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淡忘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再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那种独特的美。想象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象。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直接揭示学习课文的方法“从中心入手”学课文。

揭示操作步骤:

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说说作用。

(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划出中心句。)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抓关键词理解句意

2。第二步:围绕中心句,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一步步写的?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1)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2)理清思路,先总写桂林山水“甲天下”,接着分述漓江的水和桂林山的特点,最后总结总体感受。

三、熟读课文

1。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内容引入新课

学生自由谈上节课的'收获

二、围绕中心句,学习词句,领悟感情。

1。默读思考: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课文写了漓江水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读后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1)文中运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漓江水“甲天下”。

(2)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

(3)运用多种方式,读出感情。

2。指导学生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自学第三节

思考: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课文写了桂林山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自学后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并进行朗读指导。

三、学习重点句,领会意思和作用。

1。生读第四节找出重点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2。了解句子的作用。

四、展开朗读比赛,再次领略意境,领会作者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句子,读懂文章的意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认读识记生字。

2、学习课文1---6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蚂蚁是你们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它能爬树,会搬运东西,喜欢在土里生活。可是却有这样一只小蚂蚁生活在书中又变成了汉字,为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到书里走一走看一看。板书课题。

二、齐读课题《书里的蚂蚁》。

三、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范读课文,思考:小蚂蚁是怎么来到书中的,为什么成了汉字?小蚂蚁来到书中都做了什么?

2、交流听读情况。

四、再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并画出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

3、小组内自学。

五、学习课文1---6自然段。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2、学习生字“孤、零、爬、蕊”的字音, 注意“零”字读轻声。

3、识记爬。形声字,左形右声,爪+巴=爬,观看动物爬行的图片,人爬坡的姿势就很像动物在爬行!

4、扩词:爬行、爬坡、爬上、爬山。

5、体会“孤零零、花蕊”的意思。

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这段讲了什么?

2、学习生字“夹、陈、扁”。“夹、扁”是多音字,又读jiá 和piān,组词:夹被、扁舟。

3、识记“夹、扁”。“夹”是会意字,甲骨文中间一个人形,人腋下还有相向的二人。表示二人合力夹持中间一人。夹的本意是从左右相扶持。组词:夹攻、夹子、夹道欢迎、夹带、夹层、夹杂。“扁”是会意字,小篆从户,从册。户本是门,册是写字用的穿起来的竹或木片。扁即匾额,是题字的长方形牌子,挂在门上或墙上。扁与长、宽相对。组词:扁平、扁担、扁豆、扁桃体。

4、感悟“陈旧“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学习第三至六自然段。

1、这只扁扁的蚂蚁来书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找4名同学分别读3、4、5、6自然段。

2、交流读书情况。

3、学习生字“密、噢、挺”注意“噢”的字音是一声,区分“密”和“蜜”。

4、读了他们的对话你发现了什么?(话语在前,说话者在后)

5、练习朗读这段话,注意读出人物的不同语言。

六、指导书写。

1、“爬”字“爪字旁”的捺要托住巴,“夹”的笔顺是先写横再写点撇然后是横最后是撇捺。

2、注意观察“扁”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七、巩固练习。

1、读一读。

花蕊 爬行 爬山扁平 夹住 陈旧 挺直 孤单 孤独

3、照样子说一说,写一写。

4、轻轻地( )( )( )

5、孤零零( )( )( )

6、黑黑的( )( )( )

7、密密麻麻( )( )( )

8、走来走去( )( )(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课文7---12自然段,认读识记生字。

2、描述小蚂蚁都做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新课。

小蚂蚁成了旧书的新居民,它都在新家里做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

二、学习新课。

1、轻声阅读第七自然段。思考:

(1)小蚂蚁做了什么?

(2)“会走路的'字”指的是什么?“新奇”是什么意思?

(3)“我们真是太傻了”字为什么要这样说自己?

(4)学习“傻”字。

2、此时旧书不再安静了,它有什么变化呢?

请4名同学分别读课文9---12自然段。

(1)一天小姑娘有什么新发现?学习生字“啊、读、故”。“故”是形声字,金文从反文,古声。反文字变异,本事手拿物击打,引申为有使动的意思,古声含有古旧之意,表示事物发生的源头。促使事物发生的原因叫故。古+文=故 左右结构。组词:故事 故障 故乡 故宫。“读”是形声字,小篆从言字旁,卖声。从言字旁表示言语,卖本指在街上边走边叫卖,与吟咏诗、书相似。“读”的意思是读书。组词:读书默读 读题。

(2)指导朗读“啊!这本她原先看厌了的旧书写着……新故事。”

(3)“看厌了”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4)第二天小姑娘又读到新故事了吗?

(5)“忍不住”是什么意思?学习“忍”字:形声字,金文从心,刃声,“刃”字刀刃向右。“心”字变异。从心表示心理活动,刃声与耐声相近,有耐久,能坚持之意。“忍”的本义是忍耐,容忍。组词:忍耐容忍 忍者。

(6)“更加惊奇了”这是为什么?

(7)学习“昨”字。

(8)小姑娘两天在这本旧书里看到了两个新故事,她很惊奇,你们感到奇怪了吗?谁知道其中的答案?

(9)找三名同学分角色朗读这段课文。

(10)第三天又发生了什么事?

(11)学习生字“识 路 离 编”。“路”是形声字。金文从足,各声。从足表示脚的动作,“各”字上边是脚趾向下的脚形,下边是口形。“路”本是道,道是走向目的地的途径。“识”是形声字,甲骨文是会意字,从音,从戈。“识“的本义是标记。引申为记住,记忆。

3、读了这几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三、指导书写。

1、“故 路”左右相等。“读 识”左窄右宽。“忍”注意几个点的变化。

2、“故”右边不要写成折文。

四、巩固练习。

1、选择合适的字填在( )里。

爬 趴

( )下 ( )行 ( )着 ( )虫

敌 故

( )人 ( )意 事( )无( )

3、你能试着换个方法说这句话吗?意思不能改变。

(1)这个小伙伴我认识。还可以说:--------------------------

(2)一座美丽的城市坐落在这里。还可以说:----------------

4、给下列词语重新组合成一句通顺的话。

(1)叶子下来 金黄的 飘落

(2)好朋友能 帮助 互相 才是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通过“语文与生活”中精彩片段的阅读,品味不同人物的笑,积累有关笑的词语,掌握其用法,体会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

练习写钢笔字,掌握钢笔字的章法与行款格式。

积累描写孙悟空的词语,丰富语汇。

教学重难点

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是本次训练的重点。

课时安排 两 课 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课前导入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有许多精彩的描写,我们下面要阅读的这个片段,主要是围绕众人笑的神态展开的。片断中为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笑的形态,笑中又尽显各人的性格。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他们。

语文与生活

自己读读片段,根据片段前的提示,说说文中描写的'各人笑的形态。

生:史湘云笑得喷饭,可见她开朗活泼。

生:林黛玉笑得叫哎哟,可见她娇弱婉约。

生:贾宝玉恃宠,贾母娇惯。

…… ……

同是写笑,笑的神态各不相同。同学们能联系一下自己平时的生活体验,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吗?

大家愿意再现当时的情景吗?现在,我们的教室就是那富丽堂皇的贾府,你们就是一个个的小演员,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表演一下当时的场景。

(生分组表演)

小结:同学们的表演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老师仿佛置身其中,看到了贾府里,众人听到刘姥姥的一番话笑倒的热闹场面。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描写笑的词语?

(讥笑、狞笑、微笑、冷笑、哄笑、大笑……)

读读下面四个句子,看看每个句子该填什么样的笑?你能结合每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你能照样子再写几个表示“笑”的词语吗?

写好钢笔字

指导。

读这段话,指出出处——《读书要有选择》。

引导读帖。重点观察整体布局,行款的优美,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练习。

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师小结。

诵读与积累

诵读词语。

自由认读。

同座讨论词语的意思。

第一组词语从情节上说是因孙悟空大闹天宫而获得“齐天大圣”这一美誉。第二组讲的是孙悟空在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路上,不避风险,不辞辛劳。

第三、四、五组词语讲的都是孙悟空的通天本领。

第六组词语讲的是除恶务尽,才能天下太平。

想象:读着这些词语,你脑海里浮现出怎样一副画面?这副画面中发生着什么故事?

表达:你能用其中四、五个词语描述这个画面吗?或者简单讲讲在这里,发生着什么故事?如果你能用上所有词语更好!

积累。

练习背诵。

集体练读、练背。

第 二 课 时

口语交际

启发谈话:《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他们当中一定有你熟知的,现在久让我闷一起走进三国,说说各自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吧。

阅读准备:阅读《三国演义》,或回忆看过的三国故事的电影、电视,选择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英雄做重点准备。

课堂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中漫谈、交流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英雄。

评议:谁漫谈的人物最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读读《三顾茅庐》中刘备、关羽、张飞之间的一段对话。分析、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表情和动作,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学写毛笔字

指导学生观察。

自由练习,巡回指导。

拓展引申相同结构的字。

展评。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语文园地六:太阳是大家的

学习目标

1.认识“彤、陪”2个生字,会写“彤、霞、陪、趁”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太阳是大家的,人类应友好相处。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同步阅读中的诗歌《地球只有一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1.教师导入: 你们看,这是谁?(展示:太阳的笑脸),今天太阳也走进我们的课堂,让我们热情地和太阳打声招呼!

2. 你们还知道有关太阳的知识或者故事吗?板书课题。

反馈预习

1.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考一考:同桌互相读 。

3.认一认: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4.帮一帮:四人为一小组互读课文,互相帮助指正。

5.比一比: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读课文,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正确、流利。

朗读感悟

1.读一读:自由读文,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2.帮一帮:小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读了这首诗知道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共同研究。

3.说一说: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感悟诗句中所蕴含的意思,并结合第二小节,启发学生说一说太阳做了哪些好事。除诗中所写的之外,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指导学生仿照诗句进行补充,如:她使庄稼茁壮成长,

4.朗读最后一节,结合插图,说说这一节的意思。

a.从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等待太阳、盼望太阳的描写中,感受太阳是大家的;

b.太阳是大家的,人和人是平等的,各国人民要友好相处。

5.议一议:提出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

第二课时

感情朗读

1.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反复练读。

2.说一说:说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及原因,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 想一想:每小节诗写了什么,全班交流。

练习背诵

1.练一练:用最快的速度练习背诵。

2.比一比:小组内同学互相背诵,比比准背得准确。

3.背一背:指名分小节背诵,其他同学默背。

交流感受

1.想一想:学习了这首诗以后,有什么感想。

2.谈一谈:说说自己的感想或收获。

3.说一说:你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些什么,自由表述。

学习生字

1.记一记: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够快速记住生字的字形,同桌之间交流。

2.教一教:请学生做小老师,教记字方法。

3.写一写:请学生自己先来观察,提出书写要点,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拓展阅读

请同学们再来读读同步阅读中的《地球只有一个》这首诗歌,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初步学习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效实现语言文字积累。

2.通过朗读思考,感知词、句的特点,并在准确进行说话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感受撇画、捺画的书写特点,提升对汉字的审美及书写能力。

4.背诵《采莲曲》,边读边想象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情感,形成诗歌文化的有效积累。

教学重点: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真正掌握并能运用学到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读书笔记本;多媒体课件;歌曲《弯弯的月亮》《采莲曲》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交流,初步学习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效实现语言文字积累。

2.通过朗读思考,感知词、句的特点,并在准确进行说话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交流激趣,引入学习

1.教师出示自己的读书笔记本,学生猜猜里面可能都记录了什么,教师适时告诉他们这是自己读中学时代用心做的读书笔记本,同时展示给学生看,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跟自己做过的读书笔记进行比较)。

2.引入:到底该怎样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又有什么意义呢?接下来还是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听一听同学们的看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交流引入法,借助熟悉的话题引入教学内容,自然激发了学生探究更多关于读书笔记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交流平台”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交流平台”中出示的四句话,看看四句话中分别都说了什么内容。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四句话写出了四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3.再读四句话,看看自己对哪种方法最感兴趣,为什么?

生:我喜欢第一种方法,感觉既简单义不耽误时间。

师:这也是我们平常最常用到的一种方法。

生:我对其他三种方法比较感兴趣,因为写感受的过程中我会认真思考句子的含义。

师:是的,所以每次老师特别喜欢让你们边读课文边将自己的简单理解写在旁边,这是理解句子的好办法。另外多背诵一些好词佳句,还可以用到我们平时的说话、中呢。

生:我对第二段话比较感兴趣,因为这样以后在文的时候我们能够很快找到可以用上的词语或者句子。

师:是的,这种方法虽然有点费事,但对我们的大。

生:我觉得最后一种方法也不错,注明句子的出处后载们就能够一下子记起阅读过的内容啦。

师:同学们,这些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虽然形式不太一样,但是无论哪一种方法对我们的阅读和习作都有很大的好处,不但能够提升我

们的阅读、能力,还能让我们不断形成语言文字的积累,这就是做读书笔记的好处。

4.拓展学习:引导学生拿己的读书笔记,通过与平台中给出的方法进行比较,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教师适时再次引导他们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读书笔记的质量。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法,让学生通过研读四句话,从中感受到常见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并在与自己的读书笔记进行比较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优化读书笔记的'意识。

三、教学“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中的三句例句,引导学生边读边看看三句话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用着重号聚焦句子中的“得”。

(2)学生再次认真朗读句子,想一想加点字“得”前后两部分在意思上都有怎样的关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明确“得”后面半部分是对前面动作词状态、程度等的补充说明,因而使句子表达得更加完整具体。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同时试着补充完成第四句话“妈妈累得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累”的样子、程度等,同时对他们的写话予以梳理(如“妈妈累得说不出话来”“妈妈累得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等)。

(4)拓展延伸:完成第五句写话练习“ 得 ”,指名朗读自己写的句子,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得”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注意前半部分一定要有动作词。

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中给出的两句话,注意加点词语在句子中都有什么特点。

(1)指名学生回答(一句话中,几个分句子前后词语是一样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这种含有几个分句的句子,前后两句话首、尾词语相同,这样形式的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叫“顶真”。

(2)教师补充出示几则例句:A.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B.橹摇船、船载橹,橹动而船行;线穿针、针引线,线缝而针缀。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顶真修辞的有趣特点。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两个句子,边读边体会句子的特点。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试着照样子补充第二句后面的省略号,教师注意提醒他们下一句必须以“弯弯的小桥”开头,适时补充出示“弯弯的小桥那弯弯的小船”。同时引导他们明确这是一句歌词,歌曲《弯弯的月亮》。

(5)课件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读写结合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句子,初步感知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有趣特点,同时在写话练写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了认知内容,提升了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课堂

1.引导学生简单交流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适时再次引导他们回顾关于读书笔记以及词句段运用两个方面的认知。

2.教师: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确实有不少收获,老师希在今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真正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读书笔记的质量,并让它真正为我们学习语文服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撇画、捺画的书写特点,提升对汉字的审美及书写能力。

2.背诵《采莲曲》,读中想象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情感,形成诗歌文化的有效积累。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学习

1.教师谈话:孩子们.汉字是一门文字艺术,看上去就是简简单单的方块字,但要想把它们写好却并不容易。还记得我们前面学过的横画、竖画的书写规则吗?

2.学生交流(横平竖直),教师适时提醒他们这里的“横平”并非是我们认为的“水平”,而是在微微上斜的同时保持一种平势。同时引入学习:接下来我们继续掌握关于撇、捺两种笔画在汉字中的书写要领。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回顾旧知法,让学生通过交流已有书写认知进行书写要领内化巩固,同时激发了学生了解更多书写要领的积极性。

二、教学“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书写提示”中的“英、及、柔”等8个生字,引导学生分别找出撇、捺在每个字中的位置,并想想它们的书写有什么特点。

2.学生观察、比较、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只有将撇、捺两笔写得舒展,字整体才能够舒展和优美。

3.指名四位同学板演生字(每位同学按照顺序分别板演2个生字),其他同学认真观察他们的书写并予以,教师重点提醒他们看看撇、捺两个笔画的书写是否做到了“舒展”。

4.教师根据学生的适时予以修正、范写,重点提醒他们注意“及”的笔顺是撇、横折折撇、捺.其中最后一笔捺画要舒展,与撇画保持对称之势}“柔”上面半部分的撇画不要写得过长,下面“木”的撇、捺要写得舒展、对称;“雾”下面“务”上半部分中的撇、捺要舒展,下面“力”的撇画则要稍微收敛;“奏”上半部分的横画要紧凑,撇、捺要舒展。

5.学生自主临写8个汉字,教师巡视了解书写情况,重点看看他们有没有注意撇、撩两个笔画的书写舒展到位。同时挑选书写较好的同学的作业进行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观察发现与教师归纳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妤地掌握了撒、撩笔画的书写要领,进一步提升了汉字书写能力。

三、教学“日积月累”

1.课件播放歌曲《采莲曲》,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适时谈话引入:这首好听的《采莲曲》就是根据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王昌龄的诗歌《采莲曲》创编而来的。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来读读这首经典的诗歌作品。

2.课件出示诗歌《采莲曲》及其画面,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想一想该如何读好诗歌的朗读停顿。

3.指名朗读诗歌,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重点提醒学生注意“芙”是第二声,同时.注意指导学生读好朗读停顿(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人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学生齐读诗歌。

4.引导学生再读诗歌,注意借助图画看看诗歌描写的是哪个季节,自己都从诗歌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又似乎听到了什么声音?

5.学生朗读思考,与同学、老师交流:

生:这首诗歌描写的应该是夏天的景色。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是从图画上画的荷叶、荷花看出来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芙蓉”指的是“荷花”)。

师:同学们,除了从画面中看到了碧绿的荷叶和粉红的荷花外,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还想到了有人划着船在荷花、荷叶中游玩、观赏。

师:这画面中并没有人呀?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最后一句“闻歌始觉有人来”中想到的,说明有人在荷花,荷叶间唱歌。

师:你的想象非常准确。那你们猜一猜,这会是什么人呢?他(她)又躲在哪儿呢?

生:我觉得是女孩子,她被荷叶、荷花给挡住了。

师:对!其实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没正面描写她,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却闻歌声等

手法,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边读边想象诗歌的画面美,同时想象诗歌中的声音美。

7.学生尝试背诵诗歌,指名背诵展示,学生齐背古诗。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边读边想象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并想象诗歌的画面、声音,进而自然融人到了诗歌的美好意境中,并体会到了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情趣。

四、课堂

美好而又短暂的一节课学习很快就结束了,孩子们,回家以后,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再次进行汉字书写巩固,同时还能把今天学到的这首《采莲曲》背诵给家长听一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课前收集自己满意的习作,为整理个人习作集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激情导入,创设交际的情境

在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牛顿、参与神五研制的科研人员等一代又一代古今中外的科学家的努力下,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网络拉近了人们交流的时空距离;克隆技术使人类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繁衍新的生命但是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也为我们的生存带来了新的问题:环境污染、交通负担过重、土地严重沙化、网络严重影响了一部分青少年的生活

2.发表观点,激发交流愿望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你想说些什么?(引导鼓励学生说明自己的观点,并说出理由)

二、启迪思维,开展辩论

1.有的同学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也有的同学认为科技发展弊大,我们将就这个问题进行辩论。(根据学生的观点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推选辩论主持人。如果学生较多可以分为两组或三组进行)

2.在辩论中怎样才能说服别人,使自己的观点有立足之地呢?

①认真搜集说明自己观点的具体事例和材料

②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根据其发言据理进行反驳。

③预测对方会从哪些方面提出相反的意见,己方该怎样反驳。

④注意围绕自己的观点举出恰当的事例,条理清楚地进行表达。

⑤组内团结协作,从不同的'侧面丰富资料。

2.自己准备相关的资料

3.小组内讨论交流,进行资料整合和组内分工。

4.学生就自己的观点双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的进行指导、点拨(注意学生是否围绕自己的观点举出恰当的例子,表达的条理是否清楚。)

三、教师总结,深化认识

教师总结: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和人类的进步,为人类的生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在我们惊叹科技的伟大与神奇、享受科技为我们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从点滴做起,尽量减少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带来的副作用。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说教材

《狼和小羊》选自《伊索寓言》,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这则语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狼看见小羊在小溪边喝水。第二至六自然段讲狼先后找了三个借口要吃小羊。全文篇幅短小,内容凝练,寓意深刻。作者通过对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刻画了角色性格,展开了故事情节,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课文通过狼和小羊的神态、对话揭示了角色的本质,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教学时,我设计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使学生明白对像狼一样的坏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应该以智取胜。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理解课文。

2、理解狼的三次借口都是在“故意找碴儿”。

3、分角色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狼和小羊图片

二、说教法学法

本文篇幅短小,内容凝练,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生动,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寓意,因此,在教学中,我选择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悟理的`教学方法。

(一)读中品味词句,了解角色性格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学时,设计提问:狼三次提问时的神态各是怎样的?抓住“气冲冲、大声、喊道”等词进行分析,刻画狼的凶恶。狼的三次说话中抓住“坏家伙、背地里、不是……就是”等词句进行讲解,狼凶恶,蛮不讲理的性格。抓住“吃一惊、温和、可怜”等词细细品味,了解小羊善良的性格,为下一步弄懂课文寓言打基础。

(二)分角色读对话,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课文的重点是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抓住这个重点设计提问:狼为了想吃小羊,找了哪些碴儿,进行分角色朗读。狼的话以粗而低沉的语调来读,一字一句充满恶意;羊的话以温和、细柔、说理的语调来读。角色朗读,鲜明地讲角色的性格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寓意。

(三)展开讨论,课外拓展,安全教育

1、设计问题:小羊跟狼一次又一次讲道理,为什么狼还往小羊身上扑去?小羊该怎样做才不会被狼吃掉呢?

学生或许会回答:“因为狼的本性是凶恶的,所以跟它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应该想办法叫猎人来打死它。”“小羊用石头砸死它。”“小羊叫狼去小溪洗手,然后把它推进小溪,自己再逃走。”等等。

2、课外拓展,联系生活,安全教育:对于蛮不讲理的坏人是无理可讲的,只有通过用智慧才能战胜他。接着,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假如遇到了像狼一样的坏人该怎样做,如果有时间可假拟事件进行讨论,如何保护好自己。这样,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教育他们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三、说教学过程

㈠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看准音节,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生词

3、检查读课文,指名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㈢读中感悟,理解寓意

1、学习第一自然段

2、学习二至六自然段,理解狼是怎样故意找碴的,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分角色朗读,感受狼的凶恶,羊的温和、善良。弄懂寓意。

㈣总结,拓展

(板书略)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到13个生字,会写出10个字。

3、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全神贯注、坚持不懈等。

4、培养学生只有勤奋刻苦,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学会书写文中医药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法布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具准备:

录音机、幻灯片、图片、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交流资料,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听一段录音《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段——螳螂捕食蝗虫。

听了这个片段,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段。

(2)、你们对法布尔有什么了解吗?

(3)、你是通过什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

(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了解资料的获得多种方法,到图书馆查阅、上网查询等等。)

(4)、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出示课题《法布尔观察昆虫》指名读、齐读。

2、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看拼音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课文读通。

(2)、看汉字读课文,要求:不会字看拼音,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后学生进行评议,评议重点是生字字音是否读准。

3、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至内容。

(1)、通过刚才的读书,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相信同学们对法布尔会有更多的认识,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法布尔是怎样观察昆虫的几件事?

(2)、轻读者2、3自然段,思考:法布尔是怎样观察昆虫的?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有一次……

(3)、小组内分句读课文,出示小黑板

还有一次……

(4)、用“有……还有……”说一句话。

(5)、朗读展示:点名读课文,检查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6)、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语句谈感受,深入品读。

(7)、辩析句子的写法有什么不同?;A:法布尔观察了4个小时才离去。B:法布尔一直观察了4个小时。

4、齐读最后一自然而然段,理解“坚持不懈”的意思。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深入理解法布尔成为著名的昆虫学家的原因。

5、看图背诵;指导学生图文结合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6、拓展交流:

大家预习时搜集了很多法布尔的有关资料,资料中有许多关于法布尔迷恋昆虫的事例,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交流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有关资料。

7、现场采访:自由对话。

(1)、角色竞聘:聘一名学生扮演法布尔,要求:主动报名,并说明竞聘的'优势;聘三名小记者,要求:自我推荐。其余同学和老师作为观众。

(2)实地采访:小记者就有关问题向法布尔提问,观众可以随时补充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8、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1、“开火车”认读生字,生词卡片。

2、在小组内互教互学生字。

3、选出小组的识字能手,带领大家认读生字。

4、教师用幻灯片,检查生字。

5、学生用各种方法记生字。

6、字卡接龙比赛。

(二)、指导写字。

1、你以为哪个字不好写,重点指导“脚”、“抓”、“期”、“注”、“现”。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写,描写、临写。

3、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字,进行评议。

(三)、拓展活动。

1、收集法布尔的有关资料,在同学之间交流。

2、完成之后,第一次练习。

标签:教案语文

小学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