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孤己i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小学语文教案8篇(推荐)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o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1个偏旁。

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能背背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吗?

2.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家里把学到的古诗讲给奶奶听的故事。

二、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

“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读翘舌音。

2.边说边书写两个生字。

3.齐读课题。

三、初读指导

1.(出示投影片)图上有什么人?他们正在干什么?

小结:英英正在和奶奶说话,两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叫对话。

2.学习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课文中表示说话人的名字和他所说的话之间必须用冒号(力隔开。(板书:冒号:)齐读“冒号”两遍。请你找一找,文章中说话的人是谁?她说话内容是什么?

3.我们现在再读课文就不会觉得奇怪了,我们已经看懂了对话的形式了。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小节号和生字词。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

①自己读读词语。

②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英”、“静”、“层”:是读后鼻音,不读前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s川,要读准翘舌音。

“思”:是整体认读音节si,要读准平舌音。

“首”、“照”:是翘舌音,不能读成平舌音。

“层”:是平舌音,不能读成翘舌音。

“背”:是个多音字,既可读“ ”,也可读“ ”。用这两个字音分别造句。

③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④去掉拼音后,齐读生字词。

⑤给生字找朋友。(即给生字组词)

(2)(出示二类词语即两条绿线内的生字词)

①自读,齐读。

②去掉拼音后再次齐读词语。

6.同学们把这些生字词带人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1)自读,同座位互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指导、纠正。

7.同学们既然喜欢读,下面两人自由组合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1)两人互相读。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分两个大组对读。

四、初步理解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英英和奶奶共有几次对话呢?

3.小结:英英和奶奶有问有答,话说得多么清楚!以后我们说话也要这样。

五、指导写字

1.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

2.出示打乱顺序的词。指读,齐读。

3.看笔顺表里的生字,自学后描红。

4.反馈检查。

5.有什么字觉得比较难写?教师指导。

静:左边是青字旁,跟读两遍。

“月”字的撤要改为竖。整个宇要写得左窄右宽。

教:左右同宽,左部件上大下小,右部件上紧下松。

意:上中下紧凑,“立”最后一笔横要写长,中间扁日横落在竖中线上。

诗:右部分的三横间隔距离相等,中间横最长,两笔竖不在同一条竖线上,竖钩偏右。

6.学生描红、仿写、临写,教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指导用“思念”说一句话。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题意。“静夜”是什么意思?(静静的夜晚)

“思”是什么意思?(思念)谁来说说诗题是什么意思?

过渡:诗人会思念什么?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图上画的是谁?

(1)从课前的预习中,你对李白有什么了解?

教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2)此时他正在干什么呢?

(李白正在静静的夜里思念家乡的亲人)

3.学诗句。

(1)指名读诗句。

(2)诗共有几句呢?下面我们通过英英的话来理解诗句。<

第一句:

①自己读读英英的话,想一想这一句诗句是什么意思?

②“疑”是什么意思?(好像、如同、就像)

看,这里的想像是多么奇特!独特的想像就是李白诗句特有的风格。

③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诗句。

第二句,

①还是自己来读读英英的话,说说第二句诗句的意思。

②(指着图)此时,李白看见的`就是这轮明月,想一想,什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的,亮亮的。

③在中秋节里,你们是怎样度过的呢?

④是啊,中秋夜正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可是假如你此时独自一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你会怎样呢?(伤心、难过)

⑤是啊,(教师指着图)此时此刻,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孤孤单单一个人,想想,他站在窗前,仰望明月,·会想些什么呢?

⑥同学们说得真好,同样的月亮,同样的月光,勾起了远在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

⑦现在,谁愿意来当李白,有感情朗读第二句诗句呢?

(3)同学们可以看图,来当诗人边表演边吟诵诗句。

自读,指名读诗句。

(4)朗读指导。

朗读节奏:(“/”为句中停顿)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光”、“霜”、“乡”读时要清晰些,停顿时间长一些。

(5)指名上来演吟诵诗句。

(6)指导背诵。

二、巩固诗意

1.谁愿意来当一回英荚、奶奶,把她们之间的对话演一遍呢?

要把诗句解释清楚哦!自由组合表演。

2.分角色表演课文。

三、指导用“思念”造句

1.谁在什么情况下思念谁呢?

2.就连小动物之间也可以用“思念”呢

3.指名造句,师生共同纠正。

四、小结课文

1.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一首古诗,反映了小学生英英对古诗《静夜思》的正确理解,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2.同学们,学过课文后,你们对学习古诗有什么认识?可以谈谈。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中训练表达能力,交流资料,了解人文地貌知识。

2、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写真人真事。

3、“我的发现”中让学生认识四字词语有不同的'形式,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

4、“日积月累”中“读读认认”是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读读背背”是让学生积累写友谊的名句。

5、“趣味语文”是引导学生说带“言”的词语。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2、3、4。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1和3。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引入

1、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世界,你会用哪个词,为什么?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指导交际

1、看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2、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找到了哪些资料?

3、指导分组交流。

三、交际

1、我先来介绍我想让大家了解的一张图片。

(教师介绍)

2、谁来帮我评一评?

3、哪一小组先来汇报?请其他同学认真听,说一说你听完后的收获并进行评议.

四、总结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验,同时,我们也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拥有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课文,认识本课生字、词语,体会作者对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

2、能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如何把文章写具体。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欣赏齐白石的《虾趣图》谈感悟。

2、充分朗读、讨论,在自读自悟中,感受“虾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绘画艺术之魅力,感受作者对虾的喜爱之情,感悟作者的生活情趣,从而陶冶自己的情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细细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虾趣”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的.情怀,感悟作者的生活情趣,从而陶冶自己的情趣。

【教法与学法】

师:引导、点拨法;生:朗读、感悟、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

准备有关虾的资料,齐白石的《虾趣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

1、听写生字词。

2、你觉得小虾有趣吗?那么作者是如何来写虾趣?

3、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的了解虾的特点,感受虾的可爱,感悟作者的情怀,感悟虾趣。

二、读书品悟,体会虾趣。

1、朗读第1、2自然段,将作者对齐白石虾画的感悟的一个词画出来,并理解。

2、指导读

3、交流明确:

(1)齐白石画虾的妙处:惟妙惟肖。

(2)更引起“我”养虾,观察虾的兴趣。这是虾趣之一。

4、学习第3、4、5自然段。

(1)自渎自悟,体会特点。

(2)交流汇报和收获。

(3)集体交流、资源共享。

5、学习第6自然段

(1)自读自悟,出示自读提示。

作者围绕哪句话来写?

作者又有哪些了解?

(2)小组汇报,交流收获。

(3)全班交流,资源共享。

对大师的画也就理解得更深了些。

抓住句子“既有……也有……”“有……也有……更有……”抓住“出神入化”体会虾画趣味。

(4)朗读体会

6、学习第7自然段

(1)自读自悟,这一段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交流明确:

总括全文,揭示课题“虾趣”的深刻内涵。

“虾趣”的内涵:齐白石的虾画激起了“我”养虾,观察虾的兴趣,同时感悟到养虾的乐趣;养虾,让我们了解了虾,更了解了齐白石虾画的妙趣,从养虾,赏虾画之中,“我”感悟到生活的无穷乐趣。

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按方位顺序观察、介绍一个地方。

2、初步学会抓住每一方位的主要事物及其特点。

3、能语句通顺、连贯地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学懂例文,能按方位顺序通顺、连贯地介绍一个地方。

教学难点:

能抓住每一方位主要事物的特点写。

教学准备: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懂例文,确定自己的写作内容,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这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按方位顺序写的段落?它们是怎么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朋友们也完全有能力拿起笔来把自己熟悉的一个地方按方位顺序向大家介绍介绍。能写清楚每一个方位主要有什么?语句通顺、连贯就行了,对自己有信心吗?

二、学懂例文《我的小房间》

1、读例文,讨论:(1)读了例文给你什么感觉?

(2)例文的`哪几句按方位顺序在具体介绍。

2、结合插图再读例文。

(1)用“△”标出小作者介绍了小房间里的哪些方位?

(2)用“○”标出每个方位主要介绍了什么?

(3)例文除了写什么方位有什么之外,还写了什么?(告诉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和作用进行描写,这样就能让读者更具体地了解你的介绍对象了。)

3、例文的开头、结尾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4、小结写作方法和要求。

(1)按方位顺序写——有条理。

(2)什么位置有什么,它是怎样的(或有什么用)——写清楚。

(3)有开头、结尾和自己的感受。

三、确定习作内容,交流。

1、确定介绍什么地方(学生对自己的房间和教室比较熟悉,可任选其一,但不必硬性规定)。

2、在草稿本上写写习作大纲,打算按方位顺序介绍什么的什么。交流。

3、按大纲补充具体内容,注意:

①尽量说出每一处物品的特点、用处。

②有开头和结尾,最好加上自己的感受。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独立作文,反复修改。

教学过程:

一、独立完成习作。

要求:有条理、写清楚、写完整。

教师巡视、点拨。

二、反复修改。

1、将写好的作文念出来,边念边改。自己要学会修改文中病句,如语意重复、词语搭配不当、用词不确切、语序颠倒、错别字、添漏字等。

2、师选择几篇例文,评改修正,请学生结合自己的文章,再度修改。

(1)按习作的3点要求,学习别人的长处,进行补充整理。

(2)说说自己哪一处写得比别人好。

三、抄写习作。

抄写过程也是一次修改过程,写文章要精益求精。

板书:

有条理按方位顺序

写清楚什么地方有什么(怎么样,有什么用)

写完整开头、结尾(熟悉)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大盆、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课前准备:收集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件神奇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图片)

2、这图片里藏着一个神奇的故事,谁知道它的名字?

3、这些故事都是古代人们用丰富的想象力来征服自然的结果,我们把这样的故事称为——神话。

4、(出示插图)你们知道这幅画里藏着的又是一个什么神话故事吗?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再一次走进神话世界,去感受古人那丰富的想象和女娲神奇的力量。

5、板书课题:女娲补天。

6、介绍女娲。

7、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8、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归纳问题:为什么补?(起因)怎么补?(经过)补后如何?(结果)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词语:燃烧、窟窿、塌下、挣扎、熄灭、冶炼、欢歌笑语、熊熊大火、金光四射。指名读。齐读。

(2)(生字变红色)这几个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谁能带大家读一读?

(3)这里有几个生字是带有同一个偏旁的,请同学们找出来。

指导书写带火字旁的字。

(4)还有一个字的偏旁也表示火的意思,能不能找出来?“熊”。

(5)把词语放回课文中,你们还会读吗?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说说故事的内容。

三、品读课文,体验“惨景”

1、同学们,你们想象过如果天塌了,会是怎么样的吗?

2、那么,古人又是如何想象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3、当时天塌了的.情景是什么样的?课文是怎么说的?(指名读相关语句)

4、现在,天就是塌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师范读。

谁来说说,你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

看—(播放课件)

此时,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达心里的感受吗?(可怕)

5、出示相关语句:“……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1)看到这样的画面,大家都忍不住惊叹一句:天哪,太可怕了!(齐读)

(2)指名读,师引:你看,天塌了……

师评价

(3)男女生读。

(4)当时的情况危急吗?想象一下,处于危险之中的人们会怎么求救?

(5)这时候的人类真的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了,这种惨痛的求救声,让我再次想象到那可怕的场景。齐读。

4、女娲创造了人类,人类就是她的子女呀,看着自己的孩子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听着他们悲惨的求救声,女娲的心情怎么样?她是怎么做的?

(1)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师引读:女娲,你的心情怎样?提醒读出女娲的难过和着急。(指名两人读)

(3)我看到难过和着急的女娲了,你们看到了吗?齐读第二自然段。

5、就这样,人类的灾难解除了吗?要怎么做才能彻底拯救人类呢?接下来又会有哪些神奇的事发生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板书设计:

女娲补天

天塌 可怕

女娲 难过 着急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解题〕

题目是一个主谓短语,主语是“小乌龟”,而谓语是“笑了”,可以看出这是一篇用拟人手法写的童话,那么小乌龟为什么笑了呢?这是题目留给我们的悬念。这篇童话讲了发生在小乌龟身上的两件事,所以学习时要抓住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事件过程中人物的表现,这样才能很好地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

〔结构分析〕

课文由三个自然段构成,下面就来看每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自然段:写小乌龟因为爬得慢没帮上小猴的忙,大家不理睬他了。

第二自然段:写小乌龟救起了落入水中的小公鸡,小公鸡感谢他。

第三自然段:写大家解除了对小乌龟的误解,小乌龟笑了。

这篇课文先叙事,通过两件事的对比,结尾扣题。

〔语意理解〕

“一天,小猴家失火了,小山羊、小公鸡急急忙忙跑去救火。”

这句交代了时间、事件起因(失火)和大家对待这件事的态度。“急急忙忙”一词修饰“跑”,把小动物们救火时的情况写得很真切,充分表现了他们热心助人的精神。

“小乌龟也赶忙往小猴家爬。可是,当小乌龟爬到小猴家门口时,火早已被扑灭了。小乌龟难过地说:‘唉!我爬得太慢了!’”

这句叙述的是小乌龟对待这件事的所作所为。“也赶忙”说明他也和其他动物一样急切地想去帮小猴救火。“可是”表示转折,也表达一种遗憾的心情。“难过”是小乌龟说话时的表情,表现了他没有帮上伙伴的忙的遗憾心情。“唉,我爬得太慢了”,这是小乌龟自己说的话,陈述了事实,也表达一种无奈和遗憾。动词“跑”与“爬”相对,我们可以感受到小乌龟的速度,“早已”一词更突出了小乌龟的慢,也更突出了小乌龟的“难过”。

“小公鸡生气地说:‘我看,你是不想帮朋友的忙!’”“小伙伴们都不理睬小乌龟了。”

这句话描述了大家对小乌龟的态度。“生气”描写了说话时的神态,表现了小公鸡不满的心情。“你是不想帮朋友的忙”,这是小公鸡对小乌龟的评价,很显然与小乌龟的初衷相违背,是误解了小乌龟,并且大家都不理睬他了。

“小乌龟只好每天孤零零地待在河岸上。”

这句形象地描述了被误解的小乌龟的表现。而对大家的指责、误解,小乌龟并没有解释,他也没有表白他对朋友的一片真心,可见小乌龟是不愿夸夸其谈的,没做的事他决不表功,所以“只好”“孤零零”的一个人独处。

“小公鸡不小心滑倒了,掉进了河里。”

两个动词“滑”、“掉”很形象地写出掉进河里的情况。“不小心”用得很贴切。

“小猴急得大喊:‘小公鸡掉进河里啦!’小山羊急得团团转。”

这句描述伙伴们对待这件事的态度和行为,两个“急得”同样表明伙伴们互相帮助的精神,“团团转”很形象地描写出小山羊着急但又无计可施的样子。

“小乌龟看到了,‘扑通’一声跳进河里,拼命向小公鸡游去,把他驮上了岸。”

描述小乌龟救小鸡的过程,“跳”“游”“驮”三个动词描述了全过程,而一个“拼命”更显示出小乌龟的全力以赴,表现他救小鸡的急切心情。

“小公鸡感激地说:‘谢谢!谢谢!’”

被救的小公鸡的表现,“感激”与前文“生气”相对比,表现小公鸡已经明白了小乌龟不是不想帮朋友的忙的人。

“小乌龟说:‘不用谢。我在陆地上爬不快,可在水里就游得快啦!’”

这是小乌龟的第二次语言描写,与第一次的遗憾相比,这句不仅表明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表达了帮助朋友之后的喜悦心情。

“大家都觉得先前误解了小乌龟,一齐向他道歉。小乌龟高兴地笑了。”

大家终于理解了小乌龟,并且一齐向他道歉,可见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知错就改的孩子,同时我们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行动是最好的证明。小乌龟没有语言的解释表白,但他的行动让伙伴们真正地了解了他。“小乌龟笑了”扣题,表现小乌龟被大家理解后的高兴心情。这句与前文“只好孤零零地待在河岸上”对比,也引起了读者的思考;面对误解应该怎么办?小乌龟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写作特点〕

1.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阐明做人的道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格素养。

2.生动形象的描写,恰到好处的照应,使人物形象鲜明,文章主题深刻。

教学建议

1.题目质疑,激发兴趣。

读题目之后,学生自主设置疑问,“小乌龟为什么笑了?”“小乌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教师给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让学生真正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初读感知,自悟解疑。

学生进入“快乐读书屋”后,带着刚才的疑问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解决自己设置的疑问。

3.分角色朗读,读中体会人物个性特点。

这篇童话人物对话多,而且个性鲜明。在分角色朗读指导时,引导学生体会叹号所表达的语气。例如:小乌龟难过地说:“唉,我爬得太慢了!”引导学生用低且缓的声音读出小乌龟的自责。又如:小公鸡感激地说:“谢谢!谢谢!”用急切、感动的语气来表现小公鸡的感激之情。

4.文前提示解析:

(1)小乌龟被人误解了,这是为什么?

小猴家失火了,大家都急忙去帮忙,可是由于小乌龟在陆地上爬得慢,以至于到的时候,火早已被扑灭,而被大家误解为不愿帮朋友的忙。

建议:引导学生将事情叙述清楚,理解正确,语言明了。

(2)他该怎么办呢?

被误解的小乌龟并没有用语言解释,而是在小鸡落水后救了他,他的行动让小伙伴真正了解了他。让学生明白行动是最好的证明。

建议:在教学第二段前,可进行提问,让学生想象回答。然后再进行第二段的阅读,说说小乌龟被误解后是怎么办的。

5.联系生活,升华主题。

说说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或者是亲身经历的别人误解你的事例。使学生明白只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真心帮助他人,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6.课件演示,检查文后要求会认的字。

7.提供选择,推荐作业。

(1)创编课本剧“小乌龟笑了”。

(2)查找有关乌龟的资料。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继续开展浓浓乡情的活动。

教学难点: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⒈搜集有关赞美梅花、思恋祖国和故乡的诗文读一读。了解文中涉及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的意思及出处,查阅了解华侨在海外生活经历的相关资料,以及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故事。

⒉把重点句制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激情启思

⒈(配上《梅花三弄》音乐),引导学生诵读关于梅花的`古诗。

⒉交流:听了大家的朗诵,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⒊是呀,梅花,自古以来颇受人们的喜爱和赞颂。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悠悠的乐曲,传达了对梅花的赞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林和靖眼中的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这是陆游笔下的梅花。那么,在老华侨的心里,梅花,又是什么呢?

⒋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梅花魂》,读课题,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通读课文

⒈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⒉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教师重点指导缕、葬、腮、甚、眷、飕、衰的读音,指导幽、衰、葬的字形。

三、对比朗读,感悟情怀

⒈指名读第一段,谈感受。

师:读了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扣住又总让我想起来感受我对外祖父的怀念之情。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湖“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语文教案-西湖的“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景色之美堪称国内之最。(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美丽的杭州西湖。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领略西湖的美。

二、教师范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画出自己不会读、不理解的字词。

三、自学课文

1.认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2.想一想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的特点,写出了自己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四、小组交流

(重点讨论第2题。作者抓住了西湖“绿”的特点,作了具体的描绘:一是雨中去访灵隐,看到的'西湖的“绿”;二是漫步苏堤,看到的西湖的“绿”;三是在花港观鱼,看到的西湖的“绿”。每一次看到“绿”,给作者的感受也不一样。雨中去访灵隐,作者抓住了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此外还有溪水:“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漫步苏堤,作者抓住了树木身上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阴阴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这种苔绿,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在花港观鱼,作者抓住了满池的新荷。与初春的杨柳嫩枝的新绿相比,“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

五、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1.指名读;

2.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西湖“绿”的美。

六、听课文朗读录音

1.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

2.找一找其他描写西湖的文章或诗词读一读,体会一下不同作者眼里的西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西湖的“绿”》。

七、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