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妄臣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语文教案大全[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片断),从中领悟如何围绕中心选材。

2、迁移运用《明天,我们毕业》表情达意的方法完成作业。

3、通过,激发学生对老师、同学或学校里其他人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借鉴例文和学过的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学校老师、同学或学校里其他人的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写有讨论题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教时

教学过程

习作7第一、二教时总第95、96教时

一、谈话导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明天,我们毕业》这课文,作者通过对一幕幕往事的回忆,真切地表达了自己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眷恋之情。我们都被那纯真的情感所打动,同时也勾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再过一个月,我们也即将毕业,也要告别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也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对老师和同学说。今天,我们就来写一话别的。

板书课题:话别--写给......

二、引导审题

1、看到文题,你先想一下,你的心里话要对谁说。

2、把题目补充完整。

3、认真思考一下,你为什么要把心里话写给这个人。

4、讨论:这就是说文章要有个明确的中心。此外,要注意是“话别”,所以要表达出真情实感。

三、学习例文

1、怎样把你的意思表达出来,又要有真情实感呢?我们光看文章的片断,这是吴小亮写给传达室沈伯伯的,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写的?

2、自读例文,思考下列问题:

(1)例文主要写了哪些事?

(2)从这几件事中,可以看出沈伯伯是个怎样的人?

(3)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沈伯伯怎样的感情?

(4)联系例文和课文《明天,我们毕业》,思考:该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

3、讨论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相机板书:

表达真情实感具体事例典型场景

4、教师:例文抓住沈伯伯为“我”送作业、打扫校园、迎送同学等具体事例,生动表现了他工作认真、关爱同学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眷恋沈伯伯的真情实感。

四、指导选材

l、同学们己经想好了要写给谁了,请大家再再回顾一下:在6年的学习生活中这个人给你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有具体的事例吗?你准备选择哪些事例来表达你的感情?

2、同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说你准备选择哪些事例或场景来表达你对这个人的眷恋之情。

4、集体评议,教师点拨。

五、完成习作

1、学生,教师个别辅导。

2、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指导修改。

3、誊写习作。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读6个字。

2、默读课文。说说太空人的生活方式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太空人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想了解太空人的生活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课文,太空人的生活。

二、新授

(一)提出自学要求。

1、通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小组互相检查,做到正确、流利。

3、指名读,纠正字音,减少“生字”。

4、提出不同的问题。

5、默读课文,思考:太空人的生活跟我们有什么不同?(理清课文的内容,了解课文是从穿衣、吃饭、睡觉和洗澡、上厕所等几个方面来介绍太空人的'生活的。)

(二)小组讨论,交流。

1、太空人的生活跟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可以对比讨论,加以理解。

2、指导学生说完整话,把自己的意思表述清楚,充分发表自己意见。

(三)语言表达训练。

1、读了课文之后,关于太空和太空人,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鼓励学生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太空和太空人的生活,大家都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搜集关于太空和太空人的资料和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虾、如、闹、费、拖、套、拼、虽、弓、腰、使、劲、究、至”等14个生字,会写“弓、虾、重、跑、虽、往、如”7个生字和认识新偏旁“虫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合作的重要性,学习与人合作。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识字,学写“虾、跑、如”。

3、通过朗读课文,明白天鹅、大虾和梭鱼合作拉车,大车却未动分毫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

2、师:你喜欢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本领?

生:我喜欢小猫,它能捉老鼠。

我喜欢小猴,它的本领是上树、爬山。

我喜欢梅花鹿,它跑得很快。

我喜欢……

3、师:你们对动物的了解真不少!

4、师:同学们对动物真是了解!(课件出示天鹅、大虾、梭鱼图片)今天也有三位可爱的动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快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生:你好!天鹅!你好!大虾!你好!梭鱼!

5、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之间的故事吧!

6、板书课题,9、天鹅、大虾和梭鱼

齐读课题

7、学习“虾”字:“虾”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

(虫下虾,吓字的口字旁换成虫字旁就是虾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师:现在就打开课本P39,听老师把课文读一读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想不想像老师一样把课文读好呢?赶紧自己读一读,要求借助拼音把生字的字音读准。

3、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

师:读了课文,看看谁和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

⑴⑴带拼音的生字词

①指名读

②开火车读:师:轰隆隆,轰隆隆,小小火车往哪开?

生:小小火车往这开。

③小组读

⑵去拼音的'生字词

师:拼音宝宝走开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①指名读

②开火车读:师:轰隆隆,轰隆隆,小小火车往哪开?

生:小小火车往这开。

③男生、女生比赛读

④齐读

4、再读课文,读通全文

师:把刚才学习的生字词放回课文中,把课文读流利

5、指名读小节,生评价,师指导

师: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此文转自淘.教。案网(4个)

⑴出示课件,检查标号

⑵指名读

⑶小组合作读:让我们一起分小组把这个故事读一读

6、齐读全文

师:生字词和小节都读好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流利。

7、整体感知

师: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天鹅、大虾和梭鱼他们一起要拉一辆车

生:他们往不同的方向拉车,所以那辆车一步也动不了。

过渡:课文哪几个小节写了这个内容?(第二、三节)

三、学习故事

1、指名读第二、三节

2、出示课文插图,观察思考:谁去拉车?他们怎么拉车?

生汇报,师板书

3、理解“拼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4、指导朗读

师:你能不能带上动作或表情来读一读

5、小结:大家都在努力地拉车,使尽了全身的力气,可大车却未动分毫。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出示课件,学习生字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指名读

2、指名说如何正确规范地写好这个字

3、指名书写笔顺

4、教师范写,生书空

5、学生练写

6、展示学生作业,及时反馈学生书写情况教案。

语文教案 篇4

菜园里,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了解儿歌内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卜、又、心、风"4个生字,认识2个笔画"了、乙"和2个偏旁"走、几"。

2.正确、流利朗读儿歌。

3.认识-些蔬菜,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

4.通过劳动实践,买菜、种种菜,激发进一步了解蔬菜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请家长带孩子到菜市场了解一些蔬菜,买一种蔬菜带到学校来。

2.老师准备九种蔬菜和有关蔬菜名称的字词卡片,每位孩子也准备一套词卡。

3.制作课件:有关萝卜生长在土里的情况和南瓜生长过程的颜色变化。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认识表示蔬菜名称的汉字,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难点。

四、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平时最喜欢吃哪些蔬菜?

2.你知道这些菜种在哪里?

3.出示课题:菜园里。

二、认识蔬菜和名称

1.出示挂图,学生自由说说这幅图

2.小组学习词语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认识每一种蔬菜后,从自己的词卡中找出相关的.蔬菜名称读一读,注意把音读准。

3.老师将九种蔬菜名称的词卡贴在黑板上,会读的同学当小老师,取一个词带大家读一读。

4.以开火车的形式检查读音。

5.巩固词语:做找朋友的游戏,

三、认字

四、识记字形,书写指导

1.老师在田字格范写,边写边提示,学生书空笔

顺。

2.学生练习书写。

3.作业讲评。

五、布置作业

借助拼音读读儿歌,把文中的生字圈起来,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做做课后作业"画画连连",怎么想就怎么连。

第二课时

一、复习蔬菜名,开火车读词卡

二、检查"画画连连"作业

1.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连的?为什么要这样连?

2.请学生展示作业,介绍自己的作业。

过渡:蔬菜的颜色这么多,这么美,课文是怎么介绍的呢?

三、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

2.借助拼音读读课文,把生字的字音读准。

3.同桌互相对读,正音。

4.细读课文。

读读课文,想想你要向同学介绍哪一种蔬菜,请你上讲台拿着这种蔬菜向大家介绍。

5.熟读课文。

(1)激趣引读:老师引读前面的名词和最后一句的前半句,后面的部分由学生读。

(2)学生自由读,把课文读熟。

(3)读得好的同学将儿歌读给大家听,评评谁读得有感情。

(4)有感情地齐读。

四、认记生字

1.把课文中七个要求会认的字找出来读一读。

2.读给同桌听,认一认,帮一帮。

3.做摘西红柿的游戏,摘一个西红柿,认一个字。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复习巩固"又、风"两个字,练习扩词说句。

2.学习新笔画、新偏旁,学生书空。

3.交流记字方法。

4.观察田字格,老师范字,学生唱笔画书空。

5.练习书写。

六、读词练习

1.写好字的同学读一读课后的"我会读"。

2.将这些词读给小组长听,会读就印上一朵小红花,不会读请同学帮助。

七、扩展练习

从"我会读"这道题中,随意选两三个词说一、两句话。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体会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3、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程序及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鼓励质疑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时间的诗词、名言。

2、板书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这些问题你想怎么解决?

(鼓励学生课前预习收集,初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汇报交流,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热情。质疑导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二、初读感知,读中悟学

自读课文,要求:(1)把句子读通顺,自学生字词。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检查交流:(1)指名读课文,正音释词。

(2)交流: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

三、精读探究,品味感悟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里具体描写时间来去匆匆的语句,读一读,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2、交流感受:你读懂了什么?从句中你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3、师生品味重点句子“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于是,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掩着面叹息……”

4、师生交流评价

(学生自主朗读,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探究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学生自己朗读喜欢或感受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的独特体会,真正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

5、仿写句子: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身边的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几句话。

(由读引入写,让学生在读懂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照本段的写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仿写练习,通过仿写,进一步体会时光的匆匆,进行了知识的迁移。)

6、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积累背诵。

四、拓展延伸

1、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3、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4、收集有关惜时的资料办一版专题手抄报。

(鼓励学生从课文的内容不同角度的想开去,积极拓展他们的思维。把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让学生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

语文教案 篇6

一、案例背景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课文移步换景,按游览的顺序记述。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

二、学习目标

1、识7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颐和园、长廊、画舫、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堤岸、远眺、雕刻”等词语。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和课文的优美语言,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三、学习过程

一、录像介绍景点,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爱看录像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短片,希望同学们喜欢。(放映颐和园的录像)

抽生交流:你知道短片中的景点是哪里吗?短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你能说出这里的一两个景点吗?

生交流时,师出示《颐和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抽生读课文,师评价朗读

3、浏览课文,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来游览的?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自读感悟

学生借助《颐和园》学习网页自学课文,边读书边欣赏边体味:颐和园的美是如何在作者的笔下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的?你最喜欢哪一部分?

(二)交流心得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点击不同的段落。相机指导,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1、理解描写长廊的段落(课件出示长廊的段落:第二自然段)

(1)出示长廊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长廊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2)出示长廊上彩绘的不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使学生感受理解劳动人民的创新智慧。

(3)出示长廊两边花的图片,感受长廊一年四季的美。

2、理解描写万寿山的段落(课件出示三、四自然段)

(1)出示佛香阁与排云殿,使学生认识这两处建筑的构造及历史地位。

(2)引导学生理解“金碧辉煌”的意思。

(3)理解站在万寿山上,向下望、向正前面、向东远眺都可以看到什么?(出示相应的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万寿山的位置以及它周围的景色)着重出示图片并推近镜头理解昆明湖的静和绿,让学生在朗读和欣赏图片的过程中感受颐和园的美。

3、理解描写昆明湖的段落(出示第五自然段)

引导学生找出昆明湖上有哪些景点?它们有什么特点?(师出示长堤、湖心小岛、十七孔桥、小狮子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昆明湖的美景.并引导学生理解“雕刻和姿态不一”的意思

(三)阅读指导

播放配乐朗读,让学生感受如何用优美动情的声音来表达颐和园的美。

四、选读课文,情感升华

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读,读给同学听,或者背诵积累。

五、拓展延伸

1、出示颐和园其他地方的美景、名人对颐和园的评价、颐和园相关的典故等。使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无处不在,说也说不尽,本文只是选取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几处景点进行了介绍。

2、同学们可以选取其他景点,仿照课文进行描写。

六、在线测试,自主选择作业

出示不同类型的作业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作业。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词语。

2.仿写比喻句,感悟优美、生动的表达。

3.诵读古诗,培养语感。

4.认真写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办手抄报,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积累词汇,积累语言。

2.感受汉字形体美,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学办手抄报,学习合作。

[教学难点]

1.仿写比喻句,培养语感。

2.学办手抄报,乐于表达,学会合作。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录音机,音乐磁带。

2.课件:动画人物阿凡提。

3.词语卡;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动画人物阿凡提。

师:小朋友,你们看,阿凡提大叔来了!他说要到小朋友的语文乐园来做客,大家欢迎吗?我们都知道阿凡提最爱动脑筋想问题,等一会儿可不要被他难倒啊!

二、词语超市。

1.课件或卡片出示词语。

师:啊,这么多词语,都是我们在课文中见过的。阿凡提想听听我们班小朋友是不是会读这些词语。

2.自由读词语。教师巡视,看看学生是否需要帮助。

开火车读词语,纠正读错的字音。

3.复习了解词义。有哪个词你不懂吗?阿凡提可以告诉你。

4.现在,你们要把这个词语超市里的词语搬到自己的词语库去。只要你会用这个词语,就说明你拥有它了。谁能用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说句子?

三、读读写写。

1.师:刚才,我听到有的`小朋友用“闪亮的珍珠”说句子,说:“小露珠在小草的叶子上滚动,像一颗闪亮的珍珠。”说得多美呀!这是课文中的话,因为它太美了,所以小朋友们都喜欢。我们自己也来学说、学写这样的句子好吗?

2.课件出示“读读写写”的两个句子。读句子,讨论,说说句子的特点。

引导:两个句子中都有个“像”字,而且都是把一样事物比作另一样事物。这样的句子,叫做比喻句。

3.仿写比喻句。

(1)师:阿凡提要和小朋友比赛,看谁会写比喻句。你们有信心吗?

(2)同桌互相说一说比喻句。

(3)指名说,大家评议说得对不对、好不好。注意引导比喻恰当,把话说完整,尽量说得生动、具体。

(4)师:阿凡提没想到小朋友们说出了这么多优美、生动的比喻句。他觉得小朋友比他更聪明!

(5)把你说得最好的一个比喻句填在书上。

教师巡视,看学生是否写正确,及时纠正错字和语病。提醒学生把字写工整,注意写字的姿势。

四、阅读欣赏。

1.刚才逛词语超市和写比喻句,大伙儿有点累了吧。现在,我们休息一下,来欣赏音乐,老师还给你们朗读一首你们很喜爱的古诗。(师配乐朗诵《赋得古原草送别》。)

2.课件投影古诗和插图。学生读诗。

师: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指导读诗题。)很多小朋友会读这首诗的前四句,但是后四句就不熟悉了。大家看着这首诗,自己读一读。不会读的地方可以问老师或同学。

3.指名读。纠正读音:尽jìn侵qīn翠cuì荒huāng萋qī

4.再读诗,看图,想象诗所描绘的景象。师引导:我们仿佛看见原野上,草儿茂盛地生长着。一条古道通向远方,诗人和他的朋友在这儿依依惜别……

5.说一说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喜欢这一句,把这一句多读几遍。

6.比一比谁先把这首诗背下来。自己背,小组里背,表演背诵。

五、写字板。此文转自淘.教。案网

1.师:我们差点把阿凡提给忘了。听,阿凡提说——嗨,小朋友,听说你们的字写得好,请你把刚才背的诗的前四句写出来,让我学习学习吧。

2.投影写字板上的字。仔细观察怎样把这些字写好。

3.指导书写。

(1)指名说“离”的笔顺,注意最后两笔是撇折、点。“野”最后不要多写一撇。“烧”左窄右宽,火字旁最后一笔是点。

(2)看清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评选“书写优美与姿势端正奖”,阿凡提给他奖一颗红星。

第二课时

语文生活:我们来办手抄报

一、谈话激趣,认识手抄报。

1.同学们都见过报纸,有的读过报纸。你们知道吗?我们自己也可以办报!我们把想说的话、想告诉大家的消息写在或画在纸上,就成了手抄报。今天,我们就来学办手抄报。

2.投影几张手抄报。说说这些手抄报办得怎么样。

引导:手抄报要设计好哪儿画画、哪儿写字;字要写工整;画上了颜色更漂亮。有的手抄报有题目,写的话和画的图与题目有关。

二、小组分工。

1.三到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

2.小组商量办报时的任务分工。要求人人必须有任务。

教师巡视指导:可以是三个同学分别写、画、设计,也可以由两位同学写或两位同学画,或其他分工。

3.小组汇报分工情况。

三、动手办报。

1.激发兴趣,提出目标:现在,轮到同学们大显身手了。我们开始办报,每个小组合作办一张。老师也和你们一起办,不懂的地方我们一起商量。最后,我们要评出最佳合作小组和字迹工整奖、最佳写话奖、最佳美术奖、最佳设计奖。

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先设计好办什么内容,哪儿写什么,哪儿画什么。

2.小组讨论怎样设计。由负责设计的同学汇报。对有创意的及时鼓励。

3.小组办报。

教师与学生一起办报。指导学生写话和画图。指导字写正确、工整,话写完整,写字姿势端正。

四、展示评价。

1.展示所有手抄报,评论哪张报办得好,好在哪里。

2.评出各奖项,获奖的同学奖励一面小红旗。

五、小结谈话。

今天,看到同学们学会了办手抄报,我真高兴,今后我们还可以多练习,会越办越好的。更值得祝贺的,是大家已经学会合作了。我们合作学习、做事,可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使我们的学习进步,事情也办得更好。

语文教案 篇8

一、直接导入、揭题

1、小朋友们,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许多果子都成熟了。你们看,谁也成熟了?(画葡萄)是呀,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卡片:葡萄}(领读,轻声)

2、这两个字的偏旁都是——草字头。生活中,两个草字头的字还有吗?(卡片出示:花草,草莓,菊花,荷花,蘑菇……)草字头的字往往跟植物有关系,我们可以这样归类去记住它。

3、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跟葡萄有关的有趣的课文(课件出示课题)一起读课题。

什么东西是酸的呀?(边说边板书:酸的)“酸”字左边是“酉”字旁,就像是一张皱起眉头的脸。右边是“俊”字的一半,

(继续板书:和甜的),还有一个是甜的,我们可以说甜甜的什么?你的声音真甜。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课题。

4、这个故事里还有好看的连环画,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读连环画故事的钥匙。(课件出示)

二、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1、根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口头表扬)师贴连环画。

2、老师把连环画放上面了 ,可惜刚才风吹乱了,你能重新排一排吗?指名,把连环画有条理的排一排。

3、谁能不看书,看着图来说一说每幅画的主要内容?

4、这个故事里呀,有四个小动物,一个是——(贴图)谁能连起来说一说:故事里有——和——。

三、学习第一段

1、小狐狸认为葡萄是……?生:酸的。板书

2、你从哪儿知道的?我请一位小朋友读一读。课件出示:葡萄架下……吃 !

(1)出示卡片:转来转去:这个词很容易念错,你却读准了,真不简单!谁也来读一读?跟我读。

(2)“转”是个多音字,表示转圈的时候我们就念zhuàn。狐狸在葡萄架下不停地——生:转来转去。是呀,他会怎么转来转去?来,你来做做这只小狐狸。(指名表演)

他表演得好吗?

(3)狐狸为什么不停地转来转去呀?他在想什么呢?

哦,所以他要转来转去,怪不得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他一颗也没摘到。

(4)我们把带词语的句子读好它。(课件)齐读。它摘不到葡萄的心情怎么样?指名读,齐读

3、我听出来了,你们把“一颗”读得特别重,这个“颗”你怎么记住它?课件:颗

我们在写得时候,要把“果”的捺变成一点,很有礼貌的让一让,右边的这个“页”字,看老师写一下。板书:颗

在书上写2个,注意写字的姿势:头正身直脚放平,一尺一拳和一寸,一个写完比较一下,写第二个。

写完后想一想,一颗什么?

“一颗”这个颗用来形容什么?小小的,圆圆的东西。

4、小狐狸它是一颗葡萄也没有摘到,于是,它指着架上的葡萄说:读:……

5、有一首儿歌是这样来唱这只狐狸的,课件出示儿歌。

四、学习二三段

1、狐狸说葡萄是酸的,不能吃。小松鼠和小兔子呢?他们也认为是酸的。板书。

你从哪里知道的?

2、哦,树上的小松鼠听了,心里想(课件出示句子:狐狸很聪明,他说葡萄不能吃,那一定是很酸的。)来,你来读。(指名读)

3、嗯。那小兔子是怎么想的呢?小兔子一听,心里想(课件出示句子:狐狸和小松鼠都说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来,你来当当小兔子。(指名读)

4、小松鼠和小兔子的想法一样吗?他们都认为葡萄是酸的,而且“一定是酸的,一定不能吃”,你能读好这两个一定吗?指名读。

5、小松鼠认为“一定是酸的”,是因为——

小兔子认为“一定不能吃”,是因为——

他们都只听别人说,不去动脑筋,不亲自去尝一尝,结果都错过了这一顿美餐。

五、学习第4、7段

1、小猴子呢?他是怎么做的u啊?咱们赶紧回去读读课文,读读故事,小猴子是怎么认为的?快读。

2、好,小猴子,你说。板书

小猴子看到了怎样的葡萄呀?他也想去摘是不是呀?谁来读一读?课件出示:“他望……送”

3、声音很好听,你们看这个长句特别难读,咱们先跟几个词语来打打招呼。课件:词语变红。“紫红色”,生领读,师领读。好,再来一个翘舌音的,“摘下” 生领读,师领读。“迫不及待”:放学了,你会迫不及待地……“一串串”轻声,集体,师领读。“串”是翘舌音,再看看它的'字形,你发现它像什么?

最早的时候,人们把两个圆圆的铜钱用一根细细的绳子串起来:画,后来呢?为了方便就简单了一些,用两个圆圈来表示。画

到现在就形成了我们的方块汉字,两个扁扁的口,中间一竖,贴串

看老师在田字格里写一下,(边写边说注意的地方)生写2个

4、写好后看一看,现在能不能算一串串葡萄?现在把它变成一串串葡萄,一串串葡萄表示有……很多串(贴葡萄)黑板上成“一串串葡萄”

我们再来读一读:一串串葡萄。

把它放到句子当中,来读好这句话。(齐读)

是呀!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很想马上摘到它,谁能读好它?(指名读)一起读,一起去摘

5、小猴子不但摘下一串葡萄,他还吃了起来,课件出示句子:小猴子听了,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指名读。

这葡萄的味道怎么样?小猴子怎么知道?(课件:大口大口)一起读,他说这个葡萄真甜!

六、小结学习生字

小朋友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课件出示)一起读。

仔细看看,让我们写的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

板书:反犬旁的笔顺。反犬旁的字一般跟动物有关。板书:狐

左窄右宽,生写2个,“狸”也是左窄右宽,自己看书写写。(生写卡上)

写好后想一想,写“猴”字要提醒大家什么?中间不是候字,不要加一竖。

为什么狐狸硬说葡萄是酸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标签: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