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枝桠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共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懂得人们根据青蛙眼睛的特点制成了“电子蛙眼”,知道“电子蛙眼”的作用。

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研究动物的兴趣,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了解科学技术上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对动物的研究。

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青蛙的眼睛》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当小科学家研究了青蛙眼睛的特点,谁来把你的研究成果向大家说一说?

2、哪位小科学家还能用不同的说法来说吗?

3、同学们,听了刚才这些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你对青蛙眼睛的特点一定更加了解了,我们来读一读吧!(多媒体出示:青蛙的眼睛非常特殊,看动的东西很敏锐,看近的东西却很迟钝。)

4、同学们现在还想对科学家提出什么问题呢?(或: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们这些小科学家,你们为什么要研究青蛙眼睛的特点呀?)

5、过渡语:噢,我明白了,科学家研究青蛙眼睛的特点,发明了“电子蛙眼”。在地球上,动植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地球大家庭中的`一员,动植物身上有许多特殊的本领,是我们人类所不及的。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研究动植物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发明出来的,这门科学就叫仿生学。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对于“电子蛙眼”,你想了解什么?(生提问:“电子蛙眼”是怎样的?“电子蛙眼”是怎么工作的?“电子蛙眼”有什么优点?……)

2、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还真不少!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看书本能帮我们解决哪些问题。提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通过自己的朗读体会,你能读懂什么?自己读好想好后,与边上的同学交流一下。

3、指名学生交流讨论。

师小结过渡:同学们读得真认真,“电子蛙眼”的作用,它是怎么工作的,你们都读懂了。好,我们来看看这段话,谁来读一读?

4、多媒体出示句子:机场上的指挥员凭着“电子蛙眼”的帮助,就能立刻判断出空中的飞机在哪个方向,飞得多高,飞得多快,正朝哪个方向飞。有了“电子蛙眼”,人们就能更加准确地指挥飞机的飞行或降落。

谁来读读这段话,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指导学生在读中通过重点词“立刻判断”、“准确地指挥”,体会感悟“电子蛙眼”的灵敏。

5、通过研究,你发现“电子蛙眼”与青蛙的眼睛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答后,出示青蛙的眼睛与“电子蛙眼”的两段话。让我们来读读这两段话,谁来谈谈自己的体会?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体会“电子蛙眼”与青蛙的眼睛的敏锐。

6、“电子蛙眼”太厉害了,让我们通过朗读,读出“电子蛙眼”的威力来。学生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7、出示填空练习:

“电子蛙眼”相当于(),飞机相当于()。青蛙的眼睛看动的东西(),只要虫子在飞,它都能(),而且还能()。“电子蛙眼”也一样,只要飞机在飞,机场上的工作人员,凭着()的帮助,就能(),还能()。

四人小组讨论后,再交流。红字出示答案后齐读体会。

三、拓展延伸。

1、过渡语:

动植物身上有好多神奇的本领,远远超过人类。而我们人类的聪明之处在于善于从动植物身上发现它们的长处,学习它们的长处,为我们人类所用,为人类造福。

2、观看一段拓展录像。

3、看后你有什么感慨?

4、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填空,小组先交流讨论。

人们研究了青蛙的眼睛,制成了(),用它来()。人们研究了(),制成了(),用它来()。

我想研究(),制成(),用它来()。

交流讨论

5、这道题能做得完吗?为什么?

6、师总结:是啊,在这奇妙的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动植物特殊本领还等着我们去发现研究,许许多多的东西有待于在座的同学去发明创造。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学会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勇于实践,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就在我们中间。

教学反思:

1、从教学效果看,教学目标达成。

2、成功之处在于:

(1)合理处理教材,突出重点,突破本教时难点,通过引导学生对“电子蛙眼”与青蛙的眼睛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注重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体验,领会“电子蛙眼”的灵敏。

(3)课文的拓展练习作业设计富有层次性,从课文仿生发明,引入在社会生活中已有的其他仿生发明,再激励学生说出自己所想到的仿生发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不足之处:还可设计课外延伸,结合班队课对仿生学方面的知识进行拓展交流,让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读“墨、渍、斑、擦、幅、致”6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情感目标:

学习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2、学习文章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墨水,一幅画有房子的画。

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

(1)出示一张漂亮的图画,有意将几滴墨渍洒在纸上,说:这么美的一幅画,掉了墨渍该怎么办呢?

(2)学生开始讨论,提出各种办法。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巧妙处理这块墨渍的。(板书:墨渍)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生字词,自由识记,同桌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认读。

正音:“渍”的声母是平舌音z。

三、自主学习,理解感悟。

1、小组内互相读课文,讨论:

(1)妈妈和作者是怎样对待画纸上的墨渍的?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注意抓住表示人物的动作、语言的词语)

2、小组选代表交流汇报。

3、品读句子,体会情感。

“他笑着说:‘瞧,这条小花狗使画面活泼多了!’”

(1)指名读,师生评议。

(2)师范读,生练读。

(3)小组交流汇报:

4、朗读全文。

四、拓展思维,引发想像。

1、这有墨渍的地方还可以画写什么?(小组交流、讨论)

2、学生自画表演。

3、教师鼓励小结:作者在妈妈的启发下能灵活地处理画上的墨渍,那么同学们也应像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非常有趣的特点。

2、在了解第二自然段的基础上感悟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并能选一种小动物的特点用先概括后具体的的写法写清楚。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鼠狐猴的形体特征、行动特点。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写法,通过一个事例把概括句的意思写具体。

教学难点:

能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写清楚一种小动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猜谜语:(出示文字课件)

手像脚来脚像手,屁股红来脸儿秀。

动作表情挺像人,爬杆上树是能手。

(二)你们喜欢猴子吗?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小的猴子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可爱的鼠狐猴这一课。(齐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师引入:这种猴为什么叫鼠狐猴呢?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第一自然段)下面我们就来深入的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自己读第一自然段,把鼠狐猴的特点读出来。

2.我找一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说说他读的怎么样?

3.评读。

预设1:读的很好,读出鼠狐猴的特点。

预设2:读得不好,没读出鼠狐猴的特点。

解决预设1:他是怎么读出鼠狐猴的特点来的呢?(读出重点词)老师这里也有几幅鼠狐猴的图片(出示课件),你们看一看是不是集中了三种小动物的特点?

4.全班练读:看完图片,你再来读一读这一段,把鼠狐猴的特点读出来。

解决预设2:那怎么读能读出鼠狐猴的特点来呢?(读出重点词)老师这里也有几幅鼠狐猴的图片(出示课件),你们看一看鼠狐猴到底长什么样?

4.全班练读:看完图片,你再来读一读这一段,看看你能不能把鼠狐猴的特点读出来。

5.指名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朗读,初步体会鼠狐猴的灵活无比。

教师引导:这么小的鼠狐猴,活动起来怎么样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生读,教师随机出示二自然段。

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它们刚来动物园不久,一只鼠狐猴逃出笼子,一会儿蹦到桌子上,一会儿跳到柜顶上,一蹦1米多高,几个饲养员被折腾得满头大汗,也拿它无可奈何。要不是鼠狐猴不小心掉到抽屉里,饲养员不知还费多大劲儿才能逮住它。

教师提问: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自由交流。

预设:鼠狐猴非常灵活,淘气,体型小。

教师提问:课文中那句话写出了你们的感受?

预设: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

2.小巧玲珑、灵活无比分别什么意思?(选择你喜欢的词语说说意思)

(1)灵活无比是说鼠狐猴特别灵活敏捷。

(2)语境中识“玲珑”两个字

①说一说什么是小巧玲珑?

预设:小巧是体型小而灵巧。那么玲珑呢?

②观察“玲珑”这两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形声字、偏旁相同)王字旁和玉有关系。最早,玲珑表示玉器撞击的声音。后来它表示玉器或器物做得精巧细致,再后来还有了灵活敏捷的意思。你们看,在这段话中应该选哪种意思?

Ppt: 小巧玲珑

①形容玉器发出的声音

②精巧细致

③灵活敏捷

(3)再读这句话,读出鼠狐猴的行动敏捷。

2.师生交流,感悟“小巧玲珑,灵活无比“”

教师提问:还能从哪句话中感受到鼠狐猴行动敏捷?默读这段话,用圆圈圈出重点词,说一说你体会到什么了?

教师引导: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它的灵活。谁愿意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并能说出自己的体会。

它们刚来动物园不久,一只鼠狐猴逃出笼子,一会儿蹦到桌子上,一会儿跳到柜顶上,一蹦1米多高,几个饲养员被折腾得满头大汗,也拿它无可奈何。

预设:

①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指在很短的时间内)是啊,这么短的时间,完成这么一系列的动作,从桌子上,蹦到柜子上(看柜子,看桌子),的确灵活。

②1米多:鼠狐猴那么小,但是它能跳1米多高。

创设情境:咱们大家跳一跳,看你能跳多高?我们都跳不了一米,成年鼠狐猴12-15厘米(用手比12-15厘米),它能跳1米多高(1米),跳的高度是它身体的8、9倍,你又有什么感受?

预设:鼠狐猴非常灵活。

③无可奈何:指没有办法,只能这样了。饲养员都没办法了。

④满头大汗:饲养员都追的满头大汗了,还没抓着。所以说鼠狐猴灵活无比。

(3)自由读,指名读。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读出鼠狐猴的小巧玲珑,灵活无比。找同学读一读这段话。

(强调读出重点词)

(4)教师提问:饲养员被一只小小的猴子折腾得满头大汗、无可奈何,现在你们就是饲养员,老师采访一下你们,你们想说什么?

预设:鼠狐猴太灵活了,我抓它很久都抓不到,都把我累坏了。

鼠狐猴太淘气了,我怎么也抓不住。

鼠狐猴太小了,跳的`很高。特别不好抓。

3.教师总结:是啊,要不是鼠狐猴不小心掉到抽屉里,饲养员不知还费多大劲儿才能逮住它。(师生接读)

教师提问:鼠狐猴是饲养员抓住的吗?(不是)鼠狐猴是怎么被逮的?

预设:鼠狐猴自投罗网才被逮着。

教师提问:你感受到什么?(灵活、敏捷)

指名读:自己读这句话,读出鼠狐猴的灵活。之后指名读。

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图片,看看你能不能感受到鼠狐猴灵活敏捷。

3. 总结写法

(1)师生配合读:老师和你们一起读,我读第一句,你们后边的句子。边读边想,这一段都写了什么?

预设:鼠狐猴灵活。

鼠狐猴敏捷。

哪句话能概括这个意思?从课文找到并用直线画下来。

(2)这句话先概括写了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我们称这句话为概括句。概括句后边都写了什么呢?自己读一读这一段。

预设1:写了鼠狐猴逃出笼子的事。

预设2:具体写了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

解决预设1:这件事写了谁怎么样?(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

后边通过一件事把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的特点写具体,这种写法叫先概括后具体。

解决预设2:怎么写出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了?(写了鼠狐猴从笼子里逃跑的这件事)

后边通过一件事把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的特点写具体,这种写法叫先概括后具体。

三、学生修改

1、想一想,我们已经模仿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种动物的特点,今天我们学习完这一段之后,你们觉得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要符合什么要求?

预设:1.有概括句。2.是通过一件事把概括句写具体。

教师引导:回忆鼠狐猴逃出笼子这件事能够体现它灵活敏捷的特点吗?(能)

3. 这件事能够表现动物的特点。

2.一起来修改第一个片段。

预设:多件事来写动物的这个特点。(拿一篇不能把概括句的意思写具体的)

(1)例1:我家的小狗真听话。我每天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去跟小狗玩。我叫它给我拿什么,他就给我拿什么。我去玩球它也跟着我,我让它把球送过来,它就把球送过来给我踢。客人来了,它还彬彬有礼的迎接客人,跟客人点头。

(2)学生先说有什么问题,应该怎么改。

(3)教师和学生一起修改。

(4)总结第三条:通过一个事例把概括局的意思写具体。

3.修改第二个片段。

(1)例2:我家的小狗真懂事。有一次,因为我最要好的朋友不守信用,我很不开心。当时小狗玩的正高兴,它看我回来之后,就在我身边跑来跑去,好像在说:“不要不开心,跟我一起玩吧。”我就和它一起玩了,玩得很开心。所以,我觉得我家的小狗真懂事。

(2)按照三条规则评价。

3.动笔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

板书设计:

可爱的鼠狐猴

灵活敏捷 逃出笼子

概括 具体(一件事)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课文说明:

课文生动形象的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我们”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在读清每句话的意思的基础上,理解一段话讲了几层意思,抓住段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用“总分”的方法写一段话的方法。

4、练习背诵第二段。

教学重点:

分清主次,找出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第二段话讲了几层意思,抓住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板书课题:18翠鸟

齐读课题。

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我们就带着大家的'问提,深入学习课文。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讲了翠鸟外形几方面特点?

2、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翠鸟身上羽毛的颜色的?

3、读一读有“鲜艳”一词的句予,联系上下文理解“鲜艳”一。词的意思。课文是怎样把翠鸟“颜色非常鲜艳”讲具体的?

4、课文描述翠鸟羽毛的颜色的几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这一自然段讲了哪几层意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6、指导有语气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一段有几甸话?

2、指名读一读,说一说,每句话讲的什么意思?

(1)“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说明什么?

(2)“尽管……可还是”说明什么?

(3)“苇秆摇晃,水波荡漾”都与翠鸟的哪些动作有关?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3、分组讨论:(投影)

(1)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

(2)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指导有语气地朗读裸文。

5、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

(投影)填课文内容填空:

四、学习第三自然殷。

1、齐读第三段。

2、这段讲了几层意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们”喜爱翠鸟?

4、指导有语气朗读课文。

五、放录象。进一步体会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六、齐读全文。

习题:

一、根据意思写词语。

又鲜明又美丽 ( )

飞得很快 ( )

眼睛感觉灵敏 ( )

只可以看到,但看起来不很清楚( )

形容时间极短 (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颜色( )眼睛( )水波(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二.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课前预习、准备

1.学生自渎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生收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教师准备投影片和道具。

第一课时

一.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学生说说课前自渎课文的情况以及体会,介绍搜集到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二.重点检查读书情况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便。

2.在学习小组内份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

3.画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同伴讨论等方法初步理解。

4.投影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

5.自由说说课文的大体内容。

三、深入理解课文,探研文章的思想感情

1.分角色朗读课文,这篇课文在写作上很大的特点是对话很多。从人物的对话中,你们体会到什么?

(1)高尔基喜爱小男孩。

(2)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

2.默读课文,自读自悟

(1)从那些地方看出高尔基喜爱小男孩,用“”画出有关句子

(2)从那些地方知道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用“ ”画出有关句子。

3.学习小组交流情况。

4.全班反馈交流。

5.老师小结板书。

这篇文章通过人物的对话,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爱护,及孩子们对他的崇敬、热爱。

四.开展讨论

这两个人物,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五.课堂作业

读、背、写一句高尔基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男女生、同练习分角色朗读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注意运用适当的语气表达情感。

2.教师范读,在指名读,师生给予评价。

二.课堂实践活动

1.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

2.学生两人一组,借助道具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提示学生注意语言、表情、动作的协调统一,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景。

三.识字写字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

阳光明媚 鞠了个躬 咧开嘴 吩咐 准备停当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记者 突然 侧过脸

a.读一读

b.用实物、动作、换词、造句等方法再度感悟词义。

c.各小组以竞赛的方法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词语组得又多又正确的小组获胜。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要写的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学生瞄红仿写,然后说说自己什么字写得好,介绍经验。

四.扩展训练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高尔基对记者和小男孩的态度上形成了宣明的对比。联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进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地配合他的拍照 ,可万事俱备,他却忘了带胶卷,所以他哭了,这是懊悔,这是自责。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到的。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小男孩还会再来吗?讨论中让学生联系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并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五.板书

6小摄影师

喜爱

高尔基 小男孩

热爱

对话、细节描写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

【教材分析】

《荷花》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全文不到400字,却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2、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设计理念】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并充分利用教材留有余地的空白处,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展开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让他们自主学习,大胆质疑,并将课文充分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欣赏有关荷花的课件,使学生入情入境,培养审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通过学生的自主读书,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1、交流资料,让学生自由地交流对荷花的了解。

2、播放荷花录象,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形象感知。

3、谈谈感受:

看完录象,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吗?

(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白态的荷花……)

4、教师引入:

荷花真美啊,美得同学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作家叶圣陶爷爷也特别喜欢荷花,他还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让我们随着作者到文中细细欣赏吧。

二、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把你喜欢的段落绘声绘色地读给同桌听,让他和你一同分享作者优美的语言。

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是自己的感受、体会,也可以是自己的疑问。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发言小结一下:瞧,同学们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大家说得多好啊,老师把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总结以下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己的感受,一方面是自己的'疑难。现在,我们先来欣赏美丽的荷花。刚才好多同学都夸荷花很美,你们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5、小组学习、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个句子写出了荷叶的多、大、绿。

(出示课件,体会荷叶的挨挨挤挤)

生:我觉得“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个句子写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态。(出示课件,体会荷花的三种不同姿态)

生:我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冒”字用得特别好,它把白荷花写活了。

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还有别的什么不同的姿势?你们可以比一比,也可以说一说。

生:自由发言,比划。

师:多么千姿百态的白荷花啊,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把二、三自然段读一读。

三、再创想象,拓展语感

师:同学们,这么美丽的荷花,真令人陶醉啊。现在,你们就是这满池荷花中的一朵了,哪一朵最美你就是哪一朵。你们穿着雪白的衣裳,在微风中摇摆。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用心倾听)

师:啊,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来了。刚才还有哪些小动物告诉你什么悄悄话呢?

生自由表达:小鸟告诉我……蜜蜂告诉我……蝴蝶告诉我……青蛙告诉我……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多么美丽的荷花啊,连蜻蜓、小鱼、小鸟都被吸引过来了。请同学们再美美地读读这一自然段,先在小组里读,等一下各小组推选读得比较好的同学来比赛读,看谁读得。

四、拓展延伸,抒情表达

教师引入: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亭亭玉立的荷花。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荷花。

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赏。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可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话:荷花!……

师总结: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它不仅外表美,内在也很美,它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依然那么纯洁,那么努力向上,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荷花,热爱生活吧。

五、作业(任选一项完成)

1、画一幅荷花图。

2、写一首赞美荷花的小诗。

3、办一期有关荷花的手抄报。

4、深情地颂读课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领悟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认真阅读理解课文,适当想像,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一、梦想引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你能谈谈你的梦想吗?

许多人都有过要成为百万富翁的梦想。而萨文河畔就是一个令这些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今天,让我们也到那儿去看一看。

二、初读感知

1、请大家自由朗读1——2节,看看你能从中读到什么。

2、读了这两节,你知道了什么?

3、再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里写了彼得一无所获?(1—2)

(1)“落空”是什么意思?

(2)什么叫“不甘心”?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不甘心落空?

4、彼得付出了那么多的劳动,结果怎么样?谁愿意来读一读。

三、品读感悟

1、那么彼得最后实现他的梦想了吗?

请大家快速读一读3——7节,找一找。

2、谁来说一说?

(1)请大家一起把第7节读一遍。彼得是怎么实现梦想的.?

(2)品读第7节:

你觉得彼得的梦想是什么?

“骄傲”可以换成什么词?“不无骄傲”是骄傲还是不骄傲?

你能用“非常骄傲”“非常自豪”的语气把彼得的话读一读吗?

3、那么彼得是怎样实现他的梦想的呢?

谁给大家提个醒这两个问题到哪里去找答案?

4、请大家先大声朗读3——6节,再想一想,然后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位交流一下。

5、看到雨后“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彼得若有所悟,他想到了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6、想到这些,彼得是如何做的呢?

请大家齐读第6节。

我们来看一看课文插图,请你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他是怎样用“全部精力”来种花的。

练习说话: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他 ()。

经过辛勤劳动,现在花圃里是什么样子呢?

请大家想象一下,用几句话说一说。

7、这么多美丽娇艳的鲜花,喜欢的人当然很多,所以彼得的生意异常火爆。他终于成功了,实现了发财致富的梦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亲身经历明白了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8、再齐读第七自然段。

现在你明白彼得所说得真金是什么了吗?

四、谈启发深化感悟

1、故事学完了,老师很受启发,你有启发吗?

2、大家这节课的表现真棒,老师准备给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一、教材概述

《秋天的味道》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板块中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从秋天的味道入手,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来到家家户户写起,全面地描写了秋天醉人的味道、缤纷的色彩和丰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课文语言朴实、生动、自然。"秋天的味道"是课文的题目也是课文的线索,作者将秋天众多的景物用这一条线索巧妙地串起来,给人们描绘了一幅美丽、丰收、欢乐秋景图。

二、学习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并能恰当的使用;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从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秋天的美好,以及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了解和想象文中所描写的秋天的美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秋天的味道》是一篇抒情散文,基于散文的特点,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他们没有亲历过秋天收获时的场面,所以不太容易体会文章中所描写的种种景象。但是班级中总会有一些学生来自农村,他们有生活经验,对于文字会有更深的感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发言权留给这样的同学,以点带面,帮助大家更好地领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三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能力,所以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文章的含义,并形成自己的感悟,进而用语言表达出来。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音乐《秋日私语》

2、什么是秦艽花?

六、实施过程

㈠ 复习导入。

1、 认读字卡。

2、 配乐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喜欢听音乐吗?今天老师为你带来一首钢琴曲《秋日私语》,下面让我们一起随音乐轻声地齐读课文。

㈡品读课文,交流体会。

1、板书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秋天的味道》。在没有学习之前请同学们思考

一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感觉味道?

2、带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1)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然后再课文中找一找哪个自然段是作者通过嗅觉感受到的秋天的味道,哪个自然段是作者通过味觉感受到的秋天的味道?

(2)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3、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都闻到了那些味道?

(2) 凉爽的秋风带来的种种味道是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情感?你用书上的话来说说吗?

(3) 我们班有好多同学他们的都曾经亲身体验过秋天丰收时的场面,那么当你看到作者所描写的这些事物时,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好吗?(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那谁愿意带着亲切、幸福的情感为同学们读读这一自然段。

4、 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在这一自然段种有这样的一句话"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谷粟瓜果,都以成熟的姿态呈现在人们眼前。"请大家想想一下谷粟瓜果的'成熟姿态,把你想到的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师:这是我们感受到的谷粟瓜果成熟时的姿态,那么作者

看到的瓜果都有什么,它是什么样的呢?它的味道如何?你想知道吗?那就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然后再书上

画出相关的句子。

5、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葡萄样子和味道的句子。

(2) 利用描写葡萄样子、味道的句子,体会作者怎么样通过视觉、嗅觉、味觉来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重点理解"迫不及待、脑清目明、为之一振"三个词语的意思)

师:当作者看到这样诱人的葡萄时他有什么举动?"迫不及待"说明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那你在什么情况下回有迫不及待的心情?(学生说句子)

师: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的这一粒葡萄给了作者怎样的感受?一天当中你会在什么时间有这种脑清目明的感觉?(学生根据经验回答)那么老师希望你们能很好地利用造成的时间,进行晨读,能做到吗?

师:又是什么情况下会让你"为之一振"呢?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3) 有感情的再读第三自然段。

师:我们看到作者发现葡萄后,不仅从视觉上观赏葡萄,还从嗅觉、味觉上品葡萄。从这一系列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浓浓的感情,这种感情由欣喜到满足。你能用你的声音把作者的这种感情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文)

6、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在这个自然段中尼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㈢诵读回味,表达感情。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小组汇报读。

3、 回顾课文,整体感知:细细品味了课文之后,你局的作者笔下的秋天都有哪些醉人的味道?

㈣个性表达

师:在作者眼中,秋天的味道是亲切的、幸福的、香甜的,在你眼中秋天还会有怎样的味道?

㈤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如果喜欢其他自然段也可以同时背诵下来。

板书设计:

秋天的味道 秋天带来的幸福 〉

浓浓的秋香

秋风带来的收获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目的要求:

1、让学生明白学写钢笔字的意义。

2、认识钢笔的结构和知道具体的使用方法。

3、掌握钢笔的执笔方法。

要点:

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我们要用钢笔写作业,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先学写钢笔写字。但是,钢笔和我们用的铅笔一样,也有它的使用方法和执笔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使用钢笔和正确地握笔。

二、认识钢笔的结构和知道具体的使用方法

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钢笔,观察一下钢笔由哪些部件组成。

2、学生发言,教师补充说明。

3、教师总结:钢笔主要分为三个部位,即笔壳、笔胆和笔尖。笔壳是用来保护笔胆和笔尖的(教师作演示)笔胆是用来吸收和装墨水的(教师作使用示范),使用前要把笔胆清洗干净,换用墨水前也要清洗干净。笔尖用来写字,使用时要保护好,尽量不要让笔尖撞上硬的东西。

三、学习执笔方法

1、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握铅笔的。

2、教师边作示范边归纳。

手握在离笔尖三厘米左右的笔杆上,拇指按在笔杆的左前方,指端稍靠上、靠后;食指近在笔杆的右前方,指端稍靠后些;中指指甲根部在内侧,即食指的.一侧,抵在笔杆的右后方;无名指贴在中指旁,起垫起中指的作用;小指在无名指旁,起垫起无名指的作用;无名指和小指不接触笔杆。笔杆向里靠在拇指的虎处,自然倾斜,笔尖向左前伸出。

四、学生练习握笔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的握笔方法。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一、质疑问难,导入新课

“那一定会很好”,是课题,是树在各个阶段一以贯之的内心愿望。课始,教师可组织学生围绕“看到题目以后,你想知道些什么”这一提问质疑问难,并抓住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板书,如,这是谁的想法“那一定会很好”中的“那”分别指什么为什么那样以后一定会很好……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帮助他们理清故事发展线索,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朗读课文,正音入调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是学生必做的功课,即使是略读课文也不例外。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向学生提出“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遇到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的朗读要求,组织学生自读课文。

在学生朗读后,教师可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如,为提高学生认读生字的兴趣和能力,可以设计以下四种教学方式:

1、辨一辨:缩吱拆茎(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2、比一比:经—茎堆—推折—拆(区分形近字)

3、加一加:“纟+宿=缩”“奴+力=努”“口+支=吱”

4、猜一猜:“一日”—“旧”

在正音认形之后,教师可采用开火车的方式组织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直至达到正确、流利的要求。

三、默读课文,理解内容

围绕课始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是谁的想法”?“‘那一定会很好’中的‘那’分别指什么”?“为什么那样以后一定会很好”?组织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寻找答案,以锻炼其阅读能力。

根据三年级上学期学生的学情,教师可分步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第一步,默读课文,将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子画出来;第二步,默讀课文,寻找表格中所列问题的答案,为学生阅读思考提供适当的凭借,如表1。

在学生两次默读思考的基础上,组织交流讨论,体现教材关于略读课文的编写意图,落实阅读提示提出的要求。阅读思考重在兴趣激发和习惯培养,对答题的质量不作过高要求。

四、联系比较,初识童话

第三单元的`导语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在单元“习作”中又安排了“我来编童话”的练习,在“语文园地”里还归纳了浅显的关于童话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初步体会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和人一样会说话,而且也有喜怒哀乐;故事具有想象丰富、曲折离奇的共同特点。至于不同之处,能够有所感受就行,例如《去年的树》主要是人物“会说话”,《那一定会很好》主要是人物“有思想”,而且是按照人的一生来写树的历程等。

作业设计

找一本童话书,如《安徒生童话》《稻草人》等,读读其中的童话故事,读后将喜欢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听。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在《皮字朋友多》这个识字歌谣中领悟汉字的某些造字规律。

2.积累词语和警句,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3.训练学生工整、规范地书写6个左右结构的汉字。

4.通过阅读欣赏短文,积累成语,明白道理。

5.练习向同学朋友推荐好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体会与人分享幸福和快乐,并能结合活动写一篇习作。

6.学习写毛笔字,学习“竖提”和“横折提”两个笔画。

教学重点、难点:

1.自主地积累字、词、句,并能学以致用。

2.通过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系统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功。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课外读物(数本)、录音机、磁带。

教学课时: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生同唱《找朋友》:找呀找呀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师: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在汉字大家族中,它们也有自己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忙找找好吗?

二、投影片出示歌谣《皮字朋友多》。

1.学生自读歌谣,小组朗读歌谣,教师趣读(长短轻重富于变化,外加一定表情或动作)歌谣。

2.指名上黑板找出“皮”字的朋友,圈出:坡、波、破、跛……

3.交流怎么识记这些朋友。

4.继续为“皮”寻找朋友(板书):疲、彼、陂……

5.学生趣读歌谣。

6.小结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发现汉字中的趣味奥妙,课后继续练习给其他汉字找朋友,编歌谣。

三、积累词句,丰富自己的语言。

1.过渡:刚才认识了不少新汉字,原来学习汉字也有秘诀。只要掌握了好方法,就能学得轻松愉快。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些词语和句子,相信我们的语言会更加丰富、精彩。

2.小黑板出示词语和句子。

①学生自读词句,同桌间讨论交流对词句的理解。

②指名读,小组读词句。

四、妙语连珠:我会说。

1.指名交流对词句的理解,相机用词说句。

2.“插花”游戏:小组合作,练说一段话,用上小黑板上的词和句。用得好的小组就给插花。看看哪一组插的花最多,最精彩。

3.小组派代表交流练说的话,教师相机指导并鼓励。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练习。

1.给其他汉字找朋友编歌谣。

2.把自己所在小组练习的说话内容修改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1.练习规范工整地书写汉字。

2.阅读欣赏两则成语故事,理解内容领悟道理。

二、比比谁写得好。

1.出示写字板,学生观察写字板中的范字。

2.认识并分析六个汉字

教案《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乐园八》教案》,来自网!

的特点:除了“念”字外都是左右结构。

3.教师指导书写要点: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穿插避让,体现汉字的形体美;“愣、情、摇”均为左窄右宽;“顿”字第四笔写作竖提。

4.学生描红后再书写,教师巡视,规范书写姿势。

5.投影出示学生书写作品,讲评书写情况。

三、阅读欣赏。

1.录音机播放《少见多怪》。

2.学生自读《少见多怪》,同桌间交流对故事的理解: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3.指名说说成语“少见多怪”的意思。

4.说说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个观众,你想对那个把骆驼当成马的人说些什么?

5.齐读短文。

6.举例说说我们身边“少见多怪”的事例。

7.学习《道听途说》,方法同上。

四、自选作业。

1.给这两则成语故事配上图画并写上自己的忠告。

2.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说给大家听。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小黑板出示名人名言: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广阔无垠的生活海岸。(凯勒)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师:同学们一定读过许多书,那奇妙的神话、迷人的童话、生动的寓言……都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那美妙的文字、深刻的道理一定会让你回味无穷。良书即益友,如果我们能相互推荐一些好书,我想我们拥有的益友更多,我们的营养就会更丰富。

二、好书共分享活动。

1.指名上台推荐好书,教师相机板书推荐者所述说的内容。

2.调查了解推荐的效果。

①以举手的形式了解学生接受推荐的'比例。

②让听众说说自己接受推荐或拒绝推荐的理由。

③你对被推荐的书预先想知道些什么?

3.小结推荐要点:

①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②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③你向同学们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可以举例说说你认为最有意思的部分)。

4.按推荐要点,有方法有技巧地推荐好书。(还可以手持这本书进行直观演说。)

三、比比谁推荐的书最有吸引力。

1.你认为谁介绍得最生动有趣。

2.你最想看谁推荐的什么书?为什么?

四、课后作业。

课外阅读,好书共分享。

第四课时

一、明确习作要求。

结合上节课的好书共分享活动,以推荐一本好书为内容,写一篇习作。叙述要清楚、有条理,语句要通顺、生动,字数不限。

二、习作提示。

1.首先拟题。

如: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格林童话》

我推荐《一千零一夜》

好书《十万个为什么》

2.结合推荐要点向同学们介绍这本书,简要地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具体生动地介绍自己读这本书时感受最深、最有意思的地方。

三、自列习作提纲。

1.书名、作者、教案《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乐园八》教案》,来自网!,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乐园八》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学会lO个字及相关的词语,会认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诗中描绘的巨人形象,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会1O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诵读过程中,让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学习第1节、第5节。)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言激趣

1.播放CAI,在优美的画面和柔和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第1节:“当我一个人坐在草地上,/望着远方连绵的山群,/我总是把我们的大地,/想象成一位和蔼的巨人。”小朋友们,你们想了解大地这位和蔼的巨人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课文吧!

2.板书课题:大地巨人读题

二、自主阅读

1、提出学习要求:

(1)播放:你从诗中哪些语句体会到大地像一位巨人?自由朗读课文的1、3、4节,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2)学生自由练读,把找到的诗句大声地读一读。

(3)同座交流各自的体会。

2.按要求自主阅读,教师相机指导。

三、讨论交流,读中感悟

1.指导读第2、3节。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模样和声音,大地巨人是什么样儿呢?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把大地想象成巨人的?指名读第2、3自然段。

(2)读完这两节诗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①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画简笔画,相机指导。出示句子“他起伏的胸肌呈丘陵和盆地”,描放丘陵、盆地等自然风貌图片。这里作者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到的自然景物打的比方,大地这位巨人体魄多么健壮呀!它起伏的胸肌是丘陵和盆地。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第2节第1句。

②指名读第1节第2句。说说“盖满”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老师指导学生读出大地满眼都是绿色的感觉。

③听,这是什么声音?点击,播放风吹过山谷的声音。那是大地在呼吸呢!

④指名读第3节。说说读后自己的`感受,相机读词语:胡须茂密

⑤出示茂密的森林图片,让学生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⑥点多名同学赛读。

评价语:“你读出了大地的美丽!”“大地多么宽广!…”“大地真是一位巨人呀……”

⑦配乐朗读第2、3节。

2.指导读第4节

(1)过渡语:同学们读得真好,让我们似乎看到了这位和蔼的巨人,他也做游戏呢!

(1)指名读第4节。说说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大地巨人的游戏是什么?(日升日落)

(3)指名运用手势表演巨人手拿红气球,让它升起下沉,诵读。

(4)看教师手势,全班一齐表演诵读第4节。

3.把第2、3、4节连起来读,读出对大地巨人的赞美之情。

四、有感情地朗读,熟读背诵

l.自主选样认为最生动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互相交流背诵,同桌互背互评,然后班上比赛背诵。

指导朗读,每一节最后一个字均押韵,前4节第3行以相同的韵脚结尾。引导学生根据呈现的音乐和画面的变化,满含赞叹地背诵,教师相机对学生富有个性的朗读给予鼓励,对学生动情的朗读给予表扬。

五、读全文,回归整体

学完这首诗,大家一定了解了为什么说大地像巨人了。你还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大自然是如此神奇。大地这位和蔼的巨人博大、宽广。他宽厚地对待我们,让我们在他身上自由自在地跳跃翻滚。让我们用最大的热情去赞颂他吧!配乐朗读全文。

六、动手实践,扩展学习

1.读课文,根据课文描述,想象大地巨人的模样,试着为大地巨人画一张像。

2.学做小诗人,仿照第2、3、4节,再为大地巨人编几行诗,读给大家听或写下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能根据问题的提示理解长句与难句的意思;会背诵第2自然段。

2、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分段的方法,能抓住过渡段来研读全文。

3、能获得有关海底的一些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海秘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课文,学习“景色奇异”一部分。

教学重点: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读悟1、2自然段。

教学难点:能仿照文中的句子说话;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海底景色的奇异。

教学过程:

一、读解课题,激发情感

1、“海底”后面加上“世界”说明了什么?

2、看录像进一步理解课题。

看完录像你最想说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

二、整体感知,给课文分段

1、自由读课文,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读完后,把最长、最难读的1—2个词句找出来,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段落,用“~~~~~~”划起来。

3、抓住过渡段给课文分段。

三、体会海底景色的“奇异”

1、理解“奇异”的.意思。

2、读1、2自然段,用心体会,把你体会到特别“奇异”的地方找出来好好读一读,说说奇异在哪里。

3、交流板书:暗——光静——动

(1)换词理解“波涛澎湃、依然”

(2)通过思考括号里的问题,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深海里的光点,是怎样形成的?)

(3)朗读理解“窃窃私语”。

四、说话训练,进一步感悟海底的“奇异”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第二部分“物产丰富”,总结全文。

教学重点: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知道各种动物的活动方式,了解海底物产的丰富。

教学难点:自主选择学法学懂第4自然段,培养学生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在哪里?

2、齐读1、2自然段。

二、整体感知4、5、6自然段。

1、自由朗读。把课文中写到的具体的。物产名称用“——”划出来。

2、给物产名称归类

海参 海藻 煤 乌贼 天然气 铁

石油 贝类 章鱼梭子鱼

三、研读第4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划出。

2、讨论学法抓住“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式”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学懂这段话?

讨论得出:

(1)画表格;

(2)出练习;

(3)提问题;

(4)有感情的朗读;

(5)(略)

3、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与选择同一学习方法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

4、运用所选的方法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5、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6、朗读全段。

四、略读5、6自然段。

1、自由读。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自己能学懂的地方,有感情地把它读好。

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推荐课外资料。

你还了解海底的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介绍大家去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文。

2、写话练习,深化情感

学了课文,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写下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六、巩固练习。

选做作业本中的作业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的意思,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激发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激发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

燕子闹春教学课件。

学生

利用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燕子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一、猜谜激趣。揭示课题1.你喜欢猜谜语吗?猜一猜:身穿黑色袍,尾巴像剪刀,消灭害虫是能手,每年春天都来到。

3.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从课题里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把自己的想法批注在课题旁边。学生谈论,读课题。

一、初读指导,感知内容

1、自学课文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不会的字可查字典解决;

(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3)初步懂得文章写的是什么事。

自由轻读课文。检查、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检查指导:读生字、词语

3、分段读课文。

4、再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5.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

6.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小燕子,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小燕子的快乐。

7.自由读文

学生注意生字的字音学习多音字

着学生读词语

8.分段读文。

理解词语

说说段意

学生谈谈对课文的逐步印象。

二、指导写字

1、自由读一读

2、用你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

3、交流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读生字辨别字形,注意“捷”、“瞬”、“漾”等字的字形要求把字写得工整、美观。

作业一、朗读课文。二、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的意思,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激发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词语朗读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感悟快乐

1.读课文,画出自己能从中体会出小燕子快乐的句子或段落。

2.在小组内将自已画出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学听,并交流各自的体会。

3.在全班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体会到小燕子的快乐的。教师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第1段:借助课件,抓住“小巧玲珑”、“轻悠敏捷”、“清亮圆润”等词,边读边想象,感受小燕子活泼可爱的形象。第2段:引导品读“如烟如雾”、“水雾碎雨”、“绿莹莹”、“红润润”等词语,感受小燕子在明媚的春光中欢叫、起舞的快乐。第3段:引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抓住“窜”、“掠”、“跃”、“射”等同语,切实体会小燕子的轻悠敏捷、自由自在。第4至11段:通过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积累去联想、想象,在课件的辅助下,鼓励学生对“剪春”、“闹春”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读文,勾画体会

4.朗读读文,了解小燕子。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和句子。读句子谈感受读句子讨论读文读句子体会感情

三、感情朗读。品味快乐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注意读出小燕子的快乐。

2.背诵自已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课外阅读

1.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燕子的知识。

2.推荐有关小燕子的书籍或文章。学生讨论

作业1、完成课后“自主积累”。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5、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重点难点:

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前先学:

1、根据老师预习常规要求预习课文;

2、查找有关风筝的资料阅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几遍。

(1)自读,互读。

(2)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我来考考你。

一学生拿着生字卡片,让另外学生读出读音,然后再组词(如有可能再说一句话)。

(2)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词语

精心憧憬依然踪影似乎凌空飞起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半沉半浮翩翩飞舞

一学生说出词语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动作),其余学生根据他的话或动作,从上列词语中找出该词语。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选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2、读后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感悟课文,体会“我们”的心情变化

(一)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二)找出“我最喜欢的'部分”。

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

2、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1)做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②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③练习把“虽然……但是……”加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里去,进一步体会“我们”快活的心情。

(2)放风筝。

重点句子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②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

③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3)找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①让学生分别找出这几句话,教师出示这几句话。

②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

③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④练习用上面几个词说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麻烦时的表现。

三、拓展想象

读课文最后部分,思考“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

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写下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2、四人一小组讨论。

3、每组选代表发言。

四、感情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

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

  板书设计:

风筝

真实的生活 真实的体验{做风筝 高兴

放风筝 高兴

找风筝 难受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