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幻想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推荐】语文教案集锦9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疏忽、顽强”造句。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4、 观察一种喜欢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齐读课题。

2、 读了课题后,想问什么问题?(鸟儿怎么会说话呢?鸟儿会说些什么?人怎么能听懂鸟儿说的话?)

二、 初读指导

1、 自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通晓 矫健 催促 无拘无束 疏忽 预报 应验 呆楞楞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 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词语的掌握情况。

(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评议。

三、 指导分段。

1、 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联系比较紧密,合起来讲了一个意思,就合并为一段,哪个自然段单独讲了一个意思,就独立成段。

2、 分组交流。

3、 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我”从小就爱鸟,爱听鸟语,并想通晓鸟语。

第二段(第4-11自然段);“我”从鸟儿们的'语言中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第三段(第12自然段)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四、 作业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指读生字词。

二、 精读指导

1、 学习第一段。

(1) 齐读第1自然段,填空:我从小就爱鸟,爱看( ),爱听( )。

(2) 自由读第2自然段。

指名讲公治长的故事。理解“通晓”

(3) 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治长’啊!”这句话怎样读?

(要把“我”那种向往的心情读出来。)

2、 学习第二段。

(1) 自由读4-9自然段,把“我”喜爱布谷鸟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

读后讨论,相机指导朗读。

① 它们那“布谷、布谷”的亲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们快快出工呢!

从哪些词看出“我”对布谷鸟的喜爱?(亲切、分明)

指导朗读

② 这样无拘无束的一问一答,有趣极了,我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

联系上下文,体会“我”与布谷鸟对话的有趣。

指导朗读

③ 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指导朗读

(二)读第10-11自然段,体会鸟语的“丰富”及鸟语给“我”的心灵带来的影响。

① 引读第10自然段。

人们为什么喜欢“喜鹊”?

从哪儿看出人们喜欢“喜鹊”?

从哪儿看出“我”的爱鸟之情?

② 指名读第11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看出“我“与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

读后朗读,指导朗读。

(三)小结:“我”不光听懂了鸟语,而且从鸟语中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3、学习第三段。

“我”与鸟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鸟儿成了“我”学习的榜样,所以“我‘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

齐读最后一段。

三、 总结课文。

1、 朗读全文。

2、 讨论:为什么说“鸟儿的确是人类的好朋友”?

3、 总结。

四、 作业

1、 造句:

疏忽……

顽强……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 读课文。

二、 指导背诵。

1、 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都只有一句话,很容易背诵。

2、 重点指导背诵其他部分。

(1) 第2、3自然段引导学生按语言的叙述顺序进行记忆。

①边读边记: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②练习背诵

(2)第4-11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构成的画面帮助记忆。

① 边读边在脑子里想象画面。

② 练习背诵。

三、 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 出示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 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写法,说说难写的和容易写错的字。

四、 作业

1、 钢笔描红。

2、 抄写词语。

3、 比一比,再组词。

治( ) 催( )碌( ) 预( )

冶( ) 摧( )绿( ) 硕( )

4、 按课文内容填空。

从( )的燕子那里,我( )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 )的大雁那里,我( );从( )的苍鹰那里,我( )……

5、 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板书: 接近 交谈

鸟语 倾听 猜想(丰富)

人类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诗歌。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依循水乡的“水多rarr;船多rarr;歌多”的顺序结构全诗。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

【教学要求】

德: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领会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卡片正音。

渠塘波像装咱新

装(zhāng翘舌音)咱(zaacute;n平舌音)

新(xīn前鼻音)罗(luoacute;边音)

3、指名说说课文里告诉我们水乡什么多。

三、教学生字词、指导书写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词语。

2、看图理解“池塘”“清波”“渠”。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新生活装满

3、学习生字字形。

渠: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像:右边的笔顺是:

装:上下结构,上部右边不能写成“土”。

结合教学“衣字底”。

4、指导书写。

渠、装,要写紧凑。

波、像、咱,左窄右宽。

学生练习描红。

四、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抄写生字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卡,让学生认读。

2、看拼音,写词语。

shuǐxiāngchiacute;taacute;ngqīngbōzhuāngmǎn

()()()()

chugrave;chugrave;piagrave;npiagrave;nqiāntiaacute;oquacute;xīnshēnghuoacute;

()()()()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水乡什么多?(板书:水多)

哪几个词写出了水多?(用笔画出来)

(3)结合图画想象水乡的美景。

①出示幻灯图片。

指名看图说出:河流、池塘在什么地方。师描述水渠的'样子。

②看看图,读课文,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口头填空:我们好看到了(),听到了()。

(4)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小节。

(1)回忆第一小节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出示:

①练读课文。

②想想水乡什么多,画出“千只、万只、片片、满”。

③图文结合,想象画面。

(2)自学第二小节。

①检查自学情况。

帮助学生认识“驳”与“帆”。(板书:船多)

②引导学生欣赏“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

指名说说读了这一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放录像:水乡湖面宽阔,千帆飘荡,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意境。

(3)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3、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课文。

(2)讨论:水乡什么多?为什么水乡的歌会这么多?从哪儿看出水乡人民很幸福?水乡人过上了什么样的新生活?

(3)想象水乡人民唱歌的画面。

(4)指名朗读。(快活、赞美之情)

三、练习朗读、背诵

1、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再组成词语。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池塘一()白云一()歌曲一()白帆

3、按要求填空

渠共()画,第五画是()。像共()画,第八画是()。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影、前、后、常、跟、朋”等生字,巩固学习生字的方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难点】

练习朗读,理解句子。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说影子

1、自由说说影子。如:有太阳的地方就会有影子;影子会变长变短;影子会跟着人走……

2、看图说影子。出示课件:对,你们看,太阳出来,影子也就出来了。

⑴看图认识生字“前、后”。(“前、后”两字分别在小明的前后出现,以便学生理解方位。)

拼一拼,读一读,想个办法记一记。

⑵用上“前、后”说说影子和太阳的关系。

⑶在小明的左右出现“左、右”两字,用上“左、右”说说影子和太阳的关系。

3、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想来说说影子,请你仔细听听,老师哪里说得好?(师背颂课文《影子》。)

二、读《影子》

1、拼读课文,读得正确。

⑴同座合作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⑵以同座的形式检查合作学习情况,对合作成功的同座(既两人一起把课文读正确)给予鼓励。

2、边读边想,提出问题。四人小组合作,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一般学生会提出以下问题。

⑴影子为什么会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

⑵影子怎么会变成小黑狗?为什么说影子是我的好朋友?

3、集体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注意尊重孩子们点滴的收获,鼓励孩子们畅所欲言。对孩子们发现的问题给予最大限度的赞许。

三、看影子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有意思,为了回答小朋友们的问题,老师今天要为大家做一个实验。请小朋友们上来,让我们仔细观察,开动脑筋。

1、看一看,影子为什么会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教师把电灯放在不同的`方位,观察小熊的影子有什么变化。让小朋友说说“电灯在前,影子在后;电灯在后,影子在前;电灯在小熊的头上,影子就变短;电灯围着小熊转,影子也围着小熊转。”从而明白,是电灯动,影子才跟着动,并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指导朗读“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在左,影子在右。”配上动作读一读,体会方位的变化和影子的有趣。

2、如果电灯不动,怎样让影子动起来?让小朋友上来自己做做实验。

有的让小熊走,影子也跟着走;有的让小熊跳,影子也跟着跳;有的让小熊躺下,影子也和小熊一起睡觉了……从而让小朋友理解“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和“影子常常陪送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指导朗读“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四、演影子

1、自由合作,演演背背。

自己找一个合作小伙伴,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去读,去演,去背。

2、汇报演出,巩固练习。

让合作的小伙伴上来演、读、背,在评价中穿插指导。并相机出现词语,考一考合作小伙伴。

四组词语成如下出示:

A组:影子小黑狗。

B组:影子好朋友。

C组:常常。

D组:前、后、左、右。

让每组合作的小伙伴认一认出示的词语,并把几个词语连成一句话,如: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或: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就像我的影子。让孩子们在复习生字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并学会运用。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诗歌。

2、通过朗读,领略江南美景,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教学流程:

一、课前交流。

1、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自古以来,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请同学们一起来背一背第一单元我们学过的三首描写春日不同风格的的诗歌。

2、学生有感情背诵诗歌秦观《春日》、晁补之的《春日》、朱熹的《春日》。

3、春天的美景到处都是,我们一起到江南去看看吧。(出示课件:江南图片)

二、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说说你对江南的印象。

2、生描述。

3、师:是呀,在同学们眼中的江南是美好的,今天我们要一起去看看在古代诗人眼中的江南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词《忆江南》(其一到其三)。

4、齐读课题。

三、简介词牌。

1、课件出示资料。

2、师简介。

四、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生自由读诗,借助课文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个别读。

3、全班齐读。

4、说说这三首词分别回忆江南的什么地方,说说你是从哪一句中了解到的?

5、生描述。

五、品读古诗,读出感情。

1、播放视频录音朗读(践离范读),生倾听。

2、师:听完践离老师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你觉得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这三首词?

3、生说听后感受。

4、师:是呀,我们应该带着诗人对江南的无限赞叹和无限怀念之情把这三首词有感情的读出来。

5、再看视频录音,生模仿录音练习朗读。

6、集体读。

7、指名读,小组读。

7、看画面,生生接读,师生接读。

六、细读古诗,熟读成诵。

1、播放音乐,生练习配乐读,

2、配乐,师生背诵(接读)。

3、配乐,男女生合作背诵。

4、配乐,个别背诵。

5、分组背诵。

七、小结。

1、师:听了同学们深情的朗读,老师仿佛听到诗人在诉说,诉说着他对对江南美景无限眷念之情和对往事的追忆,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让我们再一次和着抒情优美的乐曲深情的朗读,再一次感受江南美景和诗人的情怀。

2、生齐读。

八、拓展诵读。

1、老师还带来了《笠翁对韵》(八)三肴 四豪供大家诵读。

2、生借助课文拼音自主读诗。

3、个别读。

4、生齐读。

5、生尝试背诵。

九、总结。

1、师:今天我们在吟诵白居易的《忆江南》时感受到了江南的美景,在诵读《笠翁对韵》(八)三肴 四豪时,感受到古诗词的语言美、音韵美、韵律美。这就是我们古典诗词的魅力,希望你们传承下去。

2、配乐,生集体吟诵《忆江南》(其一到其三),集体击掌打拍吟诵《笠翁对韵》(八)三肴 四豪。

十、作业。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认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读句子,发现多音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优秀段篇。

4.口语交际,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语文园地!语文园地的主人在向我们致意呢!我们来看看本期园地里有些什么?(出示语文园地四)

二、我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识字。

1.请大家翻开书,读一读我的发现这部分的汉字,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学生A:我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

学生B:我发现月字旁的字和身体有关。

学生C:我发现足字旁的'字和脚有关。

学生D:我发现提手旁的字和手有关。

1.我们读一读这些字。

2.指名读要求会认的字:擦、抄、拾、摔、拔、拦、摸(老师出示生字卡片),练习扩词,说句子,还可以让学生做动作来理解意思。

3.教师小结:形声字分两半。形一半,声一半,形旁相同是同类,形旁不同意思变。从这些汉字,我们可以看出偏旁总是跟字的意思有些关系。你还能说出一些偏旁表义的汉字来吗?(蚊、蚂、蜻)(赶、起)(认、说、话)

三、我会读

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1)教师出示题板,学生观察这些句子,句子中有什么特别的吗?(有的字下面加了点)

(2)教师范读,听一听,你发现了什么?(带点的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自由读,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4)指名读,齐读。

第二课时

1.出示图画,提问:你去过海边吗?那一定见过浪花吧,自豪地告诉大家,浪花是怎样的?

2.没见过浪花的同学别着急,读一读这篇短文,你就知道了。

3.老师范读。

4.学生试读,把句子读通顺、连贯。

5.请同学接龙读短文。

6.说一说,现在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浪花怎样?(可爱、淘气)

7.齐读,指名读。(指导朗读),露出可爱的笑容,带着微笑读短文。读了短文,让别人听了好像真的见到了淘气的浪花。

8.配乐朗读短文。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感受梦的色彩情感,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 快乐地描绘梦境,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2、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彩色的梦》里面的生字新词。

2、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再读课文,了解各小节的内容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有多少个小节。

2、说说每个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1)第一小节讲了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

(2)第二、三小节主要讲了我编织的彩色的梦境。

(3)第四小节主要讲了我的彩色铅笔编织的彩色梦境。

三、品读课文,想象彩色的梦

1、学习第一小节

(1)请一小组的同学领读第一小节,其他小组的同学跟读。

(2)想象一下: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想 象一下这一大把彩色的梦是什么?

(3)学生汇报: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4)长的可能是什么?圆的可能是什么?硬的'呢?

(5)师: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可能是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的。

(6)生汇报。一是从“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 。二是从“我的彩色 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 ”

(7)师: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他们在白纸上怎样跳蹦?你能想 象出来吗?

(8)学生汇报。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2、学习第二小节

(1)全班齐读第二小节,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

(2)学生汇报。

(3)师小结:草坪绿了,野花红了,天空蓝了,你还能照这样说吗?

(4)学生仿照着说一说。 如:天上的云朵,白了。

(5)出示句子“蓝—得—透—明! ”这里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6)指导学生读一读。

3、学习第三小节

(1)请女生读第三小节,注意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

(2)雪松们拉手,烟囱上结苹果,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请孩子们 读出惊讶的语气。

(3) “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 ”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引导学生认识拟人,就是把动植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他们人物的 特点,比如这里雪松拉手,小鸟唱歌。

(5)请学生照样子说一个拟人句。

(6) “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 ”这一句是比喻句,把烟囱上结的太阳比喻成苹果。

(7)请孩子们也说一个比喻句。

(8) “又大—又红! ”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的是声音的停顿。

(9)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惊讶、惊奇、惊喜的语气。

4、学习第四小节

(1)请男同学读一遍第四小节。

(2)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它描绘了大森林的哪些美景。除了第三小节讲的雪松拉手和烟囱上结太阳,你还知道哪些呢?

(3)请同学汇报。

(4)我的彩色梦境是什么样的?

(5)还有紫葡萄的叮咛,紫葡萄叮咛了些什么?联系上下文让孩子们说一说紫葡萄说了些什么?

(6)请同学们汇报。

(7)指导学生朗读。

四、拓展延伸

1、说一说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

2、仿照课文的第2小节和第3小节写一写。

3、全班交流。

4、老师评比表扬。

五、老师总结

每个人都有一个彩色的梦,让我们为编织这个美丽的彩色梦境而努力吧!

六、作业

1、写出自己用彩色铅笔描绘的彩色梦境。

2、读读课文,试着背一背。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构想】

本次作文题目为“意外”,就是要同学们留心去观察生活,将生活中的每一个意外用笔去记录下来,在写作过程中加入自己在生活中的关注与思考,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三单元写作《意外》。写事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写了这么久,学生有没有进步呢?他能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写出不同的自我感悟吗?从现在中学生的现状来看,即使是写《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最发人深省的一件事》能够做到流畅地去表达和叙述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做到中心突出,主题明确的也是少之又少。

“意外”这是一个极易引起学生在生活中的关注和思考的题目,现在的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现在的学生生活中交织着幸福、快乐、惊喜、意外、黯然、伤心……正是有了这些,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加的多彩:这次作文需要我们拿起笔来记录生活中的每一个意外,写出从这次意外中所得到的一些感悟,加上自己的真情实感,即完成了写作训练。

不过在写作的题材的广泛性上,教师可适时地做一些引导,当学生思维过于局限之时,教师可补充一些思路。首先应让学生知道写什么,让他们做到有米可炊。

至于怎么写,教师可根据班上同学的具体程度选择训练重点:或如何处理详略、或如何叙述一件事,如何突出意外,我这篇文章能不能让读者感到意外、以及该如何选择新颖的写作形式。重要的是,本次训练只解决一个问题,切口要小,目的要单这样才能达到真正训练、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围绕主题,选择真实、准确、生动的资料。

2.用生活中的细节去突出意外。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语言导入渲染气氛

(往常一向穿着朴素、自然的老师今天竟穿了一身色彩鲜艳、样式前卫的时装来到学校,同学们发出小声的惊叫,对老师也投来惊讶的眼神……)

生活是什么?有人说生活是贝多芬在无声的世界里创造出来的命运交响曲,有人说生活是爱迪生在重重挫折中那屹立不倒的勇气和决心,而我则认为生活是雨后那由赤橙黄绿青蓝紫所交织成的七色彩虹,那七种灿烂的颜色则是象征着生活中的`热情、不屈、黯然、活力、失落和意外,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三单元写作《意外》》。意外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意外,生活会缺少色彩。一次经过努力后的意外成功,可以让你相信“有努力就会有成功的存在”;一次意外的中国射击的金牌,可以让我们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一次意外的落水,让我们与金牌擦肩而过,它让我知道“在事情还没有结束时,谁也无法预料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个个奇妙的“意外”呢?你的身上有没有发生过“意外”,“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的境遇你有过吗?如果有,就请同学们敞开自己的心扉谈一谈……

生l:我一直认为当今社会上拾金不昧的人是早已濒临灭绝的,那次我的钱包掉了,里面有我妈妈的银行存折和一些现金,本以为是不可能再找回的,后来竟有人按照钱包里的地址找到我,并将钱包还给我,他的行为让我感到很意外,并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仍有拾金不昧的人。

生2:众所周知周杰伦、S.H.E都支持,但在祖国大陆,仍有许多人支持他们、喜欢他们,这让我很意外。

生3:我的体育成绩一向不好,每次体育考试,我都是班上的倒数第一,为此我感到非常自卑。我每天早上5点钟起来跑步,终于在一次体育考试中取得了全班第23名的好成绩,这次意外的进步让我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师:大家所说的意外。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在去年暑假里,同学都在关注奥运的盛况,那么在奥运期间,有没有让你激动的意外呢,谈一谈?

(当学生的思维过于局限的时候,教师的引导有助于学生思路的拓宽,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认识。)

生4:当我国110米跨栏选手刘翔在这项一直由外国人保持着冠军记录的运动中,“意外”地夺得了冠军,我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二、讲述故事创设情节

师:我来说说我的意外吧!

(教师讲述当年自己的母亲和父亲的故事,配上轻音乐。)

当年,老师的父亲与母亲生活原本幸福美

语文教案 篇8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打开课文,一只漂亮、乖巧、驯良、可爱的小松鼠向我们走来。它那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清晰地定格在我们的头脑中。我们在喜爱小松鼠的同时,不能不叹服作者精心细致的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及准确精练的说明。

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二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征──乖巧。一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二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三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四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五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作者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感情,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二是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炼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教学本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特点,并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这段话简直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一般“清秀”极少用来形容动物,就是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少男少女,现在拿来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闪闪有光”的眼睛,写得非常惹人喜爱。特别是在写尾巴时,更加细致生动:先写其形状,把它比作“帽缨”,给人以联想和美感,表现出松鼠尾巴的美丽;再写具体功能,能“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表现出了松鼠形体的奇特之处。

②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横渡”是指从江河等的这一边过到那一边。这句话介绍了松鼠横渡溪流的方法,两个“当作”写出松鼠不仅知道以树皮为船,而且还会用尾巴“扬帆”“使舵”,乖巧不言而喻。

③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这句话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作者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于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表现出它的“乖巧”。

(2)对词语的理解。

乖巧:合人心意,讨人喜欢;机灵,巧妙。

驯良:和顺善良。

橡栗:橡树的果实,外表皮有一层硬壳,圆形,呈棕红色,内仁如栗子,可食用。

矫健:强壮有力。

玲珑:精巧细致。

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警觉: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

苔藓:苔藓植物的一纲,属于这

教案《新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松鼠》教案八》,来自网!

一纲的植物,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绿色,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本课前,先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和松鼠的有关知识,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松鼠的影片,丰富学生对松鼠的认识。

2.教学这篇略读课文时,要让学生认真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学习时,应先引导学生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树的喜爱之情。为了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可让学生就课文某一部分内容绘制一幅图,给它起一个名称,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3.在感悟、理解课文之后,还应引导学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段,说一说喜欢它们的原因,从而来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4.探究本文与《鲸》在表达上的异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受年龄及阅读能力的限制,不一定体会得非常全面,教师应注意加以引导。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让学生在互动中促进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起争辩,在思辩中激活思维。

5.在学习了两篇介绍动物的文章后,可以进行一次改写练习,引导学生将课文《鲸》仿照本文的表达方法进行改写,也可以让学生将本文仿照《鲸》的表达方法改写成一般性说明文。

四、相关链接

布封(1707—1788)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大学法律本科毕业后,又学了两年医学。后游历了法国南方、瑞士和意大利。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了36册的巨著《自然史》。这部著作包括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几大部分,综合了无数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创见,并开创了现代地质学的先河,尤其在物种起源方面,指出物种因环境、气候、营养的影响而变异。达尔文称他“是现代以科学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自然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其中关于动物活动形态的描绘尤其富于艺术性。作者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各种动物的一幅幅肖像。1777年,法国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

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其特点是擅于运用文学手法具体生动地向读者介绍说明对象。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性说明,是描写与说明的巧妙联合。这种融合与记叙文的描写有明显区别。记叙文运用描写,目的是再现事物形象,把人物与事件刻画得具体生动,从而表现文章的主题;而说明文运用描写,目的是为了进行生动说明,它只是在介绍说明对象的过程中,借助某些形象化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对事物的特点作一些形象化描写,从而起到具体说明事物的作用。文艺性说明文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形象化描写手段,都要以准确性为前提,本文就是一篇说明的准确性与描写的形象性完美结合的范例。

松鼠脊椎动物,哺乳纲,啮齿类,松鼠科。小型兽类,体重约380克,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超过体长的一半以上,密生棕黑色长毛。体毛灰色,故又称“灰鼠”,也有暗褐色或赤褐色的。腹面白色。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2窝,每产4—6仔。经济价值很高,冬季的皮毛可制皮衣,尾巴可以制笔。教案《新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松鼠》教案八》,来自网!,新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松鼠》教案八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难点: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同学们,你们有过快乐的时候吗?在这些快乐的事情中,哪一次的快乐最与众不同呢?(学生自由交流)

2.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自己这与众不同的快乐,让大家一起分享吧!

二、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1.想一想,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你有过怎样的快乐?

2.选择自己认为最与众不同的一次,与小组同学交流。

3.当别人讲述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地听,看看她(他)有没有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

4.同桌之间互相评说,教师相机指导。

(1)要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自己这与众不同的`快乐。

(2)说的时候要有感情。

(3)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快乐,快乐不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5.推荐学生代表全班交流。

6.评一评:哪些同学说得好?哪些同学有进步?

三、教师

是啊,做个快乐的人吧!并学着把自己的快乐带给身边的人哦!

课件出示口语交际例文

让快乐与众不同

我的生日马上就快到了。老师常说,我们生日的那天,正是妈妈受苦的日子,我决定让自己的生曰过得有意义,让自己的快乐与众不同。

那天早晨,我特地起了个大早,煮了一碗鸡蛋面。当我端着热腾腾的面条来到妈妈床前时.妈妈那惊喜的神情让我感到快乐无比。我笑着对妈妈说"妈妈,女儿感谢您,让我来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妈妈把我紧紧的搂在怀里,激动地说"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祝你生日快乐!永远快乐!"

今天,我的生日,我真的很快乐。

标签: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