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立冬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立冬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争端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意味着进入寒冷的季节,人们倾向进食可以驱寒的食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立冬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立冬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也是冬季开始的第一个节气。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左右,当太阳黄经到达225°,为立冬。

在古代的时候,立冬的“立”是开始的意思,“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也就是说立冬代表着冬天的来临,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分为三侯:初候,水始冻;二候,地始冻;三侯,雉入大水为蜃。蜃,蚌属。意思为立冬之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算太冷。

立冬吃饺子有什么寓意

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

在北方,饺子有“交子之时”的意思,而立冬是秋与冬相交的日子,所以立冬吃饺子的传统,在北方已经流传了上百年。还有人说,立冬吃饺子,捞出锅后不能马上吃,要一只一只摆放在洗得很干净的筛子里,稍微晾一下,把水滴掉。这是为了在吃之前先敬土地神,感谢他在秋天里慷慨的给予。

立冬民间习俗

河东

与立春、长夏、立秋合称为,“立”意为建立和开始。立冬作为“四立”的重要节气之一,是中国人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也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时节。通过冬季疗养,我们期待来年的繁荣和好运。立冬不仅是冬天的第一个季节,也是我国许多地方庆祝的一个重要节日。立冬是古代社会“四季八节”之一,人们通常举行祭祀活动。

补冬天

立冬之后,意味着今年的冬天正式来临。草木凋零,昆虫蛰伏,万物活动趋于停止。虽然人类没有冬眠的说法,但有一种在立冬补冬的民俗。“立冬填冬填口”这句谚语是最好的比喻。立冬意味着进入寒冷季节,人们倾向于吃能驱寒的食物。在南方,人们会吃一些滋阴壮阳的食物,如鸡、鸭、鱼等。还有一些会和中药一起煮,增加药效。

立冬有哪些活动

①补冬:即字面的意思,吃一些东西滋补身体。有些地区的群众就会食用一些大鱼大肉来进行补充,预备度过寒冷的时期,包括鸡肉、鸭肉、羊肉等等。

②迎冬:古代帝王会去郊区举行仪式,并赐予群臣冬衣,表示迎接冬天的到来,不过现在已经见不到了。但农村有些地方会有祭祀活动,据说是为了迎接“冬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农作物安全过冬,来年的时候粮食能得到大丰收。

③游泳:而在南方一些地方,当地民众会在立冬这一天去游泳,据了解,冬季游泳可以增加抵抗力,不过这没有科学的佐证,但大家图的是过节的热闹氛围而已。

立冬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1、南北两方温差拉大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纵跨数十个纬度,因而存在南北温差。但立冬之后南北温差更加拉大。11月,我国的青藏高原大部、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北部地区,平均温度已达-10℃左右。最北部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两者的温差可达30℃-50℃之多。北方的许多地方已是风干物燥、万物凋零、寒气逼人;而华南仍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温暖宜人。

2、热带气旋强弩之末

根据统计,平均每年11月份有2-3个热带气旋生成。尤其是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气旋,还有可能发展到台风强度。近55年中,11月份有11个热带气旋在我国沿海登陆,登陆地点主要在台湾、广东和海南。如果当年中纬度盛行纬向环流,热带气旋比较活跃,如果中纬度盛行经向环流,也就是冷空气强,不容易有台风。

3、华南南北秋夏两季

立冬期间的华南北部,即便寒风扫过,气温会迅速回升,晴朗无风之时,常有“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之说。这里往往12月才会进入冬季。华南南部、台湾以及以南的海南岛等岛屿地区,11月尚未进入冬季。但11月的气温也不是很高,最高气温一般都在30℃以下。此外,也不排除受强冷空气的影响,出现强烈降温的情况,只不过近些年来较少出现。

4、入冬深秋易有霜雾

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

立冬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