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折枝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精华)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侦察、欲出又止、踌躇不前、若无其事”等新词。

2.借助关键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细读“救幼龟”语段,讨论人们不同的态度,分析人们“救”与“不救”的原因,感受自然现象的复杂性,体会关键词在文章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预设】

(课前谈话)(厄瓜多尔、加拉巴哥岛、西班牙、大海龟-巨龟之岛)

1.你知道关于太平洋绿龟的哪些信息?(资料一)太平洋绿龟名片

名称:太平洋绿龟,又名绿海龟

产地:多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食性:以鱼类、海藻等为食

天敌:蛇、沙蟹、食肉鸟等

繁殖:岛上产卵—筑巢孵化—幼龟归海——海中成长

2.了解幼龟归海的危险:(资料二:课文第二自然段)

太平洋绿龟长大后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体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份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幼龟便可能成为食肉鸟的美食。

3.认知几种食肉鸟:嘲鸫、海鸥、鲣鸟。

一、正音,读课文,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初步了解题目意思。组词;知道“道”的多种意义;初步对课题释义。

2.检查课前预习情况,依据学情重点指导。

我们摘录了课文中写太平洋绿龟、食肉鸟和人们表现的词语,读词正音。(出示1)探、侦察、欲出又止、踌躇不前、鱼贯而出、

(出示2)啄、企图、颓丧、饱餐一顿、响彻云霄

(出示3)若无其事、愚不可及、气喘吁吁

说说需要引起自己注意或要提醒大家的字词。

3.自由地朗读这篇课文,想一想,人们与绿海龟、食肉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预设学法:尝试说——看图表选择“关键词”说——同桌练说

二、细读“救幼龟”语段,感受自然现象的复杂性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救幼龟”的语段,也就是课文的第3、4两个自然段,来看看人们当时为什么要救。读了课文,我发现当时对于要不要救这只幼龟,人们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哪些人打算救?谁不打算救?

板块一:“救,还是不救?”

【救】哪些句子写了“我与同伴”的态度是打算救。

1.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

(关注点:紧张、焦急、“你得想想办法啊!”等)

2.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

(关注点:不能见死不救、一片、呼喊等)

感受不同的表达方式: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的一片呼喊:“不能见死不救!”

“不能见死不救!”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的一片呼喊。

【不救】哪些句子写了向导的态度是不救。

1.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关注点:若无其事、“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2.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板块二:“为什么要救,为什么不救?”

1.说说人们这么做的理由,用“因为……所以……”作答。

①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

②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

③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④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⑤下文中的后果

……

2.聚焦一幕,说说“我和同伴”为什么要救那只幼龟?而向导不打算救幼龟?

(“救”的关注点:企图、拉、啄)

(“不救”的关注点:侦察、欲出又止、踌躇不前、探)

3.出示“自创一幕”:我看见一只幼龟爬出来巢穴,一只嘲鸫飞来啄它。他们让向导去救幼龟,向导抱起小龟走向大海。为什么课文中要把这一幕写得这么详细?

4.读第3、4自然段。

三、存疑进入下文学习,探讨“自然之道”的内涵

出示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在课文的细节描写中寻找答案,在下节课继续探讨

四、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9课第五题。最后一小题改为:

★(4)我能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会认本单元生字词,会正确书写,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重难点

对字词要“会读,会写,会说,会用”。

乐学善思办法

运用小组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流程

一、检测预习情况

1.组内交流,由小组长组织解决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并把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梳理。

2.组长汇报

3.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4.教师点拨

二、检测要求会认的字

1.采用开火车的形式轮读,要求读准字音,并能组成词语。

蟒壑矫鸿淀阑疆吾策坠镀烬婉辰挝缅

卉榕乔傣蚀

2.个别字正音,多音字。

三、检测要求会写的字

1.采用听写的形式,组内两人互批,成绩汇报组长

橘柚树陡峭消逝朦胧倾泻黄鹂藤椅沉淀暖气楼阁啼叫

2.组长汇报成绩,记录员做为记录

3.奖励前三组

4.教师点拨形近字的区别,理解:缀满、坠满。

四、综合检测试题

每人答一份试卷,时间是五分钟,小组串批,统计成绩。

1.看拼音写汉字

dǒuqiàoménɡlónɡqīnɡxièténɡyǐtíjià()()()()()

2.辩字组词

藤()淮()啼()淀()陡()

滕()准()蹄()绽()徒()

3.写出下列各词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辽阔---()闪烁---()安详---()

反义词:清楚---()灿烂---()宁静---()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多音字组词练习,使学生区别多音字的不同用法。

2、通过照样子组词练习,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

3、通过把词语连接成句的练习,引导学生自己感悟组成一句通顺的话,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

4、在认识修改符号的练习,为使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造句、习作打下基础。

5、阅读短文的练习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初步学习状物的一些写法。

6、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7、学习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小物件。

教学重点:

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为习作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利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造句或习作。

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区别多音字的用法,并进行组词。

2、通过照样子组词练习,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

3、培养学生积累词汇的能力。

4、通过把词语连接成句的练习,引导学生自己感悟组成一句通顺的话,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巩固本单元的词语。

教学难点:

扩大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以及语言积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本单元的词语。

二、第一题:多音字组词

1、出示:干发倒数(说说它们都有哪些读音?)

2、口头组词。

3、填写在书上括号内,每个字组两个词语。

二、第二题:照样子组词语

1、指名读题和例题,了解题目要求。

2、词语接龙。

3、照样子自己完成。

三、第三题:连词成句

1、指名读题和例题,了解题目要求。

2、自读自悟。

3、小组交流。看谁写的又多又正确。

4、汇报连句的结果,评议。

四、作业:积累本册中学过的多音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修改符号,自己试着用一用。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修改符号。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修改符号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前在我们造句或是文的时候总是出现丢字、错字等情况,今天老师教你几招,学完之后,你们就不会再为写错字、丢字,然后从写而发愁了。

我们一起认识三种常见的修改符号。

二、出示例句。

1、指名读一读句子,思考:句子的毛病出在了哪里?

2、汇报。

3、教师:如果有几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但又同时出现我们就要删掉其中的一个,就要用到删除符号。如果出现了丢字、丢词等情况时,我们就会用到增加符号。如果有错别字的时候我们就能用到更换符号。

4、每人发一张修改条,把其中的错误用修改符号修改。

5、汇报,展示。

三、阅读短文:

1、默读短文,借助字典学习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其余学生思考:介绍了小瓷象哪几部分?

3、汇报说出每一部分都什么样?

4、作者是怎样把小瓷象介绍具体的?(小组讨论交流。)

四、作业:把今天的感受写一写,出现问题用修改符号解决。

第三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学生要把自己的欢乐或烦恼讲清楚,对于欢乐,大家共同分享;对于烦恼,同学们要给与热情的帮助与鼓励。指导学生先理解题意,然后进行准备,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同学交流。

2、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养成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教学过程:

一、明确交际要求:朗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要求。

(把自己的欢乐或烦恼讲清楚,对于欢乐,大家共同分享;对于烦恼,同学们要给与热情的帮助与鼓励。学生选择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二、选择交际内容:学生自主选择内容,是讲快乐,或是讲烦恼。

(小组学习,学生要学习表达于倾听)

三、进行交际活动:先小组进行听说练习,同学之间互评,在选代表向全班做汇报。

四、进行交际: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五、课堂:

第四课时习作

教学目标:

1、把自己喜欢的小物件的样子,用语言文字文字表达出来。

2、对习作进行点评,让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

3、培养学生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习惯。

4、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把观察到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让学生在点评中认识自己习作的缺点,然后进行修改。

教学难点:

把小物件的样子描写具体。

教学准备:

提前准备好的小物件。

教学过程:

一、习作:

1、朗读题目,理解题意。

2、学生观察自己的小物件,说说它什么样?为什么喜欢它?

3、全班交流。

二、指导书写:动笔写下来,进行习作。

三、修改习作:

1、写完后读一读自己进行修改。

2、请一人读习作,然后全班进行点评。

3、同桌互相读习作,互提意见,进行修改。

四、板书:

语文实践活动6

写样子:先整体后部分;

顺序:从上至下从下至上。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四个生字、正确书写五个汉字。

2、在阅读中体会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

3、激发学生对科学事业的崇敬与热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激光的特点和用途。

2、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什么是激光?通过预习你对激光有了哪些了解?老师这儿有一段《激光舞》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什么感受?激光在我们的生活中用途非常大, 相信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后你会对激光有更深入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激光的'世界,去探索一下激光的奥秘吧!

二、初读感知:

1.同学互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这种对客观事物的性状、特点、功能和用途等做科学的说明、使人增长知识和技能的文章,是什么体裁?(说明文)你还记得那些说明方法? 2.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每一自然段都写了什么?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激光的特点?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激光的用途。

三、理解课文:

(一)小组合作交流:你认为课文分几段进行分析比较好?

(二)研读课文第一意义段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1、2自然段,说说激光有哪些特点?请你划到相关的句子。请看大屏幕两组图片,说说激光、日光灯和灯光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激光的特点:①方向性强。②亮度高。) 2.哪些句子分别写激光的这两个特点,请你把相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指名回答:“比如说,太阳、电灯发的光都是向四面八方照射的,散的;手电筒和探照灯虽然能将光集中起来向一个方向发射,然而经过一段距离,还是向四面八方散射开去。激光却能始终集中向一个方向发射。” 这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 3.为什么说激光是最亮的光,你能用充分的理由说明吗? “如果我们眼睛盯着电灯看,会感到刺眼;盯着太阳看,会感到发晕;如果眼睛对着激光看,就会造成严重的损伤乃至失明。” 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列数字)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4.激光在军事上有什么用途,你还了解到那些?

(三)小组学习第二、三意义段。

学习要求:

1.合作学习3-6自然段,完成课后第一题。小组交流。

2.找一找每一段都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画出相关语句。 选代表汇报激光的用途。读出相关的句子。同学们都能很快的填完表格,显而易见,这是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举例子)文中还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四)学习最后一段

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简单汇报激光的其他用途。 你还知道激光的哪些用途? 猜想一下,不久的将来,激光还可能用在哪里?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我们学习这篇有关科普知识的说明文后,见识了激光的神奇与奥妙,但是激光的奥妙还有很多很多,等着你们去探索和发现。老师希望你们能走进科学、热爱科学,为人类做贡献。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 懂得要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

1、 识字教学。

2、 写字教学。

教学难点:

教会孩子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写课题“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提问: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请同学自由发表看法。

2、在大画家与小牧童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 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想象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 请生再次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用“□”勾出生字。

3、 认记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借助拼音读出生字读音。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并为它组词。

(3)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自由认记生字。

(4)请学生起来说说自己记了哪个生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偏旁归类识字:抹——批——拱 惭——愧

加偏旁识字:区——驱 共——拱

换偏旁识字:沟——购 绳——蝇 渐——惭 瑰——愧

看字型识字:“墨”——墨是黑色的。

联系生活识字:

“价”,超市里写有“天天平价”。

“购”,粮站墙上写有“收购粮食”。

(5)用多种方法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记情况。(开火车、抢读、小组读、齐读、个别读等)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两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读通顺。

2、同桌读课文,抽学生读课文。

3、想听老师读吗?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4、请生评价老师读的课文。

5、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6、看图,说说牧童是在什么情况下指出画家戴嵩画错了的?

7、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人物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8、图上的哪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9、假如你是戴嵩你会感到怎样?可是他却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练习用诚恳、和蔼的语气读戴嵩此时说的话。

10、练习读读戴嵩与牧童的对话,要读出牧童的天真质朴。

教师可以适时范读。

11、四人小组合作练读。在分角色读时,力争通过表情和动作把叙述部分的内表现出来。

12、请组内朗读好的学生在全班表演朗读。从表情、动作、语气三方面引导评议,以检查学生对“称赞、赞扬、和蔼、惭愧、拱手”等词语的理解情况。

13、想象当时的情况,人们听了会说些什么?你想说些什么?看看书中的学习伙伴有什么看法?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2、齐读课文。

二、指导学生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请生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3、学生自由观察自己感兴趣的生字,并说说在写这个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师相机点拨。

4、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

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呆”的下部分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商:很像“摘”字的右半部分,但同字框里面不一样。

抹、挤、拱、批:四个字都有提手旁,都是左窄右宽。

价:字内有三个撇,但最后一撇与前两撇不一样。

钱:左短右长,重点指导金字旁和斜钩的写法。注意与“浅”比较。

购:左右都写得比较瘦长。

5、学生自由写字,教师巡回指导。

三、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小黑板,上面有课后题。

2、请学生读读句子,体会“一”的作用。

(1)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说明他画得真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

(2)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说明画家的动作很快。)

3、请学生用“( )一( ),就( )。”

“( )一会儿( ),一会儿( )。”的句式说句子,写句子。

第22课 我为你骄傲

学习目标

1、会认“滑”等9个生字,会写“报”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课前准备

1、 实物投影仪

2、 句子投影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课前板书“骄傲”)你知道骄傲是什么意思吗?(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补充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为“我为你骄傲”(生齐答)通过预习你知道课题中的“我”是谁?“你”又是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老奶奶 “我” 送报的孩子 “你”)老奶奶为什么要说“我为你骄傲”呢?让我们在课文里寻找答案吧!

二、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记忆字形。

2、 再读全文,做到通顺、流利 。

三、交流

1、 请学生指出自学过程中最容易读错的生字,全班正音。

2、 请班上朗读最好的学生分段读课文,老师用“我为你们骄傲”这句话来评价,请学生说说老师为什么为他们骄傲,铺垫“骄傲”在文中的意思。

四、朗读课文,学习词句

1、 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或者自己喜欢的句子。

2、 同桌互读互听自己画出的词语和句子。

3、 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师生共同评价。

五、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六、指导书写。

1、 请学生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2、 细看生字,说说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词语:

“ 玻璃”的“璃”右下部分是“撇折”“点”,不是“人”。

“碎”的右边要注意“十”字要写在两个人字的下面,竖不能伸到两个“人”的中间。

“继”的笔顺是先写“ 纟 ”,再写“米”,最后写“ 竖折 ”。

“骄傲”一词重点区别“平撇”和“竖撇”,“傲”字中间的横画要短,右边是反文儿,不是折文儿。

3、 练习书写四个字、四个词。

4、 点评反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用多种方法认读生字、新词。

2、用投影出示一些句子,指名朗读。

二、自读感悟

1、 自由读课文,思考。

а。是什么事情,使老奶奶写了“我为你骄傲”这句话?(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说事情的经过)学生说到那里,就引导学生感情领悟到那里,进行感情朗读。如;

(1)想象“我”和小伙伴扔小石头时那开心、有趣的场面,想象在这种情景中“我”和小伙伴的神态、动作、语言,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我”的情感变化过程。

(2)当老奶奶知道玻璃窗被打碎了,她没有去追问,她在想什么?

(3)当老奶奶天天收到“我”送的报纸时,她又会想起什么?当老奶奶收到“我”积攒的七美元和一封道歉信时,又会想些什么?

ь。老奶奶为“我”的什么品质感到骄傲?(引导学生懂得做了错事,要勇敢地承认并及时弥补)

2、 分组或全班交流。

三、感情朗读,加深体会。

1、 分组练习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2、 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做了错事应当怎么办?是怎么解决的?

3、 回家把课文读给你的好朋友听,读给爸爸妈妈听,并听听他们的想法。

四、练习书写。

听写生字词。

五、积累语言。

1、 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哪个句子写得最好,用横线画出来。如:

(1)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

(2)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

2、 读读抄抄课后词语。

光滑 破碎 飞快 轻松 骄傲 往常 自在

足够 真诚 顿时 继续 风和日丽

3、 交流评议,提高学生对文字鉴赏水平。

23 三个儿子

教学目标:⒈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⒉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⒊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预习要求:勾出生字,生词。标出自然段。读熟课文。

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你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爸爸妈妈都非常爱你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有关三个儿子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⒈检查预习情况。

① 分小组读课文,比一比,看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通顺。一小组读1—2自然段。

② 抽生说说你勾出了哪些生字,生词?

⒉认记生字。

① 师出示生字卡片,生借拼音齐读。

② 自由读生字记住读音,自己觉得难记的多读几遍。

③ 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④ 给生字找朋友,组词。抽生说,师将词板书。生再齐读。

⑤ 记一记。同桌互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

⑥ 用考一考,读一读等方法巩固生字。

⒊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① 生字朋友能帮你把课文读得更通顺,更流利。咱们一起试试吧!齐读课文。

② 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③ 自由读课文二,三,六自然段,用横线勾出三个妈妈说的话。

④ 抽生读,其他人评价,读得好不好,为什么?(前两位妈妈自豪的语气,第三位妈妈平稳的语气)

⑤ 师引读,自由读。

⑥ 听课文八至十一自然段的朗读,说一说,三个儿子在见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时,分别是怎样做的?读时语气应有什么区别?

⑦ 比一比,看谁能通过读表现出三位妈妈提水的辛苦。

⑧ 自由读,齐读。

⑨ 假如你就是那位老爷爷,你会怎样说?(练习读好老爷爷幽默,风趣而有意味深长的话)

⑩ 四人小组里两人一组,互相评价,哪些句子读得好,哪些句子需要改进。

⒋齐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⒌提出要求;倡议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

二课时

一 复习生字。

1 抽生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2 快速抢读生字。

3 齐读。

二 学写生字。

1 齐读生字。

2 范写容易写错的生字,生认真观察,认真听。

①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拎”字最后一点。“桶”右上的一点,“膊”字右上的一点。

“荡”是上下结构的字。

②生回忆书空以上几个字。

3 写美观。请生自己观察,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得更漂亮?抽生说师范写。

4 生练习写字。

三 课后练习。

1 齐读。

2 说说这段话的意思。三个孩子同时做一件事用“一个…一个…另一个…”的句式来说。

3 自己再读读,想一想你能用这个句式再说一句话吗?

四 四人小组排练表演课本剧。老师巡视,随机点拨。重点指导:

1 人物的语气。

2 人物的动作。

3 人物的表情。

苏 虹

24。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教学目的:

1、 会认“具”等11个生字。

2、 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德。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看图提问:

①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

②板书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二、 授新:

(一) 学习生字

1、 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2、 借助拼音学习生字。

3、 开火车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 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 再读课文,把课文每一句话读正确,读流利。

2、 引导全体读书。

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 开火车指1名朗读各段。

4、 相互交流的说说:你觉得小兵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 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1、 朗读感悟8—13段。

a、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找到你最受感动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b、指名朗读,并引导全班学生读好句子。

c、分角色读好8—13段。

2、 朗读感悟1—7段。

a、课文中的这位小朋友什么也让妈妈给他买,是不是他不喜欢玩具?是不是他不喜欢穿好看的衣服?

b、再读课文,感悟小兵喜欢玩具的心情。

c、分角色朗读课文( 1—7段)

3、 朗读感悟最后两段。

a、指名朗读。

b、交流:读了这两段,你想说什么?

4、 默读课文,升华情感。

a、请同学们再次静静地默读课文,读后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b、学生交流,老师参与总结:是啊!愿大家都学会关爱父母,关爱身边的每个人。

三、 课后作业

1、 把小兵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2、 平时做孝敬父母的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初步理解新词在本课中的意思,能认读“惹、皱、脸”三个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绿色、红色、黄色、棕色)

2、那么,谁见过蓝色的树叶呢?为什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7 课,让我们从

课文中找到答案。教师板书课题:《蓝树叶》。

二、进入新课: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借、吞、吐、趴、等、盒、削、眉、由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2)看投影,读词语:

皱眉、借铅笔、趴在、削铅笔、不由得、吞吞吐吐、盒子、惹人喜爱、脸红

3)自己练习读

4)指名读,比一比谁读的正确。

5)说说你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

吞:上下结构的字,上边是一个“天”字,第一笔容易写成撇,教学时应注意提醒学生。

盒:这是一个形声字,上声下形,上边的“合”与“盒”字同音,下边是一个皿字底。

削:这是一个形声字,左声右形,右边是个立刀旁,用刀子削。

眉:学生容易将“目”写成“日”,可引导学生想一想,“眉”的下边为什么是“目”。

4、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标出自然段序号,然后打手势告诉老师。

2)指名分段读,听一听谁读的正确、流利,进行评价。

3)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李丽和林园园是同桌同学,李丽要画绿树叶找不到绿色彩笔,向旁边的林园园同学借。可是林园园却舍不得把心爱的笔借给她,找各种借口,最后李丽只好画了一片蓝树叶,林园园看到后,感到很难为情,不由得脸红了。)

三、练习巩固:

1、小组为单位共同练习:

1)请你们小组共同复习本课生字新词,并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小组之间互相出题目考查,合作学习小组长留下进行监控。

例如:

看拼音写词语;

听写词语;

组词;

读句子;

读课文。

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展示学习成果。

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让学生打开语文书看课后的第二题,观察每个生字的占格情况。

2)让学生说说眉、借、由的占格情况。

3)在书中练习描写。

4)进行展示,进行表扬,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抄写难字、提出问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收集有关泼水节的资料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及各民族风俗习惯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课件激趣

(课件出示傣族泼水节活动场面)

师:谁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活动?他们在干什么?(傣族、泼水节)简介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师:你参加过泼水节吗?想亲身经历、感受泼水节吗?现在我们就去参加一次难忘的泼水节。(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学生轻声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识字。

①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借助字卡,生字条等。

②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③游戏检查识字。夺红旗──抢摘丰收果──把词语写在车票上,读对了才能上车旅游参加泼水节。

4.检查读课文情况:要求读准字音,语句读得通顺。指名读,挑战读,分组读,自愿展示读。

三、再读课文,交流思考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不用火红?

2.学习第二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傣族人民听说周总理要来,感到特别高兴?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相关词语,理解当时人民的心情。

4.指导朗读: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前几句要做好声音和感情铺垫。

四、写字练习

1.重点:思、寿、凤、凰。凤凰二字第一笔要写成竖撇。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展示作品,学生互评互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出示生字卡,组词。

2.摘苹果游戏,检查词语。

二、细细品读,感情升华

1.学生自由朗读四至八自然段,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品读思考,教师相机引导:

①从插图中发现周总理穿的.什么衣服?他为什么穿傣族服装?表情怎样?理解笑容满面,并练习说话。

②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③你觉得周总理和人民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④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难忘?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3.朗读指导,边读议边想象,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结尾感叹句要情绪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

4.小结全文。泼水节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

三、拓展

1.将收集到的周总理的图片,故事等资料介绍给同学们。

2.中国民俗我知道。由学生扮演不同民族的人介绍各民族风俗习惯。

四、写字

1.出示其余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练习书写。

2.教师巡视指导。

3.作品展示,学生互评互议,评小小书法家。

(民族街小学刘冬梅)

小学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