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何必等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自然,积累背诵古诗,并能展开想象,续写诗歌。

2、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诵读理解,感受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请教。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背诵古诗;诵读理解古诗,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

(2)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前两部分寻找共同点。

都是以“风儿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提出疑问,以“风儿已从那里走过”收尾。

(3)引导学生观察诗歌旁边的插图,进一步理解诗歌。

(4)你能模仿这两小节续写这首诗歌吗?充分展开想象,注意观察插图。

学生自由续写。

同桌相互交流,小组交流。

(5)指名交流,选择写得好的师范读鼓励。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过的古诗有很多,指名背诵几首。

(2)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带有“风”字的你知道多少?

分组交流,共同回忆。

(3)将全班分成两组,比比哪一组背得多。

(4)选择其中的一两首齐读背。

二、小结

在课外注意古诗的积累,还可自己尝试着写一些简单的诗歌或儿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古诗。(教师正音)

2、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3、简单介绍古诗的作者。

4、仔细观察古诗边上的'插图,图诗结合,尝试着理解。

分小组交流理解。

5、指名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拔。

从这首古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6、练习背诵。

7、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认读要写的一段话。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段话的版面(行、列)安排。

老师在学生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指导学生书写。

(3)提示个别不太容易写好的字应认真描红。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说说好在什么地方;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三、小结

作业:抄写古诗;写习字册。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信息资料】

多媒体课件及我国名画家的作品、学生给画配话的练习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启思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

(板书:画家牧童)

2、齐读:

你发现了什么?猜猜我为什么这样写?

(因为戴嵩是大人,是画家;牧童是小孩,是放牛的)

(板书:大人,小孩,画画,放牛)

那么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初步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在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学生回答交流。

3、教师小结:

大画家画了《斗牛图》后,小牧童竟然挤进赞叹着的人群,指出他的错误。大家都呆住了,然而,画家却把小牧童叫到跟前,虚心听取牧童的意见。

4、认识画家:

⑴ 你了解戴嵩吗?

⑵ 从哪些句子看出他很著名?将句子画下来。

⑶ (课件出示句子)怎样读才能让人感觉戴嵩是著名的画家?学生练习读、教师范读、指名读。

⑷ 练习用一就说话。

⑸ 课件出示我知道中有关戴嵩的内容。

5、过渡:

传说有一次戴嵩的好朋友请他作画。画什么呢?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斗牛图》是怎样画的呢?

三、对比感知

1、默读课文第二段,画出画家画画的`句子。

⑴ 课件出示句子,练习朗读。

(突出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指名读,老师评,学生互评。

(以评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画家的高超技艺。)

⑵ 边表演边用自己的话说说画家是怎样画画的?

⑶ 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2、思考:

对于戴嵩的画,大家是怎样评价的?

⑴ 出示商人、教书先生的话,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用称赞、赞扬的语气)

范读,分角色读,指名读,师生互评。

⑵ 结合插图学生想象:图上还有些什么人,他们会说些什么?相机理解纷纷称赞。

3、谁的眼睛亮:课文里有三个词语表达的意思差不多,找找看?

4、大家对戴嵩的画赞不绝口,可是小牧童却说他画错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⑴ 轻声读课文5、6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⑵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练读牧童的话。

⑶ 观察图画,想象当时的情形:

人们的表情怎样?又会说什么?

⑷ 有感情地朗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

练习读、同桌分角色读、评议读、范读、表情朗读。

5、指导:

像炸雷一样的声音怎么读?

此时,人们有什么表现?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戴嵩的画错在哪里?

谁能当一当小牧童帮大画家改改他的画?

老师与改画的学生交流。

四、朗读感悟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话想说?

(相机板书:谦虚、勇敢、实事求是)

2、对比感悟:

戴嵩和牧童有什么不同?

3、小结:

他们年龄不一样,地位不一样,生活不一样,,但是他们具有的优秀品质都是非常了不起的。那,课题这样写合适吗?

(教师重新写牧童,字的大小和画家一样大。)

4、小组内分角色表演朗读,体会人物品质。

五、拓展延伸:配乐欣赏中国画家的作品

重点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李苦禅的《鹰》,请学生为他们的画配上话,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几句都行。

六、总结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向我们展示了大画家的谦虚、崇高与伟大,展示了小牧童的率真,敢于挑战权威的好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板书设计】

21、画家和牧童

大人 小孩

画画 放牛

谦虚 勇敢、实事求是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多音字组词练习,使学生区别多音字的不同用法。

2、通过照样子组词练习,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

3、通过把词语连接成句的练习,引导学生自己感悟组成一句通顺的话,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

4、在认识修改符号的练习,为使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造句、习作打下基础。

5、阅读短文的练习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初步学习状物的一些写法。

6、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7、学习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小物件。

教学重点:

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为习作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利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造句或习作。

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区别多音字的用法,并进行组词。

2、通过照样子组词练习,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

3、培养学生积累词汇的能力。

4、通过把词语连接成句的练习,引导学生自己感悟组成一句通顺的话,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巩固本单元的词语。

教学难点:

扩大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以及语言积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本单元的词语。

二、第一题:多音字组词

1、出示:干发倒数(说说它们都有哪些读音?)

2、口头组词。

3、填写在书上括号内,每个字组两个词语。

二、第二题:照样子组词语

1、指名读题和例题,了解题目要求。

2、词语接龙。

3、照样子自己完成。

三、第三题:连词成句

1、指名读题和例题,了解题目要求。

2、自读自悟。

3、小组交流。看谁写的又多又正确。

4、汇报连句的结果,评议。

四、作业:积累本册中学过的多音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修改符号,自己试着用一用。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修改符号。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修改符号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前在我们造句或是文的时候总是出现丢字、错字等情况,今天老师教你几招,学完之后,你们就不会再为写错字、丢字,然后从写而发愁了。

我们一起认识三种常见的修改符号。

二、出示例句。

1、指名读一读句子,思考:句子的毛病出在了哪里?

2、汇报。

3、教师:如果有几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但又同时出现我们就要删掉其中的一个,就要用到删除符号。如果出现了丢字、丢词等情况时,我们就会用到增加符号。如果有错别字的时候我们就能用到更换符号。

4、每人发一张修改条,把其中的错误用修改符号修改。

5、汇报,展示。

三、阅读短文:

1、默读短文,借助字典学习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其余学生思考:介绍了小瓷象哪几部分?

3、汇报说出每一部分都什么样?

4、作者是怎样把小瓷象介绍具体的?(小组讨论交流。)

四、作业:把今天的`感受写一写,出现问题用修改符号解决。

第三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学生要把自己的欢乐或烦恼讲清楚,对于欢乐,大家共同分享;对于烦恼,同学们要给与热情的帮助与鼓励。指导学生先理解题意,然后进行准备,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同学交流。

2、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养成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教学过程:

一、明确交际要求:朗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要求。

(把自己的欢乐或烦恼讲清楚,对于欢乐,大家共同分享;对于烦恼,同学们要给与热情的帮助与鼓励。学生选择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二、选择交际内容:学生自主选择内容,是讲快乐,或是讲烦恼。

(小组学习,学生要学习表达于倾听)

三、进行交际活动:先小组进行听说练习,同学之间互评,在选代表向全班做汇报。

四、进行交际: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五、课堂:

第四课时习作

教学目标:

1、把自己喜欢的小物件的样子,用语言文字文字表达出来。

2、对习作进行点评,让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

3、培养学生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习惯。

4、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把观察到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让学生在点评中认识自己习作的缺点,然后进行修改。

教学难点:

把小物件的样子描写具体。

教学准备:

提前准备好的小物件。

教学过程:

一、习作:

1、朗读题目,理解题意。

2、学生观察自己的小物件,说说它什么样?为什么喜欢它?

3、全班交流。

二、指导书写:动笔写下来,进行习作。

三、修改习作:

1、写完后读一读自己进行修改。

2、请一人读习作,然后全班进行点评。

3、同桌互相读习作,互提意见,进行修改。

四、板书:

语文实践活动6

写样子:先整体后部分;

顺序:从上至下从下至上。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借助“我的词语库”,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4.读懂童话故事,感受朋友间的友情。

二、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1.在识字教学中,注重学生识字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2.感悟朋友间的友情,特别是通过人物语言感悟心情,读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准备

1.识字、词语卡片

2.挂图或课件

3.重点语句投影片

4.学生自制小动物头饰

五、教学时数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感悟,认读“玫瑰”。

1.随板书读题,这是什么样的小院?怎样读出开满了玫瑰花?

2.随课题识记:玫瑰

3.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借助拼音,整体读文。

1.借助拼音朋友,认真读准每一个字音,并把生字画出来。

2.同桌抽读识字新词卡,互相帮助读好每个词的字音。

3.把会认字朋友放回课文中,学生再次练读,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4.指名读书,师生评议,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不好的语句。

(范读或引读)

(三)读中自悟,质疑问难。

1.自己读文,想想你都读明白了什么,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学习小组交流:

(1)用读的方式表达自己读懂的地方。

(2)把组员共同的问题归纳出来。

3.抓住难点问题,引导全班交流。

为什么说“这是咱们的友情花”?“这是森林里最漂亮地方”?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也可以结合同学间的故事,用读或说的`方式都行。

(四)自选角色,情感体验。

1.今天咱们一起来到这开满玫瑰花的小院,你最想当谁呀?

2.自选角色,自由组合,用表演读的方式再现当时的情境,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3.组间评读,深入体会人物心情。

(1)教师引导学生读好人物语言,把当时小动物的心情读出来。

(2)指导后教师与学生分角色再次朗读,把体验到的读出来。

(五)课外延伸,推荐故事。

同学们特别喜欢这个童话故事,一定还想读到这么有趣的故事。老师向大家推荐《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这两本书,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一个星期后,我们召开故事会,每人要讲一个精彩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哪位同学愿意有感情地读读这篇课文?

哪位同学愿意有语气地讲讲这个故事?

哪位同学愿意说说课文哪几句话最让你感动?

(同学自选一个问题准备,然后在小组里选一个问题发言。)

(二)词语积累。

1.读“我的词语库”,并把它们背诵、抄写下来。

2.自主积累:你还喜欢什么词语?什么句子?反复诵读进行积累。

3.积累展示:把自己积累的词句读、背给大家听。

(三)自主识字。

1.认读生字,独立观察字形,辨析结构:

左右结构——说、位、林。

上下结构——各。

半包围结构——发。

独体字——为。

2.描红体会字的间架结构,并正确、端正地抄写字头。

3.独立识记:

(1)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字。)

(2)你觉得哪些字容易错?

4.生字组词练习:

(1)自己读书上的词语。

(2)口头组词训练。

(3)选一个词语造句。

(四)独立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培养良好写字习惯。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小鸟为大树唱歌的动画,教师配音。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面:一棵大树和一只小鸟是很要好的朋友,听,这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条正动情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画面呀。同学们,你们说,是吗?

(是)

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通读全文。你可以一个人读,可以找同桌读,要求边读边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完成屏幕出示的练习题。(课件出示)(教师巡视,学生读书3分钟)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 ),她着急地找呀找,问过了( )、( )和( ),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

2、过渡: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已经能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你们真了不起,那么这篇童话故事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呢?(小鸟、大树、树根、门、小姑娘)她们进行了几次对话呢?(4次)请你们用波浪线划出小鸟说的话,用直线划出大树、树根、门、小姑娘说的话。

三、研读对话,训练朗读

1、指导学习第1组对话。

(1)我们先来看第一组对话。第一次是谁和谁的对话呢?(小鸟和大树。同时板书小鸟——大树 好朋友)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地惜别。大树说…… 小鸟说……(学生串读对话。)(幻灯片出示对话)

(2)你们想,这对好朋友在分别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对话的?请你也就近找一下你的同桌来练一下这组对话,好吗?(生就近找一位好朋友读,师指导)

(3)请一对同桌读对话.(老师评价:老师发现这只小鸟说:“我明年一定回来”时,语气特别坚定,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读吗?)

(4)再请一对同桌读。

过渡: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感觉到这对好朋友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啊,让我们的.男孩子来读大树,像刚才那位男同学这样读出自己的个性,女孩子读小鸟。咱们一起来对对话看,好吗?(男女生分角色读) 你们这是在向朋友保证啊,坚定些,再来一次,好吗?(女生读)

2、自学三组对话。

过渡:他们就这样依依惜别,并做了约定。第二年的春天,小鸟满怀深情地跑回来找它的好朋友大树。然而,往日朝夕相处的伙伴却不见了。她着急地找了又找,问了又问,下面的三组对话,老师想先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面合作来练读,好吗?你们可以自己选定一个角色练一练。(生自由练习)

(1)、指定一个小组读,问:同学们,他们这一组读得怎么样?(学生评价)

A、小鸟应该读得更焦急些。我觉得这样子还不够焦急。

B、我觉得小鸟应该读得再活泼一点。

C、我觉得树根应该读得悲伤一点。因为树根和树它们两个是命运相连的。就等于是好朋友一样。如果哪一方不见了,或者死去了,他们应该是很悲痛的。

从同学们的评价中,我们感觉到了,大家都觉得作为主角的小鸟的话非常重要,应该好好地体会把握。那么就这样,让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小鸟说的三句话。

幻灯片出示小鸟说的三句话。

(2)再指定一个小组朗读。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知道大树哪儿去了吗?(板书:火柴、灯火)

四、角色扮演,体验感知。

是啊!小鸟焦急地寻找着她的好朋友大树,那么我们谁愿意来做一回小鸟?把这令人感动的场面表演出来呢?就在教室里,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着,你在谁的身边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读。明白吗?你们可以用自己的话,

小鸟,找到朋友大树了吗? (没有)

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怎么想?你的心情怎样?你说

你们是不是在心里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增强对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夜晚的美丽。

教学难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收集北京的景色资料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北京夜晚美丽的景色)。学生可能会发出惊叹。

师:看到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同学们都惊叹道:哇,好美啊!却不能用自己的话把它的美丽描述出来,今天我们要一起去学习一篇描写北京夜晚的课文,课文里有许多描写夜景的精彩词语,想去读一读吗?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生读文,勾画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次。

2、指名起来逐段读课文。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力争把字音读正确。

3、齐读课文。

4、检查认字情况。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认字。

5、教师注意指导:

(1)在合作读和比较读时侧重纠正字音。重点关注幕、烁、幢、焕、绚等字的读音。

(2)和学生一起发现、交流识字方法。

A、拆合发识字:烁、辉、夺、扮、幢、府

B、换偏旁:优犹 换焕 煌皇

C、相同偏旁归类识字:烁、煌、焕

(3)组词法认字。

幕:夜幕、荧幕

临:光临、降临、濒临灭绝、来临

烁:闪烁、

辉:光辉、辉煌

夺:夺取、争夺

幢:一幢幢(多音字zhuang chuang)

犹:犹如、犹豫

府:官府、王府

绚:绚丽、

繁:繁华、繁荣

扮:装扮、打扮

宫:皇宫、宫内、出宫

6、课件出示词语(卡片出示词语)

夜幕降临 犹如 王府井 绚丽 繁华 光彩夺目 灯光闪烁

金碧辉煌 焕然一新 一幢楼房 华灯高招 从天而降 装扮

7、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抽读、齐读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正确

烁右边的'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分写成(竖、横)两比。辉字左边光字变竖弯钩为竖提。煌、烁二字左边的火字旁捺变为点。雄字右边是四横,不能少一横。

(二)指导写美观

束:上横宜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单:下横要长,竖要写在竖中线上,要挺直,以支掌全字。

夺:撇捺要左右舒展,将下边的寸字盖住。

雄:左短右长,中间单立人的竖要长。

(三)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观看北京夜景的课件,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写得最多的是什么?(灯)

师:北京很美,尤其是北京的夜景,北京的夜晚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的夜晚欣赏北京吧。

3、自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

(天安门城楼、立交桥、长安街、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故宫)

4、同桌合作读,并体会课文中写的天安门城楼、立交桥、长安街的明亮、辉煌。

5、说说自己读课文以后的感受。

二、赏读课文

1、合作读读课文,看看自己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然后四人小组讨论解决。

2、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联系课文,体会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3、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师生一起去欣赏。

长安街:灯使建筑越发雄伟

理解灯光闪烁、从天而将、金碧辉煌、光彩夺目、雄伟

在理解的基础上造句。

立交桥、环形路:灯的种类多。

理解犹如并造句。

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灯光绚丽,灯光耀眼。

理解绚丽多彩、繁华

用绚丽多彩、繁华造句。

故宫:灯使它更年轻了。

4、就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读(有价值的问题)

注意落实一些词语:倒影、川流不息

5、再读课文,想想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夜晚的北京。

(明亮、辉煌、美丽、繁华等)

6、引导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还可以配合课件一起进行。

三、扩展运用

1、给出重庆夜景的图片,用以下词语说话,看谁用得最多。

高大的建筑物 绚丽多彩的广告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川流不息的汽车 繁华的大街 一幢幢高大的建筑物

一座座立交桥 一束束灯光 金碧辉煌 灯光闪烁

2、除课文后列出的词语外,还可以引导积累运用以下词语:

勾画 轮廓 犹如 装点 繁华 装扮 古老 年轻 倒映 一幢幢

一座座 一束束 灯的海洋 光的世界 川流不息

3、读我知道中的两段话,引导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北京的资料。

四、实践活动

1、选择本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用一幅画表现词句的意思。

2、结合学过的有关北京的课文,如《北京》、《我们成功了》和本课,说说假如你去了北京,你最想到哪儿去看看。

板书:

长安街、天安门城楼

环行路、立交桥 灯 北京亮起来了

王府井、商业街

故宫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使学生能按照日记的格式,学写日记。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检查生字的读音

3小组自学,识记生字

4小组交流

5给生字组词

6指导写字

一、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两则日记的内容。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我”做了几次梦?每一次都梦见了什么?为什么会不同?

2.全班讨论:两次做梦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3.比较朗读

4.指名读课文:读后你想对“我”说些什么?

三、实践活动。指导学写日记。

小学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