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盏尽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集合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

2、了解桂花;

3、了解作者。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熟悉桂花吗?(师生介绍桂花)

2、介绍作者——琦君。想起我们一般大小时所经历的——桂花雨。

二、整体感知,初闻桂花。

仔细、认真、大声地朗读课文,找一找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4、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5、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过渡:哪一句话写了杭州的桂花?

杭州最有名的是文中提到的:满陇桂读《品桂》

可母亲却说:乡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为什么呢?再读课文。

三、走进村子,浸润花香。

每个句子读两遍,体会一下哪一个句子最让我们感受到:家乡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

齐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读这一句时,哪个词冒出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1、品读:“浸”。

为什么用“浸”?

生:桂花的香气散发地远;

生:桂花的香气散发很久……

2、品读:“全年”

除了这个词,还可以换成哪些词:“一个月”“半年”“整一年”“每一天”“每一个季节”……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是怎样的一年

师引读:每一天,……

每个月,……

每个季节,……

这个“全年”让你体会到什么?(时间久远)

3、品读“整个村子”

什么浸在桂花香气里?

生:村长、村里人、作者的母亲、……

师:除了人呢?

生:鸟儿、动物、花草、每一样物品……

读句子“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四、透过花香,体悟思乡。

1、抽读5自然段。(对我来说,什么才是大事?)

2、你有什么感受。

3、自读,哪一个句子让你有特别的`感受。

4、“摇呀摇”我们再来体会这三个字。

(生读;师评:不着急,你可以读得更好!)

(生读:师评:一脸的灿烂,真的乐了。)

5、琦君家的桂花栽满院子,她一个人是摇不过来的,让我们一起帮她摇。

“摇呀摇”你们摇出了什么?

(童年的乐趣;桂花的香气;童真;乐趣……)

6、在我们家乡难道香的仅仅是桂花吗?

(“桂花”“小花小草”“有桂花飘在身上的人香了。”)

引读第8自然段。

7、一生都在漂泊的琦君,在这美好的中秋佳节,除了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还会想起什么呢?

结束语:孩子们,桂花是故乡的香,月亮是故乡的明,溪水是故乡的甜,人儿是故乡的亲。这一朵朵小巧迷人的桂花,这一场场沁人心脾的桂花雨,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芬芳,是香甜,是快乐,是温馨,更是一种心灵的滋润,一种长长的相思,一段暖暖的牵挂,一种人生的幸福。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识记“勋、岔、瘫、褒”4个生字,重点掌握“褒”的书写,并运用各种方法理解“勋章、呼啸而过、褒扬”等词语的意思。

2、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危难关头”,感受扳道工十分尽责的品质,并有感情地朗读第3节。

3、能借助板书,简要说说故事内容。

4、能借助提示,展开想象,知道作为一个公民,应当为自己的国家尽责。

教学过程:

一、辨析词义,揭示课题,引出学习重点。

1、辨析词语“奖状”、“勋章”。

(1)媒体出示词语“奖状”,按要求练习说话。

师:谁来读读这个词语?请你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你曾经得到过什么奖状,它是谁奖给你的?

(2)媒体出示词语“勋章”,读准字音,了解词义。

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②借助字典,了解“勋章”的意思。

师:你从字典上了解到“勋章”一般是奖给怎样的人呢?

出示:勋章是国家授给有特殊贡献的人,是一种代表最高荣誉的证章。

(3) 小结:是呀,我们在座的许多同学都曾经得到过奖状。而勋章却不是一般

的人能得到的,它是由国家授给……,是一种代表……的证章。

2、揭示课题,补充资料,了解“扳道工”。

(1)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关于一枚“勋章”的故事。题目就是……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预习过课文以后,你知道是谁把一枚勋章奖给扳道工的?

(2)看动画演示,听补充资料,了解“扳道工”的职责。

师:德皇为什么要把一枚代表最高荣誉的勋章授给一个普普通通的扳道工

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扳道工”的工作吧。请你一边认真地看,

一边仔细地听,扳道工的职责是什么?

补充资料:铁路扳道工的职责就是按照列车运行时刻表的要求,准时扳动道岔,使列车能够安全通行。如果扳道工没有准时扳道,就会造成火车相撞事故。

出示:

铁路扳道工的职责是 ,使列车 。

(板书:职责 准时扳道 安全通行)

3、小结,引出学习重点。

师:扳道工的工作虽然普通,但责任却是非常重大的。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德国的一位十分尽责的扳道工的故事。(板书:尽责)那么,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恪守着自己的职责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反馈预习,借助填空,了解突发事件。

师:现在,老师请5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同时,思考一下,这位尽责的扳道工遇到的是怎样的突发事件?待会儿请你借助填空简要地说一说。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随机正音。

2、借助填空,了解故事内容。

出示:

有一次,这位扳道工正准备扳动道岔 ,突然发现自己的儿子站在铁轨中间玩,而两列载着数百名旅客的火车即将通过车站。

(1)指名填空。

(2)引读填空。

三、品读第3节,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危难关头”,感受扳道工的“尽责”。

1、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危难关头”。

师:一边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另一边是两列即将通过车站的火车,车上有数百名旅客。作者称之为“危难关头”。(板书:危难关头)

(1)默读课文第3节,联系相关词句说说你对“危难关头”的理解。

师:请你默读课文第3节,边读边圈划出能够帮助你理解“危难关头”的

词句。然后,在小组里做交流,联系你找到的这些词句说说你对“危难关头”的理解。

(2)交流。

(随机将关键词语“一念之间、来不及、数百人伤亡、大吼、随即、迅速、呼啸而过”翻红)

交流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

①“一念之间”是否会想很多?

一念之间——时间相当紧迫,容不得多想。

②来不及——孩子和旅客都面临着死亡,而当时是救孩子还是保证旅客的安全,是难以两全其美的。列车相撞可能造成数百人的死亡,这对国家而言是一场灾难。对父亲而言,失去爱子也是一场灾难。

③大吼——时间紧迫,父亲已来不及跑过去救孩子,只能大吼一声,希望孩子能听到。

④随即、迅速——时间很紧,所以,扳道工动作很快。

⑤呼啸而过——(看媒体理解词义)火车开得很快,耽搁一分一秒都可能发

生火车相撞事故。

(3)指导朗读。(自读,指名读,齐读)

2、 再次品读第3节感受扳道工的“尽责”。

(1)引读:在这危难关头,扳道工是怎么做的呢?

(2)细细品读第三节,说说你从哪里体会出扳道工的尽责?

一念之间——出于做父亲的本能他想救自己的儿子,但这念头仅仅是一闪

而过,很快理智战胜了亲情,他作出了尽责的抉择。

大吼——在当时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扳道工仍然想尽一份做父亲的责任,

想出的唯一的救子办法。

随即、迅速——扳道工的.动作非常快,此时,他一心想着的是旅客的安全。

呼啸而过——火车运行速度像风一样快,如果扳道工动作稍稍慢一点,就可能造成火车相撞;正是因为扳道工及时扳道,火车才能顺利地呼啸而过。

(看媒体体会“及时”:扳道工刚扳好道岔,火车就……。读到这里,你会发出怎样的感叹?这一扳真是……)

板书:及时扳道

(3)引读。

师:当扳道工发现自己的儿子正站自铁轨当中玩耍时,他出于做父亲的本能,

一念之间,他想……。但直觉告诉他如果……。在这危难关头,扳道工仍然想救自己的儿子,于是他……。可此时他想到的更多的是数百名旅客的安全。所以,几乎是在大吼的同时,他……。这真是人命关天的一扳啊!

四、学习第4节,借助想象,感受扳道工对儿子的爱。

(1)引读,出示:扳道工瘫倒在地,不敢看前面的铁轨。他

师:当火车安全地呼啸而过时,扳道工却……此时此刻,他会有什么表现呢?

请你联系上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同桌之间,借助提示说一说。

(2)小结,再次引读第3节。

师:这一扳对扳道工个人而言,可能将意味着痛失爱子。这是多么痛苦的事。但他没有违反自己肩负的安全职责,强忍巨大痛苦,对孩子大吼一声……

(3)继续引读第4节。

师:然而,危难过后,作为一位深爱着儿子的父亲,他不敢面对可能发生

的一切。他瘫倒在地,不敢看前面的铁轨。但意外的是……。原来……。

五、语言实践,深入感悟扳道工的“尽责”。

1、引读第5节。

师:后来,这件事被德皇知道了,他认为……。不仅……,还……。

2、指导“褒”的书写,通过找近义词,理解“褒扬”。

3、借助板书,简述“这件事”的内容。

师:德皇因为什么事褒扬他,还授给他代表最高荣誉的勋章呢?请你借助板

书简要说说“这件事”的内容。

4、小组讨论:你觉得扳道工所做的这件事是否对国家有特殊贡献,这值得德皇授给他代表最高荣誉的勋章吗?(小组讨论)

出示:一枚勋章。(上面刻着“一位尽责的公民” )

5、创设情境,想象说话。

师:如果你就是两列火车上的一位旅客,事后,当你从报纸上看到这位扳道

工的事迹后,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6、小结: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扳道工身上得到这样的启示——作为一个公民,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为自己的国家尽责。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能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3.能照样子用“每当……总……”造句;能听写句子。能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能划出课文中具体描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词句;知道聂耳能成为“杰出的音乐家”是跟他“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密切相关的,知道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条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国歌导入,分步揭题

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思考:这是什么歌曲?你知道它的原名吗?歌曲的词、曲作者都是谁?(板书:聂耳)

2.愿意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聂耳吗?学生汇报所相关资料。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聂耳小时候的故事。(板书:少年)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要求汉字拼音对照读,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读得快的同学可以读第二遍,第三遍,可以竖起手指头表示遍数。读得慢的同学要坚持到底,争取完整地读好一遍。

2.同桌分自然段互读,互听,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分段读课文。(巧妙划分自然段)大家评一评,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4.你认为少年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自由补充课题:少年聂耳随机板书:喜欢音乐

三、围绕主线,品味探究

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句子。

2.合作探究,品读重点词句。

(1)四人小组交流圈画出的句子,每个人都说一说自己选了哪句话?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聂耳喜欢音乐,为什么?

(2)各小组选己组内体会最深的句子,由组长汇报交流,其他组员作补充。

(3)根据小组汇报情况,集体品味感悟重点词句。

如重点句①:聂耳诞生在云南省玉溪县,少年时代他就非常喜欢音乐。

引导抓住重点词“非常”来领会。

重点句②:聂耳常常跑到木匠师傅跟前,坐在石阶上,手托着下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侧耳倾听。

引导抓住重点词“常常”“一眨也不眨”“侧耳倾听”,以及表示动作的词“跑”“坐”“托”来领会。可以做一做动作,体验“眼睛一眨也不眨”的样子,想像聂耳专心的神态(样子),从而领会聂耳听音乐的专注和入神。

重点句③:抓住聂耳和师傅的对话。

可以分角色读一读,读出聂耳渴望拜师学艺的那种诚恳、迫切的心情,从而体会到聂耳从小就对音乐情有独钟。

重点句④:哥哥去攀登龙门,聂耳却独自站在一棵大青树下吹起了笛子。

引导抓住重点词“独自”“站”体会聂耳对音乐的忘我之情。

重点句⑤:傍晚,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下起了蒙蒙细雨。聂耳全神贯注地吹着笛子,似乎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

可以结合自身实际体会聂耳的.“全神贯注”。想一想,你在学习时遇到过“全神贯注”的人吗?可以说看到的,听到的,也可以说自己

亲身经历的。从而深刻理解“全神贯注”的重要意义。

3.文章围绕聂耳喜欢音乐写了哪两件事?(板书:向木匠师傅学吹笛子?摇西山大青树下练吹笛子)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1.提出研读问题,合作、探究学习。

聂耳为什么能成为“杰出的音乐家”呢?这跟他少年时代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在文中找找答案:

2.反馈(1):

划出描写少年聂耳对笛声迷恋的句子,划出句中最能表现聂耳迷上了笛子的词语

(1)聂耳常常跑到木匠师傅跟前,……侧耳倾听。

划出“常常”、坐……等动词。

(2)有一次,……恳求……

理解:恳求

(3)从此,……天天……

理解“天天”的含义。

思考:

3个句子都写了少年聂耳对笛声的迷恋,有什么不同?

(动作、语言、直接叙述。引导学生明白可以从不同角度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3.反馈(2):

(1)哥哥去……,聂耳却……

理解“却”在句中的作用。

(2)可是,聂耳越吹越有劲,……

“可是”是表示转折的,你看看课文为什么要用上“可是”?

4.反馈(3):

还有一个人在支持着聂耳——哥哥。

“哥哥从……看看……连忙……”

这句话和描写聂耳有什么关系呢?能不能从这里看出聂耳是个怎样的人吗?

5.深化。

板书设计:少年聂耳

全神贯注的听音乐

雨中吹笛子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人们可以利用海浪来推动发电机发电。

2、学会11个生字;理解“数不清、整天、追打、贪玩、应该、海岸、奔跑、建造、机器”等词语的意思;会写半包围结构的字:应、建、注意笔顺。

3、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判断句子的正误。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第4段浪娃娃推动机器发电。

2、教学难点:识字教学中强调字音——数、应整奔;字形一懂、建、奔、器;朗读指导第2、3段。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小黑板。(句子比较。朗读指导的两句活。)

3、投影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有关的生字。

3、学习第一段。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引人新课。

小朋友,你可知道电是从哪儿来的吗?电是发电厂(站)发出来的。发电厂(站)怎么发电呢?有的是用江河里的水来推动发电机发电的。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讲人们利用大海的海浪来推动发电机发电。(出示幻灯)你看这些海浪多象一个一个可爱的娃娃!(出示课题)学习生字,”浪”

2.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想想意思,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给课文标上小节序号。

(3)通读课文,思考:浪娃娃是谁的孩子?他们原来怎样?后来怎样?

3.检查自学情况。

(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读生字:

重点正音:“数”、“追”是翘舌音;“应”是后鼻音;“建”“贪”是前鼻韵母;数

重点分析字形:

建:左下半包围结构,先写”“,再写”“,建之旁,不要“走字儿”

懂:左右结构,

贪:分析字型完成课后练习1

器:上中下结构,构字部件可分为“口和犬”

(3)指名分段读课文。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口头填空。

浪娃娃是()的孩子,他们原来(),后来听了(),去给人们()。科学家让他们()。

4、学习课文第1段。

(1)指名读第1段,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

(2)第1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浪娃娃是谁)

(3)齐读第2句话,出示句字读一读,再进行比较,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浪娃娃很多。

浪娃娃多得数也数不清。

该怎样读?

(4)第2句话除了写浪娃娃很多,还写了什么?

出示词语“贪玩”,读一读,想一想从哪个词语看出浪娃娃贪玩?(板书:整天)

出示句子,读一读,比较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浪娃娃和很爱玩。

浪娃娃整天灾海妈妈怀里跑来跑去,追逐着玩。

(用红色的比在“整天、追来跑去、追打着玩”下面加点,指导朗读,体会浪娃娃非常爱玩,就是贪玩。)

5、有感情的朗读第1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浪娃娃怎样地贪玩。

6、巩固字词

7、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懂、建、器

课堂作业第1题。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学习课文第2——4节。

教学过程:

1、复习字词。卡片认读,完成课堂作业2看拼音写词语。

2、齐读课文第1段,说说浪娃娃是怎样一个孩子?

3、练一练,(口头指名说)

(1)天上的()多得数也数不清。

(2)海里的()多得数也数不清。

(3)海面的()多得数也数不清。

自己照样子说句子。

(花园里的花)多得数也数不清。

(公园里的人)多得数也数不清。完成课后练习3

4、讲读课2、3、4段。

(1)讲读第2段:

指名读这一段,思考:海妈妈讲了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海妈妈是怎样教育浪娃娃的?(贪玩不好,应该学会给人们做点事。)

(板书:学做好事)

(2)指导朗读:谁来做海妈妈?想一想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语气要亲切,速度稍慢,加点的字读得强调一些)

出示:孩子们,你们老是贪玩,这/可不好啊。你们应该/学会给人们/做点好事。

(指名读,齐读)

5、讲读第3自然段。

(1)齐读第3段,思考:听了海妈妈的话,浪娃娃是怎样做的?

(2)出示投影片,图文结合。

①理解“海岸’、“奔跑’。

②从哪儿看出浪娃娃很高兴学做好事?

出示句子,想想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语气要读得高兴,速度略快)

他们一边奔跑,一边欢叫:”哗哗,哗哗,我们来啦!我们学做好事来啦!”

(”哗哗”是流水声,这里是浪娃娃欢快的喊声。教师范读句子,指名读,齐读,把”欢快”的语气读出来。)

6、讲读第4段。

(1)学生自由读第4段,思考:

①科学家们听懂了浪娃娃的什么话?(板书:科学家)

②他们怎样帮助浪娃娃做好事?(板书:建造发电站)

③浪娃娃怎样为人做好事?(板书:推动机器发电)出示幻灯:理解“推动”、“机器”(指发电机)

(2)小结:浪娃娃真不错,听了妈妈的话,在科学家的帮助下,给人们做好事——推动机器发电。

(3)齐读这一段。

5、朗读全文。

6、作业:

(1)扩词课堂作业3、4题

第3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字词。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1)认读生字、词语。

(2)听写字词

2、有感情地钥读课文。

(1)跟课文录音练读。

(2)同桌分角色练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3、小结。

(1)浪娃娃原来怎样贪玩?后来学做什么好事?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介绍。

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人们可以利用海浪来推动发电机发电,此外,有的发电站是用人力发电,还有的用核发电。如我省的秦山核电站。电给人们带来光和热,有了电,人们的生活、工作就很方便了。

4、作业指导:课堂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