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迟暮。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实用的语文教案9篇【精选】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低年级语文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合作与探究,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时目标

1、 让学生在读、思、议、画的综合实践中把课文二、三两个自然段读好、读懂,并在此基础上背下来。

2、 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录像 图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冬天快要到了,从遥远的北方飞来了一群群

生齐读课题

2、录象演示图一

看图有感情地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 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 感悟丹顶鹤的'颜色美

1、 过渡:丹顶鹤飞过平原,飞过河流,飞过高山,飞呀飞呀,瞧,它们飞到了我们的教室。

2、 出示图二,指导看图

(1) 同学们想对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说些什么?向它们打个招呼吧。

(2) 看图,说说丹顶鹤的外衣是什么颜色的?

3、 自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

思考:课文中有哪些表示颜色的词?

4、讨论交流、品读词句

(1)“洁白”

(2)比较:丹顶鹤的翅膀是黑的

丹顶鹤的翅膀边儿是黑的。

投影演示

(3)出示句子:“丹顶鹤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指名读句子。

你还见过哪些东西的颜色是鲜红鲜红的?

“丹”表示什么颜色?

5、指导朗读感悟丹顶鹤的美丽

6、小组合作、拓展练习

丹顶鹤的外衣多么美丽呀,让我们小组合作一起为图片上的丹顶鹤空穿上美丽的外衣吧!

(1)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完成的最快、最好?

(2)图片展示,并向大家介绍。

(二) 自主学习,体会丹顶鹤的逗人喜爱

1、 过渡,丹顶鹤不仅很美丽,也很逗人喜爱。

2、 自由读课文

小组讨论:丹顶鹤什么地方逗人喜爱?

3、 指名交流

(1) 看图体会丹顶鹤修长的体形

(2) 理解词语“展翅飞翔”、“引吭高歌”

学生自由模仿

多媒体演示

你想读给人家听一听吗?

(3)为什么丹顶鹤又叫“仙鹤”?

(4)朗读体会

三、 赏读课文,强化感受

1、 角色体验

下个星期,我们将举办一次保护珍稀动物的主题队会,如果请你当讲解员向大家介绍丹顶鹤,你打算怎样介绍。

指名介绍

2、 读中感悟,强化感受

欣赏课文录音

配示朗读全文

3、 课外延伸

学了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你还想做些什么?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一)学习我国广大筑路工人在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不畏艰险、坚守岗位、忘我劳动的精神。

(二)懂得本文在人物描写中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三)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举止、表情等来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围绕中心意思选取材料以及人物描写的方法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作者为何着力刻画成渝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采用先分析中间、后讲解两头的方法。

教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简介写作背影;二、分析全文结构;三、讲读课文中间部分。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课文

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巨大的作用。人们常将一条条重要的铁路干线比作一条条大动脉。同学们能说出你所知道的我国铁路主干线吗?(让学生回答)在这些铁路的建设过程当中,我国工人阶级付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劳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筑路工人辛勤劳动的一个小小画面。——《夜走灵官峡》。

二、介绍宝成铁路的有关情况。

宝成铁路,北起陕西的宝鸡,南至四川的成都,与成渝铁路相连,是纵贯我国西部的运输大动脉。全长668。2公里,贯穿陕西、甘肃、四川三省19个市县。于1952年7月动工,1956年7月完工,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零三个月。这条工程非常艰巨,我国筑路工人在修筑这条铁路中创造了许多奇迹。开凿了300多条隧道,架设了900多座桥梁,16次穿过嘉陵江,完成路基土石方工程6700万立方米。灵官峡在陕西、甘肃交界处。打通灵官峡是宝成线上最艰巨的工程之一。

三、解题

提问:文章标题中的“夜”和“灵官峡”各指明了什么?“走”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归纳:“夜”表明事情发生的时间;“灵官峡”是事情发生的地点;“走”在这里是“通过”的意思。文章的题目高度根据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检查预习情况

1.简介作者(学生答)

杜鹏程(1921~1991),当代作家,陕西省韩城县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保卫延安》。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yá hē biǎo xūntiǎn xī liang zǎi

山崖 傻呵呵 裱糊 熏舔 膝盖 打量 登载

juē tuóluó yì dǔn

噘着 驮骡 屹然 打盹

五、范读课文

六、讨论全文结构

教师:全文以“我”的.行踪“走”——“难走”——“仍要走”贯空全文的,这是全文的叙事线索。请同学们按照这一线索给全文划分段落。

学生讨论。

提示: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走”——写灵官峡之险,突出工地的艰险及劳动的紧张场面。

第二部分(从“我肚里饿……”到“……不,哪个人都要守住康(岗)位。”):“难走”——写成渝及其父母的优秀品质。

第三部分(从“我把成渝紧紧抱起来……”到文末):“仍要走”——写“我”受到鼓舞继续赶路。

七、指导学习第二部分,讨论下列问题。

1.这部分主要写了“我”与成渝的交谈,试说出他们共谈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他们共谈了三个方面的事。①成渝对“屋里没有人”的争辩;②成渝问“我”明天的天气情况;③“我”叫成渝上床睡觉,成渝坚持不肯去睡。

2.从交谈中我们可以看出成渝这一人物形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

教师边归纳边板书。

作者是通过人物的语言、举止、表情等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

语言

举止

表情

结论:成渝是一个天真可爱、关心建设、坚守岗位的好孩子。

指名复述这部分内容。

八、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并思考:

①作者是怎样描写成渝的爸爸、妈妈劳动画面的?

②作者着力刻画成渝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文积累语言功底和文化功底。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4.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以诵读带动理解,以诵读加速背诵。

2.理脉法。理清全文脉络,整体感知课文,并带动背诵。

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思考: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如何?

二、作者简介

魏征,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隋末参加李密义军,掌管文檄。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文流传于世。

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三、解题

本文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时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政策比较正确,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后来,太宗开始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苑囿,魏征便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提醒他。这一年就连上四次奏章。本文为其中一篇。

“疏”,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与奏、议、疏、表、对策类同,统称奏议)

《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可引申常见古文体裁:疏、序、说、赋,教师自行把握)

四、整体感知,熟读课文

朗读课文 ,注意字音和停顿

求木之长(zhǎng) 浚(jùn)源 塞(sè)源 载(zài)舟

壅(yōng)蔽 谬(miù)赏

五、疏通文意

1、认真参看文后注释

2、结合课文注释,完成练习

(1)1.臣闻求木之长者 求:追求,想要。 之:取消独立性。

2.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义根,今指事物的本质。

3.欲流之远者 流:泉流,名词。

4.必积其德义 其:他们。

5.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而:却

6.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固:稳固

7.臣虽下愚 虽:虽然(不能讲成“即使”,此句自谦)。

8.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神器:帝位。重、大:形容词作名词,

重权、重位。

9.不念居安思危 念:考虑。

10.戒奢以俭以:用,实行,厉行。

1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亦:也。以:而,却。

12.塞源而欲流长也 流:水流,名词。

(2) 1.凡百元首 元首:指帝王。

2.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繁:多。盖:大概。

3.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取:攻取。守:保卫。

4.盖在殷优,必竭诚以待下 盖:因为。以:来。

5.既得志 既:已经。得志:实现愿望。

6.则纵情以傲物 以:而,表并列。物:别人。

7.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骨肉:至亲之人。行路:名词。

8.虽董之以严刑 虽:即使。之:代人民。以:用。

9.振之以威怒 振:同“震”,威吓。

10.貌恭而不心服 貌:表面。而:然而。

(3) 1.诚能见可欲 诚:(如果)真的。

2.则思知止以安人 思:想到。安:使动用法。

3理念高危 高危:(地位)高高在上充满危机。

4.惧满溢 惧:担心。

5.则思江海下百川 下:动词居于……之下。

6.乐盘游 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7.则思三驱以为度 以为:以(之)为。度:限度。

8.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动用法,使……谦虚。

9.惧谗邪 谗:动词作名词,说别人坏话的.人。

邪: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人。

10.则思正身以黜恶 正:使动用法,使……端正。

11.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无:同毋,不要。

12.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宏:使动用法,使……光大。

13.简能而任之 简:选拔。能: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

14.择善而从之 善:形容词作名词,好的建议。

15.则智者尽其谋 尽:形作动,用尽。

16.信者效其忠 效:献出。

六、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尝试背诵

二、检查复习

1. 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必浚其泉源 (jùn) B.虑壅蔽 ,则思虚心以纳下 (yōng)

C.则思正身以黜恶 (chù) D.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 (buō)

2.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加强自身修养

B. 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忠诚的人

C. 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

D. 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老百姓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A.无以怒而滥刑 B.人君当神器之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C.恩所加,则思无因以谬赏 D.将有作,则思知止而安人

山峦为晴雪所洗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三、总结归纳文言常识

1、通假字

振之以威怒(振通震)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无同毋

2、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凡百元首 帝王的领导人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路人 走路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树木的根部 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则纵情以傲物 放纵情思,骄傲 尽情

3、词类活用

形容词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 固:形容词用作使动,使……稳固

则思知止以安人 安:形容词用作使动,使……安定

则思正身以黜恶 正,形容词用作使动,使……正

宏兹九德 宏,形容词用作使动,使……宏大

何必劳神苦思 劳、苦,都是形容词用作使动,使……劳累,

使……辛苦

形容词活用

欲流之远者 远:形容词用作动词,流得长远,达到远方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重、大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为重权、大位

不念居安思危 安、危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为“安定的生活”,“危险的境地”

惧谗邪 谗邪,形容词用作名词,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人

邪恶小人

择善而从之 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的建议

克终者盖寡 终:副词用作动词,坚持到底。

则思江海下百川 下,方位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

乐盘游 乐,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4、一词多义

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安定 v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怎么 adv

项王曰:“沛公安在?” 哪里 pron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享受 v

信:信者效其忠 诚实 adj

愿陛下亲之信之 信任 v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信用 n

忌不自信 相信 v

求:求木之长者 追求 v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v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请求 v

不求闻达于诸侯 追求 v

治: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治理 v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治 v

不效则治臣之罪 惩治 v

以: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连词,连接动词及状语

虽董之以严刑 介词,用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连词,表目的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表原因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哉: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句末语气词,表感叹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所:恩所加,则思无因喜而谬赏 助词,防在动词其那面,组成名词性短语

山峦为晴雪所洗 助词,为……所,表被动语气

四、积累与课文有关成语

居安思危 载舟覆舟 垂拱而治 文武并用 知足常乐

恃才傲物 择善而从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诗歌常识,领悟诗中山与海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初步欣赏诗歌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诗文中的象征意义及其蕴涵的哲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准确理解诗的内容和情感

教学难点

感悟诗中表达的信念和蕴含的哲理,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教具投影仪,课件

时间安排

导入——了解诗歌常识——字词——朗读诗歌——整体感知——品味语言——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本诗在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学习诗歌。环节设计紧凑,内容环环相扣,学生的活动层层深入,自然流畅。

教案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如果我们是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每天抬头可见的都是高耸入云的青山,你会有什么感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位从大山里走出的诗人王家新根据自己的成长历程写下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二、探究学诗的方法1.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诗歌,是与散文、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它最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生活,饱含作者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含蓄,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一般分行排列。2.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

(2)找准重音

(3)正确断句

(4)流畅自然

(5)感情饱满三、诵读诗歌1.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诵读诗歌,掌握字词给红色字注音。痴想chī凝成níng喧腾xuān诱惑yòu隐秘yǐn一瞬间shùn词语解释痴想:发呆地想

隐秘:隐蔽,不外露

铁青:形容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发青的脸色

凝成:凝结形成

诱惑: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吸引、招引

喧腾:喧闹奔腾

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2.听朗读录音,注意重音、节奏、感情的把握,谈谈不同的地方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第一节读出向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的语气第二节读出坚决、肯定——兴奋、惊喜的语气3.朗读我最棒指明学生朗读,点评四、整体感知(1)在山的那边是什么?海

(2)对于山和海,我小时候的理解和现在的理解有什么不同?小时候:现实中的山和海现在:山指艰难险阻海指理想境界象征手法(3)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要达到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4)读读有关理想的名言三、品读诗歌(1)诗歌的语言凝练而又有丰富内涵,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划下来一起讨论。范例: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然而童年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不经意的,所以说是飘来的。妈妈是无心插柳,这颗梦想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蔚然成荫。只有不懈努力,日积月累,像滴水穿石那样才能让它扎下深根。

提示: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是写山的颜色吗?)

“铁青着脸”,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本希望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脸色铁青。

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才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4.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山顶”的诱惑力在哪里?)

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

5.“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呢?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6.“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句话蕴涵作者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照亮后的心情,能体会到那一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2)师生共同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拓展延伸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会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六、布置作业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提示:这个大海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涩的;可以是宁静的,也可以是狂暴的;可以是开朗的,也可以是阴郁的。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德育渗透:

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教学重点:

体会瑞恩的梦想是怎么变成现实的,感受瑞恩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 朗读感悟

学法指导:

合作 交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板书“梦想”。“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2、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板书,完成课题)

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3.今天就请同学们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阅读提示,看看我们学习这一课要解决哪些问题。

2、学生交流。

(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联系实际说说读后的体会。)

3、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瑞恩的梦想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用“~~~”画出来。

4、交流:

(1)生字词。(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

(2)瑞恩的梦想是什么?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a、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b、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梦想?”

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他的梦想是怎么实现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精读课文,走进文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1、2自然段。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说说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

2、出示非洲缺水的图片文字资料。

3、所以,瑞恩才有这样的一个梦想──(齐读)“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二)学习3-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3-13自然段。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变成现实的,实现这个梦想具体分几个步骤?

2、学生自学。

3、学生汇报交流。

(1)筹集70块钱(板书)

为攒够这70块钱,瑞恩都做了些什么?

a、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朗读,感受70元的来之不易。

b、是啊!瑞恩为了攒这70元钱,牺牲了多少玩儿的机会,付出了多少心血,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着。(板书:坚持不懈)

(2)筹集20xx块钱(板书)

当他得知70元钱只能买一个水泵,而挖一口井需要20xx元时,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就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他的执着感动了好心人。妈妈的一位朋友把瑞恩的事写成了文章,刊登在当地的报纸上。短短2个月,就筹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是啊!瑞恩的梦想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唤起了他们的爱心。(板书:唤起人们的爱心)

(3)筹集买钻井机的钱(板书)

同年9月,当他听工程师说人工凿井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20个人干10天才可以完成时,他——读: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这一个梦想看是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到20xx元,再增加到买钻井机。这对一位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

4.回顾梦想实现的`经过

四、感情升华,理解题目的深刻含义。

1、瑞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和父母一起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村里的5000个孩子一起出来欢迎他。人们的眼里充满了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感激的泪水。

2、齐读句子,出示:

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谁会不在此时流泪呢?

3、 假如你就是这5000多名孩子中的一员,你会对瑞恩说什么?(谢谢你,瑞恩!)

瑞恩的井没有打好之前,你喝不上干净的水,从现在开始你能喝到干净的水了,你想说什么?

你曾亲眼看到自己的亲人因为喝不上干净的水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你想说什么?

你曾亲眼看到自己身边许许多多的伙伴因为喝不上干净的水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你想说什么?

4、对于非洲乌干达安格鲁的村民来说瑞恩的梦想给他们带来的是什么?(板书:带来生存的希望)

5、小结:

同学们,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它给瑞恩以动力,使瑞恩坚持不懈地奋斗;它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们,唤起了人们的爱心;它是使安格鲁的村民喝上了干净的水,给非洲人民带来了生存的希望!

五、课外延伸。

1、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寄语:梦想给人动力!

梦想唤起爱心!

梦想汇聚爱心!

梦想给人希望!

板书设计:

17* 梦想的力量---创造奇迹

攒70元钱 (给人动力)

筹20xx元钱 (唤起爱心)

买钻井机 (汇聚爱心)

给人希望

课后小结:

课文瑞恩的梦想是什么,学生一找就知道了,也初步感受瑞恩的为人善良、有爱心。关键是梦想是如何实现的,从中去体会梦想的力量。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读书的时间,指导学生深入细致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就能更深刻体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特别是第六小节,也就是描写瑞恩克服重重困难自己靠做家务活挣钱这一节中,小瑞恩做了那么多事花了那么多时间足见他的耐心、坚强的意志。虽然文章语言朴实,但是蕴涵丰富的情感,学生多读不仅能拉近与文本的距离,读出感情,而且越读越有体会。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只有多读,学生才会真正读懂语言文字背后的意蕴,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让他们明白要想美梦成真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付出艰苦的劳动。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从奶奶把杏子分送给孩子们、乡亲们尝鲜的故事,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道理,引导学生从小懂得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别人。

2.继续培养阅读兴趣,学习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有关奶奶把杏子分给孩子们、乡亲们尝鲜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吃水果,你们看见过结满果子的果树吗?

如果你家有一棵果树,当果子成熟后,你准备怎么办?《杏儿熟了》这篇课文给我们作了很好的回答。

(二)自读课文。

(三)拼读生字词。

黄澄澄羡慕栽仰着头糊涂忍不住傻不敢吱声馋猴儿揉揉腿

颤颤巍巍衣兜婶子

(四)再自读课文。

(五)理清课文层次。

△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可以合并?

1.“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杏树。

2.杏树是奶奶种的。

3.奶奶让“我”数杏子。

4.“我”数来数去没数清。

5.邻居家孩子偷摘杏子摔下来。

6.奶奶扶起孩子,叫他们别走。

7.奶奶打杏子。

8.奶奶把杏子分给孩子。

9.“我”照奶奶的话,把杏子送给乡亲们。

10.今年“我”又把杏子送给乡亲们。

分段,归纳段意。

(六)范读课文。

(七)分角色朗读全文。指导:奶奶的'话,要读得亲切。“我”的话要读得天真、可爱。“我”心里想的话,要读得轻。

(八)引导理解重点词句。

1.奶奶为什么要把自己家结的杏子分给大家?

2.指名读第七、八两个自然段。(突出:“颤颤巍巍的”“嘴角上露出了微笑”)

3.齐读奶奶的话。“果子大家吃才香甜”,你觉得这句话对吗?再齐读奶奶的话。

(九)总结。

片断表演:

“我”捧着果子给大爷、老奶奶、大婶、小伙伴们送去。乡亲们接过果子,表示感谢。通过表演体会把快乐分享给大家的幸福。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重点: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导学过程: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圈划文中生字

2、自由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⒈谈话激趣

⑴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门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⑵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⒊合作学习

(1)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⒈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⒉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⒊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复习生字

⒈游戏“大转盘”(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

⒉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提出问题: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解决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1)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2)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3)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然后学生进行评

议: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

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三、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四、做一做:完成课后练习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语文教案 篇8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慈母情深语文教学教案,我们来看看。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用联系上下文及词素分析法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指导学生抓住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深情。

【教学过程】

学案

教案

一、学习提纲

第1、自学生字、新词,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及词素分析法理解下列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

第2、读通读顺课文。

第3、跳读课文,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写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4、默读课文第二段,勾画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想一想,文中的母亲是一个( )的母亲。

第5、默读课文第二段,勾画我行动、心理活动的句子,我对母亲给钱让我买书有一种( )的深情。

二、练习提纲

第1、抄写、背诵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精美句子。

第2、以母亲的爱为题,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写母亲关心你的一件事。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理作者思路

第1、(1~4)想买《青年近卫军》

第2、(5~33)妈妈给钱买书

第3、(34~35)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二、细读探究,体会母亲对我的.深情

第1、母亲的爱:

⑴ 外貌描写──瘦弱的母亲。

⑵ 行动描写──贫苦、辛劳的母亲。

⑶ 语言描写──通情达理的母亲。

(勤劳、善良、慈祥、深爱儿子)

第2、我的爱(反衬):

⑴ 行动描写。

⑵ 心理描写。

(感动、心疼、崇敬、感激、热爱)

三、自主评价学习收获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语文教案 篇9

一、温故知新

1.朗读两个句子,想一想:这两个句子分别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感受?你是怎样体会出来的?(第一句,描绘了一幅动物变迁、植物荣枯的自然现象;第二句写出了高山榕给天地增亮丽、为山水添姿彩的壮美。关键是引导学生谈感受,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2.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从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再读一读。加深对排比句的认识与理解。

二、词语拾趣

1.读第一组词语,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2.想一想第二、三、四组应该填上怎样的词语,填出来。

3.小组内讨论交流。

4.全班分小组进行词语接龙比赛。

比赛分两种:第一种是完成书上的填空练习。

第二种是拓展练习,先由教师出一个词语,一组一组接下去,接不上的组退出比赛,接到最后者获胜。

三、互动平台

1.分角色朗读对话,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

2.回忆本组课文,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些什么道理。

3.小组交流,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应该怎样去领悟文章蕴含的深刻道理?在写作时要注意些什么?

4.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谈感受,说方法。

四、口语交际

1.资料展示: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不经意间的浪费行为,可以是图像资料,也可以是搜集调查的数据资料,等等。

2.小组交流:你发现人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行为?这些行为造成了哪些损失?你觉得应该怎样帮助他们?我们应该如何做到节约?你准备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

3.全班交流:就以上问题通过小形式汇报。

五、习作百花园

1.回忆本组课文,说说哪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你觉得文章哪些写作方法值得学习?

2.提出本次写作要求。

3.学生讨论交流:你最珍爱的东西是什么?你为什么珍爱它?你是怎么珍爱它的?

4.学生总结交流收获,深入思考后拟题写作。

5.学生写作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写作情况。

6.习作交流,指导修改。

对学生习作可以采用自评、他评与教师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帮助学生汲取多方面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文章,使之更有文采,从而提高学生写作与修改的能力。

对学生习作的评价重点放在对话与交流上,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鼓励,以调动学生写作表达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六、自主阅读园地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短文,一边读,一边勾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把你的感受写出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读书感受。

思考:内心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4.选择你喜欢的段落仔细品读,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些什么。

5.联系生活谈感受,说说你怎样理解内心的顽强是不可战胜的力量,从生活中举例说明。

标签: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