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安笙々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九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见过蚂蚁吗?

2、今天,老师就要给小朋友讲一个和蚂蚁有关的故事。(贴蚂蚁图)

3、板书课题:16、蚂蚁和蝈蝈

4、指名读课题,要求读准字音:第二个"蝈"为轻声。

5、读了课题,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个故事里不止有可爱的小蚂蚁,还有蝈蝈。(贴蝈蝈图)

蚂蚁和蝈蝈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打开书自身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

1、同学自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把字音读准;词要连读;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

(1)指读生字词和难读词句:

粮食 纳凉 装满 洞里 神气

躺在 躲到 自由自在

(2)指读难读句子:

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3)分自然段朗读。

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三、细读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看图:

(1)这是什么季节?(夏天)你怎么知道这是夏天?

板书:夏天

(2)太阳怎么样?(太阳火辣辣的)

(3)夏天,天气这么热,太阳火辣辣的,小蚂蚁在干什么?(劳动)

这么热的天,小蚂蚁在忙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2、男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3、提问:

(1)这些小蚂蚁在忙什么呀?(搬粮食)

板书:搬粮食

(2)你读了这一自然段之后,你觉得小蚂蚁怎么样?(爱劳动,不怕吃苦)

(3)你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来的?(背、拉、满头大汗)理解:满头大汗

4、指导朗读:

(1)夏天,太阳火辣辣的,天气真热。这群勤劳的小蚂蚁还这么爱劳动,在搬粮食,个个干得满头大汗。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这些小蚂蚁吗?那么,小朋友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一自然段?(喜爱的语气)

(2)下面,先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注意老师在读的'时候突出了哪些词,来表达对小蚂蚁的喜爱。

(3)同学练读。

(4)齐读。

火辣辣的太阳下,小蚂蚁在搬粮食,我们再来看看这时候蝈蝈们又在干什么呢?

(二)第二自然段:

1、女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2、提问:

(1)几只蝈蝈看到蚂蚁在火辣辣的太阳下面搬粮食,都笑蚂蚁是傻瓜。

(2)蝈蝈为什么笑蚂蚁是傻瓜?(因为,它们觉得,蚂蚁大热天里还在干活,不知道享受,真是太笨了。)

蝈蝈笑蚂蚁是傻瓜,不知道享受,那蝈蝈是怎么享受的,我们来看看图。

3、看图

(1)描述图。("他们躲到大树下纳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板书:树下纳凉

(2)什么叫做"自由自在"?

4、指导朗读:

(1)小蚂蚁在努力干活,可是,蝈蝈却讪笑他们,自身还躲到大树下纳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读的时候就要读出蝈蝈这种自以为是的语气。老师提醒大家要注意突出"有的……有的……"、"满头大汗"这几个词。

(2)同学练读。

(3)指名读。

转眼,夏天过去了,寒冷的冬天来到了。小蚂蚁是不是真的是傻瓜呢?

板书:冬天

(三)第三自然段:

1、看图:

(2)蚂蚁在做什么?(吃东西,烤火)

(3)蝈蝈又怎么样了呢?(冷得发抖,很饿,还有的哭了)

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3、提问:

(1)谁来告诉老师,这时候,蚂蚁怎么样?(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

板书:洞中过冬

(2)那么,小蚂蚁为什么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呢?(因为,蚂蚁夏天准备了粮食)

(3)那蝈蝈呢?(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板书:又冷又饿

(4)蝈蝈为什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夏天它们没有准备粮食)

(5)假如你是蝈蝈,你这时候会怎么想?

蝈蝈很后悔夏天没有准备粮食,那我们读这一自然段的时候应该怎么读呢?

4、指导朗读:

(1)小朋友自身来试一试。

(2)齐读。(指导突出词句)

(四)总结:

蚂蚁和蝈蝈的故事说完了,小朋友你们喜欢谁?为什么呢?

四、教同学字:(冷、歌、汗)

1、指读生字。

2、组词。

3、你怎么记这个字形?

4、书空。

5、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范写。

7、描红。

8、《习字册》。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教材简析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文章,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课文第2自然段写爬山虎的叶子。从刚长出来到长大,叶子的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长大后的叶子引人注目,并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课文的重点部分是3至5自然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卷须比作“脚”,非常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通过读文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细致入微,而且是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本文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二、学情分析

在我们农村生长的植物比较多,爬山虎也比较多见。学习了这片课文能有助于学生对爬山虎有更全面的'认识,而且学习作者观察植物的角度,引导学生去观察更多身边植物(如:小麦,玉米,辣椒,蒜等)的观察。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对农村学生能提高他们更多观察植物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义。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4、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

5、背诵、抄写作者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段落,并仿照课文写一篇介绍植物的文章。

四、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3.学习作者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有顺序、具体地写好一段话。

通过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这是学习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过程

教学资源:媒体资源、录音磁带、录音机

教学方法:研读、讲读法

学法指导:自主研读、集体交流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叶圣陶先生的作品《爬山虎的脚》。谁能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爬山虎的脚?

二、自主研读:

1、师述:叶圣陶先生用5个自然段描写了爬山虎,你对爬山虎的那一个方面最感兴趣?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地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看看你有哪些感悟和收获?

2、学生分组研读,师分组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一):

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1、师质疑:读了爬山虎叶子的这一段,你有什么收获?

2、组织交流:(点拨导读)

⑴、师:在第二自然段中,你觉得叶子美在什么地方?你能通过读来体会吗?(朝下、均匀、漾起波纹)

⑵、师:观察叶子,叶圣陶爷爷还观察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嫩红——嫩绿——绿的新鲜)

⑶、听录音:再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交流话题(二):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1、导入:爬山虎的叶子如此美丽,那么它靠什么巴在墙上呢?(脚)本课那几个自然段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3——5节)

2、师质疑:关于爬山虎的脚,你想知道些什么?

3、先来解决爬山虎的脚长在那儿的问题。

⑴、读第三自然段帮你能用一句话告诉同学们,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

⑵、同桌相互说一说、画一画:爬山虎的脚

⑶、播放媒体资源:爬山虎的叶子和茎的图画,学生观察画图说。

4、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

⑴、自读课题,画出有关的句子。

⑵、通过媒体资源中的课件,展示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和颜色的段落,学生再读体会。

⑶、品味比喻句:“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质疑:蜗牛的触角与爬山虎的细丝有什么相似之处?你能不能用其他的事物来比喻细丝呢?)

三)、交流话题(三)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1、自学第四自然段,学懂了汇报(可以读、可以说、可以表演),画出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

2、学生汇报:

⑴、找出与爬有关的词句。

⑵、用自己的话把爬山虎的爬墙的过程按顺序说一说。

⑶、播放媒体资源,爬山虎是怎样爬的动画。

(4)、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交流话题(四),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

⑴、指读第5节,边读边画出脚的不同变化。

⑵、对比交流:触着墙的;没触着墙的。

⑶、小结:爬山虎真了不起,为了生存,它在不断地改变自己,使自己牢牢地巴在墙上,而这一过程不是一两天可以发现的,可见作者是经过了认真而又持续不断的观察才看清楚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四、总结全文: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可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呢?

2、你从作者的观察中受到哪些启发?(仔细观察——连续观察)

3、小结:大自然中有许多奥秘等我们去发现、去探索,我们要向作者那样养成细心观察,不断观察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有顺序地把事物介绍清楚。

六、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特点 样子:……像……(细丝)

颜色:嫩红(灰色)

爬 触→巴→拉、贴

没触着墙 萎

触着墙 变 相当牢固

七、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晚、上、送、果、笑、也”等14个生字,会写“上、下、土、个”4个生宇;认识偏旁“日、辶、竹、习、氵、扌、火、日”和笔画“丶”。

2、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学做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以及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课前准备】

1、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队)

2、绘制一幅女孩头像;

3、要求学生在家里做一件事,体验自己的心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1、猜谜语,找朋友:

⑴ 课件出示谜语。

⑵ 学生猜谜底,老师相机出示谜底。

⑶ 连一连,找朋友:

老大天天演戏 报纸

老二每日作文 电灯

老三千里传声 电视

老四送来光明 电话

⑷ 这些谜底你认识吗?你是怎样认识的?

(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践谈识字。)

2、揭题:

刚才大家猜的谜底都是平时见到的事物的名称。

大家看(投影出示文中插图),这幅图中也有许多事物等我们去认识呢。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问:这是什么地方?

板书课题:在家里

齐读课题。

良好的开始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开课之初,抓住小朋友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引入新课,激起兴趣,然后让学生认读不带拼音的谜底,并说说是怎样认识的,注重了课内外的沟通,激起了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二、看图读文,学习字词

1、仔细看图,说说“敏敏”(插图中小女孩的名字)

家里有哪些事物?

教师随机出示书上八个不注音词语贴在黑板上。

⑴ 指名试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⑵ 说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些词语的?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让学生初步了解识字方法,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问同学等。)

⑶ 借助拼音认读书上的'八个词语。

(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汇报自学情况。)

⑷ 认读不注音的词语:

指名读。

齐读。

⑸ 认读词语中的生字(生字用红色标出,可将这几个生字打乱顺序):

① 同桌互该互查:听听哪个字音没读准,你能当“小老师”帮助同桌吗?

② 指名读,喜欢读哪个就读哪个。

③ 开火车读。

2、再看图,说说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师:作者是怎样把图画内容写成短文的呢?大家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⑴ 自由读短文,标划生字词语。

⑵ 小组合作学习,认该生字。

⑶ 检查自学情况:

① 请小老师带读,提示难读的字音,如“了”的轻声,“上”是翘舌音,“送”是平舌音。

② 开火车读生字卡。

3、巧识字形,妙趣横生:

(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从读的生字)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的字形吗?

⑴ 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鼓励学生结合字形和字义巧识巧记)

⑵ 找一个学习伙伴,把你记住的字该给同伴听。并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

⑶ 汇报交流识记方法:

师:谁来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可以邀请小朋友读。并给予评价,也可以让同学们围绕生字的学习向这位“老师”,提出问题。)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利用多种识字方法去记。例如:熟字变一变、合一合的方法识记。

范例:“报”的右半部分在“服”中见过,“服”左边的“月”变成“扌”就是“报纸”的“报”。

想一想:“台”可以怎样记?

⑷ 认识8个偏旁,引导理解部分偏旁的含义:

例“沙发”的“沙”,让学生认识“氵”旁;与水有关,在“河、洗”中见过,河边有沙土,“氵”加上“少”就是“沙土、沙发”的“沙”。

再如:“笑”字的“竹”字头,可借用李阳冰的“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的含义,给学生讲笑话,允许学生尽情开怀大笑,想怎么笑就怎么笑,来体会“笑得像竹子一样摇摇摆摆”、“笑得直不起腰来”的感觉,理解“竹”字头含义,也加深了记忆。

4、巩固生字:

⑴ “抓特务”游戏:在黑板上挂出大幅简笔画,上有丛林、山岩等,将所学生字字形、拼音密布于其中,让学生去搜索。

⑵ 找朋友(拼合体字:晚、笑、果、灯等)

三、生活识字展示、交流

1、把自己在生活中认识的带“日、氵、辶”的字说给同学听。

2、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

在认读环节中,之所以要让学生互听互查,是因为儿童不易发觉自己的错误,却特别善于发现别人的错误,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巧识字形,初步感知汉字字形的规律,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汇报识字时,让学生做“小老师”邀请小朋友读,并给予评价,甚至可以让同学们围绕生字的学习向这位“小老师”提问题,为学生的口语交际创设了情境。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1个。积累词语10个。句子2句。

2、正确、流畅地朗读全文。

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医生惜时如金,节约时间多我为病人看病的高尚医德。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11个。积累词语10个。句子2句。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医生惜时如金,节约时间多我为病人看病的高尚医德。

教学准备:电脑媒体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当你们生病时,你最先想到的是谁?板书:医生。

2、师:那么你知道医生为你看病时在想些什么?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9医生的心思

4、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学习课文:

1、听课文录音,说说课文写的是哪位医生,她怎么样?

2、交流。学习生字:德注意:“德“字右半部分“心”上有一横。

3、小组学习生字。分析比较三个近义词:简练、简洁、简短,请你在课文找到这三个词语想想它们之间意思的差别在哪里?

4、默读课文,想想医生有个什么心思?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且用直线划出。

5、交流。

6、填空:为了能给更多的人(),他养成了()、()的习惯,他极不愿意()。

7、读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对话,你体会出什么?(他们之间的对话很简洁)

8、读最后一小节,你有什么问题吗?(四人学习小组讨论)

9、师:他为什么不收女病人看病的费用?

10、交流(女病人为医生节省了时间,让医生能为更多的.病人看病,就等于用时间付了看病的费用)

11、师:那么你能概括这位医生的心思了吗?(时间就是金钱)

三、拓展知识:

请你收集一些有关“珍惜时间”的诗句或者名言。

板书设计:

9医生的心思

利索、简练的习惯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诗歌,体会诗歌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2.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读一读,说一说,在读中、说中,走进文本,实现和文本的情感交流,进而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新年的快乐,体验新年带给人们积极向前迈进的力量。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以及珍惜时间、珍惜生活、奋发向上的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诗歌第一节,体会新年带来的快乐。

3.流利地朗读诗歌,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指导快乐地读题目:同学们,日子一天天过去,新年就要来啦!高兴吗?(高兴)快乐地喊—(学生读:新年来了)

2.教师引导学生谈话:过新年,是大家盼望的节目。为什么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说说自己家是怎么过新年的,在说中体会过新年的快乐)

3.导入新课:是呀,新年里大人们欢喜,孩子们欢喜,大家都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家家户户的门、窗户都亮起来了。请同学们带着着份快乐自由的心情读一读诗歌《新年来了》。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

(1)借助拼音自读生字,把诗歌读准确、读流利。

(2)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2.集体朗读诗歌,检查集体朗读社个的情况,教师适当地指导。(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欢快地)

3.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集体认读,教师强调生字和词语在读音和书写上的注意要点。

字音:“槌”是卷舌音;“恼”的声母是“n”

字形:“槌”是左右结构,笔画也比较多,大家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收紧笔画;“恼”和心情有关系,部首是“”,注意和“脑”区别开。

4.教师出示下列词语,集体读:

山坳 芬芳 舞蹈 抚摩 俊俏 鼓槌 红日高照

智慧 燃烧 烦恼 虚度 兴奋 肩膀

5.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读,在集体的交流、反馈中,正确地认读并掌握绳子的书写,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三、学习诗歌第一节,体会快乐。

1.教师示范读,其他倾听。

2.教师指名反馈:新年快乐地向我们走来,你从第一节诗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快乐?(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自由地说一说)

画面一:乘着马车,叮叮当当地翻过山坳……

画面二:捧着红梅,哈哈地欢笑……

画面三:吹着银笛,欢快地舞蹈……

画面四:抚摩绿树,打扮得更俊俏……

3.指导学生抓住排比句式,有感情地朗读。

4 .拓展想象,训练说:新年还会做什么呢?请同学们仿照诗中的排比句式说一说。

如:她穿着五彩的春装,在百花丛中翩翩起舞;她唤醒沉睡的大地,为他们换上了新装;她梳理着细细的长发,用自己甘甜的雨露滋润万物……

5.教师小结:多么美妙、多么神奇呀!新年会唱歌、跳舞,她用自己的欢乐感染了我们,让欢乐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传递。

6.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第一节。

(创设画面以及语言的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奠定感情的基础,再引导学生想象,大胆说一说,在说中培养学生创作诗歌的能力,体会新年所带来的快乐)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再次感受到了新年的美丽,还感受到了新年带给我们的快乐。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诗歌《新年来了》。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诗句。

2.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3.拓展阅读,积累诗歌。

教具准备

1.生字词与卡片

2.反映新年景象的照片以及鞭炮声录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名读一读,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教师导言:同学们,万紫千红的春天装扮了我们的世界,送来了新年的爆竹声,你们听—(教师播放鞭炮声录音)新年里,,到处呈现出的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每个人新的.一年又会做何打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设个。

二、学习诗歌第二节,体会新年的热闹。

1.指名读诗歌第二节,其他同学倾听,想象画面。

2.指名反馈:你们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画面?(学生结合诗歌内容说一说: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挂起了彩灯,人们欢庆新年,打起了鼓、跳起了舞)

3.教师展示体现新年新气象的照片,导:虽然新年的景象年年见,但听了同学们的描述,老师忍不住又想去看一看。

4.教师引导学生用一个词与形容自己所看到的画面。(热闹、欢腾、喜气洋洋、欣欣向荣……)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第二节。(读出新年的热闹和欢腾)

三、继续学习诗歌,提升主题。

教师导:同学们,新年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欢乐和热闹,它还带给我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和美好的向往。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诗歌第三到四小节。

(一)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诗歌。

1.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和同学讨论。

2.和同学交流在过去的一年里自己学会了什么,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

想一想自己的新年打算是什么。

(二)集体反馈。

1.指名反馈不理解的诗句。(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适当地进行调控。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下列诗句)

(1)“让小伙伴采来火种,今年的希望之火就会燃烧,不管智慧藏在哪个角落,都会被我们找到!”

①这里的“火种”指的是什么?(学生各抒已见,引导学生理解小伙伴们新的一年的希望和打算)

②指名说说:你们新的一年的希望和打算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反馈)

③教师小结:只要有希望就会奋斗不息,就会觉得生命充满力量。所以说,只要小伙伴们采来火种,今年的希望之火就会—(学生接读:燃烧,不管智慧藏在哪个角落,都会被我们找到)

④知道学生充满憧憬地、坚定地读这一节诗歌。

(2)“昨天的那些烦恼,今天早已忘掉,新年在每一只小耳朵边说的悄悄话,大家都能猜到!”

①“昨天的那些烦恼”可能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说一说)

②教师导:新年知道每一个孩子的优缺点以及秘密,他会在大家的耳边说什么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自己说一些鼓励的话,鼓励学生改正缺点,激励学生不断地求进步等)

③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静一静。听,新年也在你们的耳边说悄悄话呢。

④教师入境地随机问:新年和你说什么?(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说一说)

(3)“去年我们没有虚度,所以脸不羞红心不焦。”

①指名说说“虚度”的意思。

②指名说说去年你没有虚度,你学会了什么,做了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说,进一步理解没有虚度的意思)

③教师启发:同学们,老师听出来了,你们也没有虚度时光,去年我们长了知识,学了本领。今年,你们又有什么打算呢?(学生自由的说一说)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节诗歌,总结升华。

(1)教师导: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一年是新的开始,你们都有自己新年的蓝图,那么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你们心中的新年蓝图呢?请大家一起朗读诗歌最后一节,你们一定能够从中受到启发。

(2)指名反馈:怎么做?诗句中有一个词语进行了概括。(紧紧拥抱)

(3)指名说说对“紧紧拥抱”的理解。(珍惜时间,勤奋努力)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最后一节。(满怀激情地、鼓励地)

(5)教师小结:是呀,祖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是你们的,美好的未来等着你们去创造,你们必须从现在做起,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而努力。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诗歌,让学生在初步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并大胆地设想未来,在说和想象中不断地激励学生珍惜时间、刻苦努力,为新年的成长做充分的准备和努力)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日历为我们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你们做好了迎接新的每一天的准备了吗?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追求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试着把自己的新年希望写成一首小诗。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18 新年来了

快乐 热闹 希望 美好

……

(珍惜时间 拥抱生活)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育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积累词语。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二.认读生字。

1. 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画下来。

2.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 借肋图片,读词语。

4. 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读一读,记住生字的读音。

5. 小组合作学习,做猜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读音。

三.朗读感悟。

1.“找朋友”游戏:出示图片,找生词卡片。

2.对照图片,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一说你都做过什么,并且说说你的感受。

3.有节奏地读词语。

4.说一说:小组合作学习,给“戏、航、琴、钢、弹、养”这些汉字各组一个词。

四.读书比赛。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 指名读词语。

2. 师生合作读词语。师做动作,生读词。

3. 同桌两位同学合作读词语。

二.学习汉字,记住字形。

1. 小组合作学习: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字形。

2. 全班汇报:你记住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的?

三.指导书写。

1. 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 比较:“棋、钢、弹、观”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的区别;“琴、养”中间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上下部分要紧凑。

3. 教师范写:“琴”。

4. 学生练习写字:小组互评,教师评价。

四.作业。

1. 抄写生字新词。

2. 预习新课。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材简析:

“语文百花园八”安排了五个栏目: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说会道、笔下生辉。

“语海畅游”安排了三项内容。一是“词语真有趣”;二是“读一读,填一填”;三是“读读比比,说说哪句好,为什么”。

“积少成多”安排的是“读读背背”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阅读平台”提供的短文是《俞伯牙遇知音》

“能说会道”的话题是“说说家乡的习俗”,意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一些风俗习惯,知道这些习俗的意义。

“笔下生辉”的内容是把自己在某个节日留下深刻印象的事写下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词语构成的趣味性。

2、让学生体会“忽然、竟然、依然、仍然、不然、显然、当然”等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的不同。

3、引导学生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积累语言,丰富知识。

4、运用已有的读书方法,阅读理解诗及短文,提高阅读能力。

5、对学生进行民间文化传统教育,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6、写出自己在某个节日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词语的构成、用法及句式的表达效果。

难点:写出自己在某个节日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的简单课件。

教学方法:

以学生的自主练习为主,教师的点拨、讲解为辅,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凸显阅读训练重点,加强说与写的结合,着眼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教学时间:第周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语海畅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本学期的最后一个“语文百花园”,相信大家在这里会收获更大的知识硕果。

二、分项训练

语海畅游

1、词语真有趣(课件出示)

鸟兽虫鱼梅兰竹菊亭台楼阁

琴棋书画笔墨纸砚喜怒哀乐

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酸甜苦辣

(1)请同学们读读这些词语,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吗?

[教师不要去讲解,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每个词语的四个字分别表示一种事物,而这四种事物同属于一类,它们的构成属于并列式)

(2)动动脑筋,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

(3)教师再出示一些词语,让学生读读。

[教师的参与,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读一读,填一填。(课件出示)

忽然竟然依然仍然不然显然当然

(1)请同学们读读这几个词语,它们有什么特点?你能说出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吗?

(这些词语都带有一个“然”字,但意思却有所不同。)

[对于词语的意思学生能说出来就可以,不要死记硬背。]

(课件出示)

夏天还没到,天气热起来了。

花落了一地,昨夜刮了大风。

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保留了下来。

西门豹及时巧妙地揭穿了巫婆和地方官员骗钱害人的把戏,村民们还会上当受骗。

(2)同学们读读这几个句子,想一想,应该怎样填呢?

(3)学生试填,并说明理由。

夏天还没到,天气忽然热起来了。

花落了一地,显然昨夜刮了大风。

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竟然保留了下来。

西门豹及时巧妙地揭穿了巫婆和地方官员骗钱害人的把戏不然村民们还会上当受骗。

(“忽然”表示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显然”是容易看出或感觉到,非常明显的意思;“竟然”是没想到,出乎意料之外的意思;“不然”表示如果不是上面所说的情况,就发生或可能发生下面所说的情况。)

[对于词义的差别和用法的不同,应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体会,不要求死记硬背。]

3、读读比比,说说哪句好,为什么。(课件出示)

这些年来,你们为非作歹,不知害死了多少姑娘,骗了百姓多少钱财,我怎么能饶你们呢?

这些年来,你们为非作歹,不知害死了多少姑娘,骗了百姓多少钱财,我不能饶你们。

孔子摇摇头说“我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这样弹奏怎么会使人感动呢?

孔子摇摇头说“我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这样弹奏不会使人感动。

(1)请同学们分别比较着读读每组中的两句话,哪种句式表达的感情更强烈一些呢?为什么?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2)学生反复品读、体会后汇报。

(每组中的第一句是反问句,比第二句陈述句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3)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读出反问句所表达的强烈感情。

(4)你还能从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找到反问句吗?读一读。

三、课堂总结

看来,无论是“字”“词”“句”都有它的奇妙之处,只要同学们仔细的去学习和探索,就会知道得更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积少成多阅读平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有两项内容:一是读背古诗《芙蓉楼送辛渐》;二是阅读短文《俞伯牙遇知音》。希望你们能从其中有所收获。

二、分项训练

1、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

(课件出示)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

(1)请同学们来朗读这首诗,你能说出诗的大意吗?

(秋冬时节,冷雨洒满江面的夜晚,诗人来到润州。天亮的时候,诗人送走了好朋友,眼前只留下楚山的孤影,诗人对他的朋友说“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问起我的情况,就说我的心如同玉壶中的冰一样晶莹纯洁。)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这首诗借送友人,一方面表达了他当时强烈的离愁别恨,点明自己孤独的心境,另一方面表白自己对世人的种种非议的抗议。)

(3)反复练读

(4)背诵

2、阅读平台

(1)简介俞伯牙

(2)请同学们仔细读文,想一想,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春秋时代著名的`音乐家俞伯牙和樵夫钟子期的故事。俞伯牙在乘船回家途中,遇到能从琴声听懂他的心意的钟子期,激动地称钟子期为知音。)

(3)再读短文,说说短文中的“知音”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现在我们说的“知音”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短文中的“知音”是指钟子期懂得俞伯牙的音乐,知道他的琴声表达什么意思。后来“知音”指知己的朋友。)

(4)你有知音吗?

三、课堂总结,置留作业

1、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了解家乡的一些习俗。

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笔下生辉)

教学内容: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在你的家乡有着特定的习俗,在那些特别的日子里一定有令你难忘的事。今天的“语文百花园”,就给了你一个畅所欲言、尽情书写的机会,赶快展示自己的才华吧!

二、分项训练

1、能说会道

(1)同学们,你还记得《端午节的由来》这篇课文吗?谁来说说文章主要内容。

(2)是啊,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习俗。在你的家乡有哪些习俗呢?他们都有哪些特殊的意义呢?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家乡的习俗。

[因课前已布置了收集任务,所以学生交流起来并不困难,而且可以互相补充。]

(4)哪个小组愿意在班级交流?把你了解的家乡习俗讲给大家听。

[学生可以按不同的分类来汇报:可以是纪念历史人物的;可以是寄托某种愿望的;可以是表达一种心情的。另外也可以按时间的顺序来说明。教师不做固定的要求]

(5)看来,同学们了解得还真不少!在这么多的习俗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6)你对哪些习俗还有自己的看法呢?又有哪些建议呢?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7)谁来说说你的建议?

[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评价。]

笔下生辉

1、同学们知道的节日很多,既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样的民间传统节日,又有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这样的现代国际节日,还有一些特殊的节日,如国庆节、教师节、植树节,等等。节日里的事情往往令人记忆犹新。这次习作,就写某个节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吧!

(课件出示)

(1)你想写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有什么特点?

(2)在这个节日里什么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是这件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怎样写才能表现节日的气氛呢?

2、读了这些内容,你又明白了什么?

[通过阅读提示,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明确习作的要求]

3、下面就请同学们回忆,在小组内说一说。

[通过互相交流,可以互相启发]

4、想好了,就把它写下来。

[自拟题目,写草稿。注意要通过场面的描写来突出节日的气氛。]

5、写好后,学生自读自改。

三、课堂总结,置留作业

1、本节课,我们结束了本学期的最后一个“语文百花园”的畅游,相信同学们都会有自己的所得,只要你努力,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2、继续完善自己的习作。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一、 谈话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1. 从六一儿童节谈话揭示话题。

2. 板书话题:学做节目主持人。

3. 指名读本词说话要求。

4. 师小结归纳要求:

① 要了解当节目主持人的注意事项。

② 想想担任班级庆“六一”联欢会的主持人该怎么说。

③ 当众演一演。

二、 指导。

1. 联系生活经验,想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情、动作、语言。谈谈你认为当主持人要注意些什么。

2. 指名读。

3. 师小结,板书:一要有表情地说普通话;

4. 讨论主持人的常用语。

5. 指名说。

6. 师小结,板书:节目开始前要用敬语;节目之间要有衔接语;节目结束要说祝贺的话。

三、 练习。

1. 根据书上的`节目单,分组讨论如果你担任这次联欢会的主持人,你会怎么说。教师巡回指导。

2. 指名上台表演。

3. 学生评价,指出不足。

4. 针对不足,再次表演。

5. 小结:鼓励学生今后积极争当班队主持人。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以及这个方法的由来。

2、启发学生遇到问题要注意观察,善于思考,比较、联想,并灵活运用。

3、理解“议论”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能按提示找出有关小节,懂得一小节中的句子前后不能颠倒。

教具准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进入

1、揭题,读题。

2、读准“称”的翘舌音、后鼻音。(个——齐)

3、象是动物界的庞然大物,谁能读出题目的意思?(个——齐)

4、这样大的象怎么称呢?

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直接写象大的句子,试着读好。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适时正音

6、谁能读出象又高又大又重的感觉来?(个——跟老师一起读)

出示:

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二、引导感悟

1、引读:要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称出一头象的重量,这可就难了,你听,曹操手下的官员们议论开了,有的说——,有的说——,也有的说——

2、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去掉旁白,也试着议论一番。

指名小组上台演示。

3、通过同学们的议论,我们了解了两种称象方法

自由读第一节,交流,板书:

官员们

砍树 (造称)

(宰象) 称肉

4、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好办法。

引读:他站出来说——

5、我们知道,曹冲称象有四步,(出示四幅图)

在理清顺序前,我们先来了解每一幅图的意思。(先共同交流第一幅图。)

出示:赶象(上船),沿水(画线)

6、自读课文,看看图上填上适当的词,再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自由读,填词交流。

逐步出示:卸下(石头),称出(重量);

装石入(船),齐(线)停(装);

赶象(上岸),准备(装石)

7、按曹冲称象方法,给四幅图排一下顺序。

交流排序,逐图读小标题。

8、曹冲称象用了哪两样东西?

交流,出示:船、石

9、这种方法与官员们的方法是有联系的,他从官员的议论中得到了启发,而他的方法巧妙在——

出示:

官员们 曹冲

砍树造称 以船代(称)

宰象称肉 以石代(象)

10、以什么代人呢?让我们一起看实验。(看多媒体演示)

出示:以()代人

11、讲浮力原理

出示:

水对船有向上托起的力,科学上我们把它叫作浮力。相同重量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

以(水)代人

三、加深感悟

1、由此可见,曹冲的方法是——交流,出示:聪明、可行

相对而言,官员们的办法是——交流,出示:愚蠢、不可行

2、让我们带着对曹冲的钦佩之情,有感情地读好课文。

3、你从曹冲称象中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

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比较,联想,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你还能想出哪些“以()代象”的称象方法?

仔细看图,利用图上的条件,请你设计一个称象的方法,说说看。

出示:

我称象的办法是:先……,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四、写话训练

把你设计出的称象方法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 曹冲

砍树(造称) 以船代(称)

(宰象)称肉 以石代(象)

水对船有向上托起的力,科学上我们把它叫作浮力。相同重量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

以(水)代人

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比较,联想,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我称象的办法是:先……,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赶象(上船),沿水(画线)

卸下(石头),称出(重量);

装石入(船),齐(线)停(装);

赶象(上岸),准备(装石)

标签:教案语文

小学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