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颜初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谈话引入

①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外两位小英雄的故事,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②过渡:是啊,战争是残酷的,它充满了血腥,但它也是震撼人心的、壮丽的。因为在争取人类的和平中,许多战士牺牲了他们的宝贵生命。听一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吧!(出示课题)

●质疑激趣

①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什么?

②过渡:走进课文,置身于小作者的世界中,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初读课文

①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教师指名朗读,朗读中进行正音指导。

③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品读感悟

①感悟痛失父亲。

过渡:沐浴着和曦的春光,一家三口在涓涓溪流边散步,在美丽鲜花中嬉戏,这是多么幸福、多么惬意的事啊!可这一切对于文中的同学来说,却永远永远地失去了。

a.请阅读相关段落,找出描写痛失父亲的句子。

b.反复朗读这些句子,抓住重点词、句,想象当时的情景。

C.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

d.指导朗读。

②感悟世界并不太平。

a.过渡:可恶的战争夺去了最最亲爱的爸爸的生命,当我们还沉浸在悲苦之中时,回望如今的世界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b.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c.联系事例谈谈不太平的世界。

d.同学们,当大量的事实展现在我们面前时,你做何感想呢?

e.过渡: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心中的'期盼,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我们共同的声音。

f.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体会书信格式的写法

①每段讲了什么内容。

②全文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③仿照课文写法给别人写一封信。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说话写话,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在老师指导下,能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图,看懂图意,并能用几句话说出图里都有什么?

3.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展开想像,扩展图的内容,练习说话。

4.能看图写几句话。

教学准备:一幅春天的大图,一只青蛙,蝴蝶,蜜蜂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我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过后呢?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二、整体观察,练习说话。

1、老师跟你们一样地喜欢春天,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图画里去看看春天,好吗?

2、是一幅春天的图,多美啊! 说说图里都有什么?

3、刚才我们说了图里有什么,要想把图里都有什么说全了,不能一会儿说这一会儿说那,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说。按什么顺序呢?可以按从上到下,从近到远,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说。

——看图:

4、天空中有什么?

——天空中有太阳和燕子。

5、这句话说得很清楚。

6、小河边有什么?

7、先看看近处,再看看远处都有什么?

——学生认真看图。

8、谁来说说。

——小河边有柳树,有桃花,有迎春花,有小鸟还有小草。(点评:他把这么多的景物,用有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这样的一句话说清了。)

——小河边有柳树、桃花、迎春花、小鸟还有小草。

(点评:他用有什么、什么、什么还有什么的一句话说清了。)

——两人互相说说。

——指名说。

三、自主选择,扩展句子。

1、图里有这么多的景物,把你最喜欢的景物找出来,把它多么美,多么可爱,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说。

2、同学们到图里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景物。让我们闭上眼睛想想:春天,大自然里还有哪些景物。

——学生说。

四、板书设计:

天空中太阳燕子(飞来飞去)

小河边柳树(绿色)桃花(粉红)迎春花(金黄)小鸟(叫)(唱歌)(叽叽喳喳)小草(绿)

小河里小鱼(快活)(欢快)(游来游去)有人划船(高高兴兴)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1.2.3

教学难点:2.3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故事画面或挂图及阅读要求、《一千零一夜》、小黑板

生:《一千零一夜》、《东郭先生和狼》

板书设计

32*

渔夫的故事

渔夫

捕鱼捞到黄铜胆瓶

放出魔鬼

魔鬼

要杀渔夫

恩将仇报

渔夫

引诱魔鬼入瓶

用智慧战胜魔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前几篇课文,把我们引入了故事长廊。今天,我们再次阅读精彩的`神话故事,《渔夫的故事》,从中去获得收获。

齐读课题

二、明确阅读要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默读连接语,用“——”句出阅读要求,课件展示。

2.阅读要求: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讲给家人听,根据以往阅读的方法,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1)独立思考。

(2)四人小组讨论。

(3)抽说(分意义段,读懂每段重点内容。依次抓每段重点内容讲述。)

三、自学生字词、多音字

1.四人小组交流生字音形及词义。

2.读小黑板生字词(齐读、抽读、去掉音节读)。

3.读多音字。

撒sā

撒网

塞sāi

塞车

撒种

sài

塞北

四、自学解决,简要讲述故事

1.自读课文,分意义段,并把段意写在书上。(给一定时间读书。教师巡视与生探讨。)

第一意义段(1-4自然段)渔夫捕鱼捞起了一个黄铜胆瓶,用小刀撬去瓶口锡封,一股青烟冒出变成魔鬼。

第二意义段(5-15自然段)魔鬼听说所罗门已死,没有惧怕,于是要杀死救他的渔夫,并讲出了理由。

第三意义段(16-25自然段)渔夫引诱魔鬼再次进入瓶里,并封住瓶口,战胜了魔鬼,转危为安。

2.生小声简述故事。

3.抽生讲述,其余认真听,等会补充,修正。(多媒体展示故事或挂图,图书结合看,并板书。)

五、揭示中心思想

1.出示多媒体阅读要求:认真默读课文,看看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渔夫用什么救了自己?

2.默读思考(给一定读书时间,教师与生探讨)。

3.四人小组讨论(要求:组长管理,从参与,教师参与。)

4.集体讨论,充分发表意见。

渔夫放出了魔鬼,救了他,魔鬼恩将仇报反而要杀渔夫。渔夫对魔鬼说:“我要问你一件事,你必须说实话。”“我没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魔鬼要让渔夫想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就钻进瓶里,渔夫立刻封住了瓶口。渔夫战胜了魔鬼,救了自己。

渔夫设计引诱魔鬼进入瓶里,就可救自己。渔夫假装不相信魔鬼是住在瓶里,说:“我没亲眼看见,绝对不相信。”激将魔鬼,魔鬼要让渔夫相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钻入了瓶里。

渔夫用智慧救了自己,战胜了魔鬼。(板书)

5.读第三意义段。

六、读《东郭先生和狼》,认识魔鬼的本性

七、拓展

1.读资料表。

2.读《一千零一夜》。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入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入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

2、前后四个同学按段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

3、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在书上做些批注。

3、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5、学习第三节: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吗?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课堂练习:写一段话,以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将心比心”。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和词语,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4.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难点: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自学法、小组合作、讨论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图片、课件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学习

1.:童年充满了欢声笑语,老师特别怀念自己的童年,我小时候,经常与小伙伴一起捉迷藏,跳皮筋。你们有什么童年趣事和吗?

2.出示课题:有一群孩子和大家一样也有着快乐的童年,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

二.初读课文

1.自由、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3.指导书写生字,特别注意“却、命、丧“的写法。

4.词语解释。

憧憬:向往。

凌空:升,高出天空。

垂头丧气:情绪低落。

三、学习课文

1.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读读这些句子。

2.交流句子,教师出示。

(1).我们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2).我们快活地喊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3)我们都哭了……

(4)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教师引导: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时是挺高兴,放风筝时高兴,找风筝时很难受。)

四、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创造比素氛围,读好第二自然段。

A.在读、评、赛中读通课文。

B.移情悟情:你们在做风筝时会想写什么?课文中的小伙伴和大家是不是一样的心情?

C.感情朗读:让学生自己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读好课文。

2.想象入境学习第三自然段

A.风筝做好了,大家最想做什么?

B.谁想放风筝?大家是怎样放风筝的?

C.出示课文的填空题,填进有关的字和词,然后把怎样放的告诉同桌。

D.风筝越飞越高,你们在快活地喊着什么?说听听。

3.感情朗读,带着高兴、喜悦的心情朗读课文。

4、齐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

2.体会放风筝时的高兴和找风筝时的难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风筝》,谁能说说这风筝是怎么制作的呢?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4—8自然段。

1.教师引述: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风筝带着我们的憧憬和希望。突然,发生了一件事,画出课文中的.句子。

2.教师引导:此时,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请画出我们心情难受的句子。

3.交流,教师出示。

A.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一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B.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4.朗读这些句子。

5.教师引导:这些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6.学生汇报。

7.“小小的风筝,你寄托了孩子们多少欢乐,多少向往。”大家能读出这份情怀吗?

8.指导朗读。

三、谈感受

1.放风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很着急,你们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吗?

2.学生交流。

四、拓展练习

1.亲手制作风筝。

2.写一写制作风筝的过程。

五、布置作业

1.继续制作风筝,到公园放风筝,感受一下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

2.收集有关风筝资料、图片,互相交流。

3.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中介绍的3种恐龙,能说出它们的样子。

2、体会3、4自然段先概括再具体的写法。

3、学习3、4自然段的写法,能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任选内容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3种恐龙,能说出它们的样子。

教学难点:学习第3、4自然段的写法,能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任选内容写一段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平常喜欢做什么啊?喜欢探险吗?今天咱们就去探险。去哪呢?课件展示恐龙录象。知道去哪吗?对了,去遥远的恐龙世界。(板书课题)

一、激情导入:

生齐读课题。师:“遥远”是什么意思啊?

有多远啊?(几千万年以前)

课件展示1自然段:

很久很久以前,各种各样的恐龙是地球上的主人。

指名读,体会“很久很久”理解“遥远”。如生体会不到,课件将“很久很久”加着重号。

2、你都知道哪些恐龙啊?生介绍。

师:你知道的真多呀!老师也像大家一样喜欢恐龙,大家看看我给大家带来的恐龙图片。看后有什么感受?

再读这句话“很久很久以前,各种各样的恐龙是地球上的主人。”如学生读不出多,课件将“各种各样”加着重号。

想到那遥远的恐龙世界去探险吗?

二、整体感知课文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在探险过程中,你认识了哪些恐龙?在图上标一标。

指名展示。

三、细读课文,了解三种恐龙

(一)刚才啊,我们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下这些恐龙,要想更加深入的了解它们,我们得更近距离的观察,这可有点危险,你们怕吗?为了使我们观察得更仔细,也为了大家的安全,请大家先注意探险提示:

探险提示:

1、你对哪种恐龙感兴趣就到哪里去探险。

2、把你最感兴趣的见闻划下来,有感情地读读。

3、探险后将自己最感兴趣的恐龙介绍给大家。

(二)生自读体会

(三)集体交流,重点指导

1、学习2自然段

(1)生介绍雷龙:声音大、响。具体感受到声音大、响是从“雷龙能发出如雷的声音。”中的“如雷”感受到的。

课件展示:雷龙能发出如雷的声音。

生读中体会声音大,如体会不到,课件将“如雷”加着重号。

师:雷龙的声音

生自己体会读。

(2)体会雷龙高大体笨:它们伸着长长的脖子,移动着笨重的身体,一群一群地在草原上散步、游戏。

(3)了解雷龙的食物、住所:高大树木上的枝叶是它们的美味,安静清凉的树林是它们的住房。

2、学习3自然段。

(1)生介绍暴龙:“暴龙是最贪心的猎手。”

课件展示:暴龙是( )的猎手。

生填空,再体会读这句话。

生读文展示:“它们露出尖利的牙齿,迎着风追赶草原上可怜的动物。只要暴龙出现,许多动物都躲得远远的,只怕一不小心成了它们的点心。”

(2)课件展示:它们露出牙齿,追赶草原上可怜的动物。

它们露出尖利的牙齿,迎着风追赶草原上可怜的动物。

请你读一读,不同的介绍给你怎样的感受?

再读原句。

(3)课件展示:( )暴龙出现,许多动物( )躲得远远的,只怕一不小心成了它们的点心。填一填,读一读,你有怎样的感受?

(4)暴龙到底有什么特点啊,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

(5)师引读首句,生分读具体写的'句子。

3、学习4自然段。

(1)生介绍翼龙的特点“是天空中的英雄”。

课件展示:翼龙是天空中的英雄。将“天空中”加着重号引导学生体会读。

生读文展示:它们张着宽大的翅膀,在空中优美地飞行。越过草原,越过高山,湖面上也常常映出它们那雄健的身影。

(2)课件展示:它们张着翅膀,在空中飞行。

它们张着宽大的翅膀,在空中优美地飞行。

读一读,你感受到什么?(它们飞行得自由自在,是天空的主宰)

课件展示:翼龙是天空中的英雄。它们张着宽大的翅膀,在空中优美地飞行。越过草原,越过高山,湖面上也常常映出它们那雄健的身影。(体会翼龙飞的远飞的高)

(3)翼龙到底有什么特点啊,能用一句话说说吗?

(3)师引读概括写的句子,生分读具体写的句子。

4、几千万年后的今天,这些恐龙早已从地球消失了。我们只能通过它们的化石,想象那个遥远的恐龙世界。不能亲眼看看那些可爱的恐龙,有什么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读5自然段。

(四)总结

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设计: 15、遥远的恐龙世界

雷龙:声大体笨

暴龙:最贪心

翼龙:空中英雄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读图]

课文四幅插图趣味横生。第一幅图中的太阳须眉皆白,脸色涨红,拇指高挑,怒视着右边的风。风面目狰狞,怒发冲冠,左手的拇指也来个以牙还牙。奇怪啊!到了最后一幅图的时候,一对冤家竟笑容可掬地靠在了一起,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拇指虽然翘着,但是送给了对方。真让人摸不着头脑,再来看另外的两幅,哈哈,天上的太阳金光四射,地上的孩子热汗直流;空中的风血盆大口,水中的船箭以离弦。真是你有你的杀手锏,我有我的绝命刀。

[读读教材]

读读教材,就会恍然大悟。

课题是《谁的本领大》。这“谁”究竟是谁呢?看了图,不难猜出,自然是风和太阳。原来是风和太阳在比本领,因为什么比呢?比什么本领,比了几次呢?结果怎样呢?

因为什么比?结果怎么样?首尾段的两个词就能说得清。前面是“都说自己的本领大”,后面是“你的本领也不小哇!”“都”是原因,“也”是结果。怪不得前后两幅图变化如此之大。

比了几次?比什么本领?比了两次,第一次(1——3自然段)比谁能脱下孩子的外衣。结果是“看我的吧”的太阳取得了胜利,正是如此,第二天,再见到风的时候,他是“得意”地说:“风先生,你还敢同我比本领吗?”“还敢”一词不但是得意洋洋,还有浓浓的火药味。第二次(4——8自然段)比的是谁能让水中的.船走得快些。结果是“这有什么难的”的风把船吹得“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这一回,让“得意”的太阳“惊讶”起来,向风挑起了拇指,由衷地感叹:“风先生,你的本领也不小哇!”。两次比赛,让俩人清楚了自己,明白了别人。

[教学设想]

1、课题入手,鼓励质疑。

2、用好插图,指书

初读要感知内容,感知到什么程度呢?不妨把这几幅图的内容连在一起,来个看图说话。不过,语言一定要简洁。

精读要再现情境,什么样的情境,那就是课文中的插图。情境再现到什么程度,那就要在读书中抓住解读中的重点词句。二者要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为了增加情境的真实性,让孩子们自己制作两个头饰吧。戴上头饰,看看图上的表情,文字的内涵在戏剧性中就得以展现了。

3、再用插图 适度延伸

最后一幅图,风和太阳靠在了一起,两个人经过了一番较量,真是不打不相识,能没有话说吗?让孩子们戴着头饰继续说下去吧

想要验证自己说得怎么样吗?不妨去读读《伊索寓言》。

(自己读教材时,过多的关注了课文的插图,权作抛砖吧!请老师们多提意见,并上传你对教材的解读、设计、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初步阅读课文。

2、认识15个生字,会写7个。

3、学习“日”字旁,扩词。

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

优美的音乐——钢琴曲《海边的阿狄丽雅》、歌曲《报春》。

教学过程:

预习:

走出家门观察春天(天气、动物、植物、色彩、声音、气味)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请学生谈一谈发现与感受,引入课题。

春天到了,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为什么春天到了,就有这么多的变化呢?(学生谈)我觉得呀,那是因为春天有一双神奇的手。出示课题,读“春天的手”,(观察“春”字,用红笔描:一边写一边说“三人一日去春游”)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配乐背诵诗文,学生倾听。学生评价。(要读得优美,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2、学生小声跟老师再读一遍。

3、学生自读诗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做个记号)

同桌互读,互教生字,争取读熟。

4、根据学生学习生字情况,教认普遍感觉困难的生字。

同桌摆生字卡片,找朋友认读“温暖”“轻柔”“抚摸”“肩膀”“健壮”

做动作学习“传”“拍”“拉”“抚摸”:

一个学生背对着黑板上的生字,另一名学生在他前面,面对着黑板,选字做动作,前一个学生猜,并且指出是黑板上的那个字,读一遍,组一个词(其他同学跟着读一遍、组一个词)。

开火车等检查认字情况。

三、学习写字

1、学习“日”字旁:

观察“春”的部首:“日”字旁,春天,春季,一年里头三个月,天气由冷渐渐变暖。

你还知道哪些“日”字旁的字?暖、阳、晒、明、映、晓……

2、学写其他生字

重点指导:乐、树

乐:第二笔是竖折,用红笔标出。书空。在《学生写字本》上描红,书写。

树:左中右结构,每部分要写得细长。在《学生写字本》上描红、书写。

以上两字老师范写。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词、扩词。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树立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复习生字词、扩词:

抽读生字卡片,认读生词。

春天、温暖、轻柔、抚摸、传来、拍着、肩膀、活泼、健壮、拉住

3、根据读词情况有重点认读生字、扩词

春:春天、春日、春光、春风、春色满园、春夏秋冬、满面春风

轻:轻柔、轻巧、轻风细雨、轻重(反义词)

柔:轻柔、柔美、柔软、柔弱、温柔、柔和、刚柔(反义词)

泼:活泼、泼水、泼辣

二、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标出共有几小节。

2、指6名学生读诗文,每人一节。其他学生听完后评议(注意:要先说优点,再说不足,让学生示范怎样读更好。)

3、指名读诗文。配乐朗诵(学生)。

三、理解诗文内容:

1、你感觉到“春天的手”了吗?读读有关语句,请你说说“春天的手”指的.是什么?

“春天的手抚摸着大地,大地一片新绿”:怎么抚摸?“新绿”是一种什么样的绿?你还见过哪些新绿?(下面的三节引导学生仿照上面的学法学习)

2、表演读课文。

3、试着背诵课文。

四、听歌曲《报春》。

1、过渡:听春天多么富有生机,快来说说你还发现春天里的什么变化了。(比如:小松树又在枝头跳来跳去了,小朋友们爱在户外活动了,风柔和了……)

2、补充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你还知道有关“春”的成语吗?(春意盎然、春华秋实、春兰秋菊、春色满园、春风得意、满面春风……)

小学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