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给予树》第一课时教学案例与对比评析

《给予树》第一课时教学案例与对比评析

留井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给予树》(第一课时)教学案例与对比评析

《给予树》(第一课时)教学案例与对比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31课。A案常新涛[教学目标]1.结合相关语句正确认读、书写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感受“给予”和“分享”的快乐及内在联系。3.学习概括自然段的意思,整体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4.初步感受对比的构段方式,并尝试运用。[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感受“给予”和“分享”的快乐及内在联系。2.初步感受对比的构段方式,并尝试运用。[教学过程]板块一:概括自然段的意思,整体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1.板书课题。结合生字注音或用查字典的方法,尝试读通课文。2.引导学生逐段朗读,就语句中的生字词进行指导。如:结合语句重点理解“并不宽裕、如愿以偿”等词语的意思;指导书写“予、裕、猜”这些易错字。3.默读课文,尝试用一句话概括自然段段意。(提示:可以用文中的话概括;可以自己思考;可以同桌交流解决。)4.交流点评。5.引导学生从段意中发现文章的写作顺序。(提示:也可从文中的关键词发现写作顺序。)6.尝试概括文章大意。教学预设:学生的回答或笼统,或过于简单。教学策略:提示学生可以将各自然段段意以缩句的形式连接在一起。[设计意图:引领学生随文识字、学词、写字,将词语置于具体语言情境之中,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概括段意不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也于无形中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提取信息,关注文章写作顺序,为“语言文字运用”积累素材。]板块二:感受“给予”和“分享”之间的内在联系。1.再读课题: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什么是“给予”。2.感受妈妈的“给予”:(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妈妈给予我们什么?将句子画下来。(2)提炼:对于妈妈来说,给予就是________。(提示:用这句话中的一个词语完成填空。)3.感受孩子们的“给予”:(1)“分享”一词在文中只出现了一次,但暗含分享的语句却有很多,同桌合作找出画下来。(2)师生交流,完成填空:圣诞节快到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是希望兄弟姐妹能分享自己的愉悦。回家途中,孩子们_____________,是希望兄弟姐妹能分享到自己的圣诞礼物。金吉娅只买了_____________,妈妈很生气,是因为妈妈以为金吉娅不愿与兄弟姐妹分享。金吉娅用给兄弟姐妹购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_____________,送给了一个陌生的_____________,是希望那个一无所有的小女孩与她们一起分享圣诞的快乐。妈妈知道真相后,______________,是因为金吉娅学会了更加无私的分享!4.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话。[设计意图:“给予”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查查字典和阅读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就能够感受到的。这一环节引领学生结合文本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思考,来感受“给予”就是“分享”这一朴实、深沉的内涵。]板块三:感受对比的构段方式,并尝试运用。1.师:因此,圣诞树也可以叫——(齐读课题)。(www.ixbw.com)那么,这样一篇感人的文章是如何写出来的呢?2.出示句子:(1)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2)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3.读句子,想一想:(1)“兴高采烈”会有哪些表现呢?(可以结合课文说说)(2)“沉默不语”又会是怎样的呢?(想象说话)(3)我们发现:“兴高采烈”和“沉默不语”的表现是__________。4.教师小结。5.尝试练写: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请用上这两个词语,用一段话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6.全班交流。[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文本写了什么,还要关注文本是怎么写的——引领学生从阅读学习中不断积累素材,积累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呈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作者单位:河北容城县小里镇王村小学)B案刘 娟[设计理念]1.凭借文本的语言,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维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2.还语文本色——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体会情感,初步感知描写情感的方式。[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大意。2.积累词语,学写“予、宽裕”三个生字。3.理解重点词语,初步体会人物情感。[教法学法]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已有基础和本文的特色,确定以下教法学法:1.词语的理解:抓住重点词语(如“兴高采烈、沉默不语”等词),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理解。2.语文实践——采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学生也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即在大量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如朗读感悟,读写结合等。(这个主要放在第二课时进行)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知“给予”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圣诞节)提起圣诞节你都会想到什么呢?(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礼物等)(课件出示一幅幅有关圣诞节的图片,将学生们带入到幸福的节日的氛围里。最后定格在绚丽多彩的圣诞树上。)师:在西方国家,圣诞节就如同我们的春节一样,隆重而又热闹,它是一个充满浓浓爱意的节日。这是一棵圣诞树,可书上却给它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叫“给予树”。(指导朗读、书写课题。)师(质疑):给予是什么意思?(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字典里的解释)联系本文,理解课文中的给予是指什么?请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让问题起到导向作用,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1.圈出生字,标自然段,自由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分屏出示词语:第一屏:圣诞节 援助中心 给予树 棒棒糖分享 仁爱 逛 如愿以偿师:“援”字的声旁你还在哪些字里见过?(媛、暖)“援助”就是伸出双手去帮助别人,给他温暖。第二屏:猜测 试探 提醒 暗示 拥抱甜蜜 宽裕 同情 体贴祝福师:“宽裕”是什么意思?(富裕)文中说“家里并不宽裕”,也就是说“家里并不富裕”。(指导书写“宽裕”,学生练写。)[设计意图:第一屏的词语重在识记,第二屏的词语重在积累。]2.指导读好长句子: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设计意图:这里主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标点的停顿时间。]3.默读课文,试着填空。__________时候,金吉娅本来要买礼物_________,后来她看到_________,她用妈妈给她买礼物的二十美元,买了_________,妈妈_________。4.最后指名给课文分段,再次读,整体感知课文。三、讲读中心段1.购买礼物回来的路上,哥哥姐姐的表现是“兴高采烈”。理解“兴高采烈”(1)出示字典里的义项,来理解“采”,再说整个词语的意思;(2)联系上下文,找找文中哪些地方是描写哥哥姐姐的“兴高采烈”。(3)再带着这样的情绪把相关的句子读好。[设计意图:用多种方法学习理解词语,并且指导朗读。]2.和哥哥姐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吉娅,她“沉默不语”。理解沉默不语:(1)说说沉默不语的意思;(2)找找她沉默不语的原因;(3)读好金吉娅的话。[设计意图:以上环节,立足文本,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通过读通、读顺、读懂、读好,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语言,读中体会感悟。]四、回扣主题,深化“给予”师:说说课前你提出的问题哪些有了答案?[设计意图:课前的问题在这里做一个反馈,这是对文章的又一次整体感知。]师:金吉娅还给予了什么?[设计意图:这个问题其实在后面妈妈的话中就有,细心的学生会发现。但这里只是阅读的一个初步感悟,并不要求有多么深刻,具体“给予”的主题升华要到下节课再来交流感悟。](作者单位:安徽马鞍山市西湖花园小学)A、B案对比评析盛新凤(特级教师)一、AB两案的共同特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爱”为主题编排,分别向我们讲述了四个关于爱的故事,而且是孩子之间相互传递爱的故事,反映的是真实、感人的儿童生活。《给予树》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在圣诞节前夕,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是一个爱意流动的日子。在这样的一个特殊节日里,一个小女孩渴望拥有一个洋娃娃的愿望,另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金吉娅帮她实现了,读了让人怦然心动。整篇课文处处洋溢着爱和美的情感,时时闪烁着人文的光彩。像这样人文主题非常鲜明的文章,如何把教学落脚在语言的土壤,通过抓住关键的语言点,展开一系列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自然渗透人文主题,实现“高文低教”,常新涛和刘娟两位老师做了有效尝试。两位老师的课堂设计呈现既有相同之处,又富有个性特色。1.抓“给予”,领悟课文主旨。文章有“文眼”,课有“课眼”,本文的“眼睛”应是“给予”一词,文章的人文主题,就蕴涵在这个词语中。教学如能直接从“文眼”切人,便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A、B案两个教学设计,都紧紧围绕题眼“给予”一词展开教学,教学线索分明,内容集中。A案通过找准文本中的语言抓手“分享”,通过细化文本内容,呈现了一系列带“分享”的语境,引导学生深层次感悟“分享”的内涵,从而架构起“给予”和“分享”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给予”的涵义。B案则把“给予”分两个层次进行体会,在初读课文,初步理解了“给予”一词的含义后,通过抓住哥哥姐姐与金吉娅不同的反应——“兴高采烈”“沉默不语”切人文本,在品味语言,追溯原因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给予”的内涵。2.抓“训练”,培养语文能力。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形成必须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的方式应是多样的,有“读、说、写、演、辩”等等。这么多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在教学操作过程中要根据文本的特点、课堂推进的需要灵活穿插使用。AB两份教案都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理解、积累、概括、运用等阅读能力。如A案中的句式训练,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等,都是指向阅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通过“概括段意——融合段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几个步骤,层层递进,分步达成。学生通过这个环节的训练,既培养了语言概括能力,又掌握积累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B案非常重视字词训练,特别是对字形的教学非常细致,而且注意及时提炼方法。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采用了一个填空题做支架,降低了训练的难度,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而且这样的训练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的阅读教学比较注重口头训练,忽略了笔头训练,造成课堂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象比比皆是。但在以上两份教案中,却看到对笔头训练的重视。3.抓“运用”,实现语言迁移。语言学习可分成理解、积累、运用三个层次。我们的教学,要实现从关注文章内容到关注语言表达形式的华丽转身。好的语言范式不仅需要积累,还需要迁移、运用。A案抓住文本“对比”的表达秘妙,适时进行迁移、运用。这是语文教改的方向,这个环节很有价值,但是如能在这个环节前面做些铺垫,把要求进行细化,把过程充分展开,就更有价值了。B案的字词教学非常重视方法的总结和提炼,我想,积累方法,执教者的意图肯定是为学生日后的迁移运用在做准备。二、AB两案的个性特点1.路径不同。AB两案虽然确定的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策略有许多共同之处,但采用的教学路径却不尽相同。A案采用的是板块式结构,通过“概括自然段的意思,整体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感受“给予”和“分享”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对比的构段方式,并尝试运用三个板块的设置,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迁移运用融在一起。B案的设计从对课题的质疑出发,从“字词集块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抓重点段、回环全文并扣题”几个板块完成了对“给予”的深度、多元解读。路径不同,但殊途同归。2.侧重点不同。从两个教案呈现的情况看,A案侧重的是能力的培养,思维的训练。不管是前面概括段意的逻辑思维训练,还是感受“分享”内涵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是最后抓对比,促迁移的举一反三的联想思维训练,执教者关注的是语言和思维的内在联系,注重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相机进行思维训练,力求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B案的教学侧重点是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不管是前面不惜花时着力展开的字词教学,还是通过抓重点段体会人物心情,感悟文章主旨,层层展开的过程训练,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的训练都立足基础,教得非常扎实。(作者单位:浙江湖州市吴兴区教师培训和研究中心)

《给予树》第一课时教学案例与对比评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