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二年级语文德育教案

二年级语文德育教案

静谧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二年级语文德育教案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德育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语文德育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六个生字,会写九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经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读文体会列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蜜蜂在花丛中飞舞)。

2、导语

小蜜蜂不仅勤快,还会给人领路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蜜蜂引路》(板书课题)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游戏“蜜蜂采蜜”玩中识字。

3、交流识字方法。

三、细读课文,理解字词。

1、联系生活理解“附近、谈天”。

2、换一换掌握“常常”的用法。

3、朗读中体会“果然、惊讶”。

四、深读课文,体会感悟。

蜜蜂真的会给人领路吗?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

1、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2、画一画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

3、再读第二段,谈谈你的感悟。

五、朗读全文。

六、学生交流。

我们该向列宁学习什么呢?

七、资料展示。

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这是前苏联人民的伟大领袖,课件出示列宁图及资料

八、联系实际,扩展延伸。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的困难,我们该如何面对、如何解决呢?学习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二年级语文德育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斤”字旁,认识双线格中的10个字,学会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学习小高斯爱动脑筋的良好学习品质,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理解老师“不耐烦——大吃一惊——怀疑——震惊——惊喜”的态度变化过程,体会小高斯爱动脑、善于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呀,虽然是语文课,但是老师要给大家出一道数学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题目是1+2+3+4+…+100=?

2、你是怎样知道答案的?

3、同学们,在二百多年前德国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个8岁的孩子,他不一会儿就算出了这道题,你想知道他是谁吗?(小高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板书课题:10聪明的小高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聪”是我们这节课要识的字,说说要记住这个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联系课文题目,认识“聪”读这个字。)

2、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3、我知道大家已经按捺不住想读课文了,那就请大家赶快翻开书,认真读课文吧!读课文之前,听老师提要求;

①字音准,不丢字,不多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读完课文后,把预习时圈出的生词多读几遍。

4、刚才,同学们读书很认真,老师现在检查一下大家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谁来读一读?(课件)

5、指名读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小高斯的什么事?

6、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画一画:你从哪些词句中看出小高斯非常聪明?

三、品词析句,理解课文。

1、课件出示“不大一会儿,小高斯站了起来,手里举着小石板说:?老师,我算出来了……?”“小高斯敏捷地把算式检查一遍,高声说:?老师,没有错!?”

★谈理解。“敏捷”什么意思?怎样记住这两个字?

★指导朗读。第一句话着急的语气。第二句话自信、坚定的语气。

2、想一想小高斯的算法和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

3、在课文中圈出描写老师态度变化的词语。(“不耐烦、大吃一惊、怀疑、震惊、惊喜”)

4、老师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回答得面。

不耐烦的原因;不相信小高斯能这么快就把复杂的算术题算出来,以为他在说谎。

大吃一惊;他看小黑板上端端正正地写着5050时,不禁大吃一惊,不到一分钟时间就算出了结果,使他很吃惊。怀疑的原因;因为就连他自己也用了一个多小时,并且算了三遍才算对的,小高斯这么快算出了结果,使他很吃惊。震惊的原因;小高斯讲巧妙的计算方法,他自己还是第一次知道。惊喜的原因;他确信这道难题是小高斯自己完成的,所以异常惊喜。

5、这些词语概括了老师态度变化的全过程。下面请同学们练读老师态度变化的语句。一会儿咱们比一比,看谁读得好,最能表现出老师的不同态度。

6、小高斯很快就得到最简便的算法,仅仅是因为他聪明吗?你从他身上还看到了什么好品质?

7、聪明的小高斯,用他充满智慧的大脑,想出了这种独特的算法,赢得了老师的'赏识,老师又怎么做的呢?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8、同学们,小高斯是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但他却不平凡,你知道是什么使他成为一名伟大的数学家吗?

四、朗读课文加以品评。

师:谁愿意读一读你喜欢的片段?

生:朗读。

师:谁能来为他评一评?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课文通过8岁的小高斯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计算出一道复杂数学题的故事,教育我们从小要养成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也许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小高斯在我们班里出现,说不定比他还出色呢!

板书设计:

聪明的小高斯

老师→出题→不耐烦→惊讶

小高斯→算出→检查→正确

(不大一会)(敏捷)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学习了《聪明的小高斯》,谁能说说小高斯什么样的品质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在生活或学习中,你有没有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例子?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识字。

1、课文要求我们识的生字还认识吗?咱们开火车读一读。如果读的对,其他同学跟读。先从哪组开始?

2、分析生字。

①努:奴+力(肯定)。还有什么方法记这个字吗?(力→形旁,奴和努)我们根据它是形声字,也容易记住这个字。这些字里,还有哪些字是形声字?

②用口诀法记住“德”字:十四人一条心,同心同德向前进。用口诀法记住“励”字:左面是严厉,右面是动力,总能给你以鼓励。用口诀法记住“序”字:在广场遵守公共秩序就是给予别人以方便。

③课件出示“砌、砖”比较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分析后,再读读这些字,老师指哪个,你就读哪个?

三、写字。

1、要写的字有哪些?出示,领读。

2、按结构分类:左右、上下、半包围

3、在左右结构里,左右平分的字有哪些?新、数、所:介绍新部首“斤”字旁。演→也是左右相等的字吗?(左窄右宽)书写时,还要注意什么?

4、上下结构的字。努→

①奴稍宽一些,“力”不要写太扁。奴字的捺要伸展。这是上宽下略窄的字。

②师范写。育→

①也是上宽下略窄的字。书写时注意:上横要长,上面扁一些。下面的“月”瘦一些,要托住上半部分。

②谁上黑板写一个,其他同学下面写。

5、半包围的字。题→

①这个字的部首朋友——“页”。

②观察“是”字有什么变化?

③注意第九笔的捺要平要长。

6、独体字:共、免。注意书写时要匀称。

四、选字组词。

五、自选词语。

文章写得很精彩,里面有许多非常好的词,你喜欢哪个,找一找,把它写在词语手推车里。(汇报)

六、课外阅读。

二年级语文德育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讯、传、”等14个生字。会写“申、匹、”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的情感。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识记本课生字,引导学生体会人们激动、自豪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

1、申奥成功的录像。

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二、观看录像,渲染气氛。

1、提出要求,仔细观察视频,看看人们当时的动作、表情。

2、用自己的话,描述人们庆祝胜利的情景。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当时欢乐的情景的?

2、再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3、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读,抽查读。

4、引导学生说说识记生字方法。

四、范读课文,体会情感。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从老师的朗读课文中,能体会到什么?

3、说说自己此时的心情,请你自己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五、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1、指名朗读,评议读的情况。

2、引导学生读好每一句话,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3、放录像,再次观看人们欢庆的场面。出示句子,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4、自由读课文,在小组内比赛,评出小组内的“朗读能手”。

5、出各小组代表在班内参加比赛,评出班内“朗读能手”。

六、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对还没有读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课

展示搜集了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参加比赛的图片。

二、展示资料,蕴育情感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搜集到的.资料,向大家介绍我国体育健儿所取得的成绩。

2、在黑板前展示学生搜集到资料,组织学生观看。

3、看了这些资料,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三、识字闯关比赛

1、把生字卡片,制作成金牌形状,开火车读,并组词,谁读的准,谁就闯过第一关。

2、自读,同桌互读。

3、指名读,都对的就闯过第二关。

4、补充阅读资料,巩固识字效果,凡闯过第三关的学生就获得一枚金牌。

四、引导观察,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拥、抱、扬”,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相同点是什么?

2、重点讲解难写的笔画。

3、展示书写情况,进行评议,评出“小小书法家”

五、板书设计

申奥

我们成功了欢乐

北京

六、作业设计

一、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成词。

羊XXX()XXX()包XXX()XXX()

目XXX()XXX()云XXX()XXX()

二、用下列词语组成句子,并加上标点。

1、申办北京成功了2008年奥运会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立刻为什么欢乐的北京变成了海洋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年级语文德育教案4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学会偏旁部首“斤”。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高斯爱动脑、善思考的良好品质。

3、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学会偏旁部首“斤”。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高斯爱动脑、善思考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

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带来一道数学题,大家看,应该怎样算呢?

2、同学们,在二百多年前德国的一所小学校里,有一个年近8岁的孩子也很快的算出了这道题的正确答案,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老师告诉你们:他就是聪明的小高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8课《聪明的.小高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同学们想读读课文吗?请同学们把书翻到49页,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决。

2、大家读得好认真啊!老师特别高兴。那本课的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现在我要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我的挑战吗?那谁想读?(指名读、齐读)

三、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1、真不错,看来大家都和生字宝宝成为了好朋友。老师相信现在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就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小高斯一件什么事?

2、那小高斯是用什么方法算得呢?谁想说说?那谁能找出相关的语段在读一读?

3、同学们,小高斯用自己的想法算出了这道题,多了不起!如果小高斯就在我们身边,你想对他说什么?的确,这么难的题,一个仅仅8岁的孩子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算出来,真令人佩服!

4、面对小高斯与众不同、出乎意料的算法,老师的态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下面同学们就默读课文,圈出表示老师态度变化的词语。

5、谁找到了?想说说?这些词语概括了老师态度变化的全过程。下面同学们就在小组里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在读读老师态度变化的句子。咱们比比,看谁得的好,最能体现老师的不同态度。

6、同学们,老师的态度变化多大啊!由先前“不耐烦”到后来的“惊喜”,“他惊喜地看着小高斯,好像刚刚认识这个砌砖工人的儿子”对于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是啊,小高斯就是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他的父母很可能没有什么文化,可他们的儿子却是这么优秀。咱班多数同学也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所以只要我们自信、勤思好学,也一定能成功、成才!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老师相信你们。

四、再次读文,加深体验。

1、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2、教师范读,请同学来为老师评一评。

3、分角色朗读。

五、拓展延伸。

搜集资料:举出一个在你生活或学习中,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例子。

六、板书设计

聪明的小高斯

普通人家的孩子—善于思考—成为数学家

二年级语文德育教案5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并会用“常常”造句。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小黑板、图片、生字卡片、练习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蜜蜂)板书

2、顺势提问:你们知道蜜蜂是干什么的吗?(采蜜)可别小瞧了这些小蜜蜂,它还会引路呢?(添加“引路”一词)知道“引路”是什么意思吗?(带路)

3、看到这个题目,心中是不是有许多疑问呢?(学生提问:蜜蜂它不是人怎么会引路呢?它为谁引路呢?引向哪里?结果如何呢……)这些问题很好,但是老师也不知道答案。平时老师经常告诉大家,不知道答案要怎么办呢?(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26课《蜜蜂引路》中怎么讲的吧!

二、学习生字词语

1、自由读课文,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5、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什事?(第二、三、四自然段)

3、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四、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附近、谈、派、引、列、蜂、讶、敲”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如:谈:右边上面的“火”字一捺变成“点”;派:右边不要写成“瓜”字。

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板书设计:

蜜蜂引路

yǐn sī pài tán qiāo jīng dǎo

引路莫斯科派人

谈天敲门惊讶向导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蜜蜂引路》,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课题。

请大家注意:蜜蜂是一种小昆虫,“蜜”和“蜂”两个字都有虫字旁。“引”是个前鼻音。

谁来领读课题。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谁来说说“引路”是什么意思?(领路、带路)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复习字词

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和词语。

蜜蜂引路谈天委派观察果然惊讶附近莫斯科

认读词语。(指名读、齐读)红色字为本课生字,认读生字。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指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

列宁和养蜂人的关系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句子: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常常”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到句子中读一读吗?

你能用“常常”说句话吗?

再齐读此句。

3、通过读第一自然段,我们发现,列宁常常派人去请养蜂的人来谈天。可是,这次却有所不同,列宁是亲自去找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赶快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原因。

指名说。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吗?“因为……所以……”

句子: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

“往常”是什么意思?(平常、过去、从前、以前)

你能区别开这两个词语吗?

出示

A.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B.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

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练习:选词填空

往常常常

A.班长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他( )得到老师的表扬。

B.我们学校的校车( )都是由一个男司机开的,但最近却( )由一个女司机开。

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句子

A.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B.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

4、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不在,别人也不知道养蜂人住在哪里,列宁连养蜂人住在东南西北那个方向都不知道,真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啊!列宁最后找到养蜂人了吗?

出示课文插图

哪个是列宁?哪个是养蜂人?你还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知道的?

5、同桌分角色练习读第四自然段。

指名表演读。相机指导:“惊讶”是什么意思?养蜂人惊讶什么?养蜂人的话应该怎么读?指导朗读养蜂人的话。

列宁是怎么回答的`?

“向导”是干什么的?课文中列宁说的“向导”指的是谁?列宁说话时的表情是什么样的?指名读,齐读。

此时,你有什么想问的或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列宁这样回答,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师生合作表演读。

6、蜜蜂不会说话,它们是怎么给列宁引路的呢?

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找到答案。交流。

齐读本段,划出列宁一路寻找养蜂人的动作。

“看”怎么看?

“一边走一边看”。列宁此时最想看见什么?结果,他发现了什么?指名读。齐读。

花丛中可能还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正在结网的蜘蛛,为什么列宁发现的却是蜜蜂?他是怎么想的?

“观察”列宁在观察蜜蜂的什么?(飞行路线)

谁能说说蜜蜂的飞行路线?指读。齐读。

看到房子列宁会怎么想?他的判断对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指读。齐读。

“果然”是什么意思?齐读体会。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列宁为什么说蜜蜂是他的向导了吗?我们再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列宁( ),发现( )。他( ),只见( )。列宁走到( ),开门的( )。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齐说。

你能试试背诵这一段吗?

练习背诵。齐背诵。

四、小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2、相机板书:善于观察、思考、判断。

3、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4、齐读课文,记住这个有趣的小故事。

五、拓展

课下搜集列宁名言。

板书设计:

蜜蜂引路

列宁——蜜蜂(向导)——养蜂人

花丛(路边)认真思考

园子(附近)仔细观察

小房子(旁边)做出判断

二年级语文德育教案6

课题:学会宽容

教学目的:引导孩子明确对别人宽容的重要性,了解宽容的原则。

教学重点:明确宽容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会宽容。

教学方法:讨论,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想拥有朋友吗?

你想拥有一个和谐,良好,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吗?

你想拥有温馨,融洽,亲密的人际关系吗?

你想将来学业有成吗?

那么请你学会宽容。

二:什么是宽容:(你是怎样理解宽容的?)

1.几个同学发言,谈自己对宽容的'理解。(略)

2.师总结宽容的定义:宽容就是指人的度量大,心胸开阔,待人宽厚。

3.师读:《大英百科全书》对宽容的解释: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观点的见解,应耐心公正地容忍。

爱因斯坦: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无论哪种可能的信念。

有人赞美说:宽容是在荆棘中生长出来的谷粒。

4.孩子读楚庄王宽宏大量的故事。

5.孩子谈听完故事的想法,谈楚庄王此事处理得如何。

6.孩子举例:历史上宽宏大量的故事。

7.两个同学表演:“一同学撞了对方”。

8.同学谈上述表演可能出现的情况。

9.看大屏谈如果实际生活中出现以下类似情况,将如何处理。

三: 宽容的意义:(为什么要学会宽容)

1.几个同学谈宽容的意义。

2.总结宽容的意义:

1)`宽容不仅是检验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一个尺度,而且是关系到能否搞好人际关系,能否搞好工作,能否搞好社会安定的重要问题。

2)一个人如果能体谅别人,理解别人,不苛求人,不算计人,他就会被看作与人为善,品德高尚的人。

3)宽容是交友之桥。人们总是爱和厚道的人交朋友。人们常说:“腹中天地阔,常有渡船人.”

4) 宽容有助于人际关系和谐。它能给人以温暖,感化和醒悟,它能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化干戈为玉帛。四:宽容的原则:

1) 两个同学表演“考试作弊”

2) 同学谈对一同学允许另一同学抄的看法。

3) 师总结:俗话说得好,“大度弥勒佛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但是弥勒佛也是逞恶扬善的。也就是说宽容一定要适度,宽容要有一定的原则。宽容不是无原则的宽厚,也不是姑息养奸,更不是助纣为虐。因此,我们“对君子要宽,防小人要严”,并且同损人利己者进行斗争。 五:自省自查:通过这节德育课,你有了哪些认识。(几个同学发言略)

四:孩子读《你想拥有朋友吗——请宽容》

七:教师总结: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得好:“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我们自己一幅健康的心电图,宽容是这个世界一张美好的通行证!同学们,让我们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具有豁达大度,广阔胸怀的人吧。

二年级语文德育教案7

教学目标:

1.过小高斯巧算数学题的事,让学生知道在学习中要细心观察、善于思考。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语气的说话。

3.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带来一道数学题,大家看,应该怎样算呢?

2.同学们,在二百多年前德国的一所小学校里,有一个年近8岁的孩子也很快的算出了这道题的正确答案,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老师告诉你们:他就是聪明的小高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聪明的小高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同学们想读读课文吗?请同学们翻开课文,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决。

2.大家读得好认真啊!老师特别高兴。那本课的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现在我要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我的挑战吗?那谁想读?(指名读、齐读)

三、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1.真不错,看来大家都和生字宝宝成为了好朋友。老师相信现在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就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小高斯一件什么事?

2.那小高斯是用什么方法算得呢?谁想说说?那谁能找出相关的语段在读一读?

(你找的语段很准确,他读得怎么样?谁想评一评?)

3.同学们,小高斯用自己的想法算出了这道题,多了不起!如果小高斯就在我们身边,你想对他说什么?的确,这么难的题,一个仅仅8岁的孩子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算出来,真令人佩服!

4.面对小高斯与众不同、出乎意料的'算法,老师的态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下面同学们就默读课文,圈出表示老师态度变化的词语。

5.谁找到了?想说说?这些词语概括了老师态度变化的全过程。下面同学们就在小组里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在读读老师态度变化的句子。咱们比比,看谁得的好,最能体现老师的不同态度。

(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哪个小组向按自己的理解读读表示老师态度变化的句子?)

6.同学们,老师的态度变化多大啊!由先前“不耐烦”到后来的“惊喜”,“他惊喜地看着小高斯,好像刚刚认识这个砌砖工人的儿子”对于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是啊,小高斯就是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他的父母很可能没有什么文化,可他们的儿子却是这么优秀。咱班多数同学也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所以只要我们自信、勤思好学,也一定能成功、成才!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老师相信你们。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演一演

课文我们理解得很好。如果让你们去扮演他们,相信一定能演得更好!现在同桌就商量商量,你想扮演什么角色,想怎么演,一会看看那桌最精彩!

二、拓展延伸

聪明的小高斯,用他充满智慧的大脑。想出了这种独特的算法,赢得了老师的赏识,老师又为小高斯作了什么事呢?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不久”一齐

同学们小高斯只是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但他却不平凡,你知道是什么使他成为一名伟大数学家的吗?

大家说得都对,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也许也会有令人惊喜的结果。可能第2个、第3个小高斯就会在我们班级出现,说不定比小高斯还出色呢!

三、布置作业

搜集资料:举出一个在你生活或学习中,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例子。

板书设计:

聪明的小高斯

普通人家的孩子—善于思考—成为数学家

二年级语文德育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