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心偿~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热】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感受诗人情感

2、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以及规范答题思维习惯的养成

二、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朗读吟诵,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会诗人情感、品味诗歌的意境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中意象与情感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Ppt展示两幅秋景图让学生欣赏并谈感受,这些秋景图的特点是萧瑟凄清的,与本文的秋景图有相似之处,从而引入新课、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近十年。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整体感知

1、诵读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

指名生读

听录音

再指名生读、齐读

2、把握诗歌内容

用解读记叙文的方法鉴赏这首诗。

记叙文六要素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件的起因

5、事件的经过(作者所见、所闻、所想、所感)

6、事件的结果

学生概括师明确:

登高时间:杜甫去世前3年的秋天,刮着急风的重阳节

登高地点:夔州山上

登高人物:年老多病的杜甫

登高的起因:重阳登高避祸,希望健康长寿

登高的经过:杜甫看到了高高的天空,清水白沙,盘旋的飞鸟,纷纷飘落的黄叶,滔滔不绝的江水;听到了猿的哀鸣;想到了万里做客,晚年多病,国运和自身命运的艰难。

登高的结果:感觉无限的悲凉

四、鉴赏

(一)写景:首联、颔联

这两联写了哪些景物?

首联: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

颔联:无边落木、不尽江水

这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呢?

萧瑟凄清、辽阔悲凉

(二)抒情:颈联、尾联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有人评价说此联包含八层意思,请找出来。(生品读此联,试着找出所蕴含的八层意思,师点拨)

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诗人很遗憾过早的白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小结:这首被评为古今七律之第一的诗歌,所描写的景是哀景,情亦是哀情,景与情合二为一,融为一体。

五、在赏析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诗歌。

指名独背、齐背。

六、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比较阅读

九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板书设计:

风天猿渚沙鸟——孤独哀伤

无边落木不尽长江——韶光易逝

悲秋作客多病登台——漂泊孤苦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