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模板

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模板

罪念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还在为没有系统的六年级知识点而发愁吗?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模板篇1

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1,2,3,4,5,??,叫做整数

2.在正整数1,2,3,4,5,??,的前面添上“—”号,得到的数—1,—2,—3,—4,—5,??,叫做负整数

3.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4.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

5.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1.2 因数和倍数

1.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1.3能被2,5整除的数

1.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2.在正整数中(除1外),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偶数

3.在正整数中,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

4.个位数字是0,5的数都能被5整除

5. 0是偶数

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

1.只含有因数1及本身的整数叫做素数或质数

2.除了1及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3. 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4.奇数和偶数统称为正整数,素数、合数和1统称为正整数

5.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素数都叫做这个合数的素因数

6.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素因数。

7.通常用什么方法分解素因数: 树枝分解法,短除法

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如果两个数中,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小的数

5.如果两个数是互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模板篇2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底面是平面,侧面是曲面。

5、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6、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x2即S表=S侧+S底x2或2πrxh+2xπ。

7、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x高即S侧=Ch或2πrx。

8、圆柱的体积=圆柱的'底面积x高,即V=sh或πr2x。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9、圆锥只有一个底面,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10、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11、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12、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即V锥=1/3Sh或πr2xh÷。

13、常见的圆柱圆锥解决问题:

①压路机压过路面面积(求侧面积);

②压路机压过路面长度(求底面周长);

③水桶铁皮(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

④厨师帽(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通风管(求侧面积)

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模板篇3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二)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三)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四)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xb=bxa

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

乘法分配律:(a+b)xc=ac+bc ac+bc=(a+b)xc

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模板篇4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1时,c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a×b=c,当b=1时,c=a。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四)分数混合运算

1、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五)分数乘法应用题——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单位“1”的量与分数相乘。

2、巧找单位“1”的量:在含有分数(分率)的语句中,分率前面的量就是单位“1”对应的量,或者“占”“是”“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

3、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1)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这个数量比单位“1”的量多(或少)的几分之几=这个数量;

(2)单位“1”的量×[1+这个数量比单位“1”的量多(或少)的几分之几]=这个数量。

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模板篇5

位置与方向:

1、什么是数对?

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数对的作用: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2、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先找观测点;

(2)再定方向(看方向夹角的度数);

(3)最后确定距离(看比例尺)。

描绘路线图的关键是选好观测点,建立方向标,确定方向和路程。

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两地的位置具有相对性在叙述两地的位置关系时,观测点不同,叙述的方向正好相反,而度数和距离正好相等。

相对位置:东——西;南——北;南偏东——北偏西。

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模板篇6

条件分析—假设法:

假设可能情况中的一种成立,然后按照这个假设去判断,如果有与题设条件矛盾的情况,说明该假设情况是不成立的,那么与他的相反情况是成立的。例如,假设a是偶数成立,在判断过程中出现了矛盾,那么a一定是奇数。

条件分析—列表法:

当题设条件比较多,需要多次假设才能完成时,就需要进行列表来辅助分析。列表法就是把题设的条件全部表示在一个长方形表格中,表格的行、列分别表示不同的对象与情况,观察表格内的题设情况,运用逻辑规律进行判断。

条件分析—图表法:

当两个对象之间只有两种关系时,就可用连线表示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有连线则表示“是,有”等肯定的状态,没有连线则表示否定的状态。例如A和B两人之间有认识或不认识两种状态,有连线表示认识,没有表示不认识。

逻辑计算:

在推理的过程中除了要进行条件分析的推理之外,还要进行相应的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为推理提供一个新的判断筛选条件。

简单归纳与推理:

根据题目提供的特征和数据,分析其中存在的规律和方法,并从特殊情况推广到一般情况,并递推出相关的关系式,从而得到问题的解决。

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模板篇7

一、负数: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二、圆柱和圆锥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比例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四、统计

1、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2、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模板篇8

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