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凉人心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范例【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感受美的熏陶。同时积累课文中的优美的语句。

2、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七月是什么季节?(夏季)那么夏季留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热)热到什么程度?当这么热的夏天来临时,同学们有想过要避暑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骑马上天山去避暑好不好?

2、齐读课题

二、新授

课文主要内容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思考;

A、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

B、课文依次写了哪些景点?

2、汇报

A、游览的先后顺序, “进入天山”“再往里走”“再往里走”。

B、课文依次写了天山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野花、千里牧场。

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自主学习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语段、词句,标出来,读一读,和同桌交流交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们。

汇报 雪峰(高、大、白) 蓝天衬着高耸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在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句,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把云影比作银灰色的暗花,把雪峰比作白缎子。)这里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雪山极白,连云影映在上面都显得发灰。)

3、雪山还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中感受到的?(高耸)

4、这样美的雪峰,你们喜欢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你对它的喜爱之情吧!

5、指名读,齐读。 溪流(急、清、活) 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练。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击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而每到水势缓慢处,却有鱼儿在跳跃。这个时候,饮马溪边,坐在马鞍上,便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 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生机。

6、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7、溪流有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飞泻”写出了雪水的气势磅礴,第一个比喻句写出了雪水动人的姿色,多像细长的闪闪发光的银链。)

8、对于这么美丽,有活力的溪流,你们喜欢吗?那么我们在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赞美的语气),谁来读一读?

原始森林(密、绿、幽静) 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马蹄溅起的水声,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只能偶然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

9、密密、重重叠叠、斑斑点点,叠词,读起来很有韵味,也突出了原始森林茂密的特点。

10、“蜿蜒无尽”说明原始森林连绵不断,辽阔。

11、这里又说密林幽静,为什么又写到鸟鸣?这样不是矛盾吗?(不矛盾,以动写静)

12、“照”与“漏”这里不用“照”,而用“漏”,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漏下,作者精确的用词,把天山的特有风光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13、齐读。

野花(多、艳、高) 在轻轻荡漾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样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你在马上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最心爱的.鲜花。

虽然这时天山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里的无边繁花呢?

1、三个比喻句、一个排比句说明了野花的多和艳。

2、“浮、矫健、精神”写出了花之多,人就像置身花的海洋之中。“只要一伸手”说明野花很高。

3、反问句。把野花比作春天的花园,对天山野花的高度赞美。

4、指导读。

千里牧场(奇丽、辽阔、风平浪静) 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展现在你的眼前。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牧场上长着一色青翠的酥油草,清清的溪水齐着两岸的草丛缓缓流淌。草原是这样无边的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

1、奇丽、辽阔、风平浪静

2、原始森林和野花都只能做花边,说明牧场辽阔。

3、读。

对天山的赞美

1、当你们见到如此美的天山时,你想用什么词来赞美它?而作者又是怎么赞美它的? 这就是天山之夏,这就是人间天堂。

2、指导读,用赞美的语气读。

三、结束

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写了天山雪峰、溪流、森林、鲜花、牧场,如人间天堂一般,那么你们还想不想再欣赏一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关于天山的歌曲《天堂》。

板书设计:

天山之夏

溪流:急、清、活 进入天山

雪峰:高、大、白 游览的先后顺序 再往里走

原始森林:密、绿、幽静

野花:多、高、艳 再往里走

千里牧场:奇丽、辽阔、风平浪静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学习10个生字,会认识8个生字。

2. 感受槐花给人民带来的美丽和快乐,体会对槐花的喜爱之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是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的含义。

教学准备:

槐花的图片

生字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

1.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2. 多么美丽的花朵啊,同学们能有自己的话来赞美它吗?

二、过度:

1. 在我国的乡村,一到五月槐花就争相开放,那时的乡村真成了——美丽的`槐乡。(板书课题)

2. 请生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五月的槐乡是孩子们满意的季节?

2. 生自由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 洋槐开花的时候,是一副这样的景象?请同学来读第一自然段。

2. 生读第一段,并引用书上的话,回答该问题。

3. 槐花盛开的时候给大家怎样的感觉?

4. 请大家带着这样的感觉来读一读地一段吧。

5. 生齐读第一段。

五、练习背诵课文第一段:

1. 小组练习

2. 大组展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请生个别有感情地背诵第一段。

2. 有感情地一齐背诵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

1. 过度: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课文的最后一段: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2. 从哪里可以看出,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3. 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边思考边做记号。

4. 大组交流:

把你勾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

5.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三、总结课文

1. 槐乡的槐花给孩子们带来了这么多乐趣,大家喜爱它

,所以当它盛开的时候,才会那么满意呀

2. 文章的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

四、练习背诵

五、书写生字

板书:

3. 美丽的槐乡

吃槐花

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别槐花

喜爱槐花

装槐花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词语接龙的方法积累词语。

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3、了解人们使用的各种笔的发明及的演变过程,能够按要求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把“笔的演变”介绍清楚。

4、在了解“笔的演变”的基础上展开想像,改进一种笔,能够把未来的笔介绍清楚,写一篇习作。

[教学重点]:

1、积累词语。

2、能够把未来笔的样子、功能介绍清楚。

第三、四课时

一、能说会道:

我们日常与朋友沟通是通过口头的语言传递来完成的,口语的表达是需要反复训练的,下面我们就进行口语的表达的训练,看看谁口齿最清楚,最能说会道。

(1)将课前搜集的关于笔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出示课件:笔的发明及演变的过程。

(3)自由选择学习伙伴,选择一种笔介绍给他听:注意把笔的结构、质地、发明及演变的过程说清楚。(可以采用“笔的自述”、“笔的对话”等拟人化的方法表演。)

(4)指名汇报,集体评议修改,看谁说的好,演的.棒。

(5)回家后讲给家长或邻居听,请家长或邻居评议。

二、笔下生辉:

平时喜欢写作的同学,现在是你大展才华的好时机,看谁写的文章最出色。

(1)你最喜欢哪种笔?你了解它吗?(可以从它的外形、质地、结构、功能和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等方面去思考。)

(2)小组内交流:展开合理的想像,未来的笔会是什么样子,会具备哪些新的功能。

(3)打好腹稿,写出初稿。

(4)班内交流,集体评议,提出修改建议。

(5)自己修改初稿,读给学习伙伴听,征求意见。

(6)把你们习作读给家长听。

三、小结:

今天我们在知识花园中畅游了一番,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有更多的收获。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第一部分。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景:学生分角色读题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拓展:小结已经学过的作文修改方法。

2.教学第二部分

(1)根据上一部分。

(2)让学生思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意思。(强调修改的'意义)

(3)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胜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要看念的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

(5)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谈话导入。

(由本单元所学课文导入)

2.诵读《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

(1)学生自由读散文。

(2)教师示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学生反复练习诵读

(4)指名读,齐读

3.感悟

(1)指名读问题: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实?(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读后感想。

(3)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4)师生小结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独立分析字的笔画,正确书写巾、衣、本、牙四个字。

2、听故事,讨论怎样才能见到雪孩子。

3、初步体会会意字的特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语文天地中的学写字的练习

1、独立说说巾、衣、本、牙四字的笔顺并书空。

2、玩一玩我说你写的游戏。学生说一个字,例如:以,找另一个同学书空笔顺。

3、写字。看谁写得又准确又漂亮。

二、字形小魔术

1、 出示木字,抽生读一读,书空写。

2、 你能给木字加一笔变成另一个字吗?开动脑筋想一想。(本、术、禾)

3、 出示力,请你变魔术,加两笔后让它变成另一个字。(办、为)

4、 出示巴字,请你给它加偏旁,看能变成哪些字?(把、吧)

5、 你还能给哪些字变魔术?互相说一说。

三、读一读,继续往下说词语。

1、 出示词语:青蛙、刺猬、熊、蛇,你觉得这些词语表示的`是什么?(动物类)你还能说出哪些动物名称来?

2、 第二类:黄色、红色、绿色,是表示颜色的,请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3、 第三类:围巾、棉衣、手套,是表示衣物的,请说说表示衣物的词。

4、 你还能说出哪些词是一类的?

四、照样子说一说

1、 例句:冬天的本领真大呀!

2、 句式:谁真怎么样?

3、 请依照这种句式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 读一读《九九歌》

1、 自由朗读,看你从中能读懂点什么?

2、 你知道这首儿歌讲的什么意思吗?

3、 教师介绍有关节气的知识。领学生揣摩儿歌的意思。

4、 读一读,争取能背诵。课后背给爸爸妈妈听。

二听雪孩子的故事。说一说,怎么才能见到雪孩子?

1、听老师读两遍故事,可让学生提一些关于内容的小问题,检查学生是否听懂了。

2、分组说一说,怎么才能再见到雪孩子?老师不要讲太多的自然常识,让学生问、学生答。

3、试着把故事接着讲下去。第二年冬天,又下雪了

三语文天地的学法指导:初步体会会意字的特点

1、想一想,你从这些字中发现了什么?

2、收集这样的字,写在本子上,再和伙伴们交流这些字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要下雨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二册的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通过小白兔去河边田边两次奇怪疑问,最终明白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小动物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也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1、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是夏秋季节快要下雨的征兆。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图片和语境理解新词的意思,会用奇怪说话。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1、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

2、教学难点:通过对话的朗读体会,知道下雨前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

第1课时: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1节,学会部分生字、词,知道鱼游水面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

第2课时:继续学会部分生字新词,知道燕子低飞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并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

第3课时:分角色朗读课文,扩展延伸。

1、录音、投影、生字卡片。

2、头饰:小白兔、小鱼儿。

一、揭示课题,读题:

1、板书课题要下雨了。

比较读题,发现要字加与不加有什么不同?

(下雨了,已经下了,要下雨了,雨还没下)

2、下雨前有哪些特别的现象?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指导:

1、听录音,边听边特别留心生字的读音。

2、读准字音。

出示新词:

you qi guai jin men hen tou tou qi yan 游到 奇 怪 今天 闷得 很 透 透 气 燕子 o wei chao shi chi bang zhan 哦 为什么 潮 湿 翅 膀 沾了 zhu cai di 小水珠 才能 很低很低 lai a 出来啊 kong 空中 啊 di a 那么低啊 空 kong 有空

3、学习生字:奇、怪、今、闷、很,重点指导:奇、怪、闷

三、通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找出小白兔、小鱼、燕子说的话,把自己读的最棒的话挑出来,前后同学读,特别难读的一齐读。

2、反馈。

四、精读第一节。

(一)出示小白兔的话:

有一天,小白兔来到河边,看见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奇怪地问;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①读句子。

②比较读: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小鱼,你怎么有空出来啊?

自由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点拨:两个小鱼说明小白兔很想知道,很奇怪很急,读时连起来。

今天说明小鱼平时在水里游,今天表现不同游到水面上来了,很奇怪。(板画:鱼游水面)

看图:小白兔奇怪的表情怎样的`?

(眉毛上翘,眼睛瞪大,耳朵竖起,手指点着)

③有表情地读: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同桌,对镜子读。

集体读叙述部分的话,一人读小兔的问话。

(二)出示写小鱼的话:

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1、自由读,说说小鱼说时,特别把哪个词说成重音?

闷得很也可以说很闷很闷,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假想:捏住鼻子,闭上嘴巴、眼睛试着沉入水底,体会透不过气来的难过,与透了气以后的轻松。

再读:闷得很难过透口气轻松快

要下雨了:因为要下雨了,所以闷得很,透透气,游到水面上来了。

2、多种形式读。

(三)连起来读第1节

1、教师问:谁来读小白兔的问话?谁来读小鱼的回答?戴头饰,叙述部分一齐读。

2、四人小组合作读,一人读叙述,一人读小鱼,一人当小兔,一人评述,看哪一组效果最好。

3、抽一组,戴上头饰读,评。

五、复习巩固:

1、教师:学到这里,你觉得自己又长了哪些本领?

(1)口头练习:要下雨了,_________________

我看到________,就知道要下雨了。

(2)巩固生字:奇、怪、今、闷、很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按课文内容填空:下雨前,小鱼在水里(),游到()来了。

3、课后查询还有哪些现象,也知道要下雨了。

七、板书:

要下雨了

鱼游水面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奥林匹克,增强对申奥成功的自豪感及向往奥运的感情。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奥林匹克在文中的表达。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这文章讲的是什么?申办奥运成功,作家肖复兴写出了自己的亲身感受。

2、按作者叙述的顺序,全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四、巩固练习

1、抽读生字卡,口头组词。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读课文,这部分讲的是什么?

2、“特殊”是什么意思?7月3日为什么特殊的日子?

3、作者所说的“我和大家共同的感情”是什么?你知哪些当时听到申办成功消息后人们的反应?

4、说说你对“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的`理解。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读课文,这部分讲的是什么?

2、为什么说“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

3、你怎样理解“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这句话的含义?

1)什么叫“等量齐观”?什么叫“锱铢必较”?

2)体育比赛具有哪四性?

3)竞技体育具有哪些特点?

4)竞技体育面对世界存在的哪些不公平?“强权”指什么?

三、巩固练习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继续学习第二部分内容。

1、当萨马兰奇宣布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的时候,作者渴望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渴望?为什么“难忘”?为什么“美好”?

2、“奥林匹克”指的是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内容

1、读课文,这一部分讲的是什么?

2、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的第二天,为什么作者又特意上了一趟蒙椎克山?

三、课文

1、申办奥运成功的原因说明了什么?

2、我们应当为8年奥运会做些什么?

四、巩固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一、引入

美文须美读。课文中的一些语言你一定非常喜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再读一读。

二、交流读书心得

指名读自己喜欢和感受深刻的句段,并自由地谈谈自己读书的所思所感和所得。

针对学生的见解,教师相机作品评,作引导,作补充,作纠正,教师要求学生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反复读,读出文字的情味来。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2)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3)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2、除了刚才我们说的这些以外,这篇文章还有什么妙处呢?我们还要仔细品味一下,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划出你喜欢的句子,然后有滋有味地朗读画出的句子。

谁能把自己划的句子读出来,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教师和其他同学评议并示范。

三、积累运用,享受语言的创造美。

1、这么多的.好语言,如果我们不把它积累下来,那可就太可惜了。选择一段你最喜欢的背背吧。

2、课堂练笔:作者对空灵的时间描写可谓别出心裁,(如上面读书心得交流中的重点句子(2)、(3)、(4)),你也能模仿着写出几句话来吗?试试吧,也许你一时的灵感会带给你一天的好心情。

3、练笔交流,师生评议。学生创造性的表现要给以表扬,如果不足,教师可做仿写示范。

自我评价:

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文字美,意象美,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便是紧紧围绕“美”字而展开:

一、读出美。为了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向去读,在课始阶段,向学生介绍朱自清的人品与文品,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今天朗读是与大师的对话,阅读也便“情欣欣而意切切”了。

二、品出美。对于这篇美文,我们不是让学生停留在泛泛的附和几声“美”上,而是要求学生真正地潜心阅读,赏析作者是怎样表现出美来的?是句式的整齐铺排(如开头的排比句,给人一种音乐的节奏美);是修辞的新颖而贴切(日子如轻烟,如薄雾……诗意的物象,让人触手可及);是叠词的运用(默默、伶伶俐俐……情意的缠绵尽显其中)

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感悟时,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读书体验,适时加以鼓励,同时还须针对课堂情境,针对学生的见解,相机作品评,作引导,作补充,作纠正,并要求学生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反复读,读出文字的情味来。三、表现美。学习语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内容,也不仅是引起一时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所以在反复读、熟读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顺势把文章的精彩句段背下来,化文本语言为自己的语言,并于仿写练习中,表现美,创造美。

小学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