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杯与酒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精选]实用的语文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构想】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是要为秋天写一曲颂歌,即学习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应该说学生对秋天比较熟悉,值得写的地方也很多,但关键是要写出每个学生眼中的秋天和心中的秋天,也就是要写出他们对秋天独特的情感体验,这自然成了本次作文训练中的重点。《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初中阶段学生的作文目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依此原则本次作文课的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走进秋天,了解、描绘、领悟、欣赏秋天,从而歌颂秋天、礼赞秋天。让学生写作时做到有内容,负载情感,张扬个性,即披情人文,文现个性。至于教材要求写一首歌颂秋天的诗,那只是一种形式而已。不应刻意教给学生一些写诗的方法、技巧和理论。因为空对空的理论对初二的学生来说不仅枯燥而且深奥,最终达不到写作训练的目的,也偏离了本次写作的中心。

基于此,教学时将本次作文训练课分解为两个环节进行:第一,寻找歌颂秋天的内容。第二,选取歌颂秋天的形式。第一个环节的重点是训练思维,激发情感,激情澎湃自然出好诗。第二个环节的重点是在思维成熟的基础上训练语言、安排结构,语言生动定能感染读者。两个环节相辅相成,最后合成—个完美的整体。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引导学生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鼓励学生创作诗歌。

[教学准备]

要求同学们课外搜集古诗词中写秋的诗句,并抄写在笔记本上。并做简要的分析理解。

[教学安排]

一、吟咏古诗,拜访秋天

通过品读吟咏秋天的诗词,感受秋天的美丽,领悟作者借秋天所抒发的感情。

1.竞说有关写秋的诗句,营造浓浓的读写气氛。

2.欣赏、品读秋之美,激发勃勃的赏美热情。

3.从古人笔下了解秋天的特点,发现具体的描写秋天的方法。

二、观察联想,礼赞秋天

用自己的语言抒写自己心中的秋之歌,尽量写出自己对秋天感受最深的一点。进行多角度的训练,力求让学生多掌握一些描写秋天、赞美秋天以及表达感情的方法。及时反馈信息。

三、锤炼语言,创作秋诗

用心提炼语言,合理安排结构,使其成为一首颂秋之诗。

[教学步骤]

一、课前热身(导入话题)

师:秋天是一年中最舒适的一个季节,它清新凉爽;同时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它色彩丰富;更是一个值得期盼的季节,它硕果累累满枝头;它还是一个多情多思的季节,常常勾起人的情思。它的确是一个值得歌颂的季节。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不少诗篇讴歌秋天,人们赞美秋天的成熟、丰收。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搜索一下大脑中储存的有关秋天的诗词。然后来竞说秋诗秋词,看谁记得多。

课堂预设:学生说到的可能大多是以前学过的诗词。

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刘禹锡的《秋词二首》、白居易的《暮江吟》、杜牧的《山行》、马致远的《秋思》等。

(此环节主要将学生课前准备的素材展示出来,并选取有代表性的诗词写在黑板上,让他们对秋天有一个感性认识。为下一步走进秋天、了解秋天作准备。)

二、吟咏古诗,拜访秋天

此环节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吟咏声中走进秋天、领略秋天,从而悟出赞美秋天的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所咏诗词是如何描写秋天的,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请推荐该诗的同学进行分析。

为了分析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告诉学生按以下句式表达:(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抒发了的情感。

经过分析,学生一定能明白名家都是通过描写秋天具体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感情的抒发又与所写景物的特点及作者当时的处境、生活环境和心情有关。启发学生分析所举的诗词是描绘了怎样的秋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主要明确以下要点:

诗人杜牧通过枫林的一片火红,看到了秋天的勃勃生机,看到了秋天山林呈现的热烈,诗人唱出了春不如秋,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赞美之歌。

自居易则给我们描写了深秋时节,夕阳映在江中的美丽画面,诗中意境优美,格调清新,那夜晚露水的晶莹剔透和新月似银弓的美丽呈现在眼前,表现了作者出任仕途中的愉快心情。

王维的《山居秋暝》则为我们描绘了山间秋雨过后的清新景象。

刘禹锡笔下画出了秋天晴朗天空下白鹤凌空飞舞的奇景,从诗中读出了作者乐观向上的'豪迈情怀。

马致远的《秋思》则是另一种风格的诗,写出了一个天涯游子的悲伤之情,因而在作者眼里树是枯的,藤是老的,连乌鸦都是昏的,一切皆笼上了一层凄凉的气氛。

分析小结:原来,这些作者都是借具体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一些感悟。诗人笔下的秋天皆因眼中之景和心中之情的不同而不同。其景与情是交融在一起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果同学们找到自己喜欢的现代诗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分析。)

三、观察联想,礼赞秋天

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打开思路,激活思维,启发联想和想象。并在讨论中解决歌颂秋天的什么,怎么歌颂的问题。

师:同学们已从古诗词中得到不少启发,下面我们来观察眼前的秋天,每个同学选取一两个方面,来礼赞秋天。

(学生自愿组合讨论,教师汇集讨论交流结果。)

预设情况:可写自然的风、雨、日、月、霜等;可写花草树木中的典型物,如菊花、枫叶、青松等;可以写动物的变化,如秋虫四起,阵雁高飞;可以写秋天收获的情景;也可以通过对比,来写秋天与其他季节的不同,抒发对秋天的独特感情;也可以由自然的秋天联想到人生的秋天,即生命的成熟,或人生耕耘后的收获,或人生的衰老;可由秋菊联想到高洁的人品,可由秋风秋雨触发离别相思之苦;还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心中的秋天美景或理想中的秋天;还可以借助《夏天的旋律》和《夏之绝句》两文从声音即听觉的角度来写秋天;还可以从色彩方面来写秋天;还可以用拟人的方法来写秋天,把秋天当作人来写,更亲切可爱……总之,秋天可写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写作的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可根据自己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具体安排。(此环节鼓励学生将自己所想到的写下来,三言两语都行,为下一个环节作准备。)

四、锤炼语言,创作秋诗

经过前面两个环节的训练,学生心中有了写秋的具体内容,也掌握了一些赞美秋天的方法。因而此环节的重点是训练如何用诗的形式来写秋。具体分三步进行:

第一,引导学生明确诗歌应有哪些形式上的要求。大致拟定以下几点:

①诗要分节分行写,每一节大致4—一6句,句式上比较整齐,每行的字数大致相近。

②诗的语言凝练,还讲究押韵。现代诗可以灵活一些,用韵大致相近即可,这样诵读起来琅琅上口。

③诗是言志的,因而一定要在诗中抒发诗人的情感,建议初写者将感情直抒出来。

④为了使诗歌内容丰富多彩,往往需要运用联想和想象两种思维方法。其中联想主要有相似联想和对比联想。而想象则是在头脑中加工创造出新形象的方法。

第二,应该说每一个创新都自简单的模仿始。因而此环节的第二步就安排一次仿写。教师准备几个不同的材料进行仿写,每个仿写的要求和目的不同,并让学生抽签选择仿写的材料。具体如下:

①改变写春之诗的个别字,将其变成一首写秋的诗。意在学习诗歌分节分行的结构和锤炼诗的语言。

母亲/每当我想给您一阵春风/您笑一笑之后/给我整个春天。

②给出一首写秋诗的前半部分,要学生续写后半部分,主要练习诗歌的情感表达。(学习运用拟人等手法来抒情)

秋天/像一个穿着金色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给人间/人们都爱……(续写)

③仿照第一节诗另选物象描绘秋天美的画面,重点训练诗歌如何表现画意,即写出诗歌美的意境。一枚落叶轻轻飘下/似一只金色的小船/满载秋天的回忆/飘近厚厚的书册/一抹淡淡的初霜/叫心灵懂得了珍惜

④仿照句式写一首四季诗。意在训练联想和想象能力。

如果说,春天是一个花枝招展的姑娘;那么,夏天是;秋天是;冬天是。

(在实践中运用各种方法创作诗歌,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寻找感性体验。因此在训练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体验,充分肯定学生。)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观察自己的家乡,能抓住主要景物,画图。背诵《静夜思》,指导思想情。自读《野鸭回家》。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括号

粉红的( ) 雪白的( ) 清澈的( )

弯曲的( ) 漂亮的( ) 奇妙的.( )

二.画你家周围的样子。

1.先说一说你家周围的样子。

2.动手画一画。

3.评比。

三.学习《静夜思》

1.观图: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2.对图读古诗。

3.表达了诗人的怎样的感情。

4.背诵古诗。

四.自读《野鸭回家》

说一说:家乡有哪些变化?

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教学回顾:

板书设计: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飘。鲜”等六个字。学写“北”“家“等5个字。并积累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说话。

能力目标: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诗歌,使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中国地图

小朋友你知道咱们国家的名字叫什么吗?(中国)那么你知道有关于祖国的一些资料吗?

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我们的祖国真大》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诗歌,随文识字

1 自读诗歌

借助拼音自由读诗歌,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你认为难得字就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做记号。

2 小组合作读

合作读的过程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错的字音。

选一小组汇报读。其他同学做小评委,评议朗读诗歌的同学的`优点与不足。

3 检查字音和认字情况

“开火车”形式读生字,后用生字卡片反复读组词,选词说话

4 再读诗歌加深理解

边读边想我们的祖国有多大。

三、教师小结

四、课外作业

搜集有关祖国各地的图片资料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检查上节课学习内容

1 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卡片认读。

2 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比赛看谁读得好。

二、交流收集的图片

1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的祖国的什么地方。

2 全班交流

小组内推荐一名说得好的同学在全班汇报。

3 编写练习

4 汇报

学生汇报编写的一段话,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及时纠正语病。

三、写字练习

1 在黑板上田字格中,教师范写“北”让学生观察笔顺书空后在练习本上写。

2 仔细观察课本田字格中范写的字后,讨论其余4个字应该怎样书写。

3 指名学生说说这几个字怎样书写,书空笔顺。说说写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四、课外作业

把诗歌读给爸爸妈妈听,把自己编写的一段文字整理好,保留下来

板书设计

我们的祖国真大

北方,有冬爷爷的家,

南方,有春姑娘的家,

有的……有的……有的……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进一步掌握aabb式的重叠词。

2.借助拼音拼读故事,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

3.学唱歌,续编歌词。

重点难点:

续编歌词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万花筒——aabb重叠词

1.出示卡片(清清楚楚快快乐乐):生认读词语并说出词语特征。

2.大家齐收集:

说出自己熟悉的'这类词语。

3.了解如何判断这类词

1)师出示:清清楚楚——清楚

2)引导学生练习

高兴——高高兴兴上下——上上下下

……

4.比较句子

1)出示:

花儿开了。

花儿张开了笑脸。

下雪了,树儿都白了。

下雪了,树儿都披上了银光闪闪的长裙。

2)生说出两句的异同。

3)师引导学生:第二句是用拟人手法把植物当人来写,生动具体。

4)生练习把句子说生动具体:

小树在晃动。(小树在点头)

桃花开了。(挑花露出了笑脸。)

……

5.读读背背

1)出示带有拼音的古诗<<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2)生借助拼音自读

3)师范读

4)生,读背。

第二课时

(三)大舞台

1.出示歌曲

2.生听录音歌曲

3.师生唱歌曲。

4.引导学生续编歌词。

一只小花猫,喵,出门找鱼儿,喵,喵喵,叼着鱼儿回了家。

一只小黄狗,汪,出门找骨头,汪,汪汪,咬着骨头回了家。

一只大白鹅,哦,出门去玩耍,哦,哦哦,池塘戏水不回家。

……

5.展示学生续编的歌词。

6.生开心地唱自己编写的歌儿。

标签: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