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思君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小学语文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球王贝利》教案

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足球吗?你们经常看足球比赛吗?你喜欢那个足球明星?

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喜欢的球星。

问:这么多小球迷,那么你们知道球王贝利吗?

请班上的小球迷介绍球王贝利。

贝利,身高1.74米,贝利是他的雅号。他1940年1O月12曰出生在巴西的特雷斯科拉索内斯镇的一个贫寒家庭,小时只能赤脚踢球。13岁时,开始代表当地的包鲁俱乐部少年队踢球,使该队连续三年获包鲁市冠军。这位天才少年引起人们注目,1956年,著名的桑托斯队邀其入队,头一年,即攻入32个球,成为该队最年轻的射手。

1957年,未满17岁的贝利首次入选国家队,并首次参加世界杯赛,他以惊人的技巧驰骋赛场,使足坛惊呼:巴西出现了一位神童!在这位神童的激励下,巴西队愈战愈勇,一一击溃强劲对手,第一次为祖国棒回了世界杯。此后,在贝利统领下,巴西队又夺得1962军第7届和197O年第9届世界杯赛冠军,贝利本人也成为至今世界上唯一一位夺得过三届世界杯冠军的球员。贝利被称为“本世纪最伟大球星”,是世界上第一个3次被评为世界最佳足球运动员的超级球星。多次荣获“世纪十大球员”、“世纪运动员”、“20世纪世界最佳运动员”等称号。曾入大学深造5年,获心理学、运动医学等学科的学士学位。

20xx年12月,贝利荣获国际足联评出的“本世纪最佳足球运动员”称号。

贝利在1978年挂靴后曾在1995年至1998年任巴西体育部长。1994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友好大使。贝利爱好广泛,1981年开始进入影坛,出演过十几部影片,并导演过一部影片。

师:这么传奇的人物,你们知道他是怎么成功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球王成功的经历。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师:读了课文你了解到了贝利的哪些情况?请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

生:文章介绍了贝利小时候的故事,并对他的成就做了简要的介绍。

2.出示课件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踢盒箱拣壳诞铲训率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课文写了贝利的什么事?

学生默读,读后用简单的话概括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四、自由朗读课文,合作探究:

师:读了贝利成长为“一代球王”过程中的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你发现贝利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结合问题默读课文,思考后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读后体会,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充实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在班内谈谈谈自己的体会。

如:从贝利利用一切机会想方设法练习踢球,可以看出他对足球的热爱和执著;从贝利从买不起球到踢教练送的球再到参加球队踢球,可以看出贝利的勤奋和进步等。

学生每交流一处,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进行阅读,再读中再次丰富自己的感受,同时进行阅读指导,通过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三)了解更多关于贝利故事。听下面的小故事,体会其中的包含的哲理。

《下一个球最好》

球王贝利不知道踢进过多少好球,他那超凡的球技不仅令千千万万的球迷心醉,而且常常使场上的对手拍手叫绝。有人问贝利:“你哪个球踢得最好?”贝利回答:“下一个!”

当球王贝利创造进球一千的记录后,有人问他:“你对这些球中的哪一个球最满意?”

贝利意味深长地回答:“第一千零一个!”

师: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悟?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悟,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小结。

人生真悟:

永远不满足,永远不停止前进的步伐。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要放松自己,因为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永远是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去迎接你更大地辉煌吧。

四:了解更多体坛精英,感受人格魅力

师:你喜欢哪位体育明星?为什么?

把你搜集到的有关他的感人的事和同学们分享,也可以说说你自己的感受。

学生可以介绍他们辉煌的成就,也可以介绍他们成功经历中的感人故事。并和同学们谈谈在这些人物身上值得赞扬和学习的地方。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训练学生大胆合理地展开想象。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学生大胆合理地展开想象。

教学准备:学生观察现状、构思作文。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容:作文指导

一、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1、情境导入。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已是公元20xx年。一天清晨,刚刚从睡梦中苏醒的人们像往常一样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每日清晨播出的“地球广告”,突然,屏幕上闪过这样一则消息:从今日起,全球将停水一个月!伴随着消息的播出,家家户户的水龙头里再也放不出一滴水了。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到50年后的那一天去看看吧!

2、揭示习作内容。

二、明确习作要求。

1、自读习作要求,看看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什么。

2、相互交流,明确习作要求。

小结:写没有水的情景,人和其他生物的反应,出现全球停水现象的原因以及你的思考。

三、创设情境,创编故事。

1、引导学生想象没有水的情景。

学生自由想象、述说。

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3、指名学生说,教师相机文字具有感染力的'方法。(是否关注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的细节描写,是否将水资源充足时和没有水时的情形进行了对比)

四、鼓励学生动笔成文,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作文修改与誊写

一.学生自主修改作文

1.学生完成作文后自己动笔修改。

2.老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在修改进边读边改,注意漏字、多字和不通顺的地方。

二、赏一赏。

请两位同学读他们的习作,请大家认真听:故事情节是否合理,是否富于想象。

三、品一品。

对两位同学的作文进行点评,主要从情节合理,想象丰富,语句通顺几个方面师生共同评议,感悟习作方法。

四、改一改。

(1)引导学生交流在点评欣赏过程中受到的启发。

(2)运用学过的方法修改作文。

第三课时

内容:作文讲评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西游记》及其作者吴承恩。

2.了解对偶句的基本特点。

3.欣赏美猴王的形象,理解孙悟空性格蕴涵的精神内容。

【课文提示】

1.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2.《西游记》以唐僧取经的故事为线索,以孙悟空为主人公,用幻想的形式反映社会矛盾,歌颂了孙悟空不畏、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它是神话小说中秀的作品。

【正音正字】

穹qióng 阙què 须臾xūyú 圪蚤gēzǎo 濯zhuó

溅jiàn 挈qiè 樽罍zūnléi 契qì

【词语积累】

金光焰焰 禽有禽言,兽有兽语 拖男挈女 伸头缩颈 抓耳挠腮 序齿排班 合契同情

【课文分析】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主人公,他有着神魔无比的灵通和武艺,又有着世间凡人的品格和情感,还有着猴子一样惹人喜爱的习性和相貌。孙悟空是融神的威力、人的性情、猴子的乖巧为一体的艺术形象。《西游记》第一回便使孙悟空这种神、人、猴浑然一体的形象跃然纸上。

神:生于傲来国花果山上的仙石,受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以至渐渐通灵。

人:拖男挈女,唤弟呼兄,拜他为“王”,俨然人间社会现状。

猴: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孙悟空的.神、人、猴的本性,使《西游记》故事的发生和发展,成为可能。

“花果山”的“瀑布飞泉”引出了“水帘洞”,“水帘洞”的特色可用一个“石”字点缀:石座、石床、石盆、石碗……如此“神话”的环境,为孙悟空的“出生”和“生活”,营造了特定的氛围和条件。

【思维训练】

1.花果山的猴子,既有人性,又有猴性。请从文中各找出一句体现人性和猴性的句子。

(猴性: 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为止。

人性: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2.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偶句。

(语言上,课文中有较多的对偶句。例如:

四面更无树木遮荫,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

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

锅灶傍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

3.孙悟空是什么形象?

(孙悟空有着神魔无比的灵通和武艺,又有着世间凡人的品格和情感,还有着猴子一样惹人喜爱的习性和相貌。孙悟空是融神的威力、人的性情、猴子的乖巧为一体的艺术形象。本文孙悟空这种神、人、猴浑然一体,跃然纸上。)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雨中》是人教社六年制小语第六册第四组课文,作者在文中讲述的是一位年青姑娘在阴雨的傍晚拉车运货,车子一歪,一箩筐苹果翻倒在马路上,过路人主动帮她拾苹果的事,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互助精神。文章融绘景、叙事、抒情、写人于一体。教学本课时,笔者根据教材特点,有机地向学生实施审美化的语文教学,挖掘教材中的美感资源,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绘景:领略情境美。

情境美的欣赏,主要是自然物的形成美引起人们的精神愉悦。欣赏时,笔者引导学生自由地展开想象,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性格情趣等方面赋予对象以一定的社会内容。

1、激趣:大家经常看到许多自然现象,比如雨雾、风雪、雷电……你留心观察过吗?谈谈你的见闻和当时的感受。

2、绘图:傍晚,在雨中的马路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运用“读写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开头、经过、结束)进行综合概括。

二、叙事:鉴赏语句美。

德国大诗人歌德认为: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养的。对语句的鉴赏,应该在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也即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

1、领略雨景,感悟写法: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闪闪发光的'河”“点点花瓣”“穿梭的小船”各指的是什么?再连起来想想这个自然段描写的景色。

2、抓重点词,美读课文:笔者指导学生学习“捡苹果”片断,抓住“跑过来”、“七手八脚”等词,品味孩子们动作的快、乐于助人的品质;抓住“宁静的马路顿时热闹起来”中“宁静”和“热闹”的鲜明对比,映出雨中宁静的马路上闪现出白发苍苍的老人、机灵开朗的青年人、天真可爱孩子们的身影,感受脚步声、说笑声构成的一首人间真善美的交响曲。

3、交流心得,品词赏句:结合课后“思考·练习3”,引导学生自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师做点睛之笔的点拨。

三、抒情:体验情感美。

文学作品主要是以情感人的,而牵动读者心弦,“折腾”读者情感的东西不是别的,恰恰是奔泻流淌在作品中的情,一种真实的情。教学时,我们可以“入而与之俱化”。

1、应文设境,从旁补白:“也许是心急,也许是路滑,拐弯时车子一歪,苹果滚得满地都是,姑娘慌手慌脚地从车上下来捡苹果。正在这时候,一群放学回家的孩子撑着雨伞走了过来,——————。”

2、捕捉典型,感悟情感:

(1)扮演角色,指导朗读。个别读:“别着急,大姐姐,保证一个也不会少。”理解孩子诚实、善解人意的心灵;“来!咱们封锁交通!”指导性朗读,体会孩子们的聪明能力;“几个孩子立刻站成一排,挥动着红领巾,向驶近的大卡车大声喊:‘停一停!停一停!’”呈现出孩子们乐于助人的画卷……

(2)圈圈点点,熟读精思:过路人又是怎样做的呢?

(3)欣赏插图,齐声诵读课文相关内容,建立完美的人物形象。

四、写人:创造形象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课文这个现成的“例子”,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创新性,精心设计和安排一些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迁移练习,引导他们去体验生活。

1、理清思路,把握叙述顺序。课文是按“撒苹果→捡苹果→苹果回到车上”的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

2、创造性复述课文。请学生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雨中“捡苹果”的场面。

3、语言二次创造。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写一篇反映少先队员心灵美的文章。

〖题目冒雨送同学

〖材料时间:一个雨天;地点:放学路上;主要人物:一名少先队员;事情:一名少先队员发现一名小同学冒雨艰难地走在路上,他用手中的伞,为小同学撑伞遮雨,护送小同学一直到家。小学四年级语文《雨中》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读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 说说皮巧根是怎样架桥的,为什么人们有了新桥,还喜欢叫“皮巧根桥?”

(4) 流利、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拼音认读练习,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 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只要是对人们有帮助的事情,都要热心去做,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平凡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说说皮巧根是怎样架桥的,为什么人们有了新桥,还喜欢叫“皮巧根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课时划分:1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一定见到过许多桥吧,这里,老师准备了几张桥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放幻灯片1—5张)

2、图片里有木制的小桥,有坚固的石桥、混凝土桥。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也是与桥有关的,课题是《皮巧根桥》(放幻灯片第6张,第七张,并板书课题)。 这是一座什么桥呢?人们为什么把它叫“皮巧根桥”呢?你想了解它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皮巧根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先听录音朗读课文,边听边批明自然段。

2、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放幻灯片8)(学生默读课文)

3、刚才,你们听了录音朗读和默读课文,那么,你们能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口述:课文记叙了皮巧根在爷爷的帮助下,砍到一颗大柳树,在一条小河上造起一座木桥的事。)

4、那么本课的生字、新词你们能认读吗?(放幻灯片9,指名认读生字)放幻灯片10,先指名学生认读新词,再说词义,然后全班齐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明确任务。

师: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我们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根据课后的'“细读感悟”提出的问题,去阅读,去交流解决。(放幻灯片11)请同学们读一读“细读感悟”,看看“细读感悟”给同学们提出了哪些学习任务。(指一名学生读)

2、合作学习。

师:现在,你们明确了学习任务,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吧。请同学们记住:“不动笔墨不读书”。你们读课文时,把描写皮巧根造桥原因的语句,画上横线;把描写造桥经过的重要语句画上波浪线;把人们为什么还喜欢叫皮巧根桥的有关语句画上圆点。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找出答案,好吗?(学生读课文,做记号)

3、集体交流。

①师:现在,老师要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啦。问题(1):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

(生答:因为上学路远,跳过急水河比较近,可是水流湍急,两岸陡峭,人掉进河里,发生危险,家长也不允许,所以在河上架桥会方便些。)(放幻灯片12)

师归纳板书:架桥的原因 : 水流急、岸陡峭、不允许

②师:问题(2):皮巧根是怎样造桥的?你画了哪些句子?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③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画出来的句子。根据学生读的句子,教师随机归

纳板书:架桥的经过:磨斧子——砍柳树——架柳桥——砍光枝——加栏杆

④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边读边想象皮巧根在造桥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生朗读句子)

⑤师:你们从哪些地方读出了皮巧根造桥不容易?(学生回答后放幻灯片13)让学生读一读上面的句子。

⑥师:这座桥,人们称它为什么桥?(放幻灯片14)。有了皮巧根桥,人们,特别是孩子们过河会怎样?(放幻灯片15)

⑦师:问题(3):为什么后来有了新桥,人们还是那样喜欢叫“皮巧根桥?”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14—15自然段,再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学生汇报后,放幻灯片16)

⑧师:虽然皮巧根还是个孩子,但他用爱心为人们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桥,受到人们的爱戴与敬仰,为了表示对皮巧根的无限感激,为了纪念他,所以人们一直用“皮巧根桥”。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皮巧根是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他用爱心为人们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桥,受到人们的爱戴与敬仰。

2、师:在生活中,像这样有爱心的人还有很多,你能说一两件事来体现人物的良好品质——爱心吗?(学生说实例,教师加以引导)

五、布置作业,指导完成

1、(放幻灯片17)师:请大家看看屏幕上的两个练习题,你们会做吗?(学生口答,师演示答案)

2、师:今天,同学们听讲认真,我希望你们以后继续保持这种学习习惯。(放幻灯片18)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2、教学难点

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二、教学准备

蝙蝠、雷达的图片,仿生学资料,生字卡片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生自主学习

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

2、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读情况。

4、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

5、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合作学习,突破重点

1.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仔细品读七、八自然段

2.小组代表反馈交流

师用课件演示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探测障碍物的方法,请生填空。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二、拓展延伸

1.自读全文,说说你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示?人们的哪些发明都来自动物的启发?

2.阅读资料袋,补充交流仿生学的资料。

3.根据仿生学自己动手设计一种小发明。

三、写生字词

1.认读生字

2.提出难写的字

3.各自说出记字的方法

4.给生字组词

5.抄写生字词。

四、总结

五、板书

超声波

嘴巴

障碍物

反射

耳朵

蝙蝠

雷达

无线电波

天线

障碍物

反射

荧光屏

小学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