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忘殇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语文教案3篇(实用)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认识12个生字,了解一些有关马的典故,积累一些有关马的成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阅读相关的文章。

3、初步了解马在我们中华民族中的象征意义和重要地位,认识、体验、感受中华民族关于马的悠久文化,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这文章,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相关文章的兴趣。

教学难点感受马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

教学准备与马有关的成语,图片诗句

教学过程自主设计

第一课时

一、巧填成语,趣味导入

1、平时同学们都积累了很多成语,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谁来把这些成语补充完整。

()到成功万()奔腾样鞭策()一()当先

2、齐读这些成语,读了以后,你发现了什么?

除了这些成语,你还知道哪些与马有关的语句?

3、今天我们要一起了解更多关于马的知识。一起学习课文《马》。

二、反复读文明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课上又读过了,相信你们会读得正确。请4名同学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学生读文,纠正读音)

3、再读课文,把要求学会的生字找出来,做上记号。

4、先描后写,再找学生到黑板上书写。重点强调“畜、素、演”三个生字。

三、再读课文,初步理解:

朗读文章,说说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四、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马》这课文。请同学们先复习生字,再进行听写。“朴素、扎实、纵然、课堂、创造、忠诚、家畜、弓弦”

2、不同方式批改,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充分读文,品味作者的感情。

1、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作者对马有着怎样的一种感情。

2、说一说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马的怎样一种感情?(体会作者对马的赞美之情、喜爱之情、崇敬之情。板书:赞美、喜爱、崇敬)

三、深入理解,指导朗读

1、请同学们默读文章,找一找从哪些语句中能看出作者对马的赞美和喜爱?

2、交流第一自然段:。

(板书:幸福、吉祥、成功)

3、交流第二自然段:

4、交流第三自然段:

5、学习第四自然段:

四、作业

1、阅读一关于马的文章。

2、背诵文中精彩的语句。

板书:马

幸福吉祥成功

中华传统美德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以孩子的口吻写成。诗歌表现新时代少年儿童喜爱科学、富于想象的特点。本诗通过对“我”奇思妙想的描写表达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大胆畅想未来,在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从小学科学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本领,将来才能为祖国作贡献。

1、运用过去与现在对比的写法,说明时代不同。

2、词语优美,想象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

此写作方法在段落中的体现 诗歌的第3、4节针对第2节中父母儿时所爱,说“我”的所爱,进行对比,感到时代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

易考点

1、朝多音字、乘与潜字的正音。

2、默写课文。

3、进行词语搭配。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对科学产生兴趣。

2.发挥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讲给小伙伴听。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我”想象的美好,并且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奇思妙想。

教学难点:感悟“我”的想象是“科学的种子”,且种子已萌发。

重点环节的步骤

采用的教学方法或手段

1、比较爸爸妈妈与我的做法体会时代的变化

2、想象,以读代讲。

3、抓重点词句进行理解。

本课学生掌握的阅读或写作方法 比较阅读体会重点语句。

仿写点 将你的奇思妙想写在练笔本上。(分层要求)

A写一、二句话,语句要通顺,写后多读几遍

B写一、二小节,语句要通顺,写后多读几遍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读课文,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

快速读课文,回答,能够把课文度正确、流利(整体感知课文,按要求回答)

(我是一个爱奇思妙想的孩子,胆子大的孩子)

板书:奇思妙想

二、精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爸爸为什么说我爱奇思妙想,妈妈为什么说我胆子大?

1)读一读课文,画一画相关的语句。

2)认真读一读自己画的语句,想一想这些语句的意思。

指名读一读画出的语句。

3)引导学生将3、4两节与爸爸、妈妈小时侯的情况加以比较。

2.引导学生重点体会3、4小节,体会我有哪些新奇的想法,与爸爸妈妈小时侯的情况进行比较?在体会中学习重点句子。

1)“乘飞船探访天涯”、“潜入富饶的大海”在爸爸、妈妈的眼睛里为什么是“奇思妙想、胆子很大”?你能不能说说他们的理由?

2)引导学生用换位思维的方式去感悟。

读出自己的体会。

指名有感情朗读,评价进行进一步的指导。

3)有感情齐读3、4节。提问:知道了小作者的奇思妙想,你是不是也有过奇思妙想?这是不是你心田之中科学的种子?把你的奇思妙想说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4)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今天的“奇思妙想”在明天就会“梦想成真”,引导学生可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说一说。

引读:小作者种下的科学种子已经萌发了,快去读读。

自由读5、6小节。

读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三、进一步熟读课文,并练习背诵。

1、说一说每一小节讲了什么内容,共有几句话,指导学生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理解背诵。

练习把每一节的内容连起来进行背诵。

2、同桌互相帮助,互相检查背诵,比一比看谁先背诵下来。

会背的同学背给大家听。

3、选做:或朗读课文,或背诵课文,或自由发表学完课文后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四总结: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驻、逗、厨、鞠、躬、衷”6个生字。

2、理解陈小龙为什么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

3从陈小龙的故事中体会祖国对我们的爱,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

理解大使馆是怎样帮助陈小龙的,以及陈小龙给大使馆那封信的内容,从而弄明白陈小龙为什么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

教学难点:

从陈小龙的故事中体会祖国对我们的爱,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预习生字、新词,了解有关大使馆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当你身处异地、语言不通、举目无亲、无依无靠时,你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别人的帮助)的确,在我们中国就有这样一位小伙子,他的经历令人终身难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6课《大使馆妈妈》。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为什么管大使馆叫妈妈?文章写了什么事?)

二、出示预习提纲。

三、依据自学提纲汇报交流。

1、汇报积累的字词

(1)课件出示“驻、逗、厨、鞠、躬、衷”6个生字,读字并组词,多种形式读。

(2)你想提示大家注意那个字的读音。

(3)理解词语的意思。“安顿、举目无亲、由衷、逗留、厨师、鞠躬、热忱、朦朦胧胧、钥匙”九个词语。

2、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把自学的生字再认真地读好、记牢。

a、找出这些词语在课文的哪句话里,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并认真的读一读。

b、集体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5、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五、再读课文,质疑。

1、陈小龙是在什么情况下,得到中国大使馆的帮助的?

2、大使馆是怎样帮助陈小龙的?

3、陈小龙为什么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

六、小组讨论,深化感悟。

根据学生的质疑,解答疑问,顺势引导学生对以下三个话题进行讨论:

问题一:陈小龙是在什么情况下,得到中国大使馆的帮助的?

1、在课文第4自然段,学生汇报:在不拉格机场,由于他一句外语都不懂,看着周围的乘客纷纷离去,他呆呆地站在候机厅,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2、想象一下当时陈小龙的心情如何?(害怕)

问题二:中国大使馆是怎样帮助陈小龙的?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1、在课文第5至第7自然段,,学生汇报:首先……然后……接着……

2、此时的.心情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是什么呢?

(感动、高兴、激动、像到家一样的温暖……)

3、有感情朗读令陈小龙感动的句子。

“他朝大使馆深深地行一个鞠躬礼,然后钻进大门,双手抱头,哭了起来。”

问题三:陈小龙为什么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讨论)

有感情朗读陈小龙给大使馆写的信,体会人物的心情。

七、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学习本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2、想象一下陈小龙后来的故事,续写。

板书设计:

16*大使馆妈妈

爱戴

害怕 平静 感激

(未帮前)(帮助时)(帮助后)

教学反思:在学习本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通过角色转换来帮助学生感受陈小龙在孤助无援的情况下,内心的急切和中国大使馆帮助他之后,他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标签: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