引入新课。

出示事先准备的圆柱形的一些物体。提问学生:这些形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吗?说明:这些形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通过学习要认识它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自主研究:

1.认识圆柱的特征。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再和讲台上的圆柱比一比,看看它有哪些特征。提问:谁来说一说圆柱有哪些特征?

2.认识圆柱各部分名称。

(1)认识底面。

出示圆柱,让学生观察上下两个面。说明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板书:--底面)你认为这两个底面的大小怎样?老师取下两个底面比较,得出是完全相同或者大小相等的两个圆。(把上面板书补充成: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

(2)认识侧面。

请大家把圆柱竖放,用手摸一摸周围的面,(用手示意侧面)你对这个面有什么感觉?说明:围成圆柱除上下两个底面外,还有一个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追问:侧面是怎样的一个面?(接前第二行板书:侧面是一个曲面)

(3)认识圆柱图形。

请同学们自己再摸一摸自己圆柱的两个底面和侧面,并且同桌相互说一说哪是底面,哪是侧面,各有什么特点。

说明: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侧面围成的。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在说明的基础上画出下面的立体图形:

(4)认识高。

长方体有高,圆柱体也有高。请看一下自己的圆柱,想一想,圆柱体的高在哪里?试着量一量你的圆柱高是多少。(板书:高)谁来说说圆柱的高在哪里?说明: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在图上表示出高,并板书: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圆柱的高是多少,怎样量出来的。提问:想一想,一个圆柱的高有多少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高有无数条,高都相等)

3.巩固特征的认识。

(1)提问: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

(2)做练习一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不是圆柱的要求说明理由。

(3)老师说一些物体,学生判断是不是圆柱:汽油桶、钢管、电线杆、腰鼓

4.教学侧面积计算。

(1)认识侧面的形状。

教师出示圆柱模型说明: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如果把圆柱侧面沿高剪开再展开,它会是什么形状。现在请大家拿出贴有商标纸的饮料罐(教师同时出示),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教师示范)然后展开,看看是什么形状。学生操作后提问:你发现圆柱体的`侧面是什么形状?

(2)侧面积计算方法。

①提问: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跟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呢?

②得出计算方法。

提问:根据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算?为什么?(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3)教学例1

出示例1,学生读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做圆柱体。

让学生按剪下的第165页的图纸做一个圆柱体。指名学生看着做的圆柱体说一说圆柱的特征,边说边指出圆柱的各个部分。让学生说一说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

3.做练习一第4题(1)。

指名两人板演,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集体订正。

4.练习一第2题、第3题。

四、布置作业

1.思考:如果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

2.观察第三页图,思考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第七页5-7题及数训。

五、板书设计:

圆柱的认识

上、下两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圆

从上到下粗细相同侧面是一个曲面

高有无数条,高都相等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认识数学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