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南鸢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八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鼓"的书写。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

1、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树上面

2、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大山上空

3、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了更高的天空,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呢?

思考:

1、小鹰怎么会越飞越高呢?

2、它飞到了很高的天空呢?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拼读,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读一读:

老鹰鼓起劲拼命

跟着喘着气摇摇头不算

总算急促会飞了吧头顶上

指了指盘旋

3、分自然段读一读。

4、各人有感情地读。

5、初步有感情地读。

三、学习生字。

1、自己分析字形。

2、组词。

3、练习。

四、练习。

1、课本上描红。

2、《习字册》上相应部分的.描红、仿影、临写。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观察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学问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看图,小鹰跟老鹰飞到哪儿?

2、小鹰飞到大树顶上,它认为怎么样?老鹰是怎么认为的?

3、指名读,指名说小鹰和老鹰的话。

指导读课文体会意思。

4、指名用"已经"说话。

5、分角色朗读。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指导看图:小鹰飞到大山的上空,这时它又认为怎么样?老鹰认为怎样?

2、自读,画出小鹰和老鹰的话》

3、指导读小鹰的话。

4、集体读老鹰的话,体会老鹰的话的意思。

5、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小鹰是怎样刻苦锻炼的?

2、指导读小鹰的话,体会感情。

3、把小鹰的三次话对照读,抓住"已经"、"真的"、"总算",体会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的心情来。

4、指名读第6自然段,读后看图,投影引导学生思考:

小鹰看到更高处还有鹰在盘旋,小鹰会想些什么?它会怎么做?

5、自由读。

6、分角色读。

四、总结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

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希望小鹰虚心学习,永不止步,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学过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五、课堂练习。

口头扩词。

旋( )()鼓()()

练习说话》

跟着已经

六、作业。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记忆字形,指导写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写好生字。

教学重难点:指导写字,正确掌握笔顺规则。

教学准备:带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集体朗读全文,提问: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帮助学生记忆字形。

1、指名读本课生字。

2、进行口头扩词。

3、指名学生分析生字字形。

三、指导书写。

1、指导"指、促、旋、摇"。

让学生说说偏旁名称

按笔顺进行书空、描红。

四、课堂练习。

见《练习册》。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册编有课文35篇。其中保留了现行教材中20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增选了15篇内容新、时代感强的新课文。35篇课文之中,有21篇精读课文(内含2篇看图学文),14篇略读课文。为了增强语文学习的系统性,循序渐进地进行各项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在五册的基础上,安排“读文章,想画面”“了解叙述的顺序”“抓住主要内容”三个重点训练内容,分别在第二、第四和第七组体现出来。另外,本册教材按8组编排,每组之前设“导读”,每组课文之后设“积累运用”内容。

教学总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学会常用汉字270个,认识90个。要求学会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大部分词语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要求认识的字,做到离开注音、离开语言环境也能认读就可以了。复习用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来查字典。学习积累词语。

3、能熟练地运用铅笔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学习用钢笔写字,努力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

4、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长句子中段落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后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并提出问题。学习用多读多想的方法,读通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每学年能背诵30篇左右的优秀诗文。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

5、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边听边想,了解主要内容并能转述。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的讲述一件事。

6、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的观察图画,留心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怎么说就怎么写,把话写清楚。学写通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顿号。

教学重点、难点:

(一):关于字词

利用字典自学生字词。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利用已有的识字知识识记字形。词汇教学的重点是积累词语。另外,还要重视写字的指导。

(二):关于看图学文

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了解人物和相关景物的关系,体会画面的内容。图文结合,提高看图和学文的教学效果。

(三)关于精读课文

1、继续重视词句训练:

(1)是学生学会借助字典、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2)重视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3)理解重点句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4)词句的训练,要侧重抓住重点词句、含义深刻词句的理解。

2,加强预习的指导

3,渗透阅读学习重点。

4,精读课文的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5,重视朗读指导,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四)关于略读课文

教师要放手一些,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教师自行设计的少量思考题,指导学

阅读、讨论。

(五)关于积累运用

1、阅读短文的训练。培养学生阅读和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2、指导学生把文章写的:有内容、有顺序、语句完整、通顺。

(六)关于读写例话

读写例话属于独立阅读性质,可以由学生自学完成。

教学措施:

1、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

2、授课时,努力创设情境,采取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的形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知识。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4、对新知识点要增加训练量。

5、勤于和各科教师和家长联系,取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

6、继续做好差生转化工作,使他们的成绩再上台阶,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朗读法 表演法情景模拟法练习法质疑法

课时分配:

讲读课文 66课时

阅读课文 14课时

积累运用 32课时

附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容

第一周1、2课

第二周3、4课 《积累运用一》

第三周5、6、7课

第四周8、9课 《积累运用二》

第五周10、11、12课

第六周放假

第七周12、13课《积累运用三》

第八周14、15、16课

第九周16、17课《积累运用四》

第十周 18、19、20课

第十一周20、21、22课 《积累运用五》

第十二周23、24、

第十三周25、26课《积累运用六》

第十四周27、28、29

第十五周30、31、《积累运用七》

第十六周 32、33、34课

第十七周35课 《积累运用八》

第十八周期末复习

第十九周 期末考试

第二十周 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写字是指导学生掌握写字技法和汉字书写基本规律的一门课程。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打好坚实的基础。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现谈一谈我对低段写字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做好学生的表率作用

教师要以身作则,平时课堂板书,批改作业,都应注意书写姿势,握笔姿势,安排好字的结构,注意字的笔顺,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端端正正并且美观的汉字。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

写字并非一朝一夕能练成的,关键是要持之以恒,让好动的.孩子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培养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平时我是这样做的:

1、故事激励。讲一讲古代名人练字的的故事,激发他们的斗志。

2、观赏名人书画。培养兴趣。

3、形式多样的竞赛激励:

小组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团结合作,握笔姿势,写字姿势正确。

同桌一组竞赛,比一比哪一桌写的字时姿势正确,写字美观漂亮。

个人竞赛,前三名帖子小小书法家班务栏里。

每一次竞赛我都要把最优秀的小组,同桌,个人照相打印出来贴在教室四周墙壁上。

三、传授基础

1、基本笔画

每个字都是由基本笔画构成的,要写好每一个字,就要练好每一笔,练好起笔,运笔、顿笔、收笔、为今后工作打基础。

2、字的偏旁

找准规律举一反三的练习

3、字的结构

给字分类,看他是左宽右窄、左窄右宽、左右相等、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要上紧下松,我要求学生写字时要:眼到、心到、手到。

四、严格要求

良好的写字习惯不是靠几节课练成的,请家长、同学积极配合,互相监督,让学生共同进步。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本学期总第11—12课时本单元第1—3课时授课日

期:9。19—9。21授课人:田辉

课题:gkh课型:新授第一课时

一、设计理念

《gkh》拼音教学在设计上运用了多种教学原则,以学生为本,创设学习?生气?,增强基础?底气?,培养语文?灵气?。

1.童话中漫游,情境中体验,心灵中融合。将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内容贯穿在童话故事之中,借助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

2.快乐中学习,活动中表演,欢笑中教育。让教与学尽量在游戏中展开,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与轻松,在欢笑中传递各自独特的体验。

一、教学目标

l。学会gkh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读准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二、教学重点

gkh的发音、两拼音的拼音方法。三、教学难点两拼音的拼音方法。四、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字母卡、音节卡五、教学过程(一)复习

1。认读声母bpmfdtnl。

2。练习四声,重点练习单韵母e。

3。练习bpmfdtnl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二)讲授新课

1。教学声母?g?。

①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图上画的.是一只鸽子叼着一支长长的柳枝。)

②g是舌根音。发音部位和方法是:舌根高抬,顶住软腭,憋住气流,然后突然放开。

③g像什么?

(像鸽子叼着的柳枝。像g。)q下加弯ggg。

④g的笔顺:cg两笔写成。写在中格和下格。⑤学生在本子上书写。

2。教学声母?k?。

①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图上画的是几只小蝌蚪在吃水草。)

②k,的发音基本和g的发音相似,舌根高抬顶住软腭,憋住气流,但在放松舌根的时候要送气。

设计意图:由于g、k的发音相似,学生不容易区别,所以在此,细致的讲解他们发音时的不同,并加强练习和形象化讲解,使得学生能够区分开他们。

③两只小蝌蚪游到水草边,形状像k。

④顺口溜:蝌蚪吃草kkk。

笔顺:k两笔写成,写在上格和中格。注意?<?是一笔写成。

⑤学生书写。

3。教学声母?h?

①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图上画的是一个小弟弟坐在椅子上喝水。)

②舌根高抬,接近软腭,留一道缝,让气流从当中挤出来,是摩擦的声音。

③h的形状像小弟弟坐的椅子:一张椅子hhh。④笔顺:h两笔写成,写在上中格。

(三)学习gkh与单韵母相拼。

1。出示音节,学生试读。

2。教师范读,生跟读。

3。用各种方式练读。

(四)、作业设计

1。反复练习gkh的发音及与单韵母相拼。

2。gkh各写一行。

六、板书设计

ggagegu

kkakeku

hhahehu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2。认识五个生字,会读儿歌。二、教学重点

gkh的发音、三拼音的拼音方法及认字。三、教学难点三拼音的拼音方法。四、教学准备课文插图、字母卡、音节卡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声母gkh,背顺口溜。

2。听写gkh。

3。复习两拼音:ga、ge、gu、ka、ke、ku、(练读四声。)ha、he、hu。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叙述导入:有一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刮得很猛烈,这时,我骑车撞到了一位老人,手里的钱刮跑了,这可怎么办?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到底老人怎么办?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字音是否读的准确。

2、检查生字读音

3、再读课文,边听边把自己不懂得问题画出来

4、质疑解疑

二、激情引趣,设问引思

1、指名读2-3自然段

边读边想,从这里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指名回答

[板书]

老人 着急 我 沉重

2、分角色读

为什么老人会这样呢?

想像没有钱,老人的生活会怎样?

注意老人的表情,读出老人的心情

三、自主探索,分层指导

1、默读4-6自然段。

边读边想,事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我的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2、听录音读,边听边画出表现人们神态变化的句子来,小组内读读

3、小组之间交流一下你们的看法,把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说一说?

结合两个“抢”,谈谈人与人之间真诚互爱的美好品德

4、全班交流。

5、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6、指导朗读:有关描4、5、6段

7、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迁移拓展,自主发展

朗读全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总结课文

[板书]

互爱

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今天人们会怎样做?

说一说,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定学生朗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2、用“轻松”“沉重”说一句话。

二、交流讨论

1、小组合作运用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今天人们会怎样做?

2、教师参与各小组的学习交流,适当给予指导帮助,

3、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

4、总结课文

用所学的字组词并造句,积累词语,练习口头表达。

当堂听写生字,检查识字、写字效果

必做: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今天人们会怎样做?

说一说,写一写

选做: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这样的故事,找出来讲给小伙伴们听。

板书:

过路行人:“抢”——〉“还”

钱被风刮跑以后 老大爷:“迟疑”——〉“肯定” 人与人互助互爱

“我”:“沉重”——〉“轻松”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情景说明:

《菜园里》是人教版语文第一册看图归类识字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是:学会本课生字“卜、又、心、风”和新笔画“卧钩”,认识本课所学蔬菜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特点。本课案例一开始教师就出示课件把学生带进美丽的菜园里,然后师生互换角色以“实物蔬菜”和“蔬菜卡片名”玩游戏最后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把生活和课堂相结合,让学生乐学、爱学,符合低年级语文轻松、愉悦的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境,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一个地方参观,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去哪儿呢?快看!(播放课件,展现一片菜园,各种各样的蔬菜。)大家说说,老师带你们去什么地方呢?

生:菜园里。(师板书课题3、菜园里)

师:谁来大声读一读课题。

生:大声读课题。

师:你读得真好,请你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遍吧!

生:领读课题,全班齐读。

师:大家看,菜园里的菜可真多啦!今天菜园里的蔬菜瓜果来到了我们的教室里,想和我们交朋友,大家想和它们交朋友吗?

生:想。

师:大家数一数共有几种蔬菜呢?

生:(数一数齐回答)有九种。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们下位去和它们交朋友,和它们握握手,摸摸它们。看看它们的名字叫什么,认识了卡片上的名字,会读了,就可以取走放在蔬菜旁的一张词语卡片。等到把九种蔬菜的卡片拿齐了就回到座位上坐好!咱们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观察得认真,认字最快,我就给哪一组插上一面小红旗,快行动吧!(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蔬菜,读认卡片,拿卡片)

师:××组最先拿齐卡片,坐好了,我奖励这一组一面小红旗。请大家坐好,把卡片摆放在桌上,老师想看看你们是不是和蔬菜瓜果交上朋友?

二、汇报交流,巩固认字。

师:我想知道大家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字。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把表示它的名称的小卡片举起来。比一比,谁找得最快,我就请他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两遍。

师:(出示实物蔬菜“辣椒”)大家找一找它的卡片。

(一名学生举起“辣椒”词语卡片)

师:你真了不起,这么快就找到了,你来领大家读一读。

生:(大声领读)“辣椒”!

师:呀,“辣”字边音你读得真准!(生再读一遍,全班齐读)

师:(又出示实物蔬菜“茄子”)请另一位学生领读。

生:茄子!

师:你注意到了“茄”字的韵母,再带大家读两遍好吗?

生领读,全班齐读。

师:“茄子”的“子”你们发现了它有声调吗?

生:没有。

师:像这样的音节应该怎样读?你还能读得更准些吗?

生:应该读轻声,“茄子”(生领读,全班齐读)

(认读“南瓜”“黄瓜”“白菜”三个词语的方法与认读“辣椒”一词的方法相同)

师:现在咱们来换一换,我出示词语卡片,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找蔬菜,然后带领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和我一起出示卡片。谁愿意上讲台找蔬菜?(指名学生上台找蔬菜)

教师出示“豆角”的卡片,让学生找出豆角的实物。

师:他找对了吗?

生:找对了!

师:多聪明的孩子呀!带领大家读一遍吧!

生领读“豆角”一词。

(认读“卷心菜、西红柿、萝卜”三个词语的方法同认读“豆角”一词的方法相同)

师相机指导“卷心菜”中“心”字前鼻音的读法,“萝卜”的“卜”字轻声读法。

师:咱们的游戏就先玩到这,我知道有的小朋友还想玩。这样吧!今天放学回家和爸爸妈妈或是你们的小伙伴玩这个游戏好吗?

三、了解特点,巩固认识

师述:小朋友今天个个都挺棒,认识了这么多的蔬菜,都和蔬菜交上了朋友。现在老师要看看谁的眼睛亮晶晶,观察得最认真!谁愿意说说它们,说说你看到的、摸到的、感觉到的,你愿意说哪种蔬菜就说哪种。(小组里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汇报交流。

生:我看到了茄子是紫色的,弯弯的像只小船。

生:我觉得卷心菜和白菜的颜色差不多。

生:萝卜有白色的,还有红色的。

师:你知道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吗?

生:白色的叫白萝卜,红色的叫胡萝卜。

师:你知道的可真多。

生:我还看到南瓜是黄色的,形状弯弯的。

师:(拿起另一个圆形的南瓜)那这个南瓜呢?

生:我知道了,南瓜有的是弯弯的,还有的是圆圆的。

师:你真聪明,还会用“有的'还有的”说话呢!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很仔细,你们喜欢吃蔬菜吗?我们平时吃的蔬菜可不止这些,还有更多呢!你喜欢吃那种蔬菜?为什么?

生:我喜欢吃西红柿,因为西红柿红红的,又酸又甜,很好吃。

生:我喜欢吃花菜,花菜像一朵花一样,很漂亮!

生:我喜欢吃土豆饼。

师:蔬菜不仅味道好,而且营养特别丰富,经常吃新鲜蔬菜,我们的身体会更健康!

四.自主参与,学习生字

师: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么多蔬菜的名字,咱们要学的生字就藏在这些生字里面,我们赶快把它们找出来吧!请大家在课本中找出生字,作上你熟悉的记号,再读一读,看谁找的又快又准。

生:同桌、小组或自己找生字,读生字。

师:我们一起把生字读两遍。

生:齐读带音节的生字。

师:要是去掉拼音,你们还认识吗?(师擦掉音节)

生:教师随意点学生读生字。

师:小朋友们,那些字不用老师教,你们就会认了,你是怎么记住的?来教教大家吧!

生:“豆”字中间有个“口”字。

生:“角”字下面是“用”字。

生:我在“5角钱”上面见过“角”字,这样我就把它记住了。

生:《中国心》这首歌上面有个心“字”,我就认识了这个“心”字。

师:你真是个有“心”的孩子。

生:“豆角”、“萝卜”我都认识。我不喜欢吃这两种蔬菜,妈妈就教我认会了它们俩的名称。现在我就会认了。

师:那你现在喜欢吃蔬菜吗?

生:有一点点喜欢了,以后妈妈做这两种菜时,我会去尝尝。

师:真乖,希望你多吃蔬菜,身体越来越健康!

师:我们来给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吧?谁来给它组个词!

教师指名组词。

师:小朋友真能干!现在来势就要考考你们了。咱们在去菜园里逛逛,看看你们认识了哪些蔬菜的名字?(出示课件:点击蔬菜词语,学生读对了,词语就会变成相应的蔬菜。)

生:抢认蔬菜名称“豆角、萝卜、卷心菜、白菜”

师:老师觉得你们今天真了不起!咱们一起为自己鼓鼓掌吧!(生高兴地为自己鼓掌)

五、注重体验,写字练习

师:小朋友很努力,这么快就把生字记住了,有两个字咱们今天不光要会认,还要会写,快看是哪两个字?(出示小黑板,田字格中写有“卜”和“心”及其笔画顺序)

生:齐读生字,书写“卜”和“心”的笔画顺序。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新笔画。(师写“卧钩”)谁来说说“卧钩”像什么?

生:像个弯弯的钓鱼钩。

生:还像一个鸟窝。

师:谁能看着黑板,说说这两个字的笔画顺序?

生:书写“卜”和“心”的笔画顺序。

师:我们一起跟着它写写吧!(全班一起书练习)

师:小朋友请看老师写,仔细看,怎样才能把字写得更漂亮呢?(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卜”、“心”字)

生:“卜”字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生:“心”字的三点位置都不同。

师:我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字写得漂漂亮亮的,请大家在书上描红。

(学生写字练习,师巡视指导,注意写字姿势的训练及时发现鼓励学生)

师:我喜欢他,写字的样子不错,瞧他坐得多端正。

师:他写的好认真,“卜”字的竖写得真直。

师:慢慢写,别着急,一笔一画才能把字写好。

六、小结课文,课外拓展。

师:今天,这节课咱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记住了一些蔬菜的名称,认识了4个生字,还把其中的两个字写得漂漂亮亮的,小朋友真棒!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3、仿造课文第4段的写法,练习说(或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积累文中的好词。

三、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读几遍课文,读一读生字新词。)收集有关香港的资料。(历史、回归、现在等的图片或文字)

2、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东方之珠》,学生听或轻轻拍手哼唱。)

1、伴随歌曲,我们走进了课堂,你们知道刚才唱的是什么歌曲吗?东方之珠的珠是什么意思?(珍珠)东方之珠指哪里?

2、你知道香港在什么地方吗?(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地图上画圈的地方就是香港,它在祖国漫长海岸线的南端,是一个著名的港口。)

3、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呢?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检查?(开火车读词语)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交流、联系句子、课件演示等)

香港 贸易 清澈 海豚 闪耀 粤菜 佳肴 应有尽有

琳琅满目 物美价廉 璀璨无比 一应俱全 亚太地区

(粤菜:广东风味的菜。 亚太地区:太平洋周围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璀璨无比: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霓虹灯:彩色的灯。闪耀:闪烁。

琳琅满目:读句子,看课件,就是商品多的意思。)

2、解决了生词,现在你们能不能把课文读通顺呢?自由地小声读课文。

(三)、学习第1段

1、无声的默读有助于思考,请默读第一段,思考为什么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呢?

2、交流。(香港是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还是购物、美食和旅游的好去处。)

3、现在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香港为什么是购物、美食和旅游的好去处?

(四)、学习2―5段

1、整体感知:

①听老师读课文2-5段,同学们来感受。

②同学们谈感受:在听老师的朗读中,香港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美丽、繁华)

③你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香港的美丽和繁华的?在哪一段描写?

(板书:市场 美食 海洋公园 夜景)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读古诗,理解字词,读懂诗意。

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作者与朋友的深厚友谊。练习感情朗读古诗。

3.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学会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中作者运用夸张、比喻的方法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描写送别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赠汪伦》,出示古诗: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你知道“赠”是什么意思吗?

3.请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二、学习古诗

1.初读,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

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送别)

2.再读古诗,想一想,谁送谁,谁别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有谁知道李白是谁、汪伦是谁吗?

学生介绍有关背景。

教师过渡,他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诗人,一个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们之间是怎以联系起来的呢?(学生说故事)

4.是啊,天下没有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别,同学们再读一读诗句,看看

分别时的情景怎能样?

5.自读,说诗意。

你认为哪一句还可以怎么说?(修正诗意、注意关键字词)

6.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学生质疑)

(根据学生质疑情况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

朗读。

7.小结:这首诗是以歌声来送别朋友,其实古时候还有许多诗,我们看一下,古人还会以什么来送别朋友?

三、带读古诗:

1.出示以下三首诗,引导学生自读理解,古人又是以什么来送别朋友的呢?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别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

唐·李白 唐·高适唐·王维

故人西辞黄鹤楼, 千里黄云白日曛, 渭城朝雨浥轻尘,

烟花三月下扬州。 北风吹雁雪纷纷。 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远影碧空尽, 莫愁前路无知己, 劝君更尽一杯酒,

惟见长江天际流。 天下谁人不识君! 西出阳关无故人。

2.朗读、小结:无论以什么送别,都有可以概括为以“真心”送别。

四、课外练习:

收集送别诗,举行一次吟诗会。

板书设计:

主板书:

赠汪伦

李白 深情厚谊 汪伦

踏歌声

辅板书:

小学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