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外国诗》

《外国诗》

杯与酒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外国诗两首》

教学设想 意象是诗歌表达主旨和感情的重要载体,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是读懂诗歌一个最重要的步骤。这两首诗都形象生动,有吸引力。在教学时,要以朗读指导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由浅人深、由局部到整体地理解诗歌内容,注意想像,反复揣摩诗歌意象,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意象,并迁移训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组织学生朗读诗歌 1.听朗读带。 2.学生自由朗读这两首诗歌。 3.讨论:这两首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分别是什么? 4.组织学生朗读这两首诗。 指导时,可以多放放朗读带,让学生多模仿,多体会,掌握朗读的语气、语调、停顿、重音等,然后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诗歌,并将自己的朗读与朗读带中的朗读进行比较,找出优点与不足。这样,让学生在朗读中逐步体会诗歌的内容与感情。 5.组织学生配乐朗读诗歌。 三、精读诗歌,深入理解 1.思考:这两首诗采用的揭示主旨的手法是否相同?请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是相同的。这两首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分别抓住帆和萤火虫的基本特征,抒写心中的感情,引发读者去思考人生的一些问题。 2.思考:在第一首诗中,诗人在“帆”身上贯注了一种什么精神? 3.思考:怎样理解《萤火虫》一诗中“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你对谁也不负债蒙恩”这几句话的含义? 4.讨论交流:这两首诗中的帆、萤火虫分别给了你什么人生启示? 四、比较学习 1.从情感、结构、语言、意象、意境、写作技巧等多个方面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点。学生讨论交流并发表白己的意见,不要求学生说很多,能够说出其中的一点或几点即可。 2.迁移:在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给过我们许多的人生启示,请读读下面这首诗,结合你的人生体会,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的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臂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比较这首诗与《帆》的异同点。 3.训练:你能够模仿课文的写法以及《礁石》的写法,寻找一种意象写一首小诗吗?大胆试试,表现出你的才华。 要求:在构思时,不要被诗的形式所拘泥,先考虑意象和所要表达的意境,然后再考虑形式的问题。
标签:外国

《外国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