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争议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实用的语文教案范文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夷山“如诗如画”的美。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进行礼貌,环保教育。

运用猜半边的识字方法重点学习几个字。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武夷山“如诗如画”的美。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德育渗透点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今天老师就跟你们一同去美丽的武夷山游览吧!

二、教学生字:

1.提问:武夷山在哪?

2.出示课件1:福幅

(1)提问:发现了什么?

(2)猜字:辐蝠富

(3)分组用字典验证、

(4)总结过渡:你们真了不起,不但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还认识了几个课外的生字,那现在就让我们就从北京出发到福建去看看吧!来到了福建省境内,你们想不想快点看到武夷山呀!

三、默读课文。

要求:不指读不出声、

边读边思考:武夷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的确,武夷山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那里峰峰有溪水环绕,水道随山峰弯曲回转、你们愿意爬山还是有水呀?

2.要求:爬山的读2段,游水的读3段、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自己读,也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共同游览、(如果你想与别人一同游览你怎样邀请对方呀?)

3.自由读文。

五、学习课文、

(一)学习描写“山”的第二段:

1.爬山的齐读第2段、其他同学思考:武夷山的山有什么特点?

2.汇报,体会“奇”:

(1)指名读句子。闭眼想山峰什么样?平时见过吗?

(2)还有多少山写了吗?改标点。

(3)看课件2:看看这些山像什么?用“有的像……有的像……”说一句话。

(4)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句。(指名评读,师评)

3.体会“险”:

从哪看出险?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听出大王峰的险峻?(指名评议)

自读,读出大王峰的险、

4、带着你的感受给同桌读、

5、老师引读、

(二)学习描写“水”的第三段:

游水的同学齐读第2段、其他同学思考:武夷山的水有什么特点?

体会曲:指名读、看九曲溪的平面图、

体会清:

指名读、(出示句子)

出示课件:水清的图、(想象透过溪水还能看见什么?)

指导读、(声音轻)(提问:为什么这样读?)

体会静:

指名读句子,其他人闭眼想、

你就坐在竹筏上通过这面镜子还能看到什么?

这一切都映入水中真是一幅水上的风景画呀!再读、

谁通过朗读让我们看到这又清又静的溪水、

(三)第4段

这样的美景看够了吗?(看录像,老师范读第4段)

说说你的感受?

带着你的感受齐读、

问:为什么人们会有一种如诗入画的感觉?

六、总结:

就要告别武夷山了,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同学们,像武夷山这样的.美景还有许多,神奇的大自然他那宽广无私的胸怀赋予我们如此如诗如画的美景,然而由于人为的破坏和污染,北戴河的海已无往日的蔚蓝,云南的许多景点也失去了往昔的容颜,大自然的脸上多了几许人为的雀斑,听到这个消息你有什么感触?心动不如行动,用心去亲近自然,欣赏自然,感受自然赞美自然,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热爱自然,赞美自然,保护自然吧。

学生积极性很高。

学生查字典,体会形声字的特点。

学生默读课文、

尊重学生的选择,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语言文字训练。练习说话。

学习朗读。

朗读与评读结合。

互读。

直观感受理解“曲”。

直观感受理解“水清”。

通过想象体会清。

通过理解读出清。

体会大自然的美。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热爱自然的情感。

礼貌教育,尊重别人,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

通过给教材改标点,树立自信心。

展示了自己,欣赏了别人。

关注他人的教育。

渗透环保教育。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山河。

环保教育。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学习<<卧薪尝胆>>,感悟其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感受故事揭示的形象,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其中的道理。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成语故事呢?

(学生自由交流)

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卧薪尝胆》这则成语故事吧!

(板书课题:卧薪尝胆)

3.通过预习,谁能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1)学生齐读课题。

(2)交流、。

(卧薪尝胆:卧,躺。薪,柴草。指越王勾践每天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把课文读通、读顺。

(2)把生字、生词圈画出来。

(3)再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评一评。

(4)同桌之间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2.学生带着目标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纠正读音。

(2)指名读课文。

4.让学生看故事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讨论: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怎样?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起因。(战国时期吴王、越王吴国打败越国,越国勾践做了气年俘虏,受尽屈辱)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讨论:

①越王勾践回国以后是怎样做的?

②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a.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板书:卧薪尝胆)

b.投影出示文中插图,看一看,想一想,越王这时会对自己怎样说?(学生自由畅谈)

(3)学生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讨论:

勾践卧薪尝胆的结果如何?(一举打败吴国)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将故事按起因、经过、结果、陈述一遍。

4.指导朗读。

四、感悟寓言,拓展延伸

1.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讨论:

(1)读了这则成语故事,你悟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学生畅谈后教师:这个故事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

(2)放飞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当吴王看到越王勾践将胜利的旗帜插到吴国的国土上时,他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学生自由畅谈)

五、课堂

学生自己在这节课的学习中的收获和方法。

作业:写小字

语文教案 篇3

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2.通过活动懂得不乱扔垃圾。

准备: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宝宝:你想到那里去玩?妈妈带你去(幼儿自由讲)

2. 律动:跟着妈妈走走(边开边自由讲讲看到了什么?可讲教室环境)

公园到了,我们到草地上坐会。

(二)基本部分

1. 小朋友猜猜,今天会有什么小动物到公园里玩?幼儿自由讲各种动物

2. 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气真好,到公园去玩,这个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随手一扔,下场)

b.小兔“公园真好玩,唉呦!谁扔的香蕉皮呀?摔交

提问:a 小兔怎么了?

B 怎么会摔交的?

(快帮小兔揉揉)幼儿自由对小兔讲讲安慰的'话

C 是谁扔的香蕉皮?

D 那,香蕉皮应该扔那?

快把小猴叫出来对他说(小猴,不要乱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幼儿学说,幼儿教案《语文教案-不乱扔垃圾》。

木偶表演

现在小猴怎样了?(不乱扔垃圾了)

3. 分糖 幼儿每人一颗 观察是否有幼儿将糖纸扔到地上

(三)结束部分

不早了,我们开汽车回家了

音游《汽车开来了》。

语文教案-不乱扔垃圾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10单元----雨中的第2篇主体课文。《美丽的彩虹》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小儿歌,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雨后彩虹的美丽景象。文中主要写几位小朋友看见彩虹而触发的一连串想象,通过丁丁和冬冬的诉说以及弟弟和妹妹的问话写了彩虹的美丽,大自然的美丽。整篇儿歌分为6节,每一小节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学习中又渗透了自然小常识,因此学习起来学生很有兴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能读、会读和读好的过程。

(2)掌握要认的生字和课文中的部分其他生字,能正确书写生字的笔顺。

(3)激发、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能力培养:

(1)识记生字,培养学生自己观察字型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3)逐步培养计算机的操作能力。

德育目标:对学生进行自然知识的探索研究及自然小常识的积累。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认识晴、虹、空、神、遥、银、仙、女、

戴、定、顶、滑、绘、巨、颜、淡。

(2)能够正确书写生字。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朗读认字,读出神奇、愉悦的感情。

教具准备:

网页、彩虹贴图,生字卡片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设计思路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认真看我写两个字——(彩虹)谁能来拼读这个字(虹),一生读,师板书,齐读。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呢?2、你们见过彩虹吗?在那里见过?

大部分同学都没有真正的看见过彩虹,彩虹在我们的生活中很难见到,不过今天我带来了几张彩虹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配乐播放彩虹图片)看到了彩虹,你想对它说什么呢?3、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美丽的彩虹》。

(板书:美丽的)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贴彩虹)

课题中识字,指导学生拼读、识记“虹”字,识字途径多样化,便于学生识记。

开课让学生欣赏彩虹的图片,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出了课文。

二、初读课文,游戏识字

1、师:丁丁冬冬看见了彩虹也像你们一样高兴,我先来读读他们说了些什么,同学们边听边指,遇到不认识的字,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听准字音。

2、师:你们想不想也来读一读?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比比谁读的字音最准确!

3、大家看,课文已经在屏幕上,红色的词语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词语,你还能读出它们吗?现在试试看,比比谁能读出所有的生词!

4、我们一起来玩个“小小火车开起来”的小游戏,鼠标的箭头指哪个词,就读哪个词,如果他读的正确,其他同学跟读,如果他读错了,你不要读,可要听仔细了,现在开始——(小小火车哪里开)学生分组,逐个读词。

5、在这些生字中,你觉得哪些最难记呢?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学生提,其他帮助他解决,后教师出示(戴)(晴与睛怎样区别)。6、

师:现在生字宝宝又躲到气球中去了,谁能把它读出来,就能把彩虹打扮得更美丽,同学们敢试试吗?

看我们把彩虹打扮得多美呀!快为自己鼓鼓掌吧!在教师的范读中,低段学生更易掌握朗读要领,对学生提出最简单实在的要求并引导学生在读书中自己解决字音问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通过两个阶段的识字,先自己解决简单的生字,再在老师指导下学习较难的字,识字学习呈现了梯度。发挥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优势,开发了识字教学的电脑游戏与识记方式,生字教学趣味化,使识字过程不再枯燥无味,变被动于主动,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延长了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断巩固了生字,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细读课文,入情入境

1、师:见到了这么美丽的彩虹,谁想把课文再读给大家听一听?你想读谁说的话呢?

我们(其他同学)一起来读第一和最后小节。

2、把自己想读的小节读一读,看看谁读得最好。

3、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想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对学生的读书、听讲习惯及时表扬,提醒)

4、师:课文中出现了四个小朋友,他们分别是:

生:丁丁、冬冬、小弟弟、小妹妹。

师:他们看到了美丽的彩虹又说了些什么呢?1)丁丁说。(第二节)

(1)生:说一说。

师:边说边贴(贴“桥”)。

(2)谁想来读读丁丁说的话呢?

一生读。使用灵活多变的读书方式,促使学生多读、乐读,在读中感悟,激发情感。教师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教学相长,师生间朋友般地合作学习。

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听讲习惯并学会适当的评价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富有鼓励性的话语,对学生会树立学生自信,起到激励作用。

不断引导学生在不断地读书中感悟彩虹的形状美、颜色美,发挥联想和想象,在无形中训练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师生一起读书,让学生自己评,发现“问题”,把自主权还给学生,随后帮助读书的同学读准每个字音,读出每句话的感情,真正做到了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

通过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引导学生充分感悟彩虹的美与神气,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进一步拓展思维,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想象力。

适时地渗透与本课有关的科学小常识,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

实现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的融会贯通。联系生活,扩展语文,是新教材的目的,是课改的目的,更是学语文的目的。

(3)哪位同学能作示范给大家读一读呢?

(4)喜欢读的同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你们还喜欢读谁说的话呢?2)冬冬说。

(第三节)

(1)一生读。

(2)师:冬冬说了什么?(贴“项链”)生齐说

(3)师:大家看这条项链多美呀,你想怎样读呢?哪个小组想再来读一读,读出它的美呢?(读的时候可以边读边想象)哪个小组敢和他们比一比?(小弟弟)和(小妹妹)又想知道什么呢?3)小弟弟问。

(第四节)

(1)生:(小弟弟想知道——)

(2)师:谁想找好朋友和自己一起来读一读?

师:小弟弟把弯弯的彩虹当作——(滑梯),他想滑到太空人的家。

(3)我也想读一读,谁想和我一起读?

同学们来当裁判。我们读得怎么样?

有问号要读出问的语气。

(4)自己试着读一读,看谁比老师读得还要好!

(5)男同学敢试试吗?

(6)女同学能不能比他们读得还要好?小妹妹问。

(第五节)

(1)生:(小妹妹想知道——)

(2)谁想来读一读呢?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出(问)的语气。一生读(2)哪对好朋友敢来读一读呢?

(3)谁敢向他们挑战呢?

(4)我也想和同学们一起来读,好吗?(齐读)

(5)师:小妹妹问——(边说边贴“笔”)

谁有这样巨大的笔,为彩虹画了七彩衣,看,这就是彩虹的七彩衣,多漂亮呀!分别有——红色、、、、、、、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赤是指红色。那么,彩虹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同学们先从课文第一小节中找一找。谁能来说一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放彩虹的形成)

师带学生读。其实我们并不能经常看到彩虹,它的出现需要一定的条件,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更是少见,我也只是在我们一起去雨林谷时见过一次,同学们在旅游的时候,可以走到大自然中,寻找美丽的彩虹!

(3)彩虹的形成多神奇呀!可彩虹还是会消失,谁能来读读最后一小节呢?

(4)师带读

四、趣味写字,巩固生字

1)彩虹消失了,可彩虹留下的这几个字你会写吗?(巨、笔)巨:这是“巨”字,组词,笔画是——(笔画动)生说。2遍,生比划

在你的本子上写两个试试,注意笔画的顺序与占格的位置。笔:这又是个什么字呢?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组成,为什么?

我们一起来说说它的笔顺。2遍注意竹字头和“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生字的笔顺,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能很好地解决本节课的写字难点。

五、再读课文

深化感情

1、师:会写了课文中的字,我们再回到课文,能不能把喜欢的小节记住?

2、让我们起立一起读一读,用自己最美妙的声音把美丽的彩虹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起立齐读。

同学们,闭上眼睛,美丽的彩虹正在向我们招手呢!看到了吗?

让学生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熟,读精,读出感情,彩虹变成了学生的朋友。

六、布置作业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这篇课文,好吗?

鼓励学生把培养起的对事物的真挚感情带出校园,融入家中,融入社会。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 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

2、正确、规范地书写含有“竖”笔画的汉字。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竖”的写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 、新授:

(一)讲解“竖”书写要领。

1、 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 讲解笔顺(从上到下)。

3、 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 教师分析讲解:

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图示: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图示: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图示:

5、指名说一说垂露竖、悬针竖、短竖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竖的字。

1、出示范字:

十 上 土 干 工 正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十:横平竖直,是悬针竖

上:垂露竖,上面的横稍短,下面的横略长。

工:上面横短,下面横长。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强调写字姿势。

7、比一比,改一改

三、总结,小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

语文教案 篇6

简析:

这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习作内容,本次习作有一篇例文,例文开始叙述了《海伦.凯勒传》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接着在叙述书内容的基础上描写了自己读完后的心得和收获,并且在最后以海伦.凯勒的一句话作为总结,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全文洋溢着小作者真挚的情感。读完这篇读后感,让人有一种读书的欲望,这就是一篇成功的读后感。

设计理念:

1.突出读是写的基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2.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开发习作资源,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教学目标:

1.在例文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勤于读书、乐于动笔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你的小学学习生活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书是什么?你读完后有什么话要说呢?

1.找几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相机指导。

2.导入主题:同学们说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写的习作——读后感。(板书:读后感)

(设计意图:通过轻松、活泼的谈话、交流,让学生对读后感有一定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 、读例文,学习写作方法。

1.谈话,激发学生兴趣。

孩子们,“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老师相信,一本书给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它给你带来的启迪和感受。

2.下面请大家阅读张佳星同学读《海伦.凯勒传》后写的一篇读后感,我们来看他是怎样写自己的感受的。

3.自主阅读例文,学习写作方法。请同学们自由阅读,体会这篇读后感是怎么写的?

4.交流例文中蕴涵着的读书感悟的写法。

(1)读后感的一般模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所读书的主要内容、联系生活谈感受、文章总结。

让学生体会到详写和略写

(2)品味感的写法。读后感重在感,感想该怎么写呢?再读第二段,看作者如何来写感受的`?

先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对主人公进行评价,然后联想到自己、联想到别人、联想到现实

(3)这篇文章是怎样结尾的?

这篇文章以海伦.凯勒说的一句话结尾的。

三、拓展的写法。

1.结合你以往写读书感悟的方法,大家说一说,感想还可以怎么写?

学生小组讨论,读后感的写法。

2.体味结尾写法。说说还可以怎样结尾呢?

小组讨论,结尾该如何去写?

3.体味文章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样,题目就是文章的窗户。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怎样的?你还能把它改为?这是一个直接题目,还可以是间接题目,你能替张佳星的文章安上一对漂亮的眼睛吗?

四、锦上添花

叮嘱同学们在写这样的文章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呢?师生互相补充:

1.读后感要重视读。

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结果,没有读的感是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潜心的读书,不能把书读透,就不会有深刻的体验来。

2.感想要切合自己选择的“点”来写,不能前矛盾或者离题万里。

3.感想的情感要真挚,语言要朴实。

五、明要求,学生动笔习作

板书设计:

读后感

拉出来 主要内容

飞出去 深刻感受

拉回来 总结全文

语文教案 篇7

知识目标: 读懂课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倾向

能力目标: 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

教学重点: 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倾向

教学和学习方法:探究、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这里有两样东西:一样是一堆金钱,一样是几个穷朋友。假如让你选择其中你需要的东西,你选什么好呢?(穷朋友)为什么这样选择?(朋友珍贵,友情珍贵。友情是用金钱换不来的)没有人认为金钱贵重,金钱万能吗?(摇头)的确。最珍贵的东西是友情。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希罗多德说:“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贵的了。”斯托贝说:“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重钱轻情义,尤其是大人们,他们的这种重财轻义的思想往往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件由羚羊木雕引起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今天我们要共同地学习一下张之路的文章——《羚羊木雕》

二、 作者简介。(幻灯展示)

张之路,1945年生,山东诸城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曾任中学教师多年。1982年调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现任该厂文学部主任。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磨表》《傻鸭子欧巴儿》及同名中篇小说,话剧《双龙花盆》,童话集《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1992年被登录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名册。

三、木雕鉴赏(幻灯展示)让同学们欣赏我国木雕艺术家在木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进而了解羚羊木雕这种艺术品。

四、检查预习

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给它们注音、解释,学会运用。

(1)犄角(jī):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本课指桌面的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

(2)仗义:讲义气,仗:拿着,引申为主持、讲求。

(3)形影不离:成语。像物体跟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4)挽回:扭转已成的不利局面。挽:拉,引申为扭转。

(5)寒颤(zhàn):本课指因受冷而身体颤动。[注意]也作“寒战”。

(6)反悔:对以前允诺的事后悔而不承认。

(7)光彩:原指颜色和光泽,也用来比喻光荣。本课指后者。

(8)逮(dǎi):捉,捕。

(9)攥(zuàn);用手握住。

四、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1. 围绕羚羊木雕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本文说的是,“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2.整体感知

本文围绕“羚羊木雕”展开故事,故事情节依矛盾的冲突,由发生、起因、高潮和结局组成。请同学们用简要的语言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找出起止点。

发生 查问木雕 倒叙 1 —16

起因 赠送木雕 插叙 17—23

高潮 逼取木雕 顺叙 24---35

结局 伤心难过 顺叙 36---38

3.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6个人

4.他们的性格特点相同吗?

5.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研究文章的主题

6.讨论本文的主题。

五、作业

1.再读课文,进一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2.找出重点语句,进一步理解分析,挖掘文章的中心。

3.找出文章的写作特点。

六、板书设计

父母逼我要回木雕 我送木雕不想要回

木雕贵重 我们俩是好朋友

成人世界 少年世界

重 重

财 情

轻 重

义 义

标签: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