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挽木琴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理清课文脉络。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全文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1)“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1、2、3。

2、认真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犕桌讨论,指名汇报。

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①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②指名朗读。

3、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

②自由练读;

③指读,相机引导。

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师恩难忘

师:口才好文笔好生:难忘师恩

编故事娓娓动听如春雨滋润

孔子和学生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板书:孔子)你们了解孔子吗?

2、学生结合资料谈对孔子的了解。

3、教师补充资料:孔子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后人为了纪念他,专门修建了孔庙。(课件出示孔庙的图片)孔庙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孔子同时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

4、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词语,检查读音情况。

3、指名朗读,要求:仔细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同时画一画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

4、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课件出示:颜回子贡子路子张子夏)点明颜回、子贡、子路、子张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

5、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不懂的问题。

6、小组交流对孔子的印象。

三、学生谈对孔子的初步印象。

1、通过读课文,你觉得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教师随机板书:(可能有以下的认识)

有爱心谦虚伟大受人尊敬了解学生不贪财

善于教育大教育家

四、教师因势利导,深化对孔子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一)、第一段的学习依据学生对孔子的初步印象进行进一步的引导。

1、你从哪部分读出孔子有爱心的?请你给大家读读这个自然段。

2、说说看,你怎么觉得他有爱心?

3、谁有和他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说出自己的见解。课件随机出示重点语句:

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作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学生。

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4、小结:看来孔子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再来读读书,书中有一个词和大家说的意思差不多。(板写:有教无类)为了让学生得到一样的教育,不管贫穷或富裕,不管聪明或愚笨,他都乐意收做学生。他的确是位令人敬重的好老师!

(二)、第二、三段的学习

1、刚才同学们还谈到了谦虚,你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

⑴、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⑵、谁来说说孔子什么地方让你感到谦虚?

小结:一位德高望众的老师敢于在学生面前说出自己的不足,孔子的谦虚真让人敬佩啊!

⑶、朗读孔子的话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课件出示四句话)⑷、指名分角色朗读孔子与子夏的对话。

2、刚才有同学谈到孔子非常了解他的学生,你们又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第三自然段)

⑴、在阅读这部分的时候,你们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现在可以提出来。引导学生弄懂“变通”、“和颜悦色”、“谦厚”等词语的意思。

⑵、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孔子这么了解每一位学生,对他教学生成才有没有什么帮助?

⑶、小结:的确如同学们所说,孔子这么了解学生,使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和我们说的意思一样,那就是“因材施教”。(板写:因材施教)孔子正是善于把握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优势,改进学生的不足。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才,造就了七十二个才华超众的贤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培育人才的纪录。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⑴、指导朗读,孔子和子夏的话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⑵、指名分角色朗读。

⑶、练习朗读二、三自然段。

4、(课件出示句子: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这段对话让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那么老师对子夏的教育是什么呢?

5、小结:看来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确是位了不起的老师,他的思想和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影响了他学生的学生,影响了中国的教育。被世世代代的人们尊为先师。(板写:万世先师)

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7、(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五、课外拓展。

1、(课件出示孔子的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全班齐读。

3、推荐学生阅读漫画版的《论语》和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环图画《孔子胜迹图》。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认词:

富裕、天资、愚笨、选择、谨慎、谦虚

二、比较记忆字形

裕资择谨慎

浴姿泽勤真

三、练习写生字10个。

一、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四、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

五、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六、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七、读课文,做摘录笔记。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

语文天地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摘录笔记的写法。

2、练习阅读复述短文。

3、通过对《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的朗读品味,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4、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师生间真正情意,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练习阅读复述短文

2、通过对《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的朗读品味,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三、教学课时: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积累形近字

出示词语。

1.学生自由读一读、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2.汇报交流,明确:每组词语中加点的字都是形近字,它们的偏旁不同。

3.同桌合作记忆形近字。

4.拓展练习。

比一比,用下列形近字组词。

蓝()

篮()糖()

塘()完()

玩()炊()

吹()

二、词语超市:积累四字词语

1.学生默读三组词语:你觉得它们分别是描写什么?

2.讨论明确:第一组词语是描写山;第二组是描写水;第三组是描写植物。

3.学生自读自悟,体会词语描写的画面。

4.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选词造句。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语。

如“惊涛骇浪”“波涛汹涌”等词语要读出磅礴的气势。

6.拓展:积累描写天空的四字词语。

三、读读想想:积累比喻句

1.学生自读教材中的四个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讨论明确:

(1)比喻句及比喻词:这些句子都运用了打比方的写法,都是比喻句;但是它们的比喻词不相同,有“如”“似”“若”“像”“好似”“如同”等。

(2)体会比喻句的好处:运用比喻句能将事物描写得更形象、更生动。

3.学生选用不同的比喻词练习说话。

4.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1)他长得好像他的爸爸。

(2)话音刚落,金币像雨点一样落下来,把他砸倒在地。

(3)他如同一只胆小的猫,蜷缩在角落。

四、写字板:归类写字

1.学生观察写字板中的`六个会写字,发现它们的结构特点及写的时候应该注意的地方。

2.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自由写字练习。

4.写后互评。

五、阅读欣赏

1.学生自读短文《迷人的郁金香》,完成练习:

(1)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2)积累词语,补充“我的词语库”。

(3)找出你喜欢的句段读一读。

2.拓展:课外阅读描写花的文章。

第二课时

一、提前布置

1.学生准备:提前将这一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花仔细观察或查查资料,了解花的知识、特点(花的品种、产地,形状,开花的季节,花期的长短,花的生长环境、用途等)或养花的经验故事。

2.教师准备:布置教室环境,用花的盆景、图片、影片装饰教室。

二、课堂交流

1.欣赏导入。

2.学生小组活动。

小组内当解说员开展交流活动,介绍要点:

(1)清楚明白,抓住花的特点进行介绍;

(2)语言生动,让别人听懂、感兴趣;

(3)交流时可以一问一答,互动起来。

3.班级汇报。

小组代表在班级进行汇报,众生评价。

4.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

一、明确习作要点:

在口语交际活动的基础上,把你介绍的内容写下来。也可以选择你喜欢的其他植物写一写。题目自拟。

二、指导习作

1.引导学生回顾口语交际课上你介绍的花;或者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植物。

2.介绍花时,可以学习课文《仙人掌王国》的总分写法,有步骤地介绍,抓住鲜明特点进行重点介绍。

三、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四课时

一、引导学生自评

将你的习作读一读,重点修改不通顺的句子、标点符号,还可以增减一些内容,对文章进行润色。

二、引导学生互评

同桌之间或者好朋友之间交换习作,互相评价。

互评重点:发现对方习作的优点;帮他提建议,如错别字、内容方面等。

三、教师点评

1.教师评介本次习作的整体情况。

2.教师以两三篇不同程度的习作作范本,引导学生共同点评,教师作引导讲评。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并注意听听同学发明创造,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习作练习:写一篇想象作文,写出自己想象的奇特和合理。做到既清楚又明白,内容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

3.我的发现:能主动发现同音字,并正确使用,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4.日积月累:读科学名言,从中体会名言的含义。

5.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感受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感受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网上等收集多的资料作成剪报。

课前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的科技新闻。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的奇思妙想

1.激趣导入:

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不断改变,在本组课文中,我们从《呼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等文章中,了解到科学的威力和奇迹。今天,我们就畅想一下,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呢?

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吧!可以说说未来的生活、学习,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说。

2.小组交流:

前后两组同学组成小组,相互交流自己的想象,共同分享发明创造的快乐。交流时可以互相问学,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3.全班交流:

每组推荐介绍得好的,大家感兴趣的到班上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

4.小结延伸:

同学们的畅想真神奇、真美妙!我们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明,有所收获。

如果要想使你们的幻想成为现实,必须现在好好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让幻想成为现实。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写一篇想象作文

一、谈话引入:

上一节课,同学们大胆畅想了未来世界,有许多奇思妙想很有新意,今天我们就把这美好的幻想写下来。

二、明确习作要求:

1.想象应从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学生讨论。

2.教师补充: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可以奇思妙想的,也可以是从现实生活中受到启发自己设想、创造的。

3.习作方法指导:

①叙述想象的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

②记叙中要具体,特别是想象的事物特点要写详细。

③表达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4.学生自己交流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习作,说说好在哪点?全班交流。

6.教师选出有特色的习作讲评。

7.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修改,同桌互改,提出修改意见。

第三、四课时

一、教学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指名读词语,注意正音。

3.符合词义,说说带点的词的意思。

4.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广告乱改成语。

5.小结:注意区分同音字。

二、教学日积月累

1.学生读科学名言

2.交流:你从科学名言中了解了什么?

3.小结:这些名言,告诉我们对待科学的态度应怎样,同时,教育我们要向科学家学习。

三、教学宽带网

1.朗读宽带网中的内容。

2.你在生活中还收集了哪些信息?

3.学生展开收集资料。

4.举办《科学在身边》手抄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五副对联。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多音字“卷”,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文中五副对联的意思。

3、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门好学问。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五副对联的意思,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背诵文中对联。

教学难点:

理解对联的意思,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感受对联的对仗、音律美

教学用具:

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教学目标:

读通读顺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新春佳节,万象更新,人人喜笑颜开、欢天喜地,同学们说一说,人们都用哪些举动来迎接这欢乐祥和的节日呢?

……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春联的知识。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

2、读顺句子,读通课文,想想大意。

3、理解词语,不理解地方作好记号。

二、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领读,及时正音“卷”

2、讨论理解:欣欣向荣、开卷有益、祥和

3、分自然段读课文。

4、听录音读课文,想想课文大意。

三、梳理课文内容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大意。

2、出示长句子,指名读好停顿。

3、梳理课文大意:哪里是写春联内容的?哪里是写春联的形式?

相互讨论,交流。

四、指导写字

1、自由读生字,想想怎样写这些字?

2、指名说一说

3、师重点指导“祥”

4、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作业:

搜集两三副对联,准备在班级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背诵文中五副对联,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及时评议

2、读课文中你喜欢的对联。

二、精读课文

1、分组朗读课文

2、细读“春联内容”

(1)默读第一自然段,标上句序,想想每句讲什么意思

(2)指名读,齐读第一局,注意读出“欢乐祥和:的气氛

(3)指名读,指导读出“漫游“的喜悦心情。

(4)指名读第三句,投影出示这副对联,引导思考:这副对联是怎样描绘美丽风光的?

(5)学生讨论、交流

(6)反复读这副对联,体会意境

(7)指名背诵这副对联

(8)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下面三句对联

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师引导。

(9)指名读第七句,引导说出本段的结构段式

(10)小结:这一部分举例了春联的主要内容。

3、学习“春联的形式特点”

(1)字读,画出描写春联特点的句子。

(2)投影出示:

绿柳梳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学生说一说这副春联的意思。

(3)齐读,背诵

(4)以此联为例,讨论春联的特点。

讲究对仗,上下联字数相等,词类相当。

声律优美,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

(5)复诵前面四副春联,体会春联特点。

(6)引导讨论:为什么作者说读春联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7)齐读。

三、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春联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告诉我们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生活中处处有学问。

四、朗读课文

五、迁移练习

1、四人一小组,交流搜集的春联。

2、按组进行班级交流,让学生记录自己喜欢的春联。

布置作业:

1、背诵文中五副对联

2、用“有的……有的……有的……更多的……写一段话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会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景。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⒋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品德。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⒈读课题。

⒉谁知道"泉城"指什么地方?为什么人们称济南为"泉城"呢?

二、听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⒈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⒉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⒊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四、检查自学效果

⒈出示生字词。

⒉认读生字词。

⒊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汇注 悬崖 昼夜 暄腾 晶莹剔透 秋雨潇潇

⒋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第1自然段,数一数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告诉我们什么?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三句)

指名读第一句。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

默读第二句,看看这句话共有几个分句,从那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泉水的。

出示:这些泉水有的白浪翻 ,好像银华盛开,有的 晶莹剔透 ,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指名读这句话。(这句话有4个分句,前两句写泉的行,后两句写泉的声音。)

作者为了把泉的不同形态和声音写出来,用什么词连接的.?(有的……有的……)

谁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第二句话从形态和声音写出了泉水的美丽。

指导朗读第二句。(一、三两句声音高些,二、四句声音要低缓)

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济南72泉,最著名是哪些?

读第三句。"著名"是什么意思?(有名)

六、练习

⒈朗读课文

⒉观察学校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些一段话,用上"有的……有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

⒈读第一自然段。

⒉问:济南72 泉,最著名的是哪些?

二、继续讲读课文

⒈学习第2自然段。

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什么。

读后回答。(第一句写珍珠泉的位置,第二句写珍珠泉池的大小,三四句写泉水的样子)

把描写珍珠泉样子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

出示:泉水从地下往上涌。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像一串串珍珠。

这两个句子那个好,为什么?

欣赏"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他们拧到水面上来。"

"拧"是什么意思?大家做做拧的动作。

指导朗读。

小结:这一自然段具体写了珍珠泉美丽、神奇的景象。

⒉自学第3,4自然段。

⑴出示学习要求。

①默读3,4自然段。

②数一数每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③五龙潭、黑虎潭分别在什么地方?(用:"____"画出来)有什么的特点?

⑵学生自学。

⑶检查:①看图 ②填表

⑷学生练读。

⒊学习第五自然段。

指名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趵突泉有什么特点?找出描写趵突泉样子的句子。

"七十二泉之首"是什么意思?

"差不多占了大半公园"说明什么?(泉池大)

那句话描写了趵突泉的神奇景象?

欣赏"泉池正中有三股比水桶还粗的清泉,……如同三堆白雪"

看图理解。

指导朗读。

小结: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景观尤为壮观。

⒋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朗读全文

⒈总结。⒉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⒈分段指导背诵。回忆每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什么。

⒉练习背诵全文。

三、识记生字字行,知道书写

⒈指名读生字。

⒉记住字形。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⒊指导书写。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⒉抄写词语。

⒊组词。

⒋背诵全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 知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从读、品、观中感受泉的魅力,体会泉多、水美的特点。

教学重点

1、 读中悟泉的特点、感受美,感官欣赏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体味语言文字的优美。

教学难点

通过关键字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感受泉城之美。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

2、说说泉城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二、讲读课文

(一)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中的3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读句子,交流

(1)第一句,泉多(七十二泉)

(2)第二句,思考:这句话共有几个分句,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泉水的?

a指名读这句话后回答问题。(这句话有4个分句,前两句写泉的形态,后两句写泉的`声音。)

b作者为了把泉的不同形态和声音写出来,用什么词连接的?(有的……有的……)

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c小结:第二句话从形态和声音写出了泉水的美丽。

d指导朗读第二句。(一、三两句声音高些,二、四句声音要低缓)

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第三句:最著名的泉水

板书:珍珠泉 五龙潭 黑虎泉 趵突泉

4、齐读课文。

(二)、品读四大泉:

1、为什么作者只介绍这几处?(最著名)它们为什么会在这七十二泉中脱颖而出呢?让我们停下脚步,细细品味。

自读描写这四泉的部分,出示要求:你最喜欢哪处泉?找出相关的文字介绍你喜欢的这处泉。说说它吸引你的理由。

2、帮扶部分为珍珠泉以及趵突泉,根据学生回答随意调节:

趵突泉部分

“一个开阔的方形泉池,差不多占了大半个公园。”(大)

“池里的水很清,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清)

“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美)

a结合这句话,理解“冒”——泉水多但流速相对慢,高过泉面。

b出示趵突泉的图片,帮助感受“美”

c 介绍趵突泉得名由来:大股泉水像拥有生命般日夜跳跃冒出水面,因此得名“趵突泉”,指导朗读。

d小结:是啊,泉池开阔、泉水清澈再加之喷涌而出时那如同白雪的层层波浪,趵突泉不愧名列(七十二泉之首)。

e谁愿意用你的朗读来展现趵突泉的美?指名读、齐声品读。

珍珠泉部分

“泉池约一亩见方,清澈见底。”(池大水清)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拎到了睡眠上来。”(形态美)

理解“涌”——水流细而急。(可与“冒”比较)

珍珠泉的美:体会三个“忽~忽~”——瞬息万变,“拎”——神奇、有生命力

指导朗读

3、放手自学部分:

五龙潭:生读相关部分,再作介绍。动作理解“汇注”

黑虎泉:生读相关部分,再作介绍。

4、小结:泉城的四大名泉果然各具特色,风光无限。齐读2-5自然段。

5、回读第一自然段

游历济南,泉的美景一览无余。这些泉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6、文章读到这,你想说些什么?

(三)得名由来

1、引读第5自然段

三、总结

泉是济南的魂,那一汪汪千姿百态的清泉把济南装扮的万般风情、充满灵动。让我们再度走入济南,齐读课文《泉城》。

四、作业布置。

了解济南的其他名泉,班内交流。

板书设计:

9、泉城

珍珠泉 神奇

泉多 五龙潭 泉多

泉美 黑虎泉 气势 天下闻名

趵突泉 大、清、美(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以及新词;朗读古诗并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背诵、默写课文。

2、联系生活实际、资料查询、讨论等相结合。

3、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喜欢学习诗歌。

教学重难点:

朗读古诗并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今天,我们走进李白的时代,和他享受诗的`快乐。

板书:赠汪伦

读诗的名字。

二、自学古诗:鼓励:请同学们自己读这首诗,根据注释,或查字典自己尝试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我相信大家有能力完成。

学生各自投入地读书,然后自己尝试解释诗句。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向身边的同学求助

三、学习古诗,体会诗的意境:

1.引导:谁来说说你怎么理解这首诗的。

2.鼓励:你很能干,不用老师讲,自己就理解得这么好,谁再试一试?

3.提示:很好,看来,大家的自学能力挺强,离开老师也能自己学习了。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问。”对这首诗,你们有什么问题?

4.鼓励将问题进行得更准确:你们真会提出问题,但是,我更相信如果你再仔细读读诗,再仔细思考思考,讨论讨论,可以提出更有水平的问题。

5.学生读诗,提出新的问题。

6.学生再一次说自己的理解。

7.学生提问:“踏歌声”是什么意思?李白为什么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和汪伦的感情为什么这样深?”

出示补充的资料(教参)

8.鼓励:这两个同学很会联系生活实际,按理说送人应该在家里告别,送别朋友一般又比较伤感,他们发现了诗中写的和生活实际不同。请大家围绕“汪伦为什么要等到李白上船时再送?”“为什么是欢欢喜喜地踏歌相送?”

9.提示:谁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10.鼓励:汪伦真是李白的知己,你们真是李白和汪伦的知己,也是这首诗歌的知己啊!你能把这首诗歌背诵下来吗?

11. 提示:这首诗是谁送给谁的诗?用什么形式送的?

板书:以歌送别

12.学生细细地读诗歌,将问题进行系统准确化:“一般人离别时都很伤感,为什么汪伦送李白时,高高兴兴地踏歌相送呢?”“为什么汪伦偏偏要等到李白上船要走的时候才来相送呢?”

13.学生讨论。

14.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15.学生背诵。

16. 学生:以歌送别。

四、指导学习古诗《山中送别》:

1.提示:汪伦以歌送别李白,王维也在送别自己的朋友,出示: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2.提示:请你借助课下注释、字典等相关的资料进行自学!有困难的同学仍然可以与身边同学交流。

小组交流

3.引导:谁能将这首诗歌解释一下?

4.学生自由读一读。

5.学生借助相关的资料进行自学。

6.提示:如果说汪伦用歌送自己的朋友李白,那么王维用什么送别自己的朋友呢?

板书:以话相送

7.学生相互讨论学习,然后进行展示。

8.学生说说:以话相送.

五、师生:

提示:古人不论是以歌送别、以话相送、以酒相送、以目相送,说到底诗人是以什么相送?

板书:以心相送 以情相送

激发情感:待人以真心相送,以真情相送,让我们都怀着和诗人一样的心情吟诵这两首诗歌吧!

学生说说:以心相送 以情相

学生进行背诵。

六、作业:1’

提示:课后搜集相关的送别诗歌,进行背诵。

送给老师几句诗。

学生完成。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课文简析:

课文记述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边行医边研究药物,经历27年编写《本草纲目》,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事。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受父亲的影响,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立志行医。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李时珍偷偷地学习行医的本领,22岁开始行医。

第三部分(第3、4、5自然段)写李时珍用了27年的时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编写出了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

第3自然段写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第4~5自然段写李时珍编写药物书的经过和结果。

第4自然段写李时珍为了编写药物书,做了大量的艰苦的工作。

第5自然段写李时珍整整花了27年的时间,终于写出了《本草纲目》这部药物书。

这一段文章运用具体数字,说明《本草纲目》确实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27年”突出了编写这部书时间之长;“100多万字”“一千八九百种药物突出了这部药物书字数多,内容丰富,资料详实,药物种类齐全。而这些数字,又会引起读者的思考:完成这部书,李时珍得付出多少精力啊,得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啊!“被译成几国文字,流传世界。”进一步说明《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伟大的药物学著作,也是全世界医药学的一部重要著作。

李时珍以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了解李时珍著书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学会12个字以及新词,认读5个字。了解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事;体会文章运用数字说明问题的作用。学习李时珍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

教学重点:了解李时珍著书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难点:理解《本草纲目》为什么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查阅资料:李时珍人物简介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学习12个生字(含一个多音字“累”)以及新词,认读5个字。基本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概讲了什么。继续练习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重点: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部分生字。

设计理念:从整体把握了课文;培养学生自学和预习能力。

一、课前预习:

1、本课生字较多,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书写前注意仔细观察字的结构特点,通过组词练习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找有关介绍李时珍的资料或介绍他采药、编书的故事,并读一读。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自由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熟悉字音和字型

读后问:你认识了哪些新的生字,请你用自己的识记方法介绍。

师指导生字:可以通过形近字比较的方法加以区分:如“较—郊、编—遍、纲—纲、尝—常、缺—决、载---栽、验---检”;“累”多音字的学习;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读书,并随时指导正确、流利。

4、默读课文思考:简要说说这课文写了什么?如何分部分?(分清层次、概括内容)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受父亲的影响,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立志行医。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李时珍偷偷地学习行医的本领,22岁开始行医。

第三部分(第3、4、5自然段)写李时珍用了27年的时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编写出了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

第3自然段写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第4~5自然段写李时珍编写药物书的经过和结果。

第4自然段写李时珍为了编写药物书,做了大量的艰苦的工作。

第5自然段写李时珍整整花了27年的时间,终于写出了《本草纲目》这部药物书。

5、生汇报学习结果

师:课文记述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

物学家李时珍边行医边研究药物,经历27年编写《本草纲目》,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事。

三、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作业

1、抄写字词。

2、练习读书,达到流利。

第2课时

教学要求:了解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事;

教学重点:了解李时珍著书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难点:理解《本草纲目》为什么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设计理念:在理解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品质,读出体会。体现课内外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时珍》,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对李时珍有哪些了解?”

二、细读课文。

紧扣课后习题1引导学生直接插入课文重点段落,学习理解课文。

1、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

(1)找到相关段落默读思考,找出原因并加简要批注:如“不全、不祥、有误”;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随机点拨:

这样一部内容不全、记录不详细、甚至有错误的药物书,会给医生看病带来怎样的后果?(生说可能产生的后果)是呀!旧的药物书不全、不详、不准。李时珍决心编写一部比较完善药物书。你怎样理解这里的“完善”?

从李时珍的想法中可以看出他处处为病人着想,认真负责,医德高尚。

(3)李时珍重新编写药物书,造福社会的信念是多么坚定!体会着把这一自然段完整地读一读。

2、师:李时珍为了重新编写药物书,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1)读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可以知道?大家都来读读这个自然段的内容。

学生找到他所做的准备:积累经验、各地采药、访问有经验的人。他“不但在治病时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个地去采药。”“不但……还”表示意思更进一步,重点在后半部分。这一用法引导学生通过重音读出体会即可。

仔细读读这一自然段,看看他在做准备的过程中,是怎么做的?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让学生自读体会、再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学生汇报时,引导学生结合“不怕……不怕……走遍……好几天……亲口品尝……上万里……千百个”这些词,再说说体会、想像困难、读出体会中感受李时珍不怕困难、勇于实践、坚持不懈的。

(2)有感情地读读全段。

3、师:李时珍历尽了千辛万苦,做好了写书的准备,回到老家开始写书。

出示句子:(他整整花了27年,……一百多万字……一千八九百……)

让学生结合这些数字,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进一步体会运用数字说明问题的作用。

4、回顾全文,想一想:《本草纲目》为什么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可以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资料说。

重点指导数字说明法:这一段文章运用具体数字,说明《本草纲目》确实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27年”突出了编写这部书时间之长;“100多万字”“一千八九百种药物突出了这部药物书字数多,内容丰富,资料详实,药物种类齐全。而这些数字,又会引起读者的思考:完成这部书,李时珍得付出多少精力啊,得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啊!“被译成几国文字,流传世界。”进一步说明《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伟大的药物学著作,也是全世界医药学的一部重要著作。

三、作业

1、课后:写出这课文的读后感。

2、运用数字说明法介绍一种事物。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

〖疑点

1、14岁的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险吗?遇到困难时,她会怎样解决?

2、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的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她?她的父母对此事会怎样想?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

生:我去过广州,我爸爸在广州打工。

生:我和爸爸去过远安公园。

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幻灯片:

⑴ 可以先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自学课文。

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看样子乌塔的事对同学们的触动还是蛮大的。

课文讲了是什么事呢?

生:课文讲了“我”在罗马下了车,遇到一个叫乌塔的小朋友,她告诉“我”她一个人趁暑假游历了欧洲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希腊,她还告诉“我”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略)

(师:如果能抓住要点,简单点说就好了。)

生:课文讲了一个叫乌塔的小朋友一个人在外面旅游。

(师:很精炼。)

生:课文讲了“我”在外国旅游的时候,看到一个小朋友才14岁,就一个人到外国去旅游去了。

(师:很完整。)

师: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些什么感受?

生:乌塔这么小就能一个人出国旅游,太了不起了。

生:好能干啊!

师:是啊,乌塔才14岁,就能一个人出国旅游,可真不简单。可是她不是随便就出国了,她还做了不少的准备呢!同学们在读书过程中还遇到什么问题吗?

生:乌塔一个人出国旅行,她就不怕吗?遇到坏人怎么办?

生:乌塔出国旅游要多少钱?钱从哪儿来的?

生:她的大人难道放心她到外面去吗?

师:是啊,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她的做法怎么看?让我们带着问题再来读课文,大胆的说说你的看法。

三、再读感悟,研讨释疑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⑴ 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

师:乌塔独自一人旅游欧洲,你怎么看?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我觉得乌塔这样做很了不起。(为什么呢?)她才14岁,敢一个人出国旅游。确实了不起。

师:有不同的看法吗?(生沉默)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

生:我不会这样做。如果我一个人跑到外面去玩,爸爸会打死我的。

(笑。)

师:乌塔为什么能一个人跑到欧洲去旅游呢?

生:她爸爸妈妈知道,让她去的。

(为什么她爸爸妈妈那么支持她?)

生:因为她做了充分的准备。

师:乌塔为了这次旅行做了哪些准备?

生:乌塔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

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她还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

她还自己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

师:乌塔花了三年,做了这么多的准备,才能到欧洲旅游。她可不是打的无准备之仗哦。

⑵ 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

师:乌塔为什么要一个人游欧洲呢?

生:乌塔说: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从电视上经常看见意大利,但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它的美丽才深深感动了我。

师:为什么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

生:电视上的都是假的。(笑)

生:电视上的和真正的.世界不一样。我上次到广州去了,看到了轮船,和电视上的就是不一样,比电视上的要大得多。还看到了大海,虽然在电视上也看到过海,但是和真正的大海比,真正的大海的浪好大,在电视上是看不到的。

师:说得真好。有些事物要自己亲自去感知的。

⑶ 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师:乌塔说:中国孩子缺少很多乐趣,你认为呢?

生:我认为她说得对,中国的孩子爸爸妈妈管得太严了。要是我们也能像乌塔一样到全国各地去旅游就好了。

生:我觉得我们农村的最可怜。海也看不到,整天只看得到山。

……

四、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1、讨论交流,请学生积极发表见解:

(出示幻灯片2。)

⑴ 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⑵ 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

⑶ 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

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来谈。

2、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⑴ 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⑵ 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五、布置实践作业

(幻灯片3。)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2、写一篇读后感《由乌塔所想到的》。

【板书设计】

设计好旅行路线、日程

查警察局电话号码 独自一人游欧洲

给家里打电话(寄明信片)

为旅行准备三年

【教后反思】

我在备这节课的时候始终把握了两点。一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只有学生充分的读书,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二是抓住重点问题,重点开展讨论。这节课抓住两个问题“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什么看法”、“你认为中国孩子缺少乐趣吗?”开展讨论,所谓纲举目张,带动了对课文的理解,我认为这才是阅读课文的最高效率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积累格言警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熟读成诵。

2、阅读短文《给,永远比拿愉快》,抓住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讲述具体事例,说出自己对培养美德的看法,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听懂主要意思。

4、看相片,写出自己对美好往事的回忆。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钓鱼的启示》、《小珊迪》、《给,永远比拿愉快》课文挂图或放大图;挑选一张自己喜欢的相片。

【课时安排】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读读背背、阅读)

一、激发兴趣

1、教师提问导入。

⑴ 你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积累了哪些格言警句?有没有同学愿意说一说?学生背,教师相机鼓励,激发全班学生的兴趣。

⑵ 这些格言警句你为什么记得这么牢?(归纳背诵的方法。)

2、教师示范背诵一些格言警句,如:

温故而知新。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像这样的格言警句还有很多,大家想不想多积累一些呀?

二、引导学生读、背格言警句

1、读准字音。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恶念è,长念zhǎng。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恶念è。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念wù),为念wèi。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2、注意不读破句。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在斜线处停顿,可避免读破句。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几遍后轻声自读,再指名学生高声朗读,然后齐读。强调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练习背诵。检查背诵情况。

三、阅读短文

1、反复阅读,了解主要内容。

⑴ 初读短文,了解大意。

⑵ 逐个自然段地阅读,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⑶ 把三个自然段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抓住短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

⑴ 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高尔基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什么?

⑵ 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高尔基认为要怎样生活才会愉快?

⑶ 反复读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思考:给字后面为什么加上逗号?永远强调什么?

⑷ 联系生活实际,谈个人感受。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事例谈体会。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收集一些革命领袖、英雄模范的事迹等资料,了解周围老师、亲人、同学的事迹。

一、复习引入

教师出示《钓鱼的启示》、《小珊迪》、《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插图或者放大图,提问:大家还记得这三篇课文的主人公各有什么美德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分别在三幅图上写上诚信、诚实、善良、奉献。请同学们根据积累·运用八中口语交际的要求,就这一话题,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二、自由组成小组,选择交流内容

各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联系《钓鱼的启示》、《小珊迪》、《给,永远比拿愉快》等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应该怎样培养美德;可以列举革命领袖、英雄模范的`事迹,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还可以就身边熟悉的人的故事,说说他们身上有什么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要求:⑴ 讲的同学先想好内容和顺序,要做到语句通顺、连贯。⑵ 听的同学要抓住说话人所表达的主要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小组可展开讨论。

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交流情况,适当进行点拨。

三、各组在全班汇报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师生评议:哪个小组说的内容最感人,哪个小组表达得最清楚。

四、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

(习作指导)

一、展示相片,回忆往事

1、激趣导入。

幸福美好的往事,令人回味无穷。留下美好瞬间的一张张相片,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今天,大家都带来了精心挑选的珍藏美好记忆的相片。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你的相片,让老师和同学们来分享你的快乐?

2、提出要求。

展示的时候,要讲清楚拍相片的时间和地点;说说相片上的内容,或者是拍照时发生的事,再说说自己为什么选这张相片。

3、自由组合,分小组展示相片。

组内同学分别介绍自己带来的相片。教师巡视,有意识地发现一些表现不同事情而又有代表性的相片。如:

⑴ 家庭里值得纪念的日子:爷爷奶奶过生日;我第一次获奖;某位亲戚的开业典礼;堂兄、堂姐或表哥表姐的婚礼

⑵ 值得纪念的地方:随家人游览名胜古迹;乔迁新居;海滨度假;某公园或大楼建成

⑶ 难忘的童年趣事:坐在碰碰车上;与小朋友抢洋娃娃;做有趣的小实验;某项小型比赛

教师巡视,鼓励学生开拓思路。

二、讲述相片,拓展思路

1、小组推荐同学向全班展示。边展示边讲述,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2、组织评议。要求就讲述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肯定优点,提出修改意见。

3、指导讲述思路。为了让别人更好地分享你的快乐,除了要把拍相片的时间和地点讲清楚之外,还要把相片内容,或者拍照时发生的事说具体,说生动。如,相片上都有些什么人,在什么情景下干什么,人物的神情、动作怎样,也可以说说拍照时你曾经想了些什么,还可以说说拍照时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是怎么发生、发展和结束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只要你觉得有意思就行。

4、再次分组交流,把有关相片的内容说得更具体些。

学生互相评议,提出改进意见。

三、学生起草习作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教学难点

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教学方法

讲读法、感受法。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幻灯片,收集与本课相关素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

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二、学习新课

(一)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阅读课文《七月的天山》,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明确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是什么?(板书课题《七月的天山》)

抽生说学习任务(课件出示:学习任务)齐读学习任务

2.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天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天山简介)

3.著名作家碧野描写的天山绵延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优美。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骑着马去天山看一看吧!

4.请同学们同桌论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生词的字音,互相纠正字音。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发现哪些字需要重点识记?

(二)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天山,你能看出导游线路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勾出相关的句子,也就是地点变换的句子。(“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诗句所描绘的大海夜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具准备:

大海、海滩白天与夜景的录象(片段)或挂图。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大海吗?有没有亲自到海边去走一走?

生:去过的小朋友积极发言简单的说说他看到的景色。

师:去过的小朋友请你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没去过的小朋友跟着摄象机的镜头我们一起去看看海边美丽的风景。(播放录象)

二、初读课文

1、欣赏课文。(播放大海睡了的动画,并配乐诗朗诵)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检查自读情况:

fēng`er làng`er shēn yè shuì jiào bào zhe

⑴生字词: 风 儿 浪 儿 深 夜 睡 觉 抱 着

míng yuè bēi zhe xīng xing qīng qīng de cháo shēng

明 月 背 着 星 星 轻 轻 的 潮 声

⑵全班齐读课文,集体正音。

三、细读课文

1、全文共有几句话?一共有多少行?

2、风儿真的会闹吗?浪儿会笑吗?大海真的会睡觉吗?(不会)那课文为

什么可以这么写呢?(课文里把风和浪比作顽皮的孩子,大海比作人)风儿是怎么“闹”的?浪儿是如何“笑”的?玩了一天,风儿,浪儿,大海都累了,要休息了,课文第二句就是描写大海熟睡时的样子?

3、小朋友们知道什么是“熟睡”吗?(睡得很沉,睡得很香)大海熟睡时是什么样的?(朗读课文第二句)

4、大海真的.抱着明月?背着星星吗?(这里是说明月映在海面上,像是孩子躺在大海妈妈的怀里,枕着大海妈妈的臂弯睡着了;星星映在海面上,像是孩子趴在大海妈妈的背上睡着了。)

5、最后课文把大海轻轻的潮声比作?(她的鼾声)

小结:全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风儿,浪儿,大海都想象成了人,描写他们白天闹啊,笑啊,晚上睡觉了的情景。(解释什么是“拟人”?)

四、朗读指导

温柔的,轻轻的读,注意停顿

风儿/ 不闹了,

浪儿/ 不笑了,

深夜里,大海/ 睡觉了。

她抱着/ 明月,她背着/ 星星,

那/ 轻轻的/ 潮声啊,是她/ 睡熟/ 的鼾声。

全班跟磁带读→个人读→小组读(比赛)→谁想读谁读→齐读

五、填空练习

()()明月()()()潮声()()星星()()()鼾声

六、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教学生字

月:独体字,共4画,第一笔是竖瞥。词语:月亮,月球,月饼。

那:左右结构,共6画。词语:那里,那个,那么。

她:左右结构,共6画。词语:她们。

里:独体字,共7画。(注意笔顺)词语:里面,里程,公里。

抱:左右结构,共8画。词语:拥抱,抱歉,怀抱。

夜:上下结构,共8画。词语:夜里,夜晚,午夜。

背:上下结构,共9画。词语:背包,背带,背负。

着:上下结构,共11画。词语:顺着,沿着,朝着。

课后练习:

收集生活在大海里的动物和植物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开一次展览会。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 邻居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猫是十分平凡的动物,但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的笔下,它如同一个既淘气又可爱的孩子。他笔下的母鸡又是什么样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母鸡》。(板书课题,齐读。)

2、你对母鸡的印象如何?(指名回答)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又是如何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读课文时注意读准生字新词,有困难的词语多读几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读后检查生字新词。

出示新词:如怨如诉反抗欺侮成绩凄惨慈爱辛苦

师: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都读得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自学情况。这些词语你能读准吗?谁愿意来挑战一下?(指名读)还有谁想来试试?(指名读)随机正音,理解词语。重点:如怨如诉、欺侮、凄惨。(评价:嗯,掌握得不错!)

三、把握整体结构,深入领会课文

(一)感知母鸡特点,明白讨厌原因。

读了课文,你觉得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如何?(指名回答)(一开始讨厌,后来不敢讨厌)根据回答板书:讨厌不敢讨厌

1、作者讨厌母鸡,课文哪几个小节写了这部分内容?(1—3)请你默读课文的1-3段,找一找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

2、读后交流:找到了吗?把你找到的读一读。

第一小节:抓住“没完没了,没什么理由,细声细气,颤颤巍巍,如怨如诉”这些词语来体会作者对母鸡的讨厌。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把作者对母鸡的讨厌表现出来吗?试一试。(随机指导朗读)

师:作者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一只怎样的母鸡?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板书:无病呻吟)

第二小节:抓住“不反抗,欺侮,趁其不备,狠狠”这些词语来体会。随机指导朗读,这会你看到的又是怎样的一只母鸡?你讨厌它吗?试着读一读。(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欺软怕硬)

第三小节:抓住“差不多,恨不能,就是……也……”来体会,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用夸张的写法讽刺了母鸡的爱炫耀,表达了自己讨厌母鸡的情绪。你能把这种讨厌的情绪表达出来吗?随机指导朗读。作者讨厌母鸡,还因为它——(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爱炫耀)

(二)体会作者对母鸡尊敬之情。

1、过渡:正因为这只母鸡无病呻吟、欺软怕硬、爱炫耀,所以作者对它心生讨厌。让人如此讨厌的母鸡,等到它有了鸡雏之后,作者为什么又不敢再讨厌它了?

2、课文中有一段话已经明确告诉我们了,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指名说。(第9段)

出示第9段: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3、齐读第9段。读后思考:作者用哪些词来评价母鸡?把这些词语圈出来,读一读。(交流后板书: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小结:是啊!这是一只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鸡。

4、请你从课文5至8自然段中,重点选择其中一个自然段,细细地品读,找一找文中的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母鸡的这些特点?待会儿咱们一起交流。

5、指名学生交流:你选择了哪个自然段?你找到了哪些词语?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6、是呀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就必定是一位英雄。”所以——学生接读: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7、老舍先生不敢再讨厌母鸡的背后,正是对这只鸡母亲的敬重。因为: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四、引导学生感受母爱,学会感恩。

是啊,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永远不会枯竭,它永远陪伴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1、在平时的生活中,妈妈是怎么关心、照顾你的?你又是如何报答妈妈的?

小结:这就是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动物如此,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同学们,其实你们的母亲也都是英雄。让我们全体起立,怀着敬意一起读读这一段话吧!齐读第9段。

应山小学 赵文燕

课后反思:

教完这节课,我感觉很成功。

(一)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篇课文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作者讨厌母鸡,二是作者不感再讨厌母鸡了。课文脉络十分清晰。让学生紧紧围绕课文中的这两句话,自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如在感受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特点时,学生找到“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的身边来。”感受到母鸡的负责。“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他自己却消瘦了许多。”感受到母鸡对鸡雏的关心。“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他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感受到母鸡很勇敢……这样的学习,谁能说学生不是在进行自主学习?

(二)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母爱教育。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风筝 蝴蝶 拔几根 幸福 托着 ?垂头丧气 半圈

树梢 歇一歇 ?千呼万唤 ?踪影 ?磨坊

(课件出示6)教师集体订正。

2.回忆作者放风筝时的情景,简略说一说过程。这节课让我们细细体会其中的快乐。(板书:风筝)

、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板书:做风筝 ?放风筝)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圈出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课件出示7) “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课件出示8)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板书:幸福鸟)

指导朗读: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课件出示9)

(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课件出示10)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板书:兴奋、激动、自豪)

(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课件出示11)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课件出示12)

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4.学习第4自然段

(1)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2)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3)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课件出示13)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板书:找风筝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4)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5.学习5、6、7、8自然段

(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板书:垂头丧气)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板书:继续)

(4)想象写话

ɑ找到了吗?作者没有给我们答案,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

b全班交流

c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请同学们把你刚刚说的内容写在纸上。(提醒写字姿势)

d全班交流。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四、课堂练习,小组交流(课件出示14)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

16.风筝

教学反思:

1.在理解“憧憬”一词时,采用查字典的方法,了解憧憬就是向往的意思。也注重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通过读,表现文中小朋友心情的不断变化:“想一想孩子们做风筝时会是怎样的心情?”“激动的、高兴的、兴奋的”“那就请你读出小伙伴做风筝时的激动。”

2.不足之处是千呼万唤:千和万是虚数,不是真正了呼喊了一千遍和一万遍,这一点应该渗透给学生。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部分课文内容。

2、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千姿百态、琼枝玉树”等词语。

3、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

三、教学难点:体会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第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领学生念九九歌,三九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寒冷的时期,此时大地是怎样的呢?(多媒体示句:三九严寒,大地冰封。)齐读。此时你会有怎样的感觉?生:好冷啊!全班同学都觉得冷吗?做给老师看看。

(二)新授:

学习第一自然段:

1、但是,如果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你们就一定会忘记寒冷了,想不想去啊?(多媒体示录像)

2、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3、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雾凇?

4、课文的第一段用了这(十里长堤缀满洁白晶莹、银光闪烁)些词语来写雾凇,谁来读听?----她读得真准啊。(多媒体示句)

5、“十里长堤缀满”让你看到了雾凇怎样?(很多)“洁白晶莹、银光闪烁”让你觉得雾凇怎样?(很美)

6、好,谁能读出雾凇又多又美。

7、一齐来读,老师要竖起耳朵听看谁读出很多很美的雾凇。

8、过渡:啊,好美的雾凇啊,走在这洁白晶莹的世界里,让人忘记了寒冷,还让我们这些从没见过雾凇的游客产生了疑问: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啊?怎么这么奇特壮观啊?请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待会儿请同学扮演导游向我们游客解释解释。

9、导游你好,请问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啊?

10、哦,我明白了,是要空气中有过于饱和的水汽,还要遇冷凝结。(多媒体示图)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同称为四大自然奇观,它为什么出名呢?

是因为每到冬季,吉林的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这时穿越而过的松花江水带有丰富的热能,巨大的热能使其临寒不冻,当江水在空气中遇到寒冷,就会凝结在树木和草丛中,这就形成了奇特的雾凇景观。只有在吉林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寒冷的气候里才会形成,所以非常难得。

11、同学们看,老师杯子中冒出了水汽,一会儿就不见了,而松花江面上的水汽又是怎样的呢?(弥漫着)弥漫在这里是指江面上充满、布满了雾气。(板书:弥漫)

12、在大冷天里,从南方来到这里旅游的.你,本来以为到处都应该结冰了,可是却看到松花江面上仍然雾气弥漫,你心里会觉得怎样?(太奇特了)

13、可是,还有让你感到更奇特的情景呢!当夜幕降临,江面上弥漫的雾气,就像魔术师一样在神秘地施展它的法术,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每当夜幕降临……)这里有四句话,请每个组读一句,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这些句子描绘的是什么情景(多媒体示句)?

14、读出来了吗?描绘的是雾凇形成的情景。

15、雾凇这位魔术师是怎么把这些原来是苍绿的松树、光秃秃的柳条变成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的样子呢?(多媒体示图)

16、同学们一句一句地看,找出有关的词语:

(1)“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淹没、蒸腾”这些词语让你体会到了雾凇怎样的美?(形成时的动态美。)(板书:涌向、笼罩、淹没、模糊)

(2)“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几个叠词特别美,让你感受到了什么?(雾凇是慢慢地,轻轻地形成的,就像一位神秘的魔术师在悄悄地变换着法术)读的时候要轻一些,慢一些,读出雾凇的变化。

(3)镀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把它换成贴、加、漆这些词,好吗?(板书:镀上)

(4)随着时间的推移,雾气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课件示)用最初……逐渐……最后……,写雾

凇形成的过程,很清楚。(板书:最初……逐渐……最后……)

17、这一段文字采用了动态描写的方法把雾凇逐渐形成的全过程写得很清楚,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以及最初……逐渐……最后……让我们知道了雾凇的形成是慢慢的、轻轻的,是很美的。淹没了、模糊了、蒸腾的、像银线、变成银条、全都是银松雪柳这些词语,也很准确、很美,使人读了就仿佛能够看到雾凇逐渐形成时的美丽景象。

18、所以,我们就按照雾气变化的顺序来试着背一背这段文字,看谁记忆力最好。(课件示)

19、经过了寒冷的夜晚,松树、柳树,所有的树木都被雾凇这魔术师变了样,他们已经不是普通的树木了,而被美称为什么呢?请自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那个词语。

(1)对,就是琼枝玉树琼。琼是美玉的意思。在雾凇的作用下,树木都好像是用宝玉做成的了,琼枝玉树这个比喻很恰当。

(2)这些琼枝玉树琼都有哪些姿态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发挥你的想象,待会儿填空:有的有的还有的(课件示)

(3)这么多的各种各样的姿态,这就是(千姿百态)

(4)置身于这洁白晶莹的仙境般的世界里,欣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人们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这是引用了唐朝诗人岑参的一句诗,这里用梨花来比喻雾凇,写出了雾凇像洁白的梨花一样美丽。(课件示)

(5)情不自禁就是忍不住的意思,人们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呢?

(6)这时,你也会情不自禁地赞叹:

(7)让我们带着赞叹地感受读一读这段话。

(8)这段话写出了清晨,人们观赏着千姿百态的雾凇美景时的感受。

20、许多人观赏了吉林雾凇,都忍不住作诗来赞美它,老师收集到的诗(课件示):观吉林雾凇作

雾涌寒江晓日曛,

长堤雪柳正迷人。

非真非幻花如海,

留影留连客似云。

地借凇花播名气,

人惊冰魄长。

翻疑天上芳林瘦,

让与人间玉树春。

21、学了《雾凇》这课文,你一定会为作者笔下那千姿百态、美丽动人的雾凇所吸引,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吉林去亲眼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把自己观察到的景象写得那么迷人呢?

表达方法提示:

动静结合,更显多姿多彩:

课文中描写清晨及阳光下,洁白晶莹、缀满枝头的雾凇奇景,又能领略到夜幕降临时雾凇形成的神奇过程。这就是这课文的特点:动静结合,写出多姿多彩的雾凇。我们在描写景物时,也要注意景物的动静变化。这样,文章对景物的描写,有静有动,动静结合,写出了景物多种形态的美,使文章更为生动。

(三)、拓展学习。

1、学习课文的方法一处景物的动静态变化,如天空的变化。

2、做小导游,向身边人介绍吉林雾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