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小学三年级语文《春日》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春日》教案

静谧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小学三年级语文《春日》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春日》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语文《春日》教案1

教学目标

一.认识会写“滨”这个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感悟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培养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法与学法

教师:引导、讲解法。

学生:朗读、感悟、交流。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春天”的诗歌或词句。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故事激趣导入

古代的一个春天,宋代理学家、大诗人朱熹,选择了一个大吉大利的好日子专程来到泗水之滨去游览观光,并瞻仰埋葬孔圣人的遗址,想探求一下孔子成为圣人的`道理。当他到达那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时,看到那无边无际的美丽动人景色,使他的心胸豁然开朗,耳目也为之一新。于是脱口吟出了脍炙人口的《春日》诗。

二、扫除障碍、朗读古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交流自读收获。

(1)认读会写生字“滨”。

(2)注意节奏: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教师示范读,学生齐读。

三、品读全诗,想象意境。

1、品读“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1)教师引导:假如是你自己去游览观光,当时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致?心情会怎样?

(2)朗读,读出诗人临水观景时的心情。

喜悦、兴奋、舒畅、得意……

2、品读“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引导学生思考:诗句里的哪个词语强调了“春色”随处都是?(等闲)

(2)引导学生发现春的色彩:如果你是画家,你会用哪些颜色去描绘春天呢?(从而引出“万紫千红”这个词语)

(3)引导学生想象:“万紫千红总是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4)教师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点拨:因为春色随处都是,所以在春游踏春时,用不着花费什么力气就能感到、闻到、看到、听到春的存在,真是春满人间。此外,“万紫千红总是春”中的“总是”,是“总归是、全都是”的意思,突出了在大地上,春色无处不在,无处不美丽。这两句诗非常准确地概括地反映了春的特征,成为千古名句,常常被人用来形容一派生气勃勃的新气象。

(5)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6)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对春、对大自然勃勃生机的由衷的赞美之情。

四、熟读成诵,拓展延伸。

1、背诵,互相评价。

2、和同学们交流在课前收集的关于“春天”的诗歌或词句,积累语言。

五、课堂小结

小结一下本堂课的收获吧!

六、板书设计

春日

时间——————胜日

地点————泗水滨

事件——————寻芳(无边光景,万紫千红)

小学三年级语文《春日》教案2

预设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意思

2、会背诵古诗,根据《春日》所描绘的情景写一段话。

3、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4、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兴趣。

预设过程:

一、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汉字是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是鲜活的。

根据先后提供的.汉字“夏”、“春”发挥想象说说所想到的,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一切事物。得出:想像是无止境的!

二、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收万石谷。

1、课件出示《春日》释题,简介作者。

2、自由朗读《春日》,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②诗人找到了没有,从哪里看出?

③那里的景色怎么样?

3、说说古诗的意思?

教师点拨如下: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

(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10)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4、你喜欢哪一句诗?

5、体会诗人的心情?

6、想像几幅画面。

7、背诵。

三、红杏枝头春意闹

1、改本诗为记叙文。

2、运用文中的名句。

3、学生自主设计作业。春日名句运用。

小学三年级语文《春日》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