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心蛊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经典】语文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习惯上,《再见了,亲人》一课的教学,教师经常让学生读读课文,然后选择自己最受感动的一部分认真读一读,最后交流感受。这次教学第一自然段时,反思以往的教学,我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下面是其中的'教学片断)

师:大娘为志愿军做了许多事,文中列举两件(指板书),现在请同学们看这个句子——这真是雪中送炭呀!“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呢?

生1:雪中送炭的意思是下雪天很冷,送去炭,可以帮助别人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予支持或帮助。

师:把这个词放在课文中,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2:这词在课文中是指在志愿军正急需粮食时,大娘为他们送去打糕。

师:当时,志愿军为什么急需粮食?

生3:因为志愿军叔叔空着肚子在阵地上已经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非常需要粮食。

师:对!就在这时(出示句子: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者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学生齐读句子)。

师:请同学们想想当时的环境怎样?

生1:当时的环境很危险。

生2:当时的情况很恶劣。

师:对!当时炮火连天、硝烟弥漫,大娘怎样送来打糕?(学生齐读句子)。

师:哪些地方应读得快些?

生:是“冒着炮火,穿过硝烟”。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志愿军急需粮食。

生2:因为大娘想快点把打糕送到阵地上给志愿军吃。

师:环境这样恶劣,这就是慈母给儿子的爱,也是慈母给儿子送去的温暖。我们再读这个句子。

反思:“将这个词放在课文中,你是怎么理解的?”引发了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情感,引发了学生更贴近语境的表达,并在师生以文本为中介的对话中,得以修正完善。可以看出,这就是一个对话语言的生成过程,更是一个对“雪中送炭”感性化的过程。感性是为了唤起形象、激发情感、沉积语感;感性是为了更鲜亮地把握和运用语言。教师这样的“放”,激活了“雪中送炭”的磁场。而后的环境想象、激情朗读,正因为有了这个“场”,想象渐入佳境,真切动人;而学生的朗读,又恰倒好处。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的是一份浓浓的雪中情,同时在造句训练中也充分证明了他们对“雪中送炭”已能正确地运用。

语文教案 篇2

一 引入新课

1 播放背景音乐和大屏幕(美丽的小村庄环境优美,小动物们在快乐地玩耍,人们在快乐地耕种和收割)

2 师:在这样一个鸟语花香,美丽的小村庄,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 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1 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 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指名回答)

3 检查自学情况,分段朗读。

4 齐读最后1段。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师相机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5 带着问题继续看课文,边读边画,找小伙伴讨论。

三 带着问题分析课文

1 师:那你们都明白了什么?

2 出示第2段,问:哪些词语表示砍的数目非常大?

(一间间一栋栋 应有尽有各种各样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 出示第3段,解决第①个问题。

裸露是什么意思?

4 出示第4段。(指名读 男生读 女生读)解决了第②个问题。

5 播放美丽村庄被破坏过程的录象,并小结,照应第2段。

师小结: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把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树木变成了房子,变成了家具,山坡上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裸露的`土地。

四 体会课文并深化主题

师: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学生畅所欲言)

师:是啊,你们的心情老师能够理解,就请你们在大 声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情吧!(集体朗读课文)

五 拓展延伸

师:美丽的小村庄因为不加节制地乱砍乱伐,就被洪水卷走了,我感到痛心,感到惋惜,同学们,你们肯定有很多的话说,就把它写在课题的旁边吧!

六 发散思维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小村庄的感情和对保护环境的感想。(说 画 写 唱 等等)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朗读诗歌做到节奏分明,读准重音,读出感情,并能背诵。

2、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能力目标

1、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通过复述,运用比较法揣摩语言,体会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朗诵法;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 :

老师激情导入,设计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的一休最喜欢做的一个动作——两手大母指按在太阳穴,闭上眼睛,静静地轻揉。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有表现自己才智的欲望,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现在请一位同学有节奏、有感情的背诵李白的《静夜思》。

师问: 生答:

1、诗人看见了什么? (月光)

2、诗人由月光联想到什么? (白霜、故乡)

3、李白思的是什么? (故乡、亲人)

4、郭沫若的《静夜》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一种在静谧的夜晚中的感情流露,那郭沫若的诗又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怀呢?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选自《女神》之后的诗文集《星空》,写于1921年至1922年,这时国内的“五四’海潮已过,政局混乱作者思想感情极端矛盾,他既对现实不满,有强列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反抗精神,又希望在大自然里或在超现实的空幻境界里找寻暂时的逃避和慰安。因此,诗中想象大胆,表情含蓄。

三 、诵读与感悟

1、学生自由诵读。

2、正音:笼罩lǒng zhào 模糊 móhu 鲛人jiāo

3、朗读指导:节奏和重音 (课件)

4、分组讨论,自由、合作、探究:

哪些是写实的诗句?哪些是想像的诗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板书:

写实:月光、树林、白云、疏星

想象:天河、海雾、鲛人、流珠

小结:第一节写实,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第二节写想象,想象天河岸边鲛人对月流珠的情形。

5、配乐范读,领悟旋律

配以低沉的音乐,轻柔、舒缓的节奏,老师融情于景的激情范读。

问:

①听了老师的朗诵,你们感悟到了什么旋律?

学生讨论、归纳:忧伤、迷惘、追寻……

②哪些诗句充满了忧伤?

学生讨论、归纳: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6、请同学们用优美的散文语言描述一下全诗的意境。(课件)

淡淡的月色,笼罩着村外那一片松树林;天上团团白云之间,隐隐约约露出了几颗星星。诗人独自站在大海边,望着远处迷蒙的海雾,不由得思绪翻涌,心想,此刻茫茫的天河岸边,是否也有一位美丽的鲛人,如我一样,面对如此宁静、美好却又凄清的月夜,伤怀流泪呢?

7、请同学们体会一下,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绪?(课件:主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地流露出对祖国、家乡和亲人思念之情。

8、联想在诗中的作用(课件)

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联想,由星空联想到天河,联想到《鲛人流珠》的传说,从而抒发了诗人复杂的心情。

四、秀一秀

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挥,展示个人风采。

五、拓展延伸:

1、理解小诗

繁星 冰心

嫩绿的芽,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 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1)诗中的“和”是什么意思?

(2)这三节诗的先后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3)“嫩绿的芽”、“淡白的花”、“深红的果儿”说的话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4)请想象一下“嫩绿的芽”、“淡白的花”、“深红的果儿”它们各自的愿望是什么?

2、请仿照例子用下面所给的6个图形,先拼成一幅图,再说说它所表示的含义,并给所拼图形起个名字。

例子:

我这幅画名字为《青山绿水》,它可以给人的身心带来美的享受。拥有清秀洁净的自然环境是人类共同的心愿,希望大家都来珍惜保护这份灵秀,不要随意破坏!

六、作业设计

1、背诵

2、阅读《倍速》第27课练习《云和月》,完成作业。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⑴复习复韵母、鼻韵母,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⑵通过给动物挂牌、联系生活实际拼读音节、拼读儿歌等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使学生更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

⑶通过看图讲故事,进行观察、表达、思维地综合练习。

⑷巩固所学的汉字,让学生准确认读。

⑸对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进行系统的归类复习。

课前准备:

⑴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卡片。

⑵八种动物的图片及相应的音节卡片。

⑶ 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我会连

⑴从开学到现在,我们认识了许多声母,并和它们成了好朋友,你们能不能叫出这些好朋友的名字呢?请小朋友哪出自己制作的声母卡片,跟这些老朋友打打招呼。

⑵请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考一考、帮一帮,比一比谁读得又快又准。

⑶哪个小朋友能自告奋勇,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准这些声母?

⑷这23个声母很团结,他们在一起本事可大了。他们按顺序排列起来能排出一个图形。想看看是什么图形吗?谁先连好,并看出是什么图,谁将获得“小画家”称号。

二、读读连连

⑴今天动物园又来了一些动物,它们很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第一位动物朋友出场了,谁认识它?

⑵现在动物园的叔叔、阿姨要招聘一些小朋友给这些动物挂上牌子,让前来参观的小朋友也能和这些动物交上朋友,准确叫出它们的名字,谁想来应聘?不过应聘有个条件,必须把这些音节读准,才能准确地给动物挂上牌子。

⑶请学生将打乱顺序地音节卡片放在相应的动物下面。

⑷开展把动物带回家的游戏,将动物头饰放在讲台上,学生拿卡片到台前,先读准音节,在说一句话:我带( )回家去。最后带上动物的头饰走回座位。

⑸你还认识哪些动物?你能拼出它们的.名字吗?

三、读读画画

⑴你们喜欢秋游吗了?去秋游时你最想带什么东西?

⑵老师这儿也有一些秋游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东西吗?出示音节卡片,学生自由拼读,再请学生拼读给大家听。

⑶你想带哪些东西?请你准确拼读物品的名称,在相应的音节上涂上了颜色,并准确拼读这些物品的名称。

⑷想一想,吃的、用的带齐了吗?在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给哪些物品涂上了颜色,并准确拼读这些物品的名称。

四、我会讲

⑴出示挂图: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说自己观察所得时要强调以下几点:

a、出示音节du、mu、qiao,让学生拼读,想想为什么叫“独木桥”?

b、小白兔背着书包要去哪里?出示音节xue 、xiao,让学生拼读,指出学校在什么地方。

c、猴妈妈带着小猴去哪里?桃树在什么地方?

⑵提出问题,续编故事。

a、小兔到学校、猴子摘桃子都要过独木桥,他们会怎样过桥?

b、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续编故事。

⑶小组派代表上台交流。

a、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相像:小猴、小兔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b鼓励学生相像过桥的多种方法。

⑷评出最佳故事奖。

第二课时

一、我会读

⑴用简笔画画出一朵花,让学生说出这是什么,再出示词语“花朵”。草地、小河、大桥、水田、风雨等词语均一以这种形式出现。

⑵学生自由认读这些词卡,老师随意抽取卡片让学生认读。

⑶把卡片发给学生,请学生把卡片贴在相应的位置,把词语与图形对应起来。

⑷“老师、大家、风雨”等词卡贴在黑板上,老师描述,请学生把相应的词语找出来并读给大家听。

a、一天,老师带小朋友到草地上做游戏,小朋友玩得可高兴了。

b、这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风雨交加。

c、大家赶紧到凉亭去避雨。

⑸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这些词语。

二、读读背背

⑴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的内容。

⑵课文有一首儿歌描写了这幅图的景象,请小朋友读一读。

a、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b、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⑶质疑解疑:先让学生谈理解,并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再请小朋友帮助理解有困难的同学。

⑷指导朗读、背诵。

⑸扩展活动。说一说:秋姑娘发来了什么电报?

三、我会读

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⑴拼音老朋友又和我们见面了,谁能准确叫出这些老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开火车读。

a、出示声母让学生认读,认读后想一想,这些都是什么?

b、出示形近的声母让学生辨析比较。

⑵先全班按顺序认读韵母,再由老师随意抽取韵母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认读。

⑶出示形近的韵母让学生辨析、比较。

a、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老师发音时嘴形的变化,判断是哪个韵母。

b、学生用手中的卡片i、e、u、v,自己动手摆出韵母ie、ei、iu、ui、ve,边摆边读。

c、自己编顺口溜。

d、出示第一组字母:a — an—ang:先让学生试着想办法记住它们,再组词、说话。

⑷复习整体认读音节。

a、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认读整体认读音节。

b、尝试归类记忆。

c、做游戏:找朋友,如:学生说一个词语“白云”,手中拿 yun 的学生赶紧跑上来说:“白云白云,你的朋友在这里。”

四、扩展游戏

a、做游戏:找朋友。

用绳子在地上围一个大圆圈,一部分学生举声母卡片,在圈内:一部分学生举韵母卡片,在圈外。大家一起跳找朋友的舞蹈。跳完一曲,看看两人拿的声母和韵母组成什么音节,然后一起拼读两遍。若声母和韵母不能组成音节,说明朋友找错了。

b、拼读下面的音节:ying xiong,yi fu,guo qiao,pai dui,bie ren,bei bao,diu diao。

标签: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