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最新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最新教案

旧模样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最新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最新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字,学写"口、耳、目、手"4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横折、撇"。

2、感悟汉字的形象美,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急生字,会写"口、耳、目、手"4个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音节卡片、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导入: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幅美丽的图画。春天到了,景色多美啊!鲜艳的花朵,引来了漂亮的蝴蝶,也吸引了小朋友们的目光。大家看图画,想一想,这几个小朋友在做什么?在说什么呢?

二、教学"目"

过渡句:大家说的非常好!看要用"目"来看,说话要用"口"来说,听要用"耳"朵来听,指要用"手"来指,站要用"足"来站。(跟老师齐念一遍)你记住了吗?

现在,识字王国里几位十分有趣的新"朋友",正焦急地等着要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呢!

1、图文对照,认记"目"字。

看图读字:

(1)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图片,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指导学生说)

(2)借助拼音认读"目",并指导"目"指的是眼睛。

比形认字:

比一比,图画右下角的古象形字和图下的现代字"目"有什么相像的地方?(看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形的联系:外面的"口"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

识记字形:学生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2、师生共同小结学习"目"的方法:看图读字—比形认字—识记生字。

三、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自学其余的6个生字。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2、汇报交流。

(1)小组派代表交流。检查自学情况可不拘于生字的顺序,让学生说说我会学哪个字,是怎样记住的。

(2)教师重点指导小老师没教的字。

(3)在学生说字时,教师要针对字中易忽略的地方加以提示。

四、巩固生字

1、抢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2、学习儿歌。

过渡:人们常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特别是我们正在长身体的小朋友,更要做到这一点。那么怎样做呢?我们来听一首歌谣:"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带领学生朗读,并请学生配合动作进行表演。

五、指导书写

1、认识新笔画"竖"

(1)出示"竖"的笔画卡片,介绍其名称。

(2)教师范写,并介绍两种写法。

竖有两种,一种是带针尖的竖(板书),一种是不带针尖的竖(板书)。

(3)学生书空。

2、书写"耳"

(1)分析笔画:"耳"有几笔?

(2)介绍笔顺规则:从上到下,先横后竖。

(3)学生观察课本上的范字。

(4)教师范写,并提醒学生:字要写在正中央,最后一竖是带针尖的竖。

(5)学生书写,评议。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最新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