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灭队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语文教案6篇【集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积累文言词语,诵读课文。

3.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熟读课文,读准字音,看注解试译全文。

二、导入

从杞人忧天说起。《列子》一书,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列子,名御寇,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三、研读课文

1.朗读课文

2.翻译课文

3.方法指导

(1)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工为主,有些文言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语来代替,如

(3)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的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的'影响原意的可省去。

四、小结

1.词性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

2.通假字

汝之不惠 始一反焉 一厝朔东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

思考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了课文,大致理解了课文的意思,这节课,我们再来细读课文,深入分析,研究课文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二、研读分析

1.同学自己细读课文,可分角色朗读。思考下面问题。

(1)愚公之妻和智者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

(2)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有何作用

(3)愚公移山要而对哪些困难

(4)文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智对举,有什么深意

(5)讨论本文的寓意

2.讨论归纳

提示:

(1)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带有关心的语气,并提出了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客观难题,但并不反对移。而智叟则是讥笑和责难,阻止其移山。

(2)体现了愚公移山的决定得到众人的拥护。

(3)两山非常大;人力有限;工具简陋,运土路途远

(4)愚--智--

(5)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

三、写法点评

1.对比:愚公--智者 京城氏之子--智者

2.烘托:山之高大,运土路程远--移山不易;山神之惧,天帝之感--愚公决心之坚

四、学生质疑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读了这则寓言,有什么感想?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第4页上的图,让学生感知“不懂就问”的重要性

我们爱你啊,中国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朗读全诗,说说你知道了祖国哪些可爱的地方。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2节。

(1)朗读第2节。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3)默读体会,第2节表现了什么?(祖国山河的`雄浑壮丽)

(4)有感情朗读第2节。

(5)除了诗里写的,你还知道哪些祖国的美丽风景。

(6)朗读、背诵。

(7)小结学法:

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感情朗读,联系背诵。

2、运用学法,自学3~6节。再交流讨论。

第3节:介绍祖国名产。理解:醇美光洁绚丽巧夺天工

第4节: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风物。简介: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理解“巍峨”。

第5节:古老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的成就。介绍战国编钟。

第6节:伟大的民族精神。理解:“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弘)举个例子说说这些精神。

3、朗读第2~6节,进一步体会祖国的可爱。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1、朗读第七节,说说“骄傲、自豪”是针对什么说的,“奋发、开拓”又是针对什么说的。

2、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3、有感情朗读,表现豪迈之气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四、朗读、背诵全诗

五、作业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2、利用班会时间,把自己游览过的某个地方,知道的某个特产,古老的历史文物等,向同学们说说。

语文教案 篇3

背景分析

城门指城楼下的通道,是城的标志,城门与城楼的雄伟壮丽的外观显示着城池的威严和民族的风采。本单元内容与上一单元的“烽火台与古城墙”紧密相连,都是表现家乡新郑郑韩故城的历史文化。在技法上,也综合运用前两个单元学习的泥板成型、泥球堆砌、泥条盘筑等方法泥塑技法,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是对本期学习的一个总结。古城门也是本期古老的新郑场景创作重要的一个泥塑建筑作品。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城门的作用,观察古城门造型特点;

2.学习泥片和泥块组合的方法制作城门局部;

评价设计

任务一:分享资料,观察图片,说出古城门的结构和特点;

任务二:动手尝试,分享自己的经验,交流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学与教活动设计

组织教学

活动一:欣赏感知(3分钟)

1.出示古城门图片,欣赏感知古城门的古老感觉。

2.出示评价量表,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原来是“泥”课程学生作品表现性评价表

评价内容

自评

伙伴

评价

总评

知识

知道古城门的历史作用,简单阐述古城门的结构特点。

简单说说古城门结构特点。

知道古城门的构造。

技能

会用泥片和泥块组合的方法制作古城门,技法熟练。

会用泥片和泥块组合的方法制作古城门,技法掌握不熟练。

不能完整完成作品。

造型

泥塑作品能抓住古城门主要特点,造型独特美观。

会制做一个完整的古城门,特点不突出,造型一般。

不能抓住古城门的只要特点,造型不够美观。

创意

作品有自己的个性,能清楚的描述自己的创作思路与想法。

存在模仿现象,能说出自己的创作思路。

完全模仿其它作品。

活动二:交流欣赏认知(10分钟)

1.学生分组介绍自学了解到的古城门的资料。

(城门指城楼下的通道,是#39;城#39;的标志,城门与城楼的雄伟壮丽的外观显示着城池的威严和民族的风采。我国古代城市的一种防御建筑,城门、城楼之间城墙相连,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形成古城一道坚固的屏障。)

2.了解我国现存著名古代城门。

中国修筑城墙的历史非常悠久,古城墙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文明历代传承的有力见证。现存较完整的中国城墙有北京城墙、西安城墙、南京城墙、荆州城墙、襄阳城墙等多处,它们都见证着一段段不可磨灭的历史。

3.这么雄伟的城门,人们用什么材料建造起来的呢?

最早的时候,可能是用土堆积起来。后来一般用石块砌成,或用木料建造,或用各种材料综合起来…)

(城门城楼的'建造说明劳动人民的智慧)

4城门的外形结构怎样?各部分有什么特点?

(古城门其实由城墙、城门、城楼三部分组成。城墙上有方形凹凸城头,在城墙中间挖拱形城门。上面是城楼。城楼一般有两层,具有我国古代建筑典型的特点:方形,瓦顶,飞檐等。)

活动三:观察探索实践(40分钟)

1.刚才我们用不少时间了解,学习了古城门的相关历史,观赏了古城门的图片,那么现在让我们用手中的泥去制作一座古城门的话我们又该怎样去做呢?请各小组思考一下,讨论一下,把你们的构想说出来。(找代表叙述制作想法)

2.总结制作方法与步骤,要采用泥球(块)堆砌,泥条盘筑,泥板成型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借助半成品对主要环节及其步骤进行演示指导。

【让学生谈制作想法,促进学生思考、合作交流与相互学习,同时可以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3.分小组研讨:

(1)你们组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城古门?

(可以画出来,也可以用语言描述。)

(2)主要运用哪种泥塑方法?小组成员如何分工?

4、小组尝试

(1)按照设计稿和分工,小组尝试制作;

(2)教师巡视发现共性问题,随时做进一步指导。

活动四:展评总结提升(7分钟)

1.根据评价量表,分小组汇报本节课学习收获,并展示作品。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古城门的一些历史和相关的知识,懂得了塔的建筑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其实塔的文化和知识还远不至这些,感兴趣的同学回去深入研究一下。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3、练习正确地搭配动宾结构的词组。

4、练习结合语言环境为带点的词找反义词。

5、熟记12条成语。

6、读背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7、搜集反映家乡变化的资料,学写导游词,当众介绍。

8、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地搭配动宾结构的词组。

2、结合语言环境为带点的词找反义词。

三、教学时间

35×2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14

二、教学过程

(5分钟)1、用钢笔描红

(1)指读题目,进一步明确要求。

(2)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行书特点,并练写。

(3)学生按要求练习描红。教师行间巡视,提示握笔的.姿势及坐姿。

(10分钟)2、画出错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1)小黑板出示题(1)、题(2),指名学生读题,其余同学边听边寻找句子中用错的字。

(2)师提出独立做题的要求:查阅字典,寻找规律。

(3)学生独立做题,师巡视,并个别辅导。

(4)讨论交流,确定正确答案,并说出理由。

(5)学生自己修改答案,互查练习情况。

(8分钟)3、正确搭配动宾结构的词组。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指名学生读所列词语,再集体读两遍。

(3)举例分析,掌握规律。

(4)让学生用画出表示某种行为或动作的词,想一想:它们分别可以和哪个词搭配?为什么?

(5)指名学生回答、订正。

(6)让学生大声朗读搭配正确的词组。

(7分钟)4、找反义词。

(1)生读题,并指名说一说本题的要求。

(2)讨论每小题中加点的词各有哪些反义词。

(3)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在书上填写。

(4)指名学生汇报作业完成的情况。

(5)让学生说一说这三句话的意思。

(6)反复读读填写的句子,最好当堂背下来。

(5分钟)5、检测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58

二、教学过程

(5分钟)1、熟记12条成语。

(1)指名读题,弄清本题要求。

(2)生自由读12条成语。

(3)指名读、齐读。

(4)请生说说这12条成语可以分成几类。

(5)师生共同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

(6)学生大声自由练读,同桌练习背诵,师随机抽读、抽背。

(7)指名读,集体练读,集体背。

(5分钟)2、读背《如梦令》

(1)指名读练习要求,了解题意。

(2)让生自己读读《如梦令》,把句子读通顺。

(3)启发讨论如梦令是什么。词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4)教师范读

(5)学生自由轻声试读,边读边想词的大意。

(6)让学生尝试着说说词的大致内容。师结合重点词语作适当点拨。

(7)师讲解后再次范读。

(8)生自己练习朗读,指名读,在充分练读的基础上,生练习背诵。

(9)师检查背诵情况。

(15分钟)3、搜集家乡变化的导游词,当众介绍。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师进一步明确要求:

①明确写好导游词的方法。

②将搜集来的资料写成导游词。

③将准备好的导游词当众介绍。

(2)①讲清介绍的范围:家乡特产、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矿产资源。

②围绕以上的几个方面,组织讨论。

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那么多的内容,你打算先哪方面?通过什么渠道搜集资料?

④讲清导游词的要点:资料要翔实,条理要清楚。

(3)练习:

①写导游词

②分小组交流。

③班级交流。

(4)反馈:①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评议。

②小结。

(6分钟)4、学写毛笔字

(1)看题图,师简要讲解。

(2)师范写,讲清要领。

(3)生练写,师巡视指导,评议。

(4分钟)5、练习

练习毛笔字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文章说理全面深刻,令人信服。

本课的教学中,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学”除了贵在“问”之外,还贵在哪些地方?什么样的学习者才能称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在合作探究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各抒己见www.520xy8.com,畅谈自己对学问之道的见解。学问之道既贵问,也贵勤,还贵恒,等等。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4、 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通过阅读本文,知道问与思的密切关系,养成良好的勤学好问的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

2.把课文读熟、读正确,理清课文段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知识是怎样得来的吗?——

知识是学习得来的,也是问来的。所以有人把知识又叫做“学问”。

板书: 23、学与问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

1、 划出生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 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

3、 学与问有什么关系?www.520xy8.com/sjbwz/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内容回答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指名读生字,词语。

“鸡 缤 瞬 察 菲 辅 翱 翔”

“缤纷 瞬息万变 翱翔 辅导 观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词语积累情况,将生字组成新的词语或成语跟大家交流。)

2、指名朗读课文。

师:化那么短的时间能把课文中的部分段落读通顺,读流利,是一件不简单的事,谁来朗读课文(自己选择认为读得比较流利的'段)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组织评价。

4、 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感受收获。

(什么是学问?知识与学问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精度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 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读句子,交流自己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2、你知道哥白尼吗?(师简要介绍哥白尼)哥白尼成为一个伟大的天文学家,其最初的原由是什么?

以什么来证明这一个观点呢?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来讲述这一个问题的呢?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下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课文下面内容的要点。

五、指导生字书写

六、完成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养崇尚科学、热爱探究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是“学问”?

2、出示: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齐读上面的句子。

讨论:什么叫“相辅相成”?

你能根据你的学习经历,举例说明什么是“学中问”?什么是“问中学”?

3、课文又是怎样说明的呢?

二、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出示:

“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大门的铺路石。

谁能举例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可以哥白尼为例说一说这句话的含义。)

齐声再读该句。

三、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引读第三自然段。

师:哥白尼生活的时代与现在已经大不相同了。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世界?我们又应该如何去正确面对这样一个世界呢?

1、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出示: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3、 讨论:

联系课文或者生活实际,www.520xy8.com/sjbwz/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

面对这样一个世界,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朗读课文有关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自己的体会感受。)

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过渡导读:当我们心中有疑问时,积极地请教别人,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这固然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态度。但是,在求知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去获得问题的答案。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的第四段,准备把沈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指名讲故事。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形成这一现象? 沈括又是怎样解开疑团的呢?

从沈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像沈括这样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努力求得问题的答案的故事,你还知道些吗?讲给大家听听。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这段话。

2、出示:

“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的主人”是什么意思?说说你觉得这句话什么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全段。

六、总结全文。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 交流: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你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3、 质疑:

学完了课文,你还想要跟大家交流些什么?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书信与人交流。

2、懂得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多角度观察事物。

3、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记叙事情,记叙中能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学会用书信与人交流

教学难点:

拓展学生写作思路,学会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记叙事情,记叙中能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引入:你曾经收到别人给你的信吗?你高兴吗?请谈谈你收到后的感受。(老师做个有心人,提前给每一位学生写封信,不仅仅是为了这次习作,让学生感受写信这一交流工具的独特魅力。更重要的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

2、人类进行情感与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多样的。你能说一说吗?

重点引导学生:

交流的方式这么多,为什么还要写信呢?(让学生认识写信是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

2、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写信。揭示课题(写一封信)后出示本次习作的要求,明确习作任务。

3、?你最想给谁写信?为什么?

4、出示幻灯片:(比尔.盖茨香港总督澳门总督********校长)

问:(1)想和他交流什么话题?你有什么想法?

5、除此之外,哪个是你最想和他交流的?(同桌交流/小组交流——个别交流)(同伴学习策略。同伴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6、出示课前的信:你对课前阅读的几封信有什么发现和收获?哪一封信最让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随机板书:格式准确用语得体情感真实)

二、构思起草,完成习作

1、创设情境,激发构思起草的兴趣

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景:想想你怎么写这封信?请把思路简单地记录下来。(目的是:指导学生理清学生的思路,写作要有一定的顺序。)

2、学生独立构思,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3、全班交流。

4、自由写文,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指导修改,完善习作(学生学会修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1、启发谈话:美玉是琢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你的习作初稿写好以后,通过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你有信心把自己的'习作初稿修改得更完美些吗?

2、出示星级评价标准。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习作,你认为可以达到几星级?为什么?

三星级:

(1)写信格式欠规范;

(2)语句不大通顺,有错别字;

(3)情感真实,用语欠得体;

(4)基本把事情写清楚。

四星级:

(1)写信格式正确;

(2)语句较通顺,不写错别字;

(3)情感真实,用语较得体;

(4)能按一定的顺序写。

五星级:

(1)写信格式正确;

(2)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3)情感真实,用语得体;

(4)按一定的是顺序写。

3、鼓励修改:你认为经过努力,你会达到几星级?你准备从哪几方面修改?

4、学生独立修改习作。

5、课堂交流。指名交流时,学生按“原来是怎么写的?-刚才从哪几方面修改?-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相机简单复习书信的格式。

二、师生、生生合作评改

1、根据标准评改一个同学的习作,互评后交流评改意见。

2、根据交流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指导评赏,成就激励

1、启发自我评赏

(1启发谈话:你的习作通过自己多次的修改,一定有许多成功之处。请你将自己习作中成功之处,或写得最精彩的部分读给同学们听听,和他们一起分享你成功的欢乐。如果你认为自己全文写得好的,就读全文。对评赏得好的同学,教师将授予“浪花奖”。

(2评赏交流。

2、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寄出去(相机指导信封格式的书写)。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板书设计:

写一封信

格式准确 分清对象 内容具体 情感真实 用语得体

标签: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