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

孤魂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1

【教学目的】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 无”“远. 近”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山水画一幅,小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谜语吗?背背看,对,背的是谜面,那谜底是什么?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谜语诗,诗的名字叫“画”(板书)。

3、出示画。

二、导入新课

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张画,是一张我们中国传统的山水画。

2、指导观察画、理解诗的前两句。

⑴山是什么颜色?(先请前排一位学生说,再请后排一位学生说。)远看也看得清楚,我们户外活动时,很远的大山的颜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⑵为什么这儿山的颜色站得很远都看得清呢?(因为这是“画”)

⑶听山上流水的声音,仔细听。

⑷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声音听得到吗?水声音是怎么样的,学学看。

⑸看,这儿的水从那么高的山上流下来,声音是很大的.,可我们都听不见,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画!)

三、朗读指导

1、这两句诗里,有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请每一个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笔把它们圈出来,指名回答。

2、看,听,都是可以做出动作来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诗人很讲究用词的,看上下句,有一对反义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多整齐。

4、看手势,朗读。

(手势打高,语调升高,手势打低,语调放轻,把诗的美念出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四、指导观察、理解诗后两句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开什么花?

2、春天来了,桃花还开吗?秋天,桃花、迎春花还在不在?冬天呢?

3、那为什么这儿春天过去了,桃花还是开着呢?(是画!)

4、出示小鸟:

⑴这里有只小鸟,你用手扇扇它,小鸟怎么啦?

⑵害怕了,你用一个字来说是什么?

⑶“惊”就是心里害怕了,所以是竖心旁,左边一个北京的“京”,左义右声,这样的字,被称为什么字?(形声字)。

⑷请一位学生走至画前)请你用手扇扇,小鸟惊吗?为什么不惊?

⑸请在这两句诗里圈出反义词。指名回答。

5、朗读指导:

⑴古代的诗很讲究用词,这后两句诗也不例外,名词对名词,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⑵看手势朗读后两句。(手势移动长,语调加长,手势起伏加大,语调快。)

⑶朗读全文。

⑷背诵全文。

五、小结

这首诗的谜底是什么呢?(画)诗抓住了画上山水花鸟的特点,写得很美,也写得很整齐。

六、写字指导、讲评

重点:色、声、无、惊。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2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水、去”等4个字。

2、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水、去”等4个字。

(2)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难点

了解诗句中所说的特点与画的关系。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10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水”这个生字。

2、朗读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3、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有-无”“远-近”“来-去”3组反义词。

一、猜谜激趣,引入新课

1、今天和老师一起来到课堂的是熊大,它给我们带来一则谜语:出示: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谁会读。谜底是什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这则谜语很奇特,它还是一首古诗呢,诗的题目是画,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课题(教师说笔画的名称)。作者是唐代的大诗人王维,他既会写诗,又会画画。

下面,就让我们读读这首诗,欣赏欣赏这幅画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

1、熊大把这幅画带到了课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注意观察时要有一定的顺序,例如:我们可以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看看这幅图上都有什么。图上画了“山、水、花、鸟”,出示“山、水、花、鸟”4个字,一起读一遍。

2、这幅画上的景色美不美。美,下面老师把古诗美美地读一遍,仔细听,我看谁最会倾听。把语文书轻轻翻到67页。你们想读吗。

想,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听清楚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一拼。找几位学生读一遍。

3、为了更好地应对熊大的挑战,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圈生字,圈好之后每个生字多读几遍。

4、你们想更好的`朗读课文,就要过生字宝宝这一关,所以熊大要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

(1)先自由读一遍,(出示带拼音词语),:远近、还有、白色、听说、无声、下去、上来、山水)

(2)指生读,跟着老师读一遍,男生读一遍,女生读一遍;一起读一遍;

5、熊大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指生读,小马组读,小兔子组读,小猫组读,老虎组读,一起读一遍。

6、这些生字离开了自己的好朋友,你们还会读吗。自己读一读,指生读,开火车读,一起读一遍。

三、指导认字,交流方法

1、生字宝宝我们会读了,那怎么记住它们的样子呢。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

2、交流识字方法。

A:加一加

(1)同学们讨论的很激烈,老师来检查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先看看这三个红字,(远、近、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指生回答,这三个字都有一个新偏旁,叫“走之”,带有“走之”的字,多和什么有关。指生答,多和行走有关。

(出示:走之,板贴“走之”偏旁)男生说一遍,女生说一遍,一起说一遍。

你能用什么识字方法来记住远、近、还这个字吗。指生回答(元+辶=远、斤+辶=近、不+辶=还),他们都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些字,跟老师说:加一加

B:反义词

(1)在这个教室里,谁离老师近,谁离老师远,(指生回答),观察一下你的周围,谁离你近,谁离你远,(指生回答)远和近意思相反,他们是一组反义词,跟老师读:反义词,除了远和近,还有意思相反的字吗。(指生回答)这里还有一组意思相反的词是——(出示“有”、“无”)。

“无”就是“没有”的意思,和“有”意思相反。出示:来和去

(2)你能再说出像这样表示意思相反的词吗。(指名答)

上对下,左对右,高对矮,头对尾,胖对瘦,里对外,通过反义词的方法,我们也能记住很多字。

C:换一换

(1)这个字宝宝等不及了,特别想和大家交朋友,请看这个绿色的字。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指生回答)“巴”的上边是我们要学的新偏旁叫“斜刀头”(跟读两遍),板贴:斜刀头(偏旁),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2)仔细看,斜刀头”下加 “巴”,就是“色”,老师使用了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对,加一加的方法,(3)这个字认识吗。

(出示“爸”)看,老师要变魔法了,“爸”的偏旁“父”换成“斜刀头”,就变成了今天要认的字“色”,换一换也是种识字好方法,跟老师说:换一换(两遍)。

(4)你们能不能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这个“听”字。(指生回答)把近的偏旁换成口,就成了“听”。

D:剩下的字宝宝你会用什么办法来记。

(指生回答)

3、游戏环节:你们的识字方法可真多啊,熊大为了犒劳你们,给你们送来了一些水果,只要你们读对水果上的词语,水果就归你了,自己先试着读一读,指生回答。

4、我们运用加一加,换一换,反义词等方法认识了本课的生字宝宝,你们可真棒,接下来,我们放松放松,活动活动身体把。(课中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字宝宝回到了古诗中,你们还会读吗。

(找一位学生来读一遍)

相机指导:

(1)不仅字音读得准,而且该停顿的时候停顿。

如果在每行诗的前两个字后停顿一下(出示停顿标记),古诗读上去就有节奏了,就更好听了。跟着老师读一遍,自己读一读,注意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谁能像老师一样读课文。(指名读,一起读一遍)

(2)你们读得真好,老师都想给你们点个赞,读到这里,谁来说说,这首诗写了哪几种景物。

板书:山水花鸟)

(3)读书的最高境界能读出画面来。

下面请小朋友们齐读课文,读的时候,脑海里要像放电影一样,展现出这些美丽的景物。

五、指导认字和书写

A:出示“水”,读两遍

1、仔细看,今天要学的这个水字,以前在哪篇课文中见过,对,你们真聪明,我们在识字4《日月水火》《金木水火土》中已经认识了这个“水”字了(齐读)。

2、我们先观察水的笔顺,看看书,谁来说。指生回答:一笔竖钩,二笔横撇,三笔撇,四笔捺,一起说一遍,开始,再来一遍。

3、再看看这四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我们在写得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指生回答)

4、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下面跟着老师写一写。注意“水”字先写中间,后写两边,竖钩挺直,站在竖中线上,横撇略低,横要平,横撇从横中线上方起笔,不要与竖钩连在一起,右撇稍高,对准中心点,捺托住撇,撇捺要舒展。

5、请同学们描二写一。

描红不露红,一笔描成功。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肩平、背直、足安、一寸、一拳、一尺),教师指导个别学生书写。

6、评价交流:展示优秀作业,指导书写。

看看这几个小朋友的字,再看看自己的字,改一改。

7、这一节课就要接近尾声,熊大对你们的评价是:你们真棒。回到家里,把这首诗读给爸爸妈妈听吧。

六、总结

今天,我们会读了唐朝大诗人王维写的《画》,认识了“远、有”等10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两个新偏旁,并能正确书写“水”这个字,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诗中的奥秘把。

七、板书设计

水 辶 水

鸟。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3

《画》是人教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一年级上册教材的一篇古诗。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这首谜语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很多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就会背了,但是在识字写字和感情朗读方面还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因此应该结合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好表现”的身心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图文对应,让学生能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水”“去”“来”“不”4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辶”“ ”。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然后演一演诗中的内容,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诵读古诗,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古诗的情感。

难点

了解诗句中所说的特点与画的关系。

教师:准备一幅山水画、认字卡片及相关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生字;收集谜语。

2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本课中的生字。

2.会写“水”“去”“来”“不”4个生字。

一、切入举隅。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谁能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

(同学之间互相出谜语,互相猜,教师也参与其中)老师也出个谜语给大家猜一猜好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则谜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画》。

2.(出示挂图或课件)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一幅山水画)请你们看看画上都有什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谜语诗《画》。

二、欣赏。

教师配乐朗诵诗歌,学生边听边欣赏“画”。

三、识字。

1.同学们也想读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

2.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对识字量大的学生及时鼓励)

3.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4.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认识“辶”“ ”两个新偏旁)

5.提醒大家在识字的时候注意什么?(注意区分平翘舌:“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

6.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记“远”“近”“还”;用给熟字换笔画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无”;用给熟字加笔画的方法识记“来”。

7.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可以指名读、领读、齐读)

8.摘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请你通过这一关!

四、朗读。

1.生字宝宝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它们设的关卡你们顺利通过了,可它们又调皮地跑回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它们吗?(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3.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五、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水”“去”“来”“不”,认读,说说这四个字应该怎样写,书空。

2.提示学生注意笔顺规则:先撇后捺。注意“不”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去”的第四笔是“撇折”。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范写,示范笔画的写法。

5.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注意写字姿势)

6.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六、作业。

回家请教家长,或者在书中查找谜语,下节课开展猜谜语竞赛活动。

第二课时

1.借助拼音朗读谜语诗,熟读成诵。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一、导入。

摘苹果游戏:每个苹果后面都有一个上节课学过的生字,把摘到的苹果后面的字读出来就会得到一个红苹果。

二、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引导学生简单地说出诗意,发现问题并质疑)

2.结合图说说你是怎样猜出这首谜语诗的谜底的。

三、背诵。

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练习背诵。

四、表演。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个人的感悟设计动作,结合音乐进行表演。先组内练习,再指名表演,最后大家一齐表演。

(根据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感到乐在其中)

五、游戏。

找朋友:找14名同学到前面,每人手里拿一张卡片,找到与自己手里卡片意思相反的字,站在一起,其他同学做裁判,给找对的同学以掌声鼓励。(这14个字是:远——近、开——关、来——去、大——小、正——反、男——女、有——无)你还能说出其他的反义词吗?

六、拓展。

1.结合课前收集的谜语,举行猜谜语竞赛,评出“猜谜小能手”。

2.你喜欢这幅画吗?喜欢的话就动动你的小巧手把这幅画画出来吧!

山水图花鸟

远——近去——来有——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4

教材分析

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绝句,也是一首谜语诗,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去等方位或动作的变化,凸显“画”的形象特征。这首谜语诗诗句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配合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教学目标

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底”“斜刀头”两个偏旁。会写“水、去”等4个字。

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笔画卡片、挂图、相关的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和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画上都有什么?(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把话说完整“我看到画的上面有……,下面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谜语诗《画》。(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画导入,旨在让学生了解观察顺序,同时为本课学习谜语诗做铺垫。也可以用谜语儿歌来导入,调动学生猜谜的积极性。因为本课的内容是学生喜欢的题材,所以导入部分的设计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朗读古诗,学习生字

初读故事,提出学习要求:边读边圈出生字。

指名读课文。

缩小语境识字。

选看近听有色无声春去人来

(1)拼读词语,读不好的字多读几遍。

(2)小老师带读。(正音:“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近”是前鼻音,“声,听”是后鼻音。)

(3)说说记字方法。

(出示课文)填空。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学习反义词。

(1)远--近有--无来--去

(2)演一演“远”和“近”。

(3)举例说明“有”和“无”。

(4)演一演“来”和“去”。

(5)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

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水、去、来、不”。

(2)认读,观察字形。

(3)教师范写。

水:第一笔竖钩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撇不要写成两笔。第三笔和第四笔不能一笔写成。

去:第三笔为长横,在横中线上;第四笔撇折,在田字格中间起笔。

不:第一笔横要长,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上起笔。

来:左右对称,书写要在竖中线上。两横之间距离要适中,不要过远或过近。

【设计意图】本课是古诗,但语言亲切生动,很容易明白字面的意思。识字上,理解“反义词”是个重点。找出文中的反义词,再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反义词,引导学生在课上课下注重语言的积累,用找反义词的方法识字既巩固了熟字又掌握了新字,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细读古诗,体会感情

自由读诗,喜欢的诗句多读几遍。

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诗句大意)。

诗里的景色美吗?谁能读出这种美来?

注意学习诗歌的停顿(断句)和语气。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为什么“近听水无声”呢?

春天过去了,花儿却没凋落。鸟儿在枝头看到有人过来也不飞走。谁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都是画上的景物啊!所以这首诗就叫做《画》,既是题目,也是谜底。

比一比,谁能把诗当场背下来。

拓展延伸。

(1)头戴小红帽,身穿大白袍。走路摇摇摆。(鹅)

(2)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雨)

【设计意图】既然是“谜语诗”,就需要找到诗句中透露的信息,猜出谜底。在理解布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由远及近”。联系生活实际,这首诗奇怪的地方在哪儿呢?“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的水、花和鸟与生活中的有何不同?学生一步步去探究便能找到“画”的原因,理解“画”的意思,从中得到探索的乐趣!

四、板书设计

远看

近听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5

一、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3个部首,理解文中的反义词;会认读5个字。

3、能用自身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和部首。

三、教具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挂图。

  四、课时布置: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平时俺们看了许多画,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地来看一幅图,看看这幅画画面上画了些什么?(用红笔板书: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1) 想一想,假如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 假如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有哗哗的流水声)

(3) 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 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小结:俺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请跟老师来看看。

二、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要求同学把看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板书:近听无声。)

3、请一个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

(板书:春去还在。)

4、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平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即它会不会飞走?板书:人来不惊。

三、齐读诗句,板书课题。

1、齐读诗句。

2、给诗加上题目。

3、弄清题目与诗句的关系。(谜底谜面)

四、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找出生字并划上线,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老师听一听。(指名读)

4、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五、齐读课文,试着背诵。

1、齐读课文。

2、试着背诵。(以最先用红笔板书的山、水、花、鸟四个字为线索来背。

第二课时

一、检复习。

1、指名背诵课文。

2、找搭当背诗句,说诗意。(一人背一人说)

二、自同学字。

1、学习新的偏旁。

2、读课文,划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3、分析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的)

(1) 画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一,下面中间是田,外面是。组词:画画,图画、画笔。

(2) 色:上下结构,上面是,下面是巴。组词: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等。

(3) 听: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右边是斤。斤的笔顺是:

(4) 无:无一天,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天第四笔是。

(5) 春:上下结构,上部是,下面是日,组词:春天、春色、春光。

(6) 人:人可以与八比较。人撇笔长即捺笔低于起笔。

4、巩固生字。

(1) 抽读卡片。

(2) 口头组词。

5、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6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能找出字与画的关系。

2.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认识图标小话筒。

4.练习口头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8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图卡、字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高兴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成现在的字。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聪明啊!

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

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小组合作。

三、看图猜字练习

过渡: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发明了汉字,多么不简单!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请大家看图猜字。

1.出示图卡:

2.学生猜字。

3.猜中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四、学习日和土

1.出示图卡:

2.启发: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从什么地方钻出来?

3.读字。

4.学生讨论对比图与字的想象之处。

五、课中休息找朋友

8人举图片,8人拿字卡,大家一起唱找朋友。

六、学认图标,口头组词

1.出示小话筒,讲要求,教儿歌。

小话筒,嘴边放,比比谁的声音最洪亮。

2.练习口头组词。

发一字开花卡,学生练习组词。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哪些词语中有这些字,发现一个记住一个,增加一个花瓣,比比谁的花瓣多。

附:板书设计

山 水

月 火 田 石

日 土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7

教学目标:

1.学习4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分别是走之旁、斜刀头。

2.会认10个字。

3.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4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

投影 课件 卡片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愿意说一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学习说,学习猜)。

老师说一个谜语,请你们大家猜一猜谜底是什么?看谁听得准,猜得对。“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我们学完这篇课文,你就会知道的。

二、看图

(一)出示图: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二)请同学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近到远的顺序。(图上画了山、水、花、鸟)那么这首诗是怎么写山、水、花、鸟的呢?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一)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二)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三)同桌小伙伴互相读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准确。

(四)指名读课文,大家纠正读音。

四、学习生字的字形结构及字义

(一)先让学生识记生字,识记时可以联系诗句内容,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二)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的?

(三)请记忆字形巧妙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远:半包围结构,先认识“辶”走之旁。加一加方法记忆:元加走之旁就是远。组词:远处,远方。

色:上下结构,可以用熟字“鱼”来记,去掉“田和横”换成“巴”字就是“色”字。组词:景色、彩色。

近:半包围结构。加一加方法记忆:今加走之旁就是近。形声字方法记忆:今与近发音比较相近,走近某处要有腿走路。

听:认识“口”字旁。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斤”字,合起来就是“听”字。组词:听讲、听话。

无:独体字,可以用熟字“天”来记,“天”字最后一笔“捺”改写成“竖钩钩”就是“无”字;也可以用“二”字加上一撇一竖变钩。“无”就是没有的意思。组词:无有、无用、无人。

(四)抽读生字和词语的卡片,巩固生字。

五、正确书写生字

(一)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二)在书上描红。

(三)教师重点指导“水”和“来”两个字。

(四)其他几个字学生自己照书中的范字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五)学生在生字本上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诗句,理解意思

(一)学习前两行诗句

1、自己小声读读这两行。边读诗句,边看图边思考,这两行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读这两行。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板书:远 山 有色 近水 无声

3、让学生找找二行诗句中的相对应的词。

“远看”和“近听”、“山和水”、“有和无”、“色和声”是相对应的词。

4、认真看图,远处的山、近处的水怎么样?

眺望远处的.山峰,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朦朦胧胧)看图水流从高处往下流,会发出什么声音?那么诗中却说走近了还是听不到水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呀!你们猜

到这则谜语的谜底了吗?(画)

5、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同桌读,指名读。

(二)学习后两行诗句。

1、总体学法:

(1)读诗句,对照图,说说这两行的大致意思。

(2)想想诗句中是怎样写画中的山和水的。

(3)联系实际想,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色,而书中为什么这样写?找到诗句与画的联系。

2、学生结合学习方法自学后两行的内容。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说对后两行诗句的理解。

(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是那么鲜艳、美丽。当人们走近的时候,枝头上的鸟不害怕,仍然停在枝头上)板书: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又是什么样的情况?

(春天过去了,花就谢了,当人们走近鸟时,鸟一定会飞走的。)

6、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突出“去、还在、来、不惊”这几个词。

学生练习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7、朗读全首诗。

(1)在诗句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

(2)找出相对应的词读一读。

花——鸟山——水声——色

二、结合板书练习背诵

1、自己练习背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三、作业设计

书写“来、不、”两个生字。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8

教学目标

1、学生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分别是凶字框、口字旁、春字头。

2、会认3个字。

3、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愿意说一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学习说,学习猜)。老师说一个谜语,请你们大家猜一猜谜底是什么?看谁听得准,猜得对。“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我们学完这篇课文,你就会知道的。

二、看图。

1、出示图: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请同学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近到远的顺序。(图上画了山、水、花、鸟)那么这首诗是怎么写山、水、花、鸟的呢?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2、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小伙伴互相读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准确。

4、指名读课文,大家纠正读音。

四、学习生字的字形结构及字义。

1、先让学生识记生字,识记时可以联系诗句内容,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2、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的?

3、请记忆字形巧妙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人:独体字,笔画记忆:撇,捺。也可以用手势记忆,左右手心相对,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就是“人”字。组词:好人,人民。

色:上下结构,可以用熟字“鱼”来记,去掉“田和横”换成“巴”字就是“色”字。组词:景色、彩色。

无:独体字,可以用熟字“天”来记,“天”字最后一笔“捺”改写成“竖钩钩”就是“无”字;也可以用“二”字加上一撇一竖变钩。“无”就是没有的意思。组词:无有、无用、无人。

画:先认识“ ”(凶字框)可以用熟字换笔画的方法记忆。用“鱼”字来记,去掉上面的角字头,换成“横”,下面的“横”写成“凶字框”就是画。组词:画画,图画。

春:先认识“春字头”。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春字头”,下面是“日”字,合起来就是“春”字。学生书空“春”字笔顺。组词:春天、春雨、春风。

听:认识“口”字旁。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斤”字,合起来就是“听”字。组词:听讲、听话。

4、抽读生字和词语的卡片,巩固生字。

五、正确书写生字。

1、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在书上描红。

3、教师重点指导“画”和“春”两个字。

4、其他几个字学生自己照书中的范字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5、学生在生字本上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

六、学习诗句,理解意思。

1、学习前两行诗句。

(1)自己小声读读这两行。边读诗句,边看图边思考,这两行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读这两行。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板书:远 山 有色 近水 无声

(3)让学生找找二行诗句中的相对应的词。

“远看”和“近听”、“山和水”、“有和无”、“色和声”是相对应的词。

(4)认真看图,远处的山、近处的水怎么样?

眺望远处的山峰,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朦朦胧胧)看图水流从高处往下流,会发出什么声音?那么诗中却说走近了还是听不到水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呀!你们猜到这则谜语的谜底了吗?(画)

(5)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同桌读,指名读。

2、学习后两行诗句。

(1)总体学法:

①读诗句,对照图,说说这两行的大致意思。

②想想诗句中是怎样写画中的山和水的。

③联系实际想,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色,而书中为什么这样写?找到诗句与画的联系。

(2)学生结合学习方法自学后两行的内容。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说对后两行诗句的理解。

(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是那么鲜艳、美丽。当人们走近的时候,枝头上的鸟不害怕,仍然停在枝头上)板书: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又是什么样的`情况?

(6)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突出“去、还在、来、不惊”这几个词。

学生练习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3、朗读全首诗。(1)在诗句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2)找出相对应的词读一读。

花——鸟山——水声——色

4、结合板书练习背诵。

(1)自己练习背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板书:

14、画

远 山 有色

近 水 无声

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课后反思:

《画》:

这节课的教学值得称道之处是对文中反义词的处理。

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不同于高年级,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层次地读,再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品味。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的:

1、初步感知,读一读

揭示课题后,我出示画面,放配乐朗读录音,为学生创设情境,并结合录音朗读,指出读好古诗首要的是字音要读准,其次要读出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味。接着我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方法把课文读正确。学生或自己拼读,或同桌互读互查读音,或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再逐个拼读过关等形式进行自读尝试。随后我组织学生试读古诗并进行评议,在评议中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在学生的评议中我借机出示本课生字,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

2、感悟诗境,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看画面,我示范朗读,从而吸引学生的朗读兴趣在学生反复朗读后渐渐进入诗的意境时,我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根据个人的感悟作出相应的动作。如读到 “远看”学生把手放在额前,仿佛眺望远处,“近看”则低头下看,“花还在”做花开的样子,“水无声”学生则自摆双手或与同桌对摆单手。这样学生在看图、听读、伴读、表演中不知不觉悟出诗境而且也能因熟读而成诵。

3、拓展延伸,演一演

学生会背诵之后,我又指图说“谁来当个小诗人,边表演边给这幅画面配上诗?”学生的情绪高涨,都想当小诗人体会做诗人的乐趣。于是我让学生各自作准备,进一步激发读、诵乐趣。最后学生们纷纷走上讲台,又是演又是背,演的尽情尽兴,背得韵味十足。

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学得有兴趣有收获,我这个指导者自然也乐不可支。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9

教学目标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教学过程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同时又为本课猜出谜底作了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首先,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用同位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最后来一个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及动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画的美,语言文字的美。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位听,这里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诗。

2、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此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引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四、趣味练习,书写生字,课外延伸

1、找朋友游戏,把“我会说”中的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头饰上的词说一两句话。

2、指导书写“人、义、火、文”

3、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谜语,课间玩谜语竟猜游戏。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10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能找出字与画的关系。

2.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认识图标“小话筒”。

4.练习口头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8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图卡、字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高兴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成现在的字。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聪明啊!

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

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小组合作。

三、看图猜字练习

过渡: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发明了汉字,多么不简单!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请大家看图猜字。

1. 观察图画,启发学生猜字。

2.猜中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四、学习“日”和“土”

1. 观察图画,启发: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从什么地方钻出来?

2.读字。

3.学生讨论对比图与字的想象之处。

五、课中休息——找朋友

8人举图片,8人拿字卡,大家一起唱找朋友。

六、学认图标,口头组词

1.出示小话筒,讲要求,教儿歌。

小话筒,嘴边放,比比谁的声音最洪亮。

2.练习口头组词。

发“一字开花”卡,学生练习组词。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哪些词语中有这些字,发现一个记住一个,增加一个花瓣,比比谁的花瓣多。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11

教材分析:

《画鸡》是明代著名画家唐寅为表达自己对鸡的喜爱与赞美,写的一首咏物诗,语言浅显易懂。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鸡并不陌生,对于写鸡的古诗,学生乐于学习。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鸡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3、会认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难点:品读诗,理解意,感悟情。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动物的古诗。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们很有礼貌?今天,老师作为奖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猜是什么?(出示谜语,打动物名字。)

红冠子,白外衣,

每天早上喔喔啼,

它叫人们早早起。

2、你见过大公鸡吗?什么样子?你们喜欢它吗?

3、我国明代杰出的大画家大诗人唐寅,他也喜欢大公鸡,为它画了一幅画,还为它写了一首诗,名字叫《画鸡》。

4、说到这老师突然想起前几天我们也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骆宾王,他也写了一首描写小动物的诗是什么?齐诵《咏鹅》

5、我们接着来了解一下今天走入我们课堂的大诗人唐寅,课件出示。

6、(大屏幕出示大公鸡的图片)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图,你看到什么?(从感官上感受大公鸡的美。)

共学:

一、读诗,整体感悟。

1、指名读。学生互相评价。

2、读给同桌听。

3、教读

4、齐读诗歌。

5、再次听读画出诗的停顿,课件出示对照齐读。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听,读出了古诗的韵味。让我们再细细品读诗

句,感受唐寅对公鸡的喜爱。

二、品读诗,感悟情。

1、出示前两句。

(1)指名读前两句诗。思考:读了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回答。 板书(红冠)。看到红冠你想到了什么?观察鸡冠花图片,对比,感受公鸡的美丽。

(3)第二句诗人又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雪白)。你能描述一下“雪白”吗?

( 4 )像“红冠”里的“红”和“雪白”这样的词语就是表示什么的词语(颜色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你还能说说这样的词语吗?

师:大公鸡头上长着红红的冠子,满身羽毛像雪一样的白,它正向我们走来,我们一起来夸夸它。这真是一只( )大公鸡。来,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第一句吧。(读出公鸡的美丽。)

过渡:公鸡不仅有红红的冠子,雪白的羽毛,非常漂亮,而且它还会叫。

(1)谁知道公鸡怎样叫?(模仿做动作)全班模仿

(2)公鸡什么时候才叫?公鸡一叫就怎么样呢?平时公鸡乱叫吗?所以诗人说——

2、出示后两句

(1)朗读后两句。

(2)公鸡叫,人们就知道天怎么了?就把门怎么了?

(3)大家知道农民伯伯很勤快,但公鸡比农民伯伯起得早,你们想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公鸡?课件出示填空

(引导学生体会公鸡的可爱、勤快。板书:勤快)

(4)指导朗读后两句。(读出勤快)

三、探究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自由认读扩词。

2、检出认读,开火车认读。

3、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哪个字?

4、学写字(先观察再动笔)平和开。板书演示。

5、学生描写。

四、整体感知,齐背古诗。

五、作业。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12

[内容简析]

《看画识字真有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一)第二课。本课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儿歌,第二部分是会认字和会写字的书写内容。儿歌分别写了红日、月牙、河水、火苗、鸟儿、小虫、马儿。此外,文中还印有一些图和有关象形字。教材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能借助图与字的关系帮助识字。

[设计理念]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是由形象向抽象发展的规律,本课主要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看画识字,在情境中识字。课堂教学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认识8个会认字和4个生字,并能组词。

3.引导学生学会书写"上、月、日、马",并掌握出现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书写4个会认字并掌握它们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教具准备 图画(各种动物、象形字演变过程的彩图等);识字、音节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图画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太阳、月亮、马、鱼画面,让学生说说:图上出现的是什么?

2.出示象形字:日、月、马、鱼让学生猜一猜,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师讲解:这是古代人用于记录事物的符号,是一种象形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文字很多都是象形字。

3.导入新课。

二、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看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拼读音节。

2.用"○"和"△"。分别找出这课中的会认字和生字,再反复拼读。

3.同桌之间互相读读:互相纠正读音。

4.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5.让学生遮住拼音,自己自由读课文:看看是否能读准字音。

6.出示课文(去掉拼音部分),老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1)让学生读句子。

(2)读错字音时要及时出示拼音让学生再读。

7.小结表扬。

三、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和会认字

贴出1个会认字和2个生字。

1.师:大家还记得学习生字的四个步骤吗?生:①读准音;②记住形;③组词解意;④认真书写。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根据学习生字的四个步骤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和会认字(会认字不要求学生会写)

3.集体学习。师:火、日、月这三个汉字的读音有什么地方想要提醒大家吗?生:①日是整体认读音节,请跟我读……②日是翘舌音,请跟我读……

……

师:同学们真棒,能读准字音。那么,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汉字呢?

生A:我有个好办法,可以记住日字,把口字加一横就是日;

生B:我有个好办法,可以记住月字,目字的最后一横去掉就是月……

生C:老师,我有个意见,月字的第一笔是撇,而目字的.第一笔是竖……

……

师:同学们不仅能想出办法记住这些汉字,而且认真观察。下面,我们来给这些汉字找找朋友。

生给会认字和生字组词。

师:同学们对这些汉字朋友不仅能读准音、记住形,还能给它们找到许多朋友。下面,老师也想表现表现。师范写,生唱笔画,一起说说每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最后,学生描描写写生字。(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巡视学生的写字情况,包括笔画是否写对、笔顺是否正确、写字姿态是否规范等)。

(3)师生互评共赏。(写得好的给予表扬、奖励,不足之处及时指出、纠正)

四、做游戏,巩固学会的字。

1.找朋友

放音乐《找朋友》,学生在音乐声中,手拿生字卡找找自己的音节朋友。

2.猜字游戏。

生:日字加一横是个什么字……

3.总结。

通过活动和游戏,巩固识字,生动有趣,学生乐学乐记。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13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的名字,并能把它书写出来。

2、大胆想象,能根据自己名字每个字的结构,进行想象添画,感受名字创意画的有趣。

活动准备:

课件;画纸、笔;范画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感受不同的作品。

师:前两天,我在书上看到了一幅漂亮的画,想和小朋友一起来分享一下。

师: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是怎样创造这幅画的呢?(是在自己名字的基础上设计的.画)

师:你们想把自己的名字设计成一幅画吗?

2、师幼共同示范。

师:我也想把自己的名字设计成一幅画。那怎么设计呢?先在画面的中间把自己的名字尽量写得大一点。然后在自己的名字的基础上,把喜欢的东西,有趣的事情画进名字里,变成一幅故事画。最后画上各种图案和花纹,变成一幅装饰画。(教师边说边带领个别幼儿尝试名字设计画)

师:你们都有自己的名字,如果让你把自己的名字也画成一幅画,你想自己最喜欢做的哪些事呢?现在请和你身边的小朋友说说?(幼儿相互讨论,为作画作准备)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线条、花纹装饰自己的名字或姓氏。(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讲评

师:你是怎样设计自己的名字的?请小朋友说一说。

师:你喜欢哪个小朋友设计的名字?为什么喜欢?

师:你感觉你设计的名字好看吗?应该怎样改进就更好了?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