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凉堇年♀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小学语文教案10篇[集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识记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读懂课文,知道党和人民重视教育事业。

重点:学习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读懂课文,知道党和人民重视教育事业。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课件欣赏课文主体图,学生观察、议论。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听老师读文,注意不认识的的字。(学生评价)

2、学生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合作解决。

3、说说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4、指导重点字和难字的识记方法。

5、检查识字效果。(游戏识字)

三、感悟语言,交流体验。

1、再读课文,说说你懂了哪一句。

你是怎样理解的?

2、组织交流,适时指导朗读。

3、配乐朗读全文。

分小组读,学生互评,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感情。

4、指导背诵。

四、质疑问难,拓展延伸。

学习了这篇课文,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解决。

 五、课外延伸,综合实践。

你们喜欢自己的`学校吗?你想把自己的学校建设得更好吗?把你想象中的学校画出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设计思路

神秘的“恐龙”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如何借助这篇极具吸引力的课文,让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学文,理解、积累词语和句子,同时,了解恐龙灭绝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恐龙灭绝之谜的欲望呢?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

因此,本文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在此基础上,积累词句、内化语言,适当练习有条理地说话。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5个字,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上“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其他的种种说法”这类词,有条理地说话。

3、对恐龙灭绝之谜产生兴趣,并有继续探究的渴望。

三、教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聊聊恐龙。

1、课件出示恐龙图。

师:小朋友,认识这些动物吗?你都知道有关恐龙的哪些知识呀?

2、学生交流有关恐龙的知识。识记“恐”。同时,结合恐龙图理解“庞大”。

2、揭题“恐龙的灭绝”,读读课题。

(二)读好课文,提取信息。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朗读中的难点(字音或长句),师生共同练读。

2、同桌互读,读通句子。

3、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读了课文,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随意说自己对课文的初次认识。

4、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随机的引导。

师:刚才有些小朋友了解到了恐龙灭绝的几种说法,有些小朋友知道了恐龙生活的历史年代,都很好。现在,我们先来看看恐龙生活的历史年代。

5、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出示第一句,读句子。说说你了解到哪些知识?

知识点:“人类的历史三四百万年”“恐龙的历史大约两亿年”。

对3000000、200000000等数据比较陌生,教师板书成阿拉伯数字,让学生与年龄10岁、100岁比较,体会到恐龙历史的长远。

(2)朗读指导,练习。

体会到恐龙历史的长远,学生就能读好“两亿年”、“短多了”等词、句。

(3)教师引读,读好问句。“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了呢?”

(三)以读代答,理解词句。

1、再次自由读课文,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比第一次读要有所进步。

2、朗读反馈,以读代答:

(1)教师引读: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请一名学生:一种说法是……(朗读指导:借冬眠来躲避寒冷耐不住严寒)

师继续引读:另一种说法是什么?请一组学生读:另一种说法是……(朗读指导:长句: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

师引读:还有其他的说法吗?请全体学生读:还有其他的.种种说法……

(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的点。先由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获取直觉信息;再让学生带着“恐龙为什么会灭绝?”这个问题朗读,边读边思考;最后,教师以问引读,学生以读代答,既反馈检查了学生的朗读情况,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有关恐龙灭绝的几种说法,而且形式新,学生兴趣高。)

(四)读中促悟,悟中积累词句。

师:恐龙灭绝的说法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一下第一种和第二种说法。

“一种说法”

1、自由读,有几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充分尊重学生的朗读感悟。教师起好引导作用。

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词。说明恐龙还来不及反应。

第二句了解“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

第三句了解“恐龙没有皮毛来保暖”

师:因为以上的几点原因,恐龙耐不住严寒,慢慢地消失了。理解“耐不住、严寒”。

2、连起来说说“恐龙为什么耐不住严寒?”

3、出示本段出现的词语,借助词语介绍恐龙灭绝的说法。(词语:突然寒冷冬眠躲避保暖耐不住严寒消失)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能进行自主地思考和感悟。为了避免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教,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让学生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教师适时点拨。在学生自我感悟的基础上,提供与本小节相关的词语,进行语言的内化和表述。既进行了隐性的识字教学,又积累运用了词句,了解了恐龙灭绝的一种说法。)

“另一种说法”

1、读读“另一种说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这节有几句话,再读读,说说这些句子前后有联系吗?

学生自由读后,谈自己的感受。

3、师生一起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这种说法中恐龙灭绝的过程。

4、小研究。

为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搞清楚,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

课件出示:

()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死去

()地球一片黑暗

()食肉恐龙渐渐灭绝

读一读,请四人小组合作研究,该如何排序?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解释。

(新课标指出,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研究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就是营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打破传统的单一而又乏味的学习方式,通过这一研究,既能理清与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意识、提高探究能力。)

(五)巩固字词,书写生字。

1、出示本课要学写的4个生字:“亡、肉、耐、类”。

2、学生用编字谜等形式识记。(如“类”:“一种大米”或“一堆大米”。)

3、学生认为难写的字,教师范写指导。(如:“类”书写时要注意:米的最后一笔。教师范写,学生书写,点评。)

4、学生练写,展示佳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借助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灭绝的一、二两种说法。

(二)其他说法

1、自由读读第4小节,说说介绍了几种说法。(学生可能产生分歧)

2、根据学生回答,再次认识“分号”。

3、分别请3位学生读读三种说法。

4、说说你又知道了哪些恐龙灭绝的说法。

(1)哺乳动物偷吃恐龙蛋

(2)突然流行传染病

(3)全球气温下降,恐龙蛋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龙。

(4)用上“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还有其他种种说法”有条理地介绍课文中有关恐龙灭绝的五种说法。

(三)拓展知识。

1、除了课文介绍的几种说法外,还有其他的说法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借助“省略号”知道还有很多说法。

2、先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的说法。

3、教师提供四种其他说法(详见资料袋),请学生用上“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还有其他种种说法”有条理地介绍这几种说法。

4、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采访:XX博士,听说您对恐龙很有研究,请您谈谈,目前,人类对恐龙灭绝之谜都有哪些说法?您认为这些说法有道理吗?您打算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吗?

5、介绍相关网站、资料。

(将学生带入更为广阔的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里了解更多的有关恐龙以及恐龙灭绝的知识,激发继续探究的兴趣与欲望。)

(四)识字、书写其他几个生字。(略)

四、资料袋

(一)恐龙灭绝的其他说法:

1、恐龙放出的屁造成恐龙的灭绝。恐龙种类众多、体形庞大,每天不断放屁,污染空气,最后使自己灭绝。

2、恐龙食用的植物有毒。庞大的恐龙吃入大量植物中的毒素,终于被毒死了。

3、有一段时间,可能下过酸雨,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亡。

4、海底火山爆发,使地球气温发生变化,造成恐龙的灭绝。

(二)恐龙能复活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研究活动越来越深入,有些人就幻想让恐龙复活。这可能吗?科学家告诉我们,这并非绝无可能,但希望只能寄托于珍贵的琥珀。我们知道,有些生物,它们在生活过程中落入了松树一类植物所分泌的树脂中,这些树脂包裹着它们经历了几百万几千万年的变化后,形成了琥珀。由于生物被密封后产生了脱水,而树脂具有很强的抗生素作用,因此,琥珀中的化石可以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保存生物的一部分结构组成。这就是恐龙复活的希望所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有一只中生代的蚊子,它刚刚吸完恐龙身上的血液,就恰巧被树上滴下的树脂包住了。过了几千万年,我们又碰巧发现了这样一枚琥珀,那么,机会来了。如果我们能够从那只倒霉的蚊子身上获取恐龙血液的一点点DNxx片段,就可以得到恐龙的遗传密码,然后一步步获得整个恐龙的全部遗传基因,从而为克隆出一个恐龙打下基础。这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美丽的蓝图。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一)、课文简析

课文是一首外国叙事诗歌,写的是一个小伙子主动搀扶着一位被别人所忽视的、穿着破衣衫的素不相识的老妇人过马路的事。诗歌的形式不常见,每两行成一节,节内句子基本押韵,共十三小节。

本文生字不多,内容较为浅显,而且是一篇带星号的课文,所以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形式读通课文,教师则帮助、指点学生在朗读时注意停顿、读出节奏、韵律。也可以让学生演一演。

(二)、词句的简析

词语:

泥泞:烂泥淤积, 不好走。

迟疑:拿不定主意。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保佑:迷信的人称神力保护和帮助。

关照:关心照顾。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识记5个生字:融、泞、迈、虔、佑。理解并积累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知道诗歌写的是一个小伙子帮助“别人的妈妈”过马路的事,学习他关心老人的好品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

学生:给课文标上小节号、圈出生字,完成预习题。

【课前预习】

读通课文,完成:

1.圈出带点字正确的读音

融化(róng lóng) 泥泞(nín nínɡ) 虔诚(qiǎn qián) 年迈(màn mài)

2.形近字组词

右( ) 虔( ) 泞( )

佑( ) 虚( ) 拧( )

3.抄写词语

衣衫 融雪 泥泞 虔诚 关照 保佑 老迈 迟疑 小心翼翼

4.理解词语

我用 的方法理解了“虔诚”,意思是

我用 的方法理解了“迟疑”,意思是

我用 的方法理解了“关照”,意思是

5.填上合适的动词

( )脚步 ( )街道 ( )双脚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一)当你走在路上有没有帮助过不认识的人?

(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的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却写得感动至人,我们一起去品味一番吧!

板书课题: 17 别人的'妈妈。这是一首叙事诗(板书叙事诗)。

打开书,轻声读读课文,并说说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这首外国叙事诗的内容浅显易懂,所以在揭示课题后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地从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入手,进行概括,从而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

二、预习检查。

(一)小组交流检查。

(二)集体交流。

1.读字组词。2.分节读课文。

(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哪些地方不明白?

三、学习课文

(一)读读议议,说说小伙子对老人的关心。

1.“别人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她遇到了什么困难?根据诗歌中所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理解“老迈、迟疑”。想象老妇人在十字路口时的动作神情及目光中的话语。

2.面对“站在十字街口迈不开步的”的她,人们的表现是怎样的?

行人:

孩子们:

小伙子:

3.小伙子是怎样做的?找一找青年人帮助老人的动作,并把它圈起来。

引读:终于,人海里( )出青年,他快步( )到老妇人身边。

他( )着她的手细声说道:“大妈,我扶您过街道。”

小伙子( )着脚步不稳的老妇,小心翼翼地( )过马路。

从小伙子的表现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个 的小伙子。

4.想象说话:过马路后,老妇人和青年之间说些什么?

5.“别人的妈妈”祝愿这位小伙子将来能够办大事,你认为怎样的人将来才能办大事?

【设计意图:从青年人帮助老妇人的一连串的动作中,可以反映青年人的品质。本环节就是通过找、圈、读等一系列练习活动,帮助学生感受青年的形象。言为心声,除动作外,语言也能反映人物的品质,让学生想象老妇人和青年之间的对话,其目的在于对青年人关心老人的品质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使青年人的表现与马路上其他人的表现产生鲜明的对比。】

(二)指导朗读。诗歌朗读要注意节奏,韵律。

四、说一说,演一演,

(一)根据提示,小组合作,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词用喜欢的方式读读演演这首诗。(老妇人的外貌、遇到什么困难及她当时的动作、神情、目光;面对“站在十字街口迈不开步的”的老妇人,人们的表现是怎样的—行人、孩子们、小伙子;过马路后,老妇人和青年之间说些什么;回家后老妇人又做了什么?)

合作方式:分角色读、男女生读、轮读……

(二)组织演示:先自己根据诗歌内容在小组中说一说(以“别人的妈妈”的口吻复述课文)然后推选小组成员演一演。

【设计意图: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词用喜欢的方式读读演演这首诗,不但可以让学生在活泼的形式中进行感悟,而且很好地落实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复述课文。】

五、作业:

(一)熟读诗歌,填空:

一天,老妇人 ,人们 ,一位青年 。

(二)改写句子,使句子意思不变。

1.送走了大妈他快步赶上朋友,朋友们问他是否认识那老妇。

送走了大妈他快步赶上朋友,朋友们问他:“ ”

2.他说不认识,是别人的妈妈,她年纪大了,走路时会眼花。

他说:“ ”

(三)选做:将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别人的妈妈》

提示:从天气的恶劣,可以想象马路上泥泞不堪的样子;从老妇人的脚步老迈迟疑,可以想象她走路艰难的样子;从老妇人求助的目光中,可以想象她仿佛在说些什么……

附板书 17 别人的妈妈 关心老人、关心需要帮助的人

老人 穿着破旧、脚步迟钝 求助 祷告

行人 穿过 没有注意

孩子 擦过 没有停步

青年人 走、牵、说、扶、问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1、知识目标:

⑴ 学会8个生字。理解、积累词语。

⑵ 把握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

2、能力目标:

⑴ 反复诵读,领会本文内蕴丰富、清新优美的语言。

⑵ 感悟文章内容,了解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各自的特点。

⑶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

3、情感目标:

品味文章内涵,感悟文字背后蕴涵的感情。培养初步的语言感悟和鉴赏的能力。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初识鲁迅。

1、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诗是描写什么景色的吗?(雪)师:聪明!反应快。这就是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送武判官归京》以春花来写冬雪的诗句。

2、记忆中,雪给你又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说)雪给人们带来这么美的想象,历来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赞美与喜爱,

3、在中国现代文学,有一个值得我们永远记住的名字,他就是鲁迅,(课件出示简介)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24年12月24日,北京的一场大雪,使鲁迅情思涌动,写下了这篇如诗如画又充满哲理的散文诗《雪》。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为我们营造的《雪》世界,去赏雪景,悟雪情!

二、初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课文写了那几种雪?

2、学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评:有的同学放声地读,有的同学默读,还有的同学边读边做上记号,只要是适合自己的,选择的学习方式都是的)

3、读着读着,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作品的语言也很特别。读着鲁迅文章中的语言,你有什么发现?(交流难读的句子,指导读流利)(评:同学们不仅在读着,还在思考着。)鲁迅生活在五四时期,正值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阶段,许多语言和今天的说法不一样是难免的,但我们可以按今天的说法去理解。比如:“否耶”就是“是不是呢”,其他的词语你也能像这样换一换吗?

4、初步感受了语言的特色,文中出现的这些生词,你会读吗?

出示:滋润美艳 如粉如沙

磬口腊梅 决不粘连

目光灼灼 蓬勃奋飞

消释、褪尽 旋转、升腾

指名读,当一生竖着读时,问:你读的方式不同,是竖着排列的词连起来读,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这也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这篇文章中鲁迅非常清晰的向我们展示了两幅雪景图----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请女生齐读左边一竖排的词,男生齐读右边的,想象画面,两幅雪景图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生自由说)

你最熟悉哪里的雪?行,那就让我们首先走进那个美丽的江南的雪世界里,去感受它的独特的景致吧!

三、学习1—3自然段,品读语言。

1、先读读第1自然段,“江南的雪”有着怎样的特点呢?把最能表现特点的句子做上记号,并且圈出最能突出特点的词语来。

2、在交流之前,老师有个疑问想你们解决一下:作者开篇就写了江南的雪吗?明明是在写雪,这写暖国的雨的两句话不就是多余的吗?去掉可以吗?

3、老师明白了,写暖国的雨是为了衬托并引出江南的雪,雨是单调的,哪江南的雪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板书:滋润美艳)“滋润美艳”怎么理解?看看这个词语,从字形上看你有什么发现?那“滋润美艳之至”呢?美到极致,不仅是水分多而滋润,更表现在丰富的色彩上,从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呢?

相机出示句子: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3、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些色彩的词上,闭上眼,放飞想象,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样子的画面呀?生想象说

4、放眼望去:在那广阔的雪野上,那裹满白雪的山茶树上你看到了 ,在那白雪覆盖的梅花枝头,你看到了 ,在那白雪皑皑的腊梅丛中,你还看到了 ,近处,在你踩踏的白雪下,你看到了 。

白雪、鲜花,艳丽、洁白,互相衬托,你会说江南的雪真是---- (生用词语概括)。带着这种美的想象谁来读读看?

咦,明明是冬季,冰冷的白雪中杂草不是枯黄的,却是——(冷绿),绿色让你想到了什么?在那白茫茫的雪野下,那一抹冷绿让你能触摸到什么信息呢?

5、透过这些雪中的花儿、冷绿的杂草让我们触摸到了江南雪景的美艳与生机,你还从哪些句子感受到雪中蕴含的生机呢?

生说,相机出示句子: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6、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抓住“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

说得好,一个“闹”字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蜜蜂”怎么会在这江南的冬季里看到呢?作者的眼前真的出现了这种景吗?抓住“仿佛” ,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奇特的想象呢?

7、作者由烂漫的冬花,自然联想到春天特有的动物蜂蝶忙碌的情景,从侧面衬托了花的明艳,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雪景的勃勃生机。(板书:充满生机)

你能把这种春的气息传递给大家吗?读读看。

8、虽不是春天,可是我们闻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难怪作者会说----读

出示句子: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师追问:青春的消息是什么?

“处子的皮肤”有什么特点?

生:白皙的,光滑的-------

师:对,应该是光滑的,白嫩的。而且还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应该很健康。

请问对“隐约”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师:是啊,青春的消息虽不明显,但我们已能感受得到。江南的雪是美艳的,是滋润的,雪野中涌动着勃勃生机!生动的比喻,写得多有生命力呀!

9、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了雪莱的诗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想真实地置身于这江南的雪野中吗?擦亮你的眼睛,调动你的情绪让我们陶醉其中吧(出示PPT:江南雪景图片)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

美的不仅仅是画面,还有这诗一样的语言,美美地读一读吧!----生配乐读 江南的雪…)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幸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拓展延伸,激趣谈话,培养学生保护小树、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为绿化作出贡献的良好意识。

4.认识数量词,读中感悟量词叠用的作用,读中培养语感。

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感悟量词叠用的作用。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树被破坏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导入新课(5)

1.复习本课生字词。

2.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上节课咱们了解了小树除了它的样子有点像音符之外,还有一棵棵充满生命的小树,绿化、美化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心情愉快。

4.所以你觉得自己该为小树做些什么呢?

二、学习新课(25)

(一)学习三、四句。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三、四句。

2.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小鸟喜欢到小树家作客,而且还高兴地唱歌跳舞呢?

3.教师总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

4.拓展思维:小树看到小鸟高兴地唱歌跳舞,他们的`心情怎样?会说什么呢?

5.种树啊种树,谁在种树?

6.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说他们种下的是歌声,是幸福?

(二)联系实际,教育孩子保护树木。

1.教师:小树造福了千千万万的人,然而千千万万的人却也毁了小树。(出示挂图)

2.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是呀,老师和你们一起感到难过,为人类的破坏感到愤怒,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树呢?

5.总结,号召全体同学一起动起来,保护小树,为绿化作出贡献。

(三)读一读,感悟量词叠用的作用。

1.全班齐读课文。

2.自己评议读的情况下,纠正不足。

3.现在,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左右两边的词有什么不变化呢?

一棵小树 一棵棵小树 一行小树 一行行小树

一个音符 一个个音符 一串珍珠 一串串珍珠

4.学生自读中感悟。

5.反馈: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呢?

6.诵读,积累这些词语。

(四)指导写字

1.评议上节课书写的情况。

2.明确本节课要写的汉字,读一读并组词。

3.引导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反馈后,教师再强调。

5.学生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三、巩固复习(8)

1.认读生字,并组词。

2.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7)

1.抄写本课生字。

2.课下积累叠词。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相关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形成初步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过程和方法。在自由读、分角色读、为动画配音读、理解读中读通、读懂、读好课文。朗读发言时仪表大方,声音响亮,表达时语言清晰流畅。学会圈圈画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在表达与倾听中学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完善自己。感受雨点儿的可爱,感悟雨点儿给人类、给世界带来了美丽。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感受与人友好交往、合作的乐趣,在交际中学会尊重他人,形成好的人际关系。

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方”。

2 、初步读懂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学生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2 、揭示课题。

A 、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你们见过什么雨?(小雨、大雨、毛毛雨、雷阵雨、狂风暴雨)

B 、这节课,我们学习和雨有关的课文。(出示课题:雨点儿)

学习生字“点”后,指导学生把课题读正确。(范读——指名读——全班读)

二、初读课文

1、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并完成以下任务:

A 、用喜欢的符号,把本课的生字画下来。

B 、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

C 、把课文读通顺。读课文时要做到:看清音节读准音,词语连读,读完一句要想想它的意思。

D 、找出自然段,标上序号。

2 、学生按要求自读。(教师巡视,检查自读情况)

3 、雨点儿到底是从哪里飘落下来的?(云彩里)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

三、识字

1 、电脑出示生字“问、请|、空、方”

A 、指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第一个字是前鼻音,后三个字是后鼻音)

B 、自读。

C 、小组开火车比赛读。

2 、点出示生字“数、彩”

A 、自己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

B、 个别读,带全班读。

3 、小组合作学习:小朋友已经学习了六个汉字,小组长手上还有四个生字,请小组长指导小组学习。

A 、游戏:考考你——以小组为单位,迅速挑出组长所念汉字的字卡。(组长轮流当)

B、在小组内交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4 、吃水果游戏:用多媒体课件把今天所学的生字按不同顺序分别藏在各种水果里,请学生挑出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教师点鼠标,水果就翻出一串生字,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水果就归他。

四、朗读课文

1、 读句子。

A 、学生先画出带有生字的句子,然后读一读。

B 、在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然后互评。(侧重点:读准字音,词连读,句子读顺)

C 、小组赛读,教师引导学生评议。重点结合理解“数不清”“云彩”“飘落”。

读一读,找一找,文中说什么数不清?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用演示纸片飘落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再用“飘落”练习说话。

2、 读课文

A 、自读课文。

B 、选一自然段在小组内交流。

C 、小组代表朗读。

五、写字指导

1 、观察“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注意点和弯钩所在的位置。(弯钩的起笔和收笔都落在竖中线上)

2 、学生自己看书,了解生字的笔顺。

3 、指名书空。(课件演示笔画和笔顺)

4、 教师范写。(注意对比“方”和“了”中的弯钩。范写“方”的弯钩时,教师要边写边念顺口溜:起笔平,弯度大,向左斜,中线钩)

5、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6 、反馈书写情况,学生再次练写。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教材解读

《爬山虎的脚》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特点以及是怎样用脚在爬的,启发人们留心和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第七单元是第七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训练重点是“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除了要从读到学写,训练围绕一个意思写片断之外,还要复习巩固本学期学到的读和写的基本功,使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得到提高。《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担负着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的任务,因此在本组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很少有见过爬山虎的,对课文可能就理解不好

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学中通过抓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研究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同时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就更了解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演示,加深理解。

三、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兴趣。

【德育目标】通过体会作者对事物观察的仔细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语,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动词,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师:这节语文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爬山虎的脚》。上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知道了这是一篇写植物的文章,谁见过爬山虎这种植物?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学生根据自己的见闻简单介绍)

师:说的不错,假期时,老师去了千山在沿途看到住户的房子上、公路大桥的墙上、山壁上,到处是一片片绿绿的爬山虎,就像一匹匹绿色的.绸缎一样,老师告诉你们,它小的时候,也只是一根小茎,有了充足的水分,适合的温度,它就爬呀爬呀,爬的满墙都是,这是什么原因呢?那么我们就在课文中去看看叶圣陶老先生是怎样解开这个迷的。

师:请同学们把书轻轻打开到16课,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爬山虎的哪些特点?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边读边作上记号,开始吧!(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研究发现

师:现在请仔细结合课文内容在小组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助你解决,如果在小组内不能解决年在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解决,好不好?(学生研究讨论)

3、合作成功

师:刚才同学们都学的很认真,讨论的也很激烈。现在请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从哪看出来的?注意抓住重点词来说。

学生汇报第一自然段的收获,包括:⑴ 爬山虎生长在墙上。⑵ “满是”看出长得很多、很茂盛。⑶ “占了一大片”看出生长的快。⑷ 爬山虎的生长离不开墙等等。

师:这部分还有问题吗?

那好,同学们的学习效率真高,收获也很大,我们就按这种方法继续汇报。

(学生汇报1、叶子杂成长中的变化。2、叶子的颜色、形状分布情况。

4、理解“漾起波纹”这句话体会作者用比喻写出叶子的好看。)指导朗读。

师:请一名同学带有感情地朗读大家看画面。(多媒体:叶子随风浮动的画面)

这部分描写你还有问题吗?

(生没有后继续汇报爬山虎的脚的特点抓住:“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生出六、七根枝状的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及“颜色是嫩红色的”来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

师:好!现在请大家拿出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你怎样理解的就怎样画,谁愿意到前面来画?(一生板演)

(大家评议脚的位置对不对)

出示多媒体画面,谁愿意说说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看画面边说爬山虎的脚样子)

师:你除了读懂了脚还读懂了什么?(生继续汇报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门看 这一自然段把表示爬山虎爬墙的动词画出来。(生边读边画)

师:说说看,(动词有:触、巴、拉、贴、爬教师点出)

谁能理解一下这些词?(就是说爬山虎的脚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变成小圆片巴住墙,把茎相上拉一把,让它紧紧地挨着墙。)指名几个同学说。

师:现在我们来一起做个游戏,把你们的手当做爬山虎的脚,手掌当做小圆片,在桌子上试着做一做爬山虎爬墙的动作。谁愿意到黑板来演示一下。

(请一名同学来边演示边说)

师:这部分还有一句话你读懂了吗?说说看。

(“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就会想起它像蛟龙的爪子”这是说,爬山虎的脚……有力量,像蛟龙的爪子一牢牢巴住墙。)

师:刚才大家共同研究的这部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没有了请大家继续汇报。

(学生抓住重点词,体会“墙”对于爬山虎的重要)

这说明爬山虎离不开墙,稳重还有哪些地方提到爬山虎与墙的关系密切?(第一自然段)像作者这样开头写,结尾也写的方法叫做首尾呼应。这篇课文大家读懂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小结师:老师想问问大家你认为这篇文章哪个片段描写的最精彩?为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师:现在就带着感情把你喜欢的段落美读给同学听,并试着背下来。

总结:这篇课文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这一事物展开描写,这一片段不仅使我们了解了有关爬山虎的脚的知识,而且好象亲眼看到了那满墙的爬山虎,是怎样巴住墙,一脚一脚向上爬的,我们同学在今后的文章中也要学习作者这样的写作方法,通过细致的观察,能围绕一个意思写好一个片段。

下面,把这节课你学到的知识概括性的写在纸上,讨论把一下板书写完。

(学生把爬山虎的叶子及爬墙动词填上)

六、开发课程资源

老师给大家留个作业,请你回家仔细观察一种植物,抓住植物的特点,围绕茎呀、叶呀、花呀、或者是果实等写一个片段。

附板书:

叶子 : 新鲜 均匀 尖朝下

脚 触 巴 拉 贴 爬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客人,看——(出示丹顶鹤)

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我们这位尊贵的客人吗?(美丽、高贵)

是呀,这真是一只美丽的丹顶鹤。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去走近这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齐读课题)。

2.在走近丹顶鹤,感受丹顶鹤的美之前,我们得闯过词语关。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些词语,谁来认一认我们的老朋友?(复习词语)

指名读。师正音。齐读。

二、新授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小朋友们,冬天快要到了,看——(指名读)

(出示第一小节:冬天快要到了,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

2.看,丹顶鹤从遥远的地方飞来了。作为主人,让我们与丹顶鹤打个招呼。(“你好,丹顶鹤!”)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丹顶鹤从遥远的北方向我们飞来了,我们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它了。它到底美在哪里呢?请小朋友们轻轻打开书本,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丹顶鹤美吗?请你说一说,它美在哪里?(生颜色美,师板书)

(板书:颜色美)你真善于。

2.丹顶鹤的颜色怎么个美法呢?谁愿意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拿出笔来,画出描写颜色的词。

师:孩子们,你们找到了哪些颜色的词?

学生交流。(“洁白”“黑”“鲜红鲜红”)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

(点红“洁白”“黑”)

丹顶鹤的羽毛白的是那么纯洁,黑的是那么高雅,它把这两种最经典的色彩搭配在一起,多和谐,多美丽啊!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指名读)师:真美啊!我仿佛看到了这些美丽的丹顶鹤。

3.(出示句子: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丹顶鹤身上黑白分明的颜色清清爽爽!最显眼的,是那头顶的一抹红,像什么?(点红“红宝石”“鲜红鲜红”)

(1)理解“鲜红鲜红”(点击变红)

作者把那一抹红色比作成了高贵的红宝石,还用了两个“鲜红”。鲜红鲜红,是怎样一种色彩呢?(出示:鲜红、鲜红鲜红)比较一下这两个词语,你觉得哪个更好?好在哪里?

红彤彤的、红得似火的、红得就像小朋友戴的鲜艳的红领巾……

像这样表示颜色的还有很多:秋天到了,一串红开了,远远望去,红得像火,我们送一个这样的叠词——(火红火红)。菊花开了,有一朵白得像雪,我们送它一个这样的叠词——(雪白雪白)。

(2)丹顶鹤头顶上的这一点红/显得这样鲜艳,这样耀眼,现在你们知道丹顶鹤的“丹”的意思了吗?丹顶鹤的头顶上有一点红,“怪不得人们都叫它——(引读)丹顶鹤”。

4.黑色,白色,红色这几种经典又美丽的颜色集中到了这一只小鸟的身上,它该多么的美呀!这么美的丹顶鹤,你喜欢吗?

那就请大家根据课文中所描述的,给你们手中的丹顶鹤打扮打扮,帮它涂上颜色。(学生涂色)(师课堂巡视指导涂色)

师:涂好的举手。

学生作品展示。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涂啊?你可以用书上的文字,试着夸夸你的丹顶鹤。

生:因为丹顶鹤有一身……(课文)

师:她不仅涂得好,还很会读书啊。你再来说说,为什么这样涂?

生:因为这像红宝石,所以……

师:你很会涂色,但读书声音可以再大一点。谁再来读读这句?

指名读。

师:从你的读中,老师感受到了那红宝石。

师:有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丹顶鹤头顶的红可真美啊。谁再读?

生读。

师:孩子们,你们的画中,丹顶鹤从清清爽爽的黑白中/加了一点红,真美啊!就让我们读出这样的.美吧。

集体读。

师:这么美丽的丹顶鹤,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记在心里啊?老师给你一个提示。试试看,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出示填空:

丹顶鹤有一身________,而脖子和翅膀边儿________。它的头顶就像嵌着________,_______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______。

师:去掉提示,你会填吗?

生自由背。指名背。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丹顶鹤这么美,很逗人——

生:喜爱。

师:还有哪些句子,也让你感受到了丹顶鹤的美丽和逗人喜爱?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把找到的句子画出来。

(出示第三小节:丹顶鹤很逗人喜爱。它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所以人们又叫它“仙鹤”。)

(学生自学)

2.丹顶鹤除了颜色美,还有哪里也美,很逗人喜爱呢?

学生交流。

(1)(出示第二句: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

看,它的腿——,脖子——,嘴巴也——。那么修长的身材,真的很漂亮。老师送它一个词(板书:体形美)

谁能读好这句?(指名读)

是呀,这些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的精灵们真是惹人喜爱。让我们漂亮的女生一起来读一读!(女生读)

(2)还有哪儿也美?

(出示第三句: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

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A.哪一张是引吭高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你们看,丹顶鹤伸长着脖子,向着蓝天鸣叫。这就是——

出示词语:引吭高歌。指导朗读。谁来读好这个词?

B.这张图上的丹顶鹤叫——

瞧,这群仙鹤们正张开翅膀,在高空盘旋。这就是——

出示词语:展翅飞翔。谁会读?谁愿意来做做这个动作?

能加上动作读一读这句话吗?

指名上来表演。

师:真是一只鹤公主啊!哪只鹤王子愿意来试一试?(表演)

师:真是高贵的鹤王子。咱们比一比吧!

王子们先来。(男生集体表演)

师:真是一群高贵的鹤王子。

公主们再来。(女生集体表演)

师:真是太优雅了。

师:丹顶鹤的动作那么美丽、那么高贵,书上用了一个词就叫:高雅。(点红“高雅”)齐读。

3.丹顶鹤除了唱歌的姿态高雅,飞翔的姿态高雅以外,还有许多姿态都很高雅。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丹顶鹤在做什么?(欣赏丹顶鹤各种姿态的图片)谁能用“丹顶鹤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一下上面的图。

丹顶鹤在(山坡上跳舞)。师:姿态真高雅啊!

丹顶鹤在(草丛中喂宝宝吃虫子)。师:多么伟大的鹤妈妈呀!

丹顶鹤在(水里捉鱼)。师:真是群惹人喜爱的丹顶鹤啊!

丹顶鹤在(河里睡觉)。师:连睡觉的姿势都这么的美啊!

4.谁能用上书上的句式,来填一填我们刚才说的句子。出示填空:丹顶鹤无论 ,还是在 ,都显得那么高雅。

5.是啊,丹顶鹤的姿态可真美呀!(板书:姿态美)

这么美丽、高雅的丹顶鹤,能活60多年,象征长寿!不仅我们小朋友喜欢,连神仙也特别喜欢。神话中的太乙真人就是乘鹤云游四海。所以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 。它还有一个名字叫 ?点红“仙鹤”。

6.丹顶鹤这么逗人喜爱,让我们完整地读读这一自然段,读出我们对丹顶鹤的喜爱之情。(齐读)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这么美的丹顶鹤,真让人喜爱。遗憾的是,全世界的野生丹顶鹤只剩1多只了;可喜的是,其中有800多只生活在我国,并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1.引读:我国的黄海之滨是__________。丹顶鹤带着__________,它们_______,无忧无虑________,要在这儿______________。

2.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理解:黄海之滨。滨,水边。黄海之滨,指的就是黄海边,在课文里就是指,我们江苏盐城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

理解:第二故乡。“第二故乡”指的是,除自己的故乡外,居住、生活时间比较长的地方。

为什么说黄海之滨是第二故乡呢?(第一故乡:齐齐哈尔)

丹顶鹤的第一故乡,就在遥远的北方——黑龙江。第二故乡——黄海之滨,就是指我们江苏盐城的黄海地区。

所以每年冬天快要到的时候,丹顶鹤就从遥远的黑龙江飞到盐城的黄海边,它们三五成群,无忧无虑地生活。要在这里——(引说)生活一整个冬天。它是候鸟。

从这一句里,你知道丹顶鹤在这里生活得怎样?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无忧无虑)

无忧无虑,就是——(引说)没有忧愁,没有担心。这说明,丹顶鹤在这儿生活得非常的舒服,非常的快乐。

所以,每年冬天——(引读)第二句“丹顶鹤带着……”

4.是谁给了它们这样一个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如果这些鸟和你们生活在一起,你会怎样对待它?

生:给它喂食。

生:每天要把它放出去玩。

生:每天陪它散步。

5.谁能读好这一自然段,读出丹顶鹤的无忧无虑。

三、全文,朗读课文

丹顶鹤这么美,它的故事也有很多。

有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了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位年仅22岁的女孩,用生命呵护着丹顶鹤。相信在座的每位小朋友,都会像这位女孩那样关心、爱护丹顶鹤。(板书:爱护动物)

其实,不仅仅是丹顶鹤,我们还有很多的珍稀动物需要我们保护,珍惜。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记住这段话吧。(读的话)

下面,让我们再一次走近丹顶鹤,欣赏一下它的美丽。

(齐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

最后,让我们把这课文的两个生字也写好。

1.出示生字:虑度

2.认读生字。观察结构特点,两个都是半包围的字。

首先,我们来认识这个“无忧无虑”的“虑”字。谁认识它的部首?(虎字头)

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虑”?(上面有个“虎”下面有个“心”,老虎来了心就砰砰跳)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师范写,讲明要点。生书空,描红。

头正、肩平、腰直、足安。胸离桌一拳。注意写字姿势。

5.生完成《习字册》,师巡视指导。反馈。

板书:

20美丽的丹顶鹤

颜色美

体形美爱护动物

姿态美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本课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

3.感悟作者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式和用词准确、朴实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

借助工具书或注音理解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感悟美、鉴赏美的能力,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 具:

录音,灯片

教学方法:

引导朗读,有感情地读,品读,读评结合。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指导预习,了解主要内容

1.导入。

2.提出预习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

(2)想一想:作者对小城凤凰的印象如何?

3.检查预读情况。

二、创设情景,自主选读,感受小城之美

1.师:我是初次来小城凤凰的游客,想在这留影,了解这里更多的情况,以便在照片背面写明。你们能帮助我吗?

2.学生自主选择段落。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至熟。

3.你最想推荐哪里,为什么?

指名说,在说理由的时候随机总结出“美”的'关键处。

通过朗读竞赛等形式,激励学生展开想象,读出自豪、骄傲之情。

在说、读时相机出示有关图片、音像、文字资料,让学生看一看,读一读,谈一谈感受,激发骄傲之情。

(老师小结)

三、课堂小结

由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四、小结练习

1.练习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8.小城凤凰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领悟词句,品味语言特点

1.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读:把你觉得写的很美、很有触动的语句抄下来,想一想,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3.悟读:指名把自己摘录的语段读一读,说一说摘抄的理由。感悟。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合作研读,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小凤凰之美的

1.默读每个自然段,归纳段意,想想从中感悟到的美。并作好批注。

2.小组交流,互相提示。

3.全班交流。

4.教师点拨。

5.自愿组合6人,成立“小导游团”。按课文的段落来介绍小城凤凰。

三、课外延伸,指导练笔

1.了解学生课前所收集的有关家乡的情况资料。

2.拟好一个题目,写一篇反映家乡景观、人文风俗的小习作。采用“总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来构稿。

3.将组织评讲反馈。

四、课堂总结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美,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准备搜集各种形状的叶子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每一节诗歌所讲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3、师引导学生质疑:树叶怎么美?什么样的树叶才美?

1、自由读课文。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指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2)注意正音。

(3)出示词语卡片,轮读。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节

1、谁来读?

2、你知道了什么?

3、大树怎样美?

3、指导感情朗读。

(二)学习第三~~八节

1、分自然段读课文。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你看的叶子是怎样的'?

理解:形态各异:样子各不同。

4、叶子做着怎样的工作?

理解:奉献:贡献。

5、每个季节的叶子是怎样的?

6、齐读。

(三)学习第九~~~十一节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茁壮:强壮、健壮

葱翠:(草木)青翠

输送:运送;从一处运到另一处。

3、齐读。

1、出示词语。

2、出示生字。

3、写这些生字要注意些什么?

4、师范写“异、奉”。

5、指导学生描红。

学生读课题。

交流想知道的内容。

交流,指名回答。

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生字读音。指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注意正音。

出示词语卡片,轮读。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

指名学生读第一、二节。

那棵大树很美。

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学生练习朗读。

学生分小节读课文。(指名读、小组读等)

学生交流。

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春天:叶子嫩绿,夏天:叶子肥美,秋天:变黄,冬天:飘零。

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学生回答。

学生理解词语意思。

学生齐读。

学生读词语。

学生认读词语。

学生齐读。

学生仔细看。

学生描红练习。

计:

课后收集树叶,看谁能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小学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