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浅殇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合集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用处,激发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愿望。

2、学会叔、永、号、市、存、入等6个字。

3、有感情朗读课文,对话用恰当语气。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用恰当语气朗读对话。

教具准备:书上两幅插图投影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有迷路经历吗?同学介绍,小方也迷路了,这节学习29课《小方找舅舅》板书。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名读,思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三、分析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小方找不到舅舅急切心情的句子。

同学们开始画。

指名说句子,并体会其中句子和词的含义。

是谁帮助了她?民警叔叔用什么方法帮她找到舅舅的?

个小组分别讨论。指名分别汇报。指导朗读课文。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计算机的'用处(讨论)。

指名介绍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表演故事情节,再现课文内容。六、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在文中画出本课生字所在词和句子。

三、学习本课生字。

四、小组讨论怎样识记每个字。各小组汇报

五、指导书写。

六、同学讨论,给每个字组词、造句。

七、作业 阅读《课外读物》的第70篇文章《蝙蝠和雷达》。

八、教师总结。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学习文言知识

2、体会作者感情,领悟作者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看一组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沧海一粟 遗世独立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取之无尽 用之不竭 水光接天 成语是我们民族语言的瑰宝,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如此多的成语竟然出自同一篇文章《赤壁赋》,由此可见这篇文章的生命力之旺盛。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这篇文章。

二、诵读。

1、让我们在朗朗书声中走进文本。要求标画出体现作者感情变化的字眼,同时标画出和你产生共鸣或者电到你的句子。

2、学生交流自己标的句子,读给同位听,之后站起来读给大家听。老师作出点评。同时告诉大家诵读的几个层次:读准字音——学会断句(语法结构、句首句末语气词)——控制语速——融入感情。

3、老师可以给学生示范背诵第二段。

前三个层次只是技术层面的,最后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需要心灵的参与。让我们更加的接近苏轼,走进心灵。

  三、感情概况

刚才大家已经把有关情感的字眼标画了。是哪几个词语呢? 乐——悲——喜(考验大家的筛选能力)。

这里有赋的写法:往往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作者内心的一种斗争,或者为了便于表达自己复杂在情感。那么作者为何而乐,为何而悲,又为何而喜呢?

四、赏析“乐”

1、作者为何而乐?赏到了美景。如何表达自己的乐?喝酒、吟诵、唱歌。

2、大家选取一句表现“乐”的句子。先解释,之后赏析给同位听。沟通交流。达到悟读。

3、文言知识:纵……凌……:替代法翻译。

4、指导赏析的角度:翻译、内容、字词的表现力(语言)、情感、联想(诗词、东坡其人、自己经历体会)。

老师示范赏析: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写出了喝酒唱歌的场面,一个甚字写出了自己快乐的程度,而扣舷的动作则表现了作者沉醉其中的心情。这让我忽然就想到了笑傲江湖里面的一个场景,一群人围坐篝火旁齐唱“沧海一声笑”,当时看了非常感动,沧海?为何还笑?那种经历江湖一切险恶之后笑看苍生的心态体现了出来。

5、快乐到一定程度,人们都会唱起来。那么苏轼唱了什么呢?体会唱词,前后四人一起研讨,一个同学按照自己体会的感情读出来,其他三人一起分析。读析融为一体。

1兮:来自屈原,屈原经常叹息,所以此字要拉长读,属于长叹。

2美人:来自屈原,往往以香草美人入诗,香草自比,美人则是自己在理想或者圣主贤臣的代表。对美人什么态度?从悲伤中我们体会出苏轼那种不放弃人生追求的精神?什么追求?还是有儒家思想的入世精神。所以我们要从悲伤的歌声中体会出这种昂扬向上。

写作此文,作者被贬偏远的黄洲做团练副使,相当于被流放,远离都城。这时他已年迈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流水,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知人论世)

五、赏析“悲”

1、想起自己的遭遇,本来还喝酒唱歌的作者忽然悲从心来。那么,作者悲伤哪些内容呢?在朗读中体会并且赏析,有体会你先别告诉别人,一会儿考考别人。提问要具体。

2、文言知识:渺:渺小。哀:哀伤。羡:羡慕(补字翻译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结构分析(对文: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到底算什么?这个问题引发古今中外无数人的感慨。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比如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比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比如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4、方其……而今安在哉!:

1读出前后情感的变化。最后一个句子重读以表达感慨之情。

2体现了苏轼的什么情感?有钦佩,有羡慕,有悲哀。为何钦佩?因为自己也希望有象曹操一样的功业,强烈的入世思想的体现。

到这里如果文章结束,那就不是苏轼了。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够在这种无路可走的时候,找到一个突破口,从而超越自己,从而也就超越了别人。正如莫泊桑所言:人的一生,不像你想的那么好,也不像你想的那么坏。关键看你如何突围。

六、感悟“喜”

苏轼如何超越了自己呢?他的超越体现在哪些方面?讨论给你带来什么感悟。

(1)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回扣了首段,一开始作者本来就沉浸在美景之中的。回归自然,回归纯净,回归自我。

(2)“物与我皆无尽也”如何理解?物是永恒的,但人为何也说永恒呢?

从儒家思想来说,人可以不朽,但需要通过一些途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达到三者任何一个,都算作永恒。

从道家思想来说,讲究“一死生”,注意道家思想和道教的区别。道家尊崇崇尚自然,顺应事物发展规律。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方式。

佛家思想的禅宗:讲究生死轮回,生命完成一次生死如同月亮完成一次圆缺,生生死死循环不止,生命的轮回让人不再感觉生命的短暂。

(3)苟非吾之所有……:轻视物质的东西,轻视有限的时空。《观棋》: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渡海》:兹游奇绝冠平生。当别人都在关心你到底能飞多高的时候,有个人还在关心你飞的累不累,这就是友情。

(4)这里的“喜”和开头的“乐”内涵一样吗?区别是什么?

乐:面对突来的美景的欣然反应,未经思考的接受,侧重感官的体验。如同当今很多人登山后的“啊……啊……”。但我们已经看到“乐极生悲”。

喜:是理性思考之后达到的一种精神的解脱,是感情淬火后发自内心的欣喜,这里的喜是“喜从悲来”。

七、自我救赎

作者在入世与出世,在积极与消极的斗争中,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儒释道多种文化的浸润,三种思想完整的融入了苏东坡的内心并达到了和谐与统一。为何会达到这种和谐?作者的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情商比较高。当然情商的来源还是一个人不断的积累。

当年苏轼从海南回内陆,运河夹道千万人观看,他们看的哪里是苏轼,他们的表现只能解释为对文化的敬仰,对一种豁达人生态度的执着,这观摩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延伸我们不可考,在时间的延伸上我们也是观摩者之一。这充分的说明了苏轼的不朽,中国文化的不朽。当年苏轼看到这种情况,他怎么反应?既没有挥手“同志们好”,也没有受宠若惊。他的一句“莫非看杀轼否”,以苏东坡式的豁达与幽默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精神。

八:背诵你最喜欢的句子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设想

《隆中对》是《诸葛亮传》的前一部分文字,题目是后加的。虽是节选,但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洞察时势和远见卓识,表现他善于根据客观形势制定建国方针,以统一天下。

文章第4段“隆中对策’’摆事实,讲道理,理由充足,结论明确,对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和说理能力大有好处。教学时应结合这一段进行必要的读写训练。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变化现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应结合课文,并联系过去学过的文言文讲正确,讲清楚。

学习本文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诸葛亮在青年时期就有远大抱负、非凡才能和卓越见识,并从中受到教益,立志培养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准备,布置预习要求

1.准备一幅《三国形势图》,标明课文中提到的这些人当时所占据的地盘。

2.要求学生课前认真朗读课文,结合看注释,查字典,初步体会各段的主要意思。

二、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解题。

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补充以下要点:

1.陈寿,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仁晋任著作郎,平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20xx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三、结合《三国形势图》,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

1.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广大农民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纷纷举行起义,规模的为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

2.各地豪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军过程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面。当时势力较大的军阀有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孙坚和他的儿子孙策、孙权、吕布、张鲁、刘璋、马腾、曹操等。以袁绍势力为,占有现在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刘表占有现在湖北省荆州一带,孙坚占有长江下游的南部,张鲁占有现在陕南川北的汉中一带,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

3.曹操有雄才大略,又利用他的特殊地位(汉献帝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xx年官渡之战中,以几万兵力击败袁绍的几十万大军,到了公元220xx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几乎控制了整个黄河流域,成为势力的军阀。

4.刘备靠镇压黄巾起家,纠集了几千人马,但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等人,公元220xx年,到荆州依附刘表。公元220xx年,经徐庶推荐,三次到隆中(襄阳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葛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课文即记载了第三次会见时谈话的内容。

四、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

⑴陇:lǒng,通“垄”。田地分界的稍稍高起的小路(《陈涉世家》“辍耕之陇上”),在耕地上培成一行一行的土埂,在上面种植农作物。本文中“陇”和“亩”结合在一起,泛指田地。

⑵好:hǎo,喜欢。

⑶颍:yǐng,不要写成“颖”

⑷就:接近,趋往,动词,与现代汉语作副词“就”的解释不同。

⑸诣:yì去到,一般用于到上级或所尊敬的人的地方去。

⑹屏:bǐng,屏弃,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⑺颓:tuí,崩坏,倒塌。

⑻度:duó,估计、衡量。

⑼信:通“伸”,伸张。

⑽用:因(此)。

⑾猖獗:颠簸受挫。和现在的通用义不同,要特别注意。

⑿胜:shēng,尽。

⒀数:shǔ,计算。

⒁挟:xié,挟持,控制。

⒂沔:miǎn,水名。

⒃会:guì,指会稽郡,今浙江北部。

⒄殆:dài,大概(另一义为危险)。

⒅资:资助,给予,动词,现在通常和别的词结合作名词用。

⒆暗:àn,昏暗,愚昧。

⒇殷:yīn,富裕。

五、教师逐句领读课文,学生在跟读时要注意句中的停顿和重音

六、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重音和停顿

七、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对着注释,试着口译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本堂课引导学生边读边口译课文,要求采用直译法,忠实原意,字字落实;针对学生理解的不确切或有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并重点提示下列词、句,要求学生加深理解,注意积累,掌握规律。

一、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要移到谓语前。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

2.“欲信大义〈于天下〉)”——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

3.“曹操比〈于袁绍〉”——曹操和袁绍相比。

4.“信义著〈于四海〉——威信和正义在全国都很显著。

二、几个难句

1.“跨州连郡者”——指控制几个州郡的地方军阀。州、郡,均为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域。

2.“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岂有意乎?”——两个“岂”字都不能译为“难道”,应译为“可”,表示一种委婉而期待的语气。(一说“岂”,相当于“其”,表语气,亦通。)

三、学生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整理笔记,掌握并积累重点提示的词和句子。

2.熟读第3、4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初步理清全文思路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为人。

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写刘备三顾草庐,着重写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第四部分(第6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和信赖。

三、精讲课文第三部分

1.思考:“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怎样的态度?刘备的话有哪几层意思?

明确:五个宇表明了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又表现了诸葛亮对进退出处大节十分慎重,必得贤明知遇的君主然后才肯出山的态度。这一段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用了“刘玄德三顾草庐”,“对隆中三分决策”两个回目来写。“三顾草庐”一回,写得曲折起伏有声有色,而本文是历史著作,只用了五个字就把过程交待清楚,文字极其简炼。刘备此时的心情是十分焦急的,但态度谦虚诚恳,语气委婉有致,措辞简明得体。分三层意思:(1)概述当前政治形势,站在汉王朝的立场,对曹操等人表示了强烈的愤恨,对汉王朝的命运表示深切关注。(2)申述自己的抱负和处境,俨然以兴复汉室、剪除奸恶为己任。(3)表明几次相访的意图,询问诸葛亮除奸兴汉的大计。这番表白,恰合诸葛亮的抱负,于是他才提出了的“对策”。

2.思考:诸葛亮的对策为什么要先从形势谈起?他又是怎样有理有据地分析各方面的

政治军事力量,为刘备作出除奸兴汉的决策的`?

明确:先从形势谈起,是对刘备说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也是为下文确定策略提供根据。

诸葛亮的应对可分两层来分析:

前一层是对时局以及曹操、孙权、荆、益二州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地理形势等的分析及对策。

(1)论曹操:曹操是“兴复汉室”的主要障碍,是刘备的头号敌人,也是诸葛亮出山后直至逝世前坚持讨伐的惟一目标(包括以后的曹魏政权)。对曹操的分析是:先以袁绍作反衬,突出了曹操的谋略出众,能以少胜多,转弱为强;次写曹操军事力量的雄厚(“百万之众”);再次写曹操政治地位优越(“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得出结论:“此诚不可与争锋。”这里所说“不可与争锋”,是指刘备的力量暂时还不能胜过他,因此,不能硬拼,要待机而动,不要误解成不能和曹操交锋。

(2)论孙权:孙权是刘备另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也是诸葛亮心目中在未剪除曹魏以前要倚为外援的惟一对象。孙吴方面政权巩固(“已历三世”——孙坚、孙策、孙权),地理条件优越(“据有江东”,“国险”),人心归附(“民附”,“贤能为之用”),由此得出结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论荆、益二州:曹操既不可争,孙权又不可图,为刘备计,出路究竟何在呢?于是诸葛亮就着眼于另外两个地盘:荆州和益州。荆州是刘备目前栖身的地方,刘备在患难之际投奔刘表,受到上宾的礼遇,所以诸葛亮在分析了荆州的地理形势、物资条件,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证明完全正确,就在下一年,曹操就率兵攻打荆州,以后曹、孙、刘三方为争夺荆州,发生过多次纠纷和战争),而其主又无能之后,用委婉的语气表达了荆州可取,失良机(“此殆天……岂有意乎?”)的结论。最后分析益州。益州和荆州不同,荆州是四通八达的军事要地,易于攻敌,也易于受敌;益州是天府之国,是最理想的根据地。所以诸葛亮着重指出它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物产丰饶,是“天府之土”,并举汉的始祖刘邦的史实作证,又指出刘璋昏庸懦弱,与张鲁不和,且不知存恤国力民力,因此政权不稳,民心已失,人才思得明主而事。这里,结论——是建立帝业的理想根据地,又有可乘之机——虽未明确提出,但不言而喻了。

后一层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建国方针政策,以及伐曹进军的路线。

诸葛亮先分析了刘备现有的优越条件:政治上有号召力(“帝王之胄”),社会上有威望(“信义著于四海”),又虚心求贤,人才荟集。再指出应如何准备创造新的条件:①建立根据地(“跨有荆、益,保其岩阻”),积蓄力量;②搞好和西南各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和夷越”),解除后顾之忧;③联合孙权(“外结好孙权”),争取同盟者;④革新政治(“内修政理”),取得各阶层的支持。然后提出伐曹兴汉的时机和步骤。如前所述,曹操这时已很强大,所以要等到“天下有变”,即有了可乘之机,才进行讨伐。在军事行动上,诸葛亮提出兵分两路,像钳子一样夹攻敌人的高想,并用反问句强调这一行动必然会得到人民拥护(对此决策,诸葛亮身体力行,付出毕生精力)。最后,用预言的形式,作出整个对策的结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圆满地回答了“君谓计将安出”的发问。“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表明了刘备内心的无限喜悦和赞赏,也表明了两人的政治见解完全一致。

3.小结这一部分。

在这段对策里,年仅26岁的诸葛亮,准确而深刻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预见到今后将会出现的鼎足三分的局面,并事先为刘备规划了战略决策,以后事态的发展,基本上符合隆中对策的预言。这就充分显示了这位青年政治家、军事家的卓越见识和非凡才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备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赞助,就不能成就他以后的霸业。当然,诸葛亮之所以能作出这样的分析和规划,是他密切注意时局及其他有关资料,深入观察和研究时局的动态和发展的结果。不关心和观察时局,胸无大志,鼠目寸光,是不可能作出这的对策的。在对策中,还可看到诸葛亮主张爱恤民力,信用贤才,革新政治,争取同盟者,认真研究各种力量的特点及其矛盾关系,作出相应的战略决策,这些在当时及此后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这一段不仅内容精辟,而且论证严密,对每种力量的分析,都是先举出充足的论据,进行推理,然后作出明确的结论。这种说理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四、简析课文第一、二、四部分

思考:这几部分在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本文在叙事上有何特点?

明确:

1.第一部分(第1段):写诸葛亮“躬耕”而“好为《梁父吟》”“自比管仲、乐毅”,是正面写他有不凡的抱负;“时人莫之许”从反面衬托,说明一般人不了解他;“惟……谓为信然”一句则从侧面写出只有知己才真正了解他。这一段使人们对诸葛亮有一个初步认识。为下文刘备的出场作铺垫,为徐庶荐诸葛亮埋下伏笔。

2.第二部分(第2段):徐庶把诸葛亮比作“卧龙”,这一比喻形象地显示了诸葛亮是一个隐居山野而具有超人才智的非凡人物(“龙”是传说中的动物,“卧龙”是说它目前虽然卧伏在草野之间,一旦风云际会,就会飞腾九天的)。刘备的“君与俱来”四字,既表明他希望招致人才,又反映了他对诸葛亮还没有真正了解和高度重视。徐庶建议刘备亲自往访,“不可屈致”,就进一步说明诸葛亮的卓越不群,从而提高了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并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3.第四部分(第6段):写关、张不悦和刘备称他得亮“犹鱼之有水”,照应开头,再次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这一比喻也写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赖和极为满意的心情。

从这几段文章中可以看出本文在叙事上既简洁又生动,虽系节选,但有首有尾,独立成篇,全文过渡自然,联系紧密,重点突出,结构完整,值得学习借鉴。

五、简要小结全文的写法

《隆中对》一文仅用五百余字,材料又以对话居多,但能鲜明地树立起诸葛亮的形象,这是只有大手笔才能做到的。一方面由于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手法,从不同角度来突出诸葛亮的品行、性格、远见和才能,另一方面又处处围绕诸葛亮进行详略得当的剪裁,使得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六、学生齐诵第4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第4段。

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中“徐庶走马荐诸葛”“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对隆中三分决策”等有关回目,并与课文比较两者写法的异同。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运用查阅相关资料和考察的方法,了解地球的物质有哪些变化的现象;

在查阅、搜集、考察等活动中,意识到太阳与地球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能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在了解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活动中,产生较浓厚的兴趣;

知道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与太阳有关系;

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教学准备

1.水三态变化、岩石风化和风的形成多媒体资料或图片资料等。

2.岩石风化的实验器材。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生列举地球上的物质变化现象

1.谈话: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了解了地球上的生命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球上其他物质的变化与太阳有没有关系呢?今天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提问:我们学过哪些物质变化的现象?你所想到的这个现象有什么根据说它是物质变化现象?

3.学生汇报,并阐明其依据,教师将那些有依据的现象简要板书在黑板上。

4.指导学生观察思考黑板上列举的各种物质变化现象,提出给这些现象制定分类标准的要。

5.学生分组讨论分类标准后汇报。

6.教师引导大家选择按照是否产生新的物质这一标准分类,并阐述分类结果。

7.提问:按照是否产生新的物质给这些现象分类,那些没有产生新物质的现象有怎样的共同特点?

8.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从这些现象都是形态发生了改变这个角度进行总结。

二、认识地球物质变化与太阳的关系

1.提问:这些形态发生变化的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后,教师组织同学在班级内展开交流活动,通过同学的阐述解释,让大家都明白这些物质变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3.谈话:我们已经弄清这些现象分别是怎样产生的,其中有哪些现象与太阳有关系呢?如果这个现象与太阳有关系,是什么关系呢?

4.学生自由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组织大家进行评价,最终将这些观点落脚到关注水的蒸发、岩石的风化和风的形成。

5.指导学生归纳太阳与这些现象的联系,并指导大家把这种联系填写在教材第35页的方框里。

6.教师简要讲述水的蒸发、岩石的风化和风的形成,并小结地球物质变化与太阳的关系。

第二课时

一、认识由太阳热量引发的物质变化现象的重要性

1.提问:如果没有太阳,现有的各种自然现象会有怎样的变化?

2.学生汇报各自观点,教师适时组织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以完善和统一认识。

3.教师从水的蒸发、岩石的风化和风的形成三类自然现象在失去了太阳热量之后的浅层次变化进行小结后,引导学生以一种物质变化现象为例,进行更为深层次的推测,即进行三层或三层以上关系的推测,推测这些现象没有太阳最终的变化是怎样的。

4.学生推测,并将推测表达记录在教材第35页下面的空白处。

5.在学生自行推测记录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大家进行广泛的交流,以统一认识。

6.教师小结,将观点落脚到让学生认识到,由太阳热量引发的物质变化现象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二、进行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1.聚焦现象,引发思考

①演示:老师手里拿出两块大理石,一块高温烧过,一块没烧过。推荐一位班级中力气最大的学生上讲台,把没烧过的给学生。学生使劲捏之后,没任何反应,教师捏自己手中的大理石,很轻松的把大理石捏碎。

②提问:是不是老师是大力士?学生猜疑岩石里面有文章,必定提出要求交换大理石。

③演示:交换岩石重新实验,结果现象相反。

④谈话:虽然都是大理石,但是岩石结实的情况不一样。是什么原因使坚硬的大理石变得如此松软了呢?

2.探究奥秘,寻求证据

①谈话:联系你们学过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想一想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原因使大理石变得松软了?

②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阐述自己的假设——温度热胀冷缩使岩石崩裂。

③提问:如要想知道温度热胀冷缩使岩石崩裂能否使岩石改变模样,同学们想怎样研究?

④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⑤视学校教学条件,教师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按照点燃酒精喷灯——坩埚钳夹住大理石(原先没有处理过的那块)在酒精喷灯上加热1分钟——放到水里冷却的步骤,重复两到三次。

⑥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温度热胀冷缩使岩石崩裂。

3.反思结果,理清认识

①提问:这一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

②学生汇报各自想法,引导学生认识到,酒精灯的`热量相当于太阳的热量,加热的岩石相当于自然界中受到风化的岩石,没有加热的岩石相当于自然界失去太阳热量影响的岩石。

③教师总结:自然界的岩石也会在太阳热量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化,但是时间是比较慢的,我们把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叫做岩石的风化。岩石的风化是发生地形缓慢变化的第一步,它为坚硬的岩石最终形成生长植物的土壤提供了重要保证。当然,如果失去了太阳,也就没有这样的变化,地球也将保持岩石地表的风貌。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由3部分组成:一是以古诗《山村》为识字材料,通过引导学生熟读这首诗来进行识字;二是要求认识和会写的生字;三是组词练习,插图中导读小伙伴龙龙和文文正在进行组词练习。这些材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四、五、六、七、十”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通过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咱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

两棵小树十个叉,

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

天天干活不说话。

谁知道谜底是什么?(手)对,这则谜语的谜底是“手”。两只小手共有几个手指头?大家赶快数一数。(学生边数教师边在黑板上板书“1、2、3、4、5、6、7、8、9、10”10个数字。)

2.这10个数字还可以分别用10个汉字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10个汉字,怎么样?(板书课题,并领读)

(学生对新知的构建是在新知与已有经验和现有认识水平的碰撞中实现的。为促进新知的构建,教师先用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导入新课,把“1~10”与10个表示数字的汉字联系起来,提前渗透文本内容,实现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新知的有机结合,可增强学习兴趣,减缓学习坡度。)

二、学习古诗,认读生字

1.我国宋代有个叫邵雍的诗人,把这10个汉字都写在一首诗里面,想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请大家翻开课本第42页看“识字(1)”——《山村》。现在,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这首小诗,然后在诗中找出“一至十”这10个汉字,并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生自由读文)

2.谁想把这首小诗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想要解决自己不认识的字应该怎么做?(让学生总结,通过认真听别人读来解决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进行听读识字。)

3.通过听和读,你认识了哪几个生字,到投影前指着文中的生字领着大家读一读好吗?

4.现在,有几个淘气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跑了出来,你能认出他们吗?(出示生字卡片:山、村、台、九、枝。指名认读、抢读。)

(由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识字课,在教学时应该适当降低难度,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然后让他们自主阅读与其他多种方式阅读相结合,用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把诗读熟,并做到不漏字、不添字,准确,通顺。)

三、指导朗读,探究方法

1.这首诗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一路走去二三里,不远处有个小山村,村里有四五户人家升起了炊烟,六七座亭台掩映在绿树丛中,鲜花簇簇,一片恬静美丽的景象。(教师边用语言描绘边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勾画出诗中描述的美景。)大家看(指板画),美吗?现在,你想怎么读这首诗?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2.现在老师也想读读这首诗,你们想听吗?

(让学生通过听老师范读和评价老师的朗读,意识到读古诗不但声音要响亮,还要注意节奏的抑扬顿挫。)

3.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之后由其他同学评一评,再指几生读一读,评一评。)

4.同学们知道了这么多读古诗的.窍门,你们有信心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读一读看看。(生同桌间互读互听。)

5.谁能试着把它背下来?

(学生自由背诵,同桌检查背诵,指名背诵。)

6.同学们背得真好!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

(引导学生把图画和诗句对应起来,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再通过反复的朗读、背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语感。)

四、小组合作,学习写字

1.这节课我们不但诵读了古诗,还认识了这几个生字(出示:四、五、六、七、十)可是,这5个生字是我们应该会写的,老师问问你们能不能把它们写好啊?

2.首先我们来学写"四"字,大家看一看这个字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四”字的第2笔是“横折”,第4笔叫“竖弯”,探究"四"字的书写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

(师先范写,然后要求生练习写3~5个。生写时师巡视检查指导,注意搜集典型进行评议。)

3.现在我们再来学写“五”字。(注意:要给学生讲清楚各个笔画,特别要提示“横折”为一笔,规则为:从上到下。)

4.学写"六"字。(板书:六。指名说一说写“六”字应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六”字的撇不能写成竖或点,点不能写成竖或捺。)

5.学写"七"。(指名到黑板上田字格中书写“七”,注意“七”字中的横要略斜。)

6.学习书写“十”。

(引导学生观察横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一”写在横中线上,“|”写在竖中线上,学生自己练习写,反馈、评议。)

7.请同学们把每个字再写一写,写完了请同桌评一评。

(认识生字、写生字是本课的重点,教学时,要调动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观察、认识新笔画“横折钩”“竖弯”。指导学生书写时,重在指导学生掌握笔顺和书写规则,注意间架结构。)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什么啦?(引导学生整理学过的知识,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2.在这首古诗中,作者把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词语也用到了这些数字。(出示卡片:四面八方)你能试一试用今天学过的字组成一些词语吗?

(利用本课所学的字进行扩词练习,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3.同学们也可以回家试给这首诗配上画,并在上面写一写今天学到的生字,让爸爸妈妈也来分享一下这首古诗中的美好意境,好吗?

【教学总结】

《山村》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古代童谣,说的是郊外幽美的景象: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住着几户人家。山里有几座亭台,树上、路边盛开着各色的花,非常富有诗情画意。这是本册课本出现的第一篇识字的课文,课文中出现的是最常用的十个数字,很多小朋友可能已经在生活中认识了,因此难度不是很大。内容方面,一方面借助课文的插图让学生边读边点一点每句诗说的是图中的哪部分来理解诗意,另一个方面,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娓娓动听的话语,描绘诗中的景象,让学生萌发对”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乡村美景的向往,更重要的是还运用了各种形式的朗读来让学生感悟诗中描绘的景象。

识字是写作和阅读的基础,也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本学期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下面,我谈谈本节识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我想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2.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3.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3.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4.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那一片爱恋之情。

2.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去观察过虫子吗?那你看到过“草虫的村落”吗?“草虫的村落”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思考:“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字词检查,并结合课件学习生字词。

(3)交流反馈。

三、梳理内容,明确场景

(1)快速默读: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你会怎样分?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

交流反馈:

①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个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成的。

②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

作者是怎样想象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他把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村落”。)

③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

交流时,教师相机出示: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终于走出一条路。”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有建筑,有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

①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理解“追随”)

②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静谧”不但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作者的心境非常平静、人很放松。有这样的环境和心情,才使他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才会发现这“草虫的村落”,才会发现——(生齐读)

“我发现了草丛中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那里,我们发现了一个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为什么说这是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呢?我们到下节课再去学习。

2、作业: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发现了一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作者认为“草虫的村落”是个“快乐天地”?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大家自由读,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自由读,画句子。

二、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①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

a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b 你从哪里看出甲虫是勇敢的?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小侠客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他是快乐的。

②云游四方,回到家乡,同伴们是怎么招呼游侠的`?你感受到它们的快乐了吗?

(2)从“村民的和谐生活”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地很投机”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得很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的融洽。他们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理解甲虫们所在的音乐厅很美,是“天然”的。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

①联系实际,说说你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出来的音乐。

① 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在我们看来,这声音似乎还不至于超过“人间的一切音乐”。但作者却这么认为,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抓住“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③小虫们特有的灵性和才智让作者佩服。读好这句话。

(4)从“村民的劳动”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家庭的责任,促使甲虫们勤劳地工作着,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快乐着。)

小结:通过交流,我们体会到甲虫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地生活着,劳动着,也快乐地创造着。

(5)第9自然段,“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思考:“我”还会看见些什么?(市场里,甲虫们做买卖;公园里,大甲虫在教小甲虫寻找食物……)

三、升华情感,进行练笔

小甲虫们不但有生命,还有灵性。这是作者用心观察的结果。

(1)自由读最后两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体悟作者对田野、对大自然充满了喜爱之情。)

(2)只要我们能像作者一样用心去观察,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说说你去观察过什么?

(3)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写下来,写的时候要学习作者的写法,融进自己的感受,等会儿我们看谁写得最生动。

(4)交流反馈。

四、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第4课。

板书设计:

3 草虫的村落

黑甲虫——游侠

小圆虫——少女

灵泉般的音乐

勤勉地劳作

(想象丰富,感受独特)

标签: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