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罪念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身的理解。

教学准备

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过年吗?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春节的`?(指名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描写欢度新春佳节的古诗,教师板书课题,解释课题。(元日就是农历正月七年级)

二、学生自读,读通古诗

1教师范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3指名朗读,师生一起正音,注意强调“竹”“除”“苏”“曈”等平翘舌音和后鼻音。

4认记生字。告诉学生:假如认识了诗中的生字,就能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听。

5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6指名读,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自读自悟,理解诗意

1根据自学提示展开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诗,结合书中注释或工具书、课外资料等理解诗句意思。

(2)把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

2合作小组交流。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再读古诗。

3汇报前两行诗的自学情况,说说前两行诗的意思。(借助“一岁除”和“屠苏”的注释,理解诗意)

4诵读诗句并展开想象,你从前两行诗中体会到什么?你此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5读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用自身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和你的感受。

6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引导学生从“曈曈日”“新桃换旧符”处想象: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溢了新的希望,寄托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祝愿。

备注: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7指导朗读。(配上欢快的古典乐曲)

谁能把你体会到的欢乐热闹的气氛通过朗读表示出来?(抽生读,男女生竞赛读,全班齐读)

8指导背诵。

(1)分组接背诗句。

(2)指定学生背诵。

(3)小组竞赛,哪组背得好。

(4)同桌互相背。

五、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感受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局面)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六、安排作业

想象这首诗描绘的景象,试着写下来。

和: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热闹、欢快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位发明家阿切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一个人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那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被撕开。他就想把那个人的动作变成机器的动作,让所有的邮票都能很容易地被撕开。通过不断研究,他终于发明了邮票打孔机。这篇课文不仅告诉了我们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还告诉了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本篇课文中出现了两个人,我们可以抓住课文描写那个用别针刺邮票的人一系列动作的句子感悟他的善于动脑和动手;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大胆想象阿切尔被那个人的行为所吸引后的想法以及研究发明打孔机的过程来感悟他善于观察事物、思考研究、发明创造的优秀品质,揭示课文所寓含的道理。最后我们可以住抓住文中“立即”、“直到现在”、“仍然”来感悟这一发明的重大价值。另外文中还有较多表示数量的词语,如一家酒馆等,可以让学生积累并运用。课后还有一个介绍邮票知识的资料袋,可作适当扩展,让学生知道一些关于邮票的知识,还可培养集邮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了解一些关于邮票的知识,积累运用表示数量的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懂得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3.初步学会能抓住重点词句和想象补白来感悟人物的品质、课文的真谛。

教学重点

认识文中13个生字,书写12个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懂得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课前准备

教师:生字、词语卡片、实物投影仪、简单的PPT课件。

学生:集邮册,搜集一些关于邮票常识的文字资料,一张画着多张无齿孔邮票的白纸。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预设

教 学 调 整

第一课时

一 、猜谜激趣 欣赏铺垫

1.猜谜语:小小一幅画,无脚走天下。寄信必用它,无它信不发。请打一物。

2.板书“邮票”。你知道关于邮票的哪些知识吗?

3.课件图片演示:一边出现各种邮票的画面,一边结合课后资料袋

配乐补充

介绍邮票的知识。

二、比较理解齿孔, 引出课题

1.出示两张邮票:一张无齿孔,一张有齿孔。比较这两张邮票有何不同?

板书:齿孔。为什么把这些小孔叫齿孔?随机认识“齿”,牙齿的齿。

2.邮票的四周为什么会有齿孔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14课,板书完整课题。

3.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感知故事

1.自由读课文,标好自然段段序,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力争读通课文。

2.交流反馈:课件出示以下语句,指名朗读,及时正音。

(1)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许多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

出示生字卡片“裁”,与“栽”“载”作比较。

(2)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到伦敦的一家小酒馆喝酒。

随机出示生字卡片“酒”,与“洒”作区别。

出示词语卡片“伦敦”,补充介绍伦敦是英国的首都。

(3)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

四、研读课文 感悟人物

1.课文中讲到了哪两个人?板书用别针刺邮票的人和阿切尔。

2.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用别针刺邮票的人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描写阿切尔的句子。

3.交流研读描写用别针刺邮票的人的句子。

(1)圈出描写动作的词。理解什么叫求助。

(2)用上其中一些重要的动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人是怎么解决裁邮票没有小刀这个问题的。

(3)取下胸前的校徽,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邮票纸,模仿这个人刺好一个个小孔,轻松撕邮票的过程。

随机出示生字卡片“撕”,体念用手撕的感觉。

(4)从这个人的这番举动当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板书善于动脑思考。

(5)指导朗读重要语句。

4.交流研读描写阿切尔的句子。

(1)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什么叫吸引?酒馆那么多人,为什么单单只有阿切尔会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

(2)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3)他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词语卡片“研究”。想象这个研究会经历怎样的一个过程?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阿切尔会碰到什么困难?他是怎么解决的?

(4)从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板书善于观察事物、思考研究、发明创造。

(5 )指导朗读重点语句。

五、巩固字词 书写新字

1.课件出示:比一比,口头组词。

力( )裁( )斯( )论( )酒( )更( )

刀( )栽( )撕( )伦( )洒( )便( )

2.指导书写生字

(1)归类指导:仍、使、便

“使”字中间是个口,一撇要出头;“便”字中间是个日,一撇不能出头。

(2)重点指导:英、整、式

“英”字中间一撇要出头;“整”字要把束字的捺改成点;“式”字斜钩上没有一撇。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培养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它们的含义。

3、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同时在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启迪。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验的能力。

5、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训练思维,发展语言。

课前准备:

1、师生搜集关于詹天佑的相关资料。

2、准备好多种做开凿隧道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教师引导:课文是以什么来命题的?我们还学过哪些用人物姓名命题的课文?这些课文有什么特点?根据经验你猜想一下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促进新旧知识联系,渗透命题方法,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2、指读课文,结合正音,检查字词情况。交流自学情况,把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讲给同位听。

3、交流课外搜集的詹天佑的相关资料。

(沟通课内外联系,丰富知识积累,帮助理解人物及课文内容)

二、抓住主线,理清脉络。

1、思考:你认为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展开的?文章围绕这句话安排了什么内容?

2、讨论交流,分段,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段落大意。

(提纲挈领,摒弃繁琐分析,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三、突出主线,引发探究。

1、通过学习,你认为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

2、自由交流,简要陈述。

(根据课文内容,尊重学生个性体验,为分组探究设下伏笔。)

四、分组合作,问题探究。

1、教师在合作前提出明确要求。

(1)要抓住具体事例,结合自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说明自己的问题。

(2)组内成员应明确分工,有组织,有秩序,确保合作高效。

(3)可按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自行设计问题。

例:

A、在( )的情况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B、找出詹天佑在勘测线路遇到困难时的表现,仔细体会。

C、把“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两部分用画图或实验的方法来说明。

(对学生分组合作提出明确要求和建议,是防止合作探究流于形式的有效手段,提出备选的思考题目,可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五、汇报交流,深悟感情。

1、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汇报,并与其他学生一起,针对该组的学习收获,给予补充,评价。在此环节中,不硬性规定内容,学生畅所欲言。如:“詹天佑是个杰出的人”,“詹天佑是个爱国的人”“詹天佑是个一丝不苟的人”……都可以。只要学生够结合文中的事例,词句,进行流畅的.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就可以。形式不限,手段不限,长短不限。把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讨论场”“表现场”。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合作探究和汇报表达,进行适时的点拨。)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感情升华,促进积累。)

六、创意表达,拓展思维。

教师激情引发:京张铁路的提前竣工,使全国上下欢欣鼓舞。詹天佑无愧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子孙,他没有辜负全中人民的期望,用铁一样的事实,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一个响亮的耳光。

1、请你放开思路为这条铁路起一个更有意义的名字,并说说理由。

2、想像一下当时当地的中国官员、普通百姓、外宾、帝国主义者,他们在听到京张铁路竣工的消息后,会有怎样的表现?

(深入挖掘文章内容,创设新的学习情境,加深了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使学生在充满创意与激情的表现里,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能读准字母的音,认清字母的形。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aoe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调韵母的音。

3、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格,正确掌握aoe的笔顺,知道三个字母都占中格。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会三个单韵母的读音,掌握字母的形,能正确书写字母。

2、掌握三个单韵母的声调。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正确读好阳平音。

2、能直接读出带调韵母的音。

教学准备

1、本课的教学挂图

2、拼音卡片和学生用汉语拼音格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谈话: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汉语拼音了。拼音可有意思了,它能帮助我们识字、读书、写话,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你们愿意学好它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aoe。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aoe,并用清晰、洪亮的声音读出字母的音。)

一、学习字母a

(一)教师出示a的挂图,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提出下面的问题请学生回答。

问:1、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做什么?

(学生应回答出:图上有一位医生和一位小女孩,医生在给小女孩检查嗓子。)

2、医生给小女孩检查嗓子,小女孩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借啊的音,学习字母a的读音)

讲:这个“啊”字的读音就是字母a的音,发音时要把嘴张开张大发a的音(舌头不动)。

教师范读a。

学生学读a。

(教师要注意学生齐读后,多叫几名同学独立读a,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教师指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小女孩的头形和头后梳着的小辫子,以配合字母a的形进行教学。

问:1、图上小女孩的头是什么形状的?

2、她头后边梳着什么样的小辫子?

3、比较一下“a”和这些图形哪里很像呢?

教儿歌: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

(三)认识汉语拼音本的四线三格指导写字母

讲:a的两笔要连起来写占中格,边写边念下面的儿歌:

先写左半圆,竖弯在右边。

(书写时要注意:写左半圆时一定要在第二条线的下边一点起笔,然后从右向左画多半个圆,最后连写竖右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写1—2个字母。

课中休息:

儿歌表演: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配合动作:两手比成圆形,然后同时向右甩手成羊角辫样,后半句用拍手动作。

二、学习字母o

(一)教师出示o的挂图,学生观察后提问。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讲:公鸡喔喔啼,“喔”的音拖长些就是o,发音时把嘴唇收拢成圆形。

教师范读o。

学生学读o让学生把嘴张圆,舌头不动发“o”。(教师要注意,这个字母的音不易读准,要多叫几位学生读,一定要把音读圆。)

(二)学写字母o

请同学们看一看,字母o的形同图上什么地方很像,借公鸡叫的口形来帮助记忆o的形。

教儿歌: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啼叫ooo。

(三)指导书写

讲:o的笔顺是从上起笔一笔写成占中格。

学生学写1—2个字母。

三、学习字母e

(一)教师出示e的挂图,学生观察图中的白鹅,借鹅的音学习e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讲:把“鹅”的音平读就是e,读时嘴是扁的,嘴角向两边拉,露出牙齿。

教师范读e。

学生学读e。

(二)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写的e像图上的哪一部分?讲:河水中“鹅”的倒影与字母e很相像。

教儿歌: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像个e。

(三)指导书写

讲:e的笔顺是一笔连写先内后外,占中格。

(学生写字母一定要从中格的中间起笔,这样写出的字母上下才能均称。)

学生学写1—2个字母。

四、巩固练习

1、看黑板读字母。

2、看卡片读字母(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练习如齐读、抽读、个人读等)。

3、看书(认识一下本节课所讲内容在哪一页,字母的规范写法在什么地方)。

第二课时

教师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个单韵母,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拼音的四声,先请同学们读卡片,看谁读的'准。

一、复习三个单韵母,要求读准音

aoe

二、学习拼音的四声

(一)学习a的四声

讲:a有四个声调,这四个声调,用音调符号来表示写在字母的上头。

板书:1234

讲:按照顺序把它们叫作: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读作:1234。

(教师边讲边用手势来帮助学生掌握高、低、升、降的变化,手势是用右手按照声调符号的写法,做夸大动作。注意:教师要面向黑板,与学生一致。)

读:1、按顺序教师范读,速度要慢。

2、按顺序学生学读,音要准确。

3、按顺序指名读,检查学生读准确。

(这四个音中,二声与三声是难点,发现问题要给予纠正。)

同学们为了读准四声,我们来学一首儿歌:

一声平,二声扬,三声一拐弯,四声往下降1234。4。打乱顺序练习读。

(对读不准的小朋友,教师要耐心启发帮助,方法可采用动作提示或口形提示。)

(二)学习o的四个声调(方法基本同上)

讲:o和a一样,也有四个声调。

问:谁能像读a的四声那样,试着读o的四声?

练习读:从有序到无序地读,从齐读到个人读。注意读准二声与三声。

课中休息:(可以根据讲课内容自编,如儿歌、听音乐拍手、舞蹈等)。

(三)学习e的四个声调

教师板书:1234

学生练读:从有序到无序,从齐读到个人读。

三、巩固练习:

1、读卡片:(要用大量的时间进行读的练习,特别是带调单韵母的二声和三声要反复练,每个同学都必须读准)。

2、抄写带调韵母,调号写在上格。

3、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aoe》教案评析

在aoe的教学中教师是借助形象让学生记忆拼音形状的,这是汉语拼音单韵母教学的起始课。此教案显示了以下几个特点:

1、从图入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做什么?学生回答医生给小女孩看嗓子,小女孩发出的声音就是字母“a”的音。张大嘴发“a”要响亮。这样初入学的儿童易于接受,知识给的很自然,重点观察小女孩的头,以配合字母“a”的字形记忆。

2、重视起始教学,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书写的指导,为学生写好字打下基础。

3、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采用了多种方式记忆字形。如顺口溜记忆,用动作表演记忆,使学习富于情趣,让学生愉快学习。

4、汉语拼音教学,注重先摆口形再发音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o”的发音是难点,教师强调先摆口形再发音,舌头不动,发音才准。练习四声重点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

课文内容的生动性,自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边体会课文情境,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同时从读中受到感染和影响。

教学时将语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通过让学生读懂课文,学会生字词,学习说话,同时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爱科学的思想情感。还着力于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朗读、看图、填空等手段,巩固了所学的生字词,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语文学习时空。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夸奖、斥责”这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找出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从而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能用上学过的词语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

3.从爱迪生想出的办法中领会他的聪明,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悟,用上积累的词句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四、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CAI课件。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爱迪生。

五、教学流程

(一)介绍人物,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出示爱迪生图片)这就是爱迪生晚年的照片。谁能想出方法记住他名字中的一个生字:“迪”(生识记字形)

2.看老师把它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看仔细了,写字的时候要把字写端正。

3.说说你对爱迪生的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材料,教师适当评议)

4.老师也把收集到的信息打在屏幕上,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一生读)

内容出示: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在***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000多项,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过渡:是啊,爱迪生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一次他靠自己的聪明救了他妈妈的命呢!(板书:救妈妈)

6.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反馈检查。

过渡: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吗?先来看看屏幕,老师可有读书的要求哦。

1.出示自读课文的要求:

(1)读准生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小节号。

(学生按要求学文,教师巡回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屏幕出示注音的生字,指名朗读、开火车读)

(2)检查词语(加点的是生字)

检查

急性

斥责

委屈

亮堂

明晃晃

阑尾炎

恍然大悟

一溜烟似的

(指名读、男女生分读、小组读、齐读)

教师点拨指导如下:

①这些生字把它放到词语中,有的读音发生了变化,如:“堂”单个的读第二声,放到词语中读轻声。(生练读“亮堂”)

②明晃晃:这里的“晃”是多音字,单个字读第三声,连成词语组成了ABB结构,在读的时候读音要变化了。当第一个(A)不读第一声的时候,后面两个读第一声,如“明”读第二声,连起来就读明晃晃(míng

huāng

huāng)(学生练读)。当遇到第一个音是第一声,那后面就读它本身的音。如:金(jīn)灿灿(càn

càn)

③对“阑尾炎”一词的理解,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教师再补充解释:阑尾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盲肠,它长在我们的右下腹。它一发炎非常疼痛,甚至还要夺去人的性命。突然发作又非常厉害的阑尾炎就叫急性阑尾炎。

④一溜烟似的:“溜”这是个多音字(注意第四声),“似”也是个多音字,在文中和“的”连成词语读翘舌音。读这个词语:一溜烟似的

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把这个词语放到句子中,谁能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出示句子:“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学生朗读、交流)

(3)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自然段)

(请五个学生读课文,师生互相正音。)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读了课文,你想对爱迪生说什么?(生自由交流,教师及时表扬鼓励发言好的学生,同时及时指正语言不规范,表达不顺畅的毛病)

2.课文里也有一句是医生夸爱迪生的.话,老师把医生夸奖爱迪生的话放到了屏幕上。

出示句子:“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①学生读句

②给“多亏”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幸亏)

③小结:孩子们刚才我们读了课文,初步知道了爱迪生靠聪明救了妈妈(板书:聪明)谁能用夸奖的语气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过渡: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是在写爱迪生救妈妈的?请先在这个自然段前面用“☆”表示,然后捧起书读一读。

1.出示文本,请一生读。

2.大家再静静地认真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用“”划出写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学生交流,教师指点,屏幕出示句子)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

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1)指名读再男生、女生分别朗读句子。

(2)(出示课文插图)看图说话。(指导学生在说话过程中用上学过的词语“一溜烟似的、捧着、明晃晃、亮堂”等词)

(3)指导读好这几句话。

3.师生合作读课文。

师引读:在爱迪生七岁那一年,他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送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在家里做手术。可是,家里的光线太暗了。正当大家急得团团转时,爱迪生他怎么做——

生读:“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

师:爸爸见了又急又气,斥责道:——

生:“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师:爱迪生委屈地说:——

生:“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师: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生:“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4.学习爸爸和爱迪生的对话。(屏幕出示句子)

爸爸见了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1)师引导:谁能抓住“斥责、委屈”这两个词语来当当爸爸和爱迪生读好这个对话呢?

(2)通过说话来理解“恍然大悟”一词。

爸爸恍然大悟,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对爱迪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说话时用上文本中词语,如“斥责、委屈”等词)

5.师小结:是的,正因为这样做,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所以医生对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再次出示句子,指导读好这句话。)

6.用“夸奖”一词联系说话。

填空:爸爸夸奖爱迪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伙伴夸奖爱迪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过渡:看,童年的爱迪生是多么聪明: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切除阑尾的手术必须马上进行,可是,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多亏小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到第三自然段,看看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当时的环境又是如何紧急的呢?

1.你从哪些词语当中体会到妈妈病情的严重?(学生交流板书)

2.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三个自然段

3.请你用上“突然、直打滚、检查、急性、马上、来不及、摇头、急得团团转”说说当时情况的紧急。

(六)巩固生字词,书写

1.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巩固生字词

①找找形声字:溜、悟、晃、恍、聪、伙、油、检

②游戏“对口令”(如:竖心旁,光字边——“恍”字记心间。)

③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如用口诀、顺口溜、组词等记忆生字)

2.书写:“油、团、炎”三个字和“检查、斥责、夸奖”三个词语。

①出示“我会写”图标,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说说发现了什么。(如:“油”“检”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团”字里面的竖勾要写在竖中线上。“炎”字下面的“火”要比上面的“火”大一些。“责”字中间一横要写长些……)

②重点指导、范写

斥:联系“斤”的书写,第三笔在横中线,第四笔在竖中线,最后不要忘写点。

责:上下结构,上面要写得扁写,中间横短,第三横最长,下面的“贝”略长,横折的横在横中线上。

夸:大字头撇捺不超过横中线,要盖住“亏”

奖:大字要托住上半部分,最后笔是捺

炎:上小下大,第四笔是点,第八笔是捺

(七)板书设计:

30爱迪生救妈妈

聪明

(镜子)

昏暗———————亮堂

直打滚

来不及

急得团团转

(备注:此课在学校的青年教师展示课比赛中获铜奖)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重点字词,要求学生必须牢记掌握。

2、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进行写作。

4、学习本课的叙述方法,理解有关词语句子。

5、激发学生探索植物世界的奥秘,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植物世界的奇异。

3、懂得课文围绕着一个意思,分不同角度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①以读代讲法

②引导点拨法

③指导朗读法

④朗读理解法

⑤合作探究法

⑥自学法

四、教具准备:

卡片和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奇异的植物世界。(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中的“奇异”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近义词的方法解释一下?

2、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对词语的掌握情况。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词语。

2、回顾课文内容,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小星和同学们在李叔叔的带领下,参观了植物园,看到了许多奇异的植物,感到植物世界多奇异啊!)

3、奇异的植物世界,小星和同学们在植物园见到了哪些奇异的植物呢?生作答,师随机板书。

(哈哈树 带电植物 蜡烛树 醉草 捕蝇草 水笛荷)

(二)、精读课文,品学体味。

过渡:李叔叔向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植物,到底这些植物奇异在什么地方呢?就让我们一起到文中找寻答案吧!

1.学习第2自然段课文。

(1)师:我们先来了解哈哈树的奇异之处。请同学们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写了哪种植物,它的奇异之处是什么?(板书:哈哈树 发出笑声)大家是怎么发现的? (听)

(2)指导朗读这两个句子:

“这儿明明没有别的游客,哪儿来的笑声呢?”(这个问句要读得短而上扬,读出好奇而急切的心情。) 自由练读,抽女生读。

李叔叔的话又应该怎么读呢?(读得平和亲切。) 抽男生读,齐读。

大家读得很投入,谁能扮演哈哈树,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奇异之处呢?(出示课件,指名上台表演)

2.学习第3——7段课文。

过渡:哈哈树会发出笑声,那么带电的植物又会有什么奇异之处呢?

(1)请同学们小声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哪种植物?(带电植物)它奇异的地方是什么?(板书:带弱电)

②指导朗读。“小星越看越喜欢,便伸手去摸……‘啊!’他惊叫着把手缩了回来,显得很紧张。”(要联系上下文,读出小星的.心情和他的情感变化。)自由练读、抽生读

(2)小组合作学习第4—7段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哈哈树和带电的植物这两种奇异的植物,使我们觉得植物世界真有趣,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的奇异的植物呢?那么就请大家大屏幕上的自学要求,自学4---7自然段。

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4---7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每一自然段分别写了哪一种植物?它奇异的地方是什么?同学们是怎么发现的?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②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汇报展示,师随机引导。

(3)谁来扮演小导游,介绍一下你喜欢的植物,注意一定要讲出你对它的喜欢。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小结:我们在植物世界里认识了很多的植物,你们的感受是什么?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吗?(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呀!)的确,这是一个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呀!请同学们充满感情,再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

2、欣赏其他奇异的植物: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奇异的植物,请大家再欣赏一番。(课件播放视频)这些植物奇异吗?(奇异)那么让我们再用响亮的声音齐读: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呀!

六、教学结束:

今天,我们认识了不少奇异的植物,但是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需要我们去了解,去探索。同学们可以课后查找资料,去了解更多的奇异植物。

小学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