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锄禾教学设计

锄禾教学设计

心蛊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锄禾教学设计

锄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 禾” 、“ 午” 、“ 辛” 、“ 苦” 四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盘” 、“ 粒” 、“ 皆” 三个字只识不写。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农民种田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

教学 重点:

1、充分朗读古诗。

2、写字。

教学难点:

朗读体会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教学准备:

拍摄一组照片;让学生读熟《新补充读本》中的《锄禾> 大意》一课,观察农民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以疑导入

那么,为什么要把这句古诗贴在食堂里面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1 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锄禾》,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好吗?

二、初读指导,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119 页,摆好读书的姿势。听清要求:根据拼音读准每个字,轻轻地读完两遍后,圈出四个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1 )出示“ 禾” 、“ 午” 、“ 粒” 、“ 皆” 、“ 盘中餐” 、“ 辛苦” 。

带拼音认读:请一个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每个读两遍。

去拼音认读:先自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火车火车往哪开?)

(2 )生字都读准了,古诗能读好吗?注意节奏,听老师读:

锄禾

锄禾/ 日当午,

汗滴/ 禾下土。

谁知/ 盘中餐,

粒粒/ 皆辛苦。

范读后说:刚才老师在读的时候把第二个字延长了一些,你们也用这个方法来试一试。先自己练读,再分男女生读。

三、理解诗题,练习说话

1、看课题,“ 锄” 可以组什么词?看图,这就是锄头。读词“ 锄头” 。注意“ 头” 读轻声。锄头是做什么用的?(松土、除草)

2、课题中的“ 禾” 可以组什么词?看图,这就是禾苗,绿油油的禾苗,多可爱呀!读词“ 禾苗” 。

3、“ 锄” 与“ 禾” 连起来就是古诗的题目,“ 锄禾” 就是用锄头给禾苗松土、除草的意思。

4、出示句式,训练说话:

(1 )_____ (谁)用锄头给禾苗松土、除草。

看图,把话说完整。

(2 )_____ (什么时候),____ (谁)用锄头给禾苗松土、除草。

(这样就把话说得更完整了)

5、从哪里看出时间是夏天的中午?(积累词语:火辣辣、当头照。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_____ (什么时候),__________ ,_____ 用锄头给禾苗除草。

(这样就把话说具体了)

6、你还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老爷爷满头大汗,汗水一滴一滴落在泥土上)_____ (什么时候),__________ ,_____ 用锄头给禾苗除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越说越具体了)

四、 细读古诗,朗读感悟

1、小朋友,诗人李绅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所以写下了这样一首诗《锄禾》。(师配乐范读)

2、学习第一二行:

(1 )古诗中的哪两行直接写出了刚才我们看到的、也是诗人看到的——“ 农民锄禾” 的画面呢?(出示一、二行诗句:锄禾/ 日当午,汗滴/ 禾下土。)

(2 )再读读这两行诗,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诗意)

把你看到的用朗读表现出来,好吗?

(评价:好—— 听了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了夏天的太阳火辣辣的,真让人受不了啊!

我仿佛看到了老爷爷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正一颗一颗地往下落呢!

不好—— 听了你的朗读,我感到这太阳光还不怎么热,你能读得再热一点吗?

我好像没看到老爷爷在流汗,想一想该怎么读?)

(3 )联系生活加强体验:

① 小朋友,我们都是农村的孩子,家里都要种田。每天,农民们在地里除了给庄稼除草,还会做些什么呢?(干了要浇水,有虫子了要喷洒药水等)

② 平常你看到你的家人从地里干完活回来,他们都是什么样子的?(也是满头大汗,腰酸背痛,衣服上、手上、鞋子上都是泥土,喷洒农药以后身上会沾上难闻的农药味)

(4 )反复朗读:

是呀,作为农民的孩子,我们都能体会到农民的辛苦——

① 夏天,火辣辣的阳光当头照,农民们依旧—— 引读诗“ 锄禾/ 日当午,汗滴/ 禾下土。”

② 渴了喝一口凉水,热了擦一擦汗珠,农民们每天都是这样辛苦—— 引读诗“ 锄禾/ 日当午,汗滴/ 禾下土。”

③ 为了使庄稼有个好收成,农民们每天都不嫌脏,不怕累地劳动着—— 引读诗“ 锄禾/ 日当午,汗滴/ 禾下土。”

(5 )过渡:诗人李绅看到了“ 农民锄禾” 这样一幅画面以后(板书:看),想到了什么呢?(板书:想)

2、第三四行:

(1 )指名读“ 谁知/ 盘中餐,粒粒/ 皆辛苦。” 你对诗中的哪些词不太理解?(估计学生会说“ 盘中餐” 、“ 皆” )

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然后试着理解这两句诗。(有谁知道碗里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呀!)

(2 )指导朗读:

① 出示“ 辛” :古人把“ 立” 和“ 十” 合起来表示辛苦的意思。“ 立” 就是站立,不仅要站,还要站着干活。站立了多久呢?这里的“ 十” 就告诉我们有十个小时,比我们一天在校的时间还要多。据老师观察,农民一天的劳动何止十个小时呀!你们说,农民的劳动辛苦吗?这粮食来得容易吗?(板书:来之不易)读出这种意思。(重点读好“ 辛苦” ,要读到心里面去)

② 这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得来的呀!引读——“ 谁知/ 盘中餐,粒粒/ 皆辛苦。”

③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一粒米等于一滴汗” ,为了这白花花的大米,农民们不知流了多少汗啊!—— 引读“ 谁知/ 盘中餐,粒粒/ 皆辛苦”

④ 这米饭是多么来之不易呀!让我们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引读“ 谁知/ 盘中餐,粒粒/ 皆辛苦”

五、总结古诗,解决疑问

1、同学们,诗人李绅看到了—— 引读“ 锄禾/ 日当午,汗滴/ 禾下土。” 由此想到了—— 引读“ 谁知/ 盘中餐,粒粒/ 皆辛苦。” 跟老师一起写“ 辛苦” 。(板书:辛苦)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配乐读)

3、现在小朋友都明白粮食是来之不易的,是农民们辛辛苦苦用汗水换来的,每个小朋友都要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板书:爱惜粮食)那么,大家做得怎样呢?

4、当你看到小朋友把吃剩的饭倒进桶里,你会对他说什么呢? [ 是呀,粮食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爱惜粮食。我们还可以用这句古诗来对这两位同学说:“ 谁知/ 盘中餐,粒粒/ 皆辛苦。”]

5、让我们把这首古诗牢记在心中。齐背古诗。

6、这首古诗配上音乐还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想听吗?(播放歌曲)可以跟着唱一唱。

六、指导书写,培养习惯

1、小朋友,我们学习语文,不仅要读好书,还要把字写好。认读生字“ 禾” 、“ 午” 、“ 辛” 、“ 苦” 。

2、怎样记住它们呢?可以联系教过的字来记忆。

(1 )用“ 加一加” 的方法记“ 禾” (“ 木” 字加一撇)、“ 午” (“ 干” 字加一撇)

也可用“ 减一减” 的方法记“ 禾” (“ 和” 字减去口字旁,把点变成捺)、“ 午” (“ 许” 字减去言字旁)

(2 )用部件法记“ 辛” (立了十个小时)、“ 苦” (草字头加上“ 古” )

3、在习字册上各描红一个生字,注意姿势。

4、指导“ 禾” 、“ 午” :

注意第一笔撇的不同之处:“ 禾” 第一笔是平撇,而“ 午” 的第一笔是斜撇。

师范写时,学生书空。然后把这两个字各临写一个。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5、指导“ 辛” 、“ 苦” :

当中最长的一横要写得足够长。

师范写时,学生书空。然后把这两个字各临写一个。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6、诗人李绅还写了另外一首关于农民的诗,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板书:

看:锄禾

想:辛苦

来之不易 爱惜粮食

标签:教学设计

锄禾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