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政治教案 > 初二政治复习试题1-4课

初二政治复习试题1-4课

颜若惜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初二政治复习试题(1-4课)

初二政治复习试题(1-4课)(江苏出版)(我心飞翔)班级 姓名总分 一、单项选取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我国,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 A、有法可依 B、依法治国 C、科教兴国2、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其最主要的特征是———―――――――――――( ) A、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由国家制定或认可3、有人认为:自己一不违法乱纪,二不犯罪,法律与自己根本无关。这个观点错误在-(  ) A、否认了法律对每公民的保护作用约束作用B、否认了我国是正在建设法制社会 C、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对立起来4、“无数事实表明,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驰则国乱国衰。”这句话强调――――(  ) A、有了法律就可以称得上法制国家 B、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C、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5、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国治国的目的是―――――――――――――――――( ) A、建立、建全国家制度 B、实现全体公民的意志 C、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6、犯罪嫌疑人张某偷窃他人的财产跑了两个月后,慑于公安机关的强大,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这表明―――――――――――――――――――――――――――――――――( ) A、国家强制力使法律具有强大的力量  B、法律对张某没有约束力C、法律的约束取决于公民的自觉性7、“无规矩不方圆”这句古训,它所揭示的道理是―――――――――――――( ) A、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有信心 B、有规矩才能画出方和圆 C、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和守规矩 8、非法携带、存放枪支、弹药的行为属于―――――――――――――――――( ) A、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有行为 B、破坏公共安全的行为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9、某市电信部门花10万元建一批磁卡电话亭,可时隔不久,就有十多部电话机被人故意破坏。这种故意破坏公用电话的行为属于――――――――――――――――――――( ) A、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有行为 B、破坏公共安全的行为 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10、下列不属于破坏公共安全行为的是――――――――――――――――――( ) A、在铁路上放置障碍物品 B、船只超载冒险航行 C、故意破坏课堂纪律11、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违反了经济活动中的――――――――――――( ) A、 平等原则 B、公平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效益优先原则12、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 ) A、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B、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C、社会主义公有制 13、下列属于爱护公共财物行为的是―――――――――――――――――――( ) A、 在公园的墙壁上练习写字 B、在图书室的桌子上刻上记号 B、 做完试验后将仪器擦试干净  D、在上学的路上折下树枝玩耍14、 于近几年街头巷尾出现的相面、看手相、占卜等算命现象,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A、 算命是社会上一部分人的需要,需要就是合理的B、 对算命要作具体分析,利用其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C、算命行为属于封建迷信活动,应依法惩处,加以取缔15、1999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关于取缔“FLG”邪教组织的决定》。近几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扫黄打非”斗争,并取得重大胜利。这说明()A、我国法律禁止和制裁损害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 B、我国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我国法律规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D、我国法律禁止出版,贩卖精神产品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6、下列选项体现了公民生活离不开法律的有――――――――――――――( ) A、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利 B、依法获得父母抚养和教育的权利 C、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依法享有公平交易权17、养成自觉守法的良好习惯是指―――――――――――――――――――(   ) A、法律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 B、法律不允许做的可以去做 C法律允许做的才可以去做 D、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18、“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这体现法律和道德之间―――――――――――――――――――――――――――-(   ) A、密不可分 B、互相配合 C互相替代D、相辅相成19、陈某等2人在浏览长城时,在长城上刻字留念。2人被管理员及时发现,送到派出所。他们的行为是―――――――――――――――――――――――――――――――( ) A、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B、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C、污损文物古迹,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D、是不道德的行为,应受到人们的批评20、下列行为属于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是―――――――――――――――――(   ) A、故意损毁施工路段危险标志B、谎报险情,制造混乱 C、强行登车、抢上抢下 D、 在娱乐场内打架21、在公共汽车上,丁某乘车不买票,还和售票员发生口角,动手打了售票员,结果被公安机关给予15日拘留、200元罚款的处罚。丁某的行为―――――――――――――( ) A、扰乱社会公共秩序B、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C、违反我国刑法  D、应受到刑罚处罚22、以下属于侵犯公私财产的犯罪行为有――――――――――――――――() A、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 B、非法占有公私财物C、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 D、故意损坏公私财物23、王某将收集的食用废油进行简单加工后,冒充优质食用油在市场上大量销售。这种行为() A、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B、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C、违背了公平交易原则 D、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24、李某因啤酒瓶爆炸伤及左眼,遂向厂方索赔,经消协依法调解获得赔偿。这说明( ) A、生产者生产的产品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B、消费者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C、 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D、 经济活动要坚持公平原则25、2001年9月17日,公安部、监察部、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下发了《整顿和规范歌舞娱乐服务场所秩序》专项行动方案,从当日起至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旨在整治歌舞娱乐服务场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扫除社会丑恶现象的专项行动。这一举措――()A、 符合我国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B、 有助于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C、 有助于禁止和制裁损害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 D、 造成许多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稳定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6、道德、纪律、规章、法律都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准则,因而,可以用道德、纪律、规章制度来代替法律。 27、某校初中生小明,一天放学后在校外遭到几名社会青年的勒索,他们将小明身上的钱搜走,并说以后每周都要交20元钱给他们。小明又气又怕,想出三条对策:(1)“惹不起但躲得起”;(2)“纠集朋友去报仇”;(3)“告诉老师并报警”,打算从中选出一条,请你帮助小明决定应该选择什么对策,不应该选取什么对策,并说明理由。 28、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四、材料分析题(共32分)29、材料一:江西省人民政府原副长胡长清,因受贿、行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数罪并罚,被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材料二:居民李某欺负邻居赵家孤儿寡母,建院墙时强占赵家宅地。为此,赵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李某拆除院墙,退还多占的赵家宅地。(1)这个材料说明了法律的哪一个特征?(2分) (2)这一特征的主要表现是什么?(4分) (3)从这一材料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4分) 30、料一:丁某放学回家,经过一施工路段把挂有红灯危险标志搬开,导致一骑车者晚上跌进坑内受了重伤。材料二:卢某以路灯为目标比赛,毁坏了八盏路灯。(1)材料一、二中丁某、卢某是分别是什么性质的行为?(3分)(2)结合材料中问题说说我们青少应该怎么做。(6分) 31、近几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正以不可遏制的势头走进人们的生活。有人从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也有人抵挡不住其中不健康的诱惑而成为罪人。面对这一社会现象,有人主张对网络加以普及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也有人认为应加以控制,净化社会环境。谁是谁非,众说纷纭。(1) 你怎样认识网络这一社会现象?(3分)(2) 面对网络垃圾的泛滥,请你给政府和学校提几条切实可行的建议。(4分) (3) 你会怎样对待?(6分)

初二政治复习试题1-4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