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思君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整理查阅,搜索的信息,向同学们介绍。

2.学唱《龙的传人》这首歌。

3.初步学习开场白技巧。

4.评价本单元学习收获。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龙”的成语,预言故事,搜集“龙”形象工艺品,欣赏“龙”字。

2.查一查,问一问家乡有哪些带“龙”字的特产或地名。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畅所欲言

1.说“龙”的成语。

(1)各小组根据本小组成员搜集的有关成语进行综合。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搜集到的“龙”的成语。

(3)摘抄积累。

龙马精神,龙潭虎穴,龙蟠虎踞,龙蛇混杂,龙吟虎啸

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争虎斗,龙眉凤目,龙驹凤雏

龙拿虎跳,龙腾虎跃,龙章凤姿,龙肝凤髓,龙虎步

2.说说有关“龙”字的预言故事。

(1)小组长组织各小组成员说故事,推荐说的最好的同学上台展示。

(2)各小组派代表讲故事,如:《叶公好龙》《画龙点睛》等。

3.播放“龙”字课件。

(1)说说你对这些字的认识。

(2)引导学生欣赏八位著名书法家书写的不同字体的“龙”字,感受“龙”字的书法艺术魅力。

二、初显身手

1.展示搜集的有关龙的`工艺品的实物,图片或有关文字资料。

2.向同学介绍家乡有关带“龙”的产品或地名,说说它们的有关故事或来历。

3.说说自己在搜集,查阅资料中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4.学唱《龙的传人》。

5.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老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具有了初步地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后要经常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6.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听写带有“龙”字的成语。

二.金钥匙

1.自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怎样进行开场白?

2.说说开场白的内容,要求。

开场白的内容是:开始要讲讲本次活动的意义,对大家的要求,然后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要特别注意开场白要简短,精练,有号召力,具有鼓动性。

3.模拟开场白。

同学们,我们班要举行讲“龙”的故事比赛,请你想想怎样进行开场白。

(1)自主思考。

(2)小组交流,推荐说得最好的同学代表发言。

(3)全班交流,进一步明确如何进行开场白。

三.单元小节

1.自我评价,可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通过本单元学习,有哪些收获?自己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怎样?学会了哪些新的学习方法?

2.同学互相评价。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读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

2、能比较形近的声韵母,并抄写。

3、看图拼读音节,会把音节和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

4、认读巩固学过的字。

二、教学重难点

1、区分比较形近声韵母的音和形。

2、巩固学过的生字。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字母。

1、学生自由读字母,要读准每个字母的音。

2、同桌互读,如果读对了,奖他一颗五角星。

3、小组开"火车"比赛认读。

比一比哪组读得又准又快。

二、比较并抄写形近的声韵母。

1、集体认读,注意读准音。

2、四人小组,选择一组字母,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发现多。

(1)b___d

相同点:由半圆和竖组成,都占上格和中格。

不同点:前者右下半圆,先写竖,再写半圆。

后者左下半圆,先写半圆,再写竖。

儿歌巩固:右下半圆bbb,左下半圆ddd。

(2)f___t

相同点:横写在二线下方。

不同点:f,右弯竖。

t,竖右弯。

儿歌巩固:一根拐棍fff,一个伞把ttt。

(3)n___m

不同点:m比n多个左弯竖。

儿歌巩固: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

(4)u___ü

不同点:ü比u多两点。

儿歌巩固:u上两点ü。

3、游戏"变变变"。

老师说前半句,学生猜字母,猜对者学生击掌表扬。

4、对比书写,边抄边小声读字母。

第二课时

一、看看读读。

1、看看图,你知道图上都画了什么吗?

2、自由拼读音节。

3、指名读。

二、认认连连。

1、看看图上画了哪六种动物?你认识吗?

2、现在它们迷路了,想请同学们替它们找到回家的路,同学们能帮忙吗?

小动物的家上都有名字,只要你把动物和相应的音节连起来,它们就能到家了,

3、学生自由拼读音节,连线,教师巡视,找出一份全对的连线。

4、集体订正。

四、巩固生字。

1、小动物为了感谢咱们,送咱们一篮水果,只要你读出水果上的字,这又香又甜的果子就归你了。指名读。

2、请拿到果子的同学起来,这些果子也有好朋友。谁和谁是一对好朋友,可以连成一个词?

能连成词的两位同学带着果子上台,带领大家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在约20万平方公里的柴达木盆地中,有一种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这就是星罗棋布的盐湖。这些盐湖,有的与雪山为邻,把绵延的山峦和皑皑的'白雪倒映湖中;有的静卧在荒漠里,四周围绕着白色的盐带,宛若戴上皓玉似的项圈;有的表面已干涸,结为坚硬的盐石,铁路公路从上面通过。盐石千姿百态,大有云南石林的风采。盐湖水中有多种化学元素,蕴藏着巨大的无机盐矿产资源。

万丈盐桥是青海格尔木至甘肃敦煌的一段从达布逊湖上穿过的公路,厚达15——18米的盐盖构成天然的盐桥,全长32公里,折合市制可达万丈,因此人们称其为“万丈盐桥”。“桥”上路面光滑平坦,山色湖光相映,景致很美,堪称“举世无双”。玉带似的盐桥(路),旁无护栏,下无桥墩,更无流水。整个路面平滑光洁,坦荡笔直。盐桥(路)将盐湖从中间劈成两半,使人惊叹不已,我们不得不臣服于人类的聪明和智慧。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意境。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非常精妙的诗歌《假如我是一粒种子》。这首似乎个通过借用一颗种子、一片绿叶、一朵小花,巧妙地抒发了诗人的感情,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二、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并进行交流。

1、自由读课文,正音。

2、汇报交流。

3、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生字:寸衬雷蕾然燃央映

B、换偏旁记忆的生字:崖涯隔融

C、指导正确书写藏字。

三、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教师示范朗读。

2、教师领读。

3、学生练习朗读。

四、指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请几名同学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每一小结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节诗歌的内容。

第一节:借用一颗种子,抒发了自己要努力成长的愿望。

第二节:借用一片绿叶,抒发了自己要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的决心。

第三节:借用一朵小花,抒发了自己要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的理想和希望。

五、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

1、自由读。

2、同桌对读。

3、男女生对读,比赛读。

4、各小组推选代表诵读,师生评议。

5、评选最佳能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第一节

1、学生齐声朗读。

2、合作交流,学生汇报。

A、在这一节诗歌这样红,作者借用什么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B、作者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

C、教师相机指导教学。

3、教师相机指导教学。

A、贴是什么意思?亮晶晶是什么意思?

B、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亮晶晶的?

C、你能用亮晶晶说一句话吗?

第二节

1、指名学生朗读。

2、合作交流,学生汇报。

A、在这一节诗歌中,作者借用了什么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B、作者借用一片绿叶,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

C、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

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是什么意思?(珍惜时间,努力奋斗,让生活充满希望和光彩。)

在杜鹃花儿像燃烧的火把一句中,作者把杜鹃花儿比作了什么?(燃烧的火把。)

D、学生朗读体会。

第三节

1、教师领读。

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体会。

A、在这一节中,作者借一朵小花抒发自己要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的情感。

B、醉人的清香飘向天涯意思是说使人沉醉的香味飘向很远很远。

C、春光明媚原指春天的风光绚丽多彩,鲜艳悦目。在本课中,指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绚丽多彩,欣欣向荣。

D、我要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意思是说作者将投入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增添光彩。

三、指导朗读、背诵。

1、指名有感情地在音乐声中朗读。

2、齐读,赛读。

3、自由读,练习背诵。

4、学生代表背诵课文,师生评价。

5、配乐背诵,集体欣赏。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讲评,进一步学会根据人的思想品质选择人的语言和行动,通过写人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思想品质)。

2、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要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好他的语言和行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3分)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我最熟悉的人》的习作训练,谁能说说这次习作训练的要求是什么?(小黑板出示,并齐读。)除了明确本次习作训练的要求外,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还学懂了什么?(板书:根据某一方面品质,写好人物的语言、行动)

2、本堂课,我们要评一评同学们的习作,重点看看是否根据人的思想品质写好了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如果没写好,那我们又该怎样来修改?

(二)讲评学生习作一,感知感悟根据人物的思想品质写好人物的品质。(15分)

1、学生分组自读一篇习作,找一找、划一划小作者要反映人物哪一方面的思想品质?是通过哪些语言和行动来表现的?人物的品质是否和他的言行一致?

2、逐组(逐篇)交流。

3、小结:四位小作者都能根据某一方面品质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为我们作了很好的范例。其实,还有很多同学也能根据人物的'品质写好他的言行。下面就请这些同学自己站起来读一读自己习作的有关语句。注意读前请讲明我要反映的品质是——,然后开始读。

4、学生交流成功的习作片断(抓住人物某一方面品质写好人物的言行。)。

(三)讲评学生习作二,引导学生修改没能通过人物的言行反映人物品质的有关习作,培养学生自该作文的能力。

1、修改习作二(1)。(15分)

(1)学生自读习作,发现习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2)全班讨论怎样修改——提出修改的方向。

(3)学生动手修改习作。

(4)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5)小结:刚才同学们齐心协力帮助这位小作者修改好了文章。同时,同学们一定体会到了,不合格的做文经过修改能成为一篇好文章的。

2、提出修改习作二(2)(3)的修改方向。(5分)

习作二(2):应重新选择合适的材料写过。应选择一件爸爸在酒宴上大显身手的事来写。

习作二(3):应去掉其中的一件事与一方面品质,把留下的品质通过言行反映出来,再写具体些。

3、小结: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只要同学们根据习作的要求认真修改,人人都会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习作,读读、想想哪些地方不和习作要求、哪些句子不够通顺、明白、哪些字写错了,请认真修改。要重写的请重写。习作已符合要求的同学,可以再给自己的习作加工,使之变得更优秀;也可写写另外熟悉的人。

(四)学生自改习作。

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小学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