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卖油翁》课改公开课

《卖油翁》课改公开课

离沫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卖油翁》课改公开课

一、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理解文言虚词。2、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课文的能力。培养掌握学习技巧的能力。3、德育渗透点:体会课文中描写的人物的品质,虚心请教,不骄傲不自满。二、学法指导学习本文,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把握课文内容可从刻画人物入手,体会揭示的道理。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①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②理解本文揭示的道理。 解决办法:学生讨论,教师讲解。2、难点: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解决办法:学生自读、讨论、教师点拨。3、疑点:本文揭示的道理及由课文发生的问题。 解决办法: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解决。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通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2、精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3、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组织学生讨论。六、教学步骤1、导入:同学们,我们在本册第六单元中,已经感受了我国古代诗歌、散文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韵味。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单元,进一步加深这方面的体会。《卖油翁》用淡淡的笔墨,揭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同学们想知道这个人生道理吗?我们一起来学习。2、阅读(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①师范读课文,正字音,正断句。②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断句及节奏。③分角色朗读(先小组中分读,然后请学生自由分角色朗读)。④评价朗读情况(学生自由发言评价,师指导,从普通话、语气、情感、神态等方面评价)。⑤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3、解读课文通过阅读环节,学生已初步理解了课文。怎样懒得得更好?学生已明白,只有理解了课文内容,才能正确朗读。由此,开始解读文章内容。①分组讨论,疏通课文大意。(要求有讨论,有记录)②教师巡视,帮助、指导学生疏通课文(即翻译)。③同桌检查翻译情况(互译)。④师检查翻译,请同学发言。⑤学生评价翻译,师订正。⑥质疑,学生提问。问题<1>:课文中出现的文言虚词“而”字用法。问题<2>:课文中描写的两个人物,写得很形象,我们怎样在自己作文中去实践?问题<3>:这篇课文的主旨是批评陈尧咨的骄傲自满,还是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问题<4>: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但是不是做任何时期都会“熟能生巧”呢?⑦师组织学生就以上问题讨论、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A、本文的主旨是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及在生活中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B、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第一段从神态描写来表现陈尧咨骄傲,卖油翁藐视。第二段从语言、动作来表现卖油翁面对责难从容不迫。指导学生学习这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以在作文中实践。4、拓展(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回答)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理,那么,是不是做事情、干工作时,熟就一定能生巧,一定能提高效率,达到目的呢?组织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师点拨。5、小结本课时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卖油翁》一文,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做人要虚心,不能恃才自傲,不仅如此,同学们还不敢于怀疑前人的文章,提出了不少有见解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本着这种精神,去探索切合实际的学习、生活技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标签:课改开课

《卖油翁》课改公开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