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留井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热门】语文教案范文集锦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一、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下列十五个词语:

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

归纳其中四个词语的义项:

若、夫、微、之。

2.弄清楚课文所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4.朗诵全文。

二、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培养阅读能力。

2.赏析作者刻画和表现烛之武思想性格的艺术手法。

三、背景分析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学法指津

学习这篇课文,可用五个字来概括,这就是:读、解、辨、理、诵。

读:朗读课文,这是最基本的一步。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可多读几遍,把文章读流畅,并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了解。

解:理解词语,可与读同步进行。要认真查看课文注释,必要时还应翻阅有关字(词)典,以准确把握有关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辨:分辨词义。要利用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具体语境,认真分析比较,对文中的一些多义词作义项归纳。

理:梳理课文。可根据本文主要人物和事件,依据文章顺序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课文题目即是。由此可加深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

2.主要人物(烛之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是在秦晋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小的郑国,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他去见秦伯,以退秦师。)

3.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一是烛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想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4.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退兵呢?(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5.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呢?(主要是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赏:欣赏特色。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处就是描写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师的那段话,为此,可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什么水平?

点拨: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这说明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诵:朗诵全文。朗诵既是学习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之一。通过背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包括字词句和内容特点等),同时也可增强文言文语感和积累文言文素材,为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础。要注意,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诵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五、课文研读

(一)第一段。

1、基础知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且贰于楚也。(èr)秦军汜(fàn)南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因为)(礼遇,以礼相待。)

②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③晋军函陵(军,名词做动词用,驻军。)

(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什么句式?答:介词结构后置句。

2、课文分析。

这一段写秦、晋围郑。共有五个分句,语言简练,从情节发展上看,从两个方面为下文作了铺垫。这两方面的情况是:

①这次围郑,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没有多大利害关系,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②两国军队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说服分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第二段。

1、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y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如,像)

②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如果)

③若毒之乎(人称代词“你”)

④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推辞)(尚且,还)(同“矣”)

(3)翻译下面句子。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赶不上别人。)

2、课文分析。

这段写烛之武同意“见秦君”。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请说明这一段如何写得波澜起伏,曲折生动的。(字数不超过150个字)

秦晋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说服秦军,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推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感动了烛之武,他终于以国家利益为重,答应“见秦军”。

(三)第三段。

1、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夜缒而出(zhu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夫晋,何厌之有(代词,那)

②遂子孙荷担者三夫(男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那)

④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啊)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句尾语助词)

⑥焉用亡郑以陪邻(何必)

⑦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

⑧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出使的人)(供,供给)

(3)说明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①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当作边邑。

远:形容词作名词,遥远的地方。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使动用法,使减少。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封:使动用法,使之为边界。

2、课文分析。

(1)烛之武为什么一见到秦伯就说“郑既知亡矣”?

烛之武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办法。一开始,烛之武使秦伯认为烛之武完全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这就引起秦伯对烛之武的好感,愿意听烛之武把话说完,这就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

(2)烛之武说服秦退兵最重要的理由是什么?请予以概括。(不超过20个字)

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3)除上述理由之外,烛之武说服秦退兵的`理由还有什么?请予以归纳。

①保全郑国有利于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晋国曾对秦国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四)第四段。

1、基础知识。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因为)

②以乱易整,不武。(用)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损害)

④失其所与,不知(结交)(智)

⑤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还是)

2、课文分析。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进攻秦军?

晋文公是一个讲恩情、讲仁义、讲智谋的人。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附译文:

九月十三日,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汜水之南。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托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了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要点

(一)、词类活用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3)臣之壮也

(4)今老矣

(5)越国以鄙远

(6)邻之厚,君之薄也

(7)共其乏困

(8)君亦无所害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0)既东封晋,又欲肆其西封,夜缒而出

(11)若不阙秦

(12)与郑人盟

(13)不仁,不知(智),不武

(14)唯君图之

1.名词的活用

A.名词活用为动词

(2)军——驻军,驻扎

(5)鄙——原为名词边邑,此为名词意动用法,以远方为边邑

(12)盟——订(建)立同盟

(13)仁——不符合仁道;智——不算明智;武——不是英武

(14)图——计划、考虑

B.名词作状语

(10)东、西——向东、向西

夜——在晚上

2.动词的活用

A.动词活用为名词

(8)害——害处

(9)赐——恩惠,好处

B.动词的使动用法

(11)阙秦——使秦阙(减少土地)

3.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3)(4)壮——壮年人,老——老年人

(5)远——远地

(6)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

(7)乏用——缺少的东西

(二)、特殊句式

1、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对)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2)且贰于楚[于(对)楚从属——同上]

(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对)郑伯言——同上]

2、省略句

(1)()辞曰:“臣之壮也……”(省主语”烛之武”)

(2)()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3)夜缒()而出(省宾语“烛之武”)

(4)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省略介词“于”)

作为一篇记叙文《烛之武退秦师》故事虽不长,然而记叙文的各个环节却大都具备,给人以美的享受。整个情节发展脉络是:

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故事的主角是烛之武,因而凡是涉及烛之武的情节都作了详写;其他情节均为略写,而且,用“略”,更凸现了“详”。

六、课外阅读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下面一段宋襄公的故事,则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阅读后,回答问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已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解释下列句中斜字在文中的意思:

(1)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及——于——

(2)楚人未既济

既——济——

(3)及其未既济也,请击

及——请——

(4)又以告

以——告——

(5)既陈而后击之

既——陈——

【答案】

(1)及——与;于——在

(2)既——完全;济——渡河

(3)及——趁,乘着;请——请您允许

(4)以——把(这种意见);告——告诉,报告

(5)既——已经;陈——通“阵”,此处为动词摆好阵势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准确认读“评、性、哩”等5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题、性、弱”等10个生字,会区分使用多音字“哦”的两种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以人物对话贯穿全文的这种文体,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从阅读角度来说,应该以学生自主读文为主;

2、从识字角度来讲,将识字有机地融入阅读的过程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对周围的`事物的评价要出于爱心和公心。

课前准备:

课前搜集牵牛花生长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评论”

1、提出“对孩子打还是不打”的话题,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理解重点词“评论”并板书。

2、从“评论”一词导入本课,将课题板书完整。“看到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读文情况。

3、全班交流自己初读课文寻求到的答案。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你同意谁的意见或自己有什么见解?”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感悟,重点体会语句:“牵牛花生性软弱,不依附别人是不敢站起来的。”“我看牵牛花是从小生了病,不能站立。小树们都很同情它,都乐意帮它站起来,让它也能看到远处的世界。牵牛花也有美丽的向往呢!”和“其实,牵牛花一点也不软弱。你看它攀着小树的肩膀站起来,多高兴啊!”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语文教案 篇3

一、周教学内容:

本单元围绕“手和脑”这一主题展开,编排了《手和脑》、《乌鸦喝水》两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二、周教学重难点:

生字:认识12个生字,正确书写14个生字,学习新笔画“竖提”“弯钩”与“斜钩”。

积累: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两件宝》。

2、认识自然段,学习给段标序号。

3、区分“怎么”和“什么”,练习在句子中使用。

三、周学科融合: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初步体会动脑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具有勤于思考和勇于实践的探究意识和积极创造性。

四 周学情分析:

本单元围绕“手和脑”这一主题展开,是学生认识自我的第一个单元,<手和脑>告诉学生:人类一切劳动都靠手和脑.<乌鸦喝水>进一步说明手脑并用,才能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勤动脑动手才能创造幸福生活。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会读绿色通道里的5个字,认识1个多音字“着”,重点指导“种”、“浇”、“拔”三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思考,了解文章脉络,初步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文章的节奏美、韵律美和儿童作品的特点——反复,培养良好的语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个小伙伴,你们看它们是谁?(出示猴子、乌鸦、喜鹊、杜鹃图)。它们几个之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大家想知道吗?就随老师一起走进22课《猴子种果树》。(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过渡:让我们走进这个有趣的故事。

(一)出示自渎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地读读课文,把词语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标出自然段序号,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猴子种了哪些果树呢?结果怎样?。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词语。

zhòng jiāo shī féi

种 浇 施 肥

nài xiǎng bá gǎi xǐ

耐 想 拔 改 喜

3、去掉拼音读词语

浇水 施肥 将来 成活

农谚 耐心 结果 拔掉

改种 喜鹊 杜鹃 着急

樱桃树 等不及

4、出示词串:

猴子 乌鸦 喜鹊 杜鹃(关注鸟的叫声)

梨树 杏树 桃树 樱桃(关注说具体的话)

浇水 施肥 拔掉 改种(“浇”、“拔”的书写)

梨五杏四 杏四桃三 桃三樱二(“农谚”的理解)

多种方式读词串。

5、检查读课文。

(1)猴子种了几次树?种了哪些数?结果怎样?(指名回答)

板书:梨树 杏树 桃树 樱桃树

什么树也没种成

三、默读第二—七自然段。

1、用“—”划出乌鸦、喜鹊、杜鹃说的话。

2、用“~~”划出猴子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学生动笔画,多种方式反复朗读感悟。

3、我会填:

(1)猴子种果树时,先种( ),听了( )的话,改种( ),接着听了( )的话,改种( ),又听了( )的话,改种( ),最后( )。

(2)这是一只___的猴子。

四、设疑结束第一课时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什么树也没种成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22、猴子种果树

梨树 杏树 桃树 樱桃树

什么树也没种成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反问的作用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

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一、自主学习

二、合作探究

1、请你认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圈画每段关键语句,理清论述思路。请各小组同学通过讨论、交流并口头展示) ⑴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⑵你认为“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

⑶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合作使人快乐,探究使人聪明:(讨论、交流,小组自由展示)

⑴作者为什么提出“敬畏自然”?

⑵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3、挑战自己(质疑思辨):

教师引导: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本文就处处洋溢着智慧的火花,那么你对本文的观点有质疑吗?(学生质疑,畅所欲言)

如:⑴畏惧自然是否意味着不求进步、无所作为?

⑵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列举你提出的问题:

三、拓展提升

根据本文精辟的论述和理性的分析,你将如何把“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最实际的行动?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条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四、我的收获与疑问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反问的作用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

一、自主学习

1、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很讲义气,很有良心,每次帮助他人后都沾沾自喜。

B.高深莫测的星空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相形见绌。

D.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

2、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说明有误的是( )

A.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拟人)

B.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比喻)

C.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拟人)

D.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反问)

语文教案 篇6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葬身异国、白杭稠、甚至、无所谓、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让自己感动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二)能力与方法目标:

1、进行默读训练,并从中找到疑难问题,尝试自行解决或者合作解决。

2、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几件事情来表明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感受情感的熏陶。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说起梅花,大家一定非常熟悉。那么,以前的学习中,梅花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呢?(引导学生交流咏梅的古诗,名句,歌曲等。)是啊,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歌颂梅花。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

读了课题以后,你有没有产生疑问呢?(学生紧扣"魂"自由质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弄明白梅花魂指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引入课题,在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的桥梁。激发了他们进一步阅读的兴趣。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自由舒展的平台。

二、初读,了解“魂”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

(“魂”的发音与笔画、“缕缕幽香”、中“幽”,“衰老”中“衰”的笔画,“缕”的是边音,“葬”是平舌,注意发音规范。)

3.默读课文,不好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在受感动的部分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4、思考:读完课文,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谁能概括地谈一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读书、感悟、小组交流、研讨,实践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自主的基础上寻求合作伙伴的帮助,较好地照顾了个体间的差异。

三、反馈,交流“魂”

1.针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进行解答。

2.思考:课文在给我们讲梅花的故事,讲了哪几个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为深入体会梅花“魂”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回顾,总结全文

再次总结课文大意(师生合作完成。)师:我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意思,也对部分字词进行了疏通和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播放歌曲

《故乡的云》师:当你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与本可课有什么联系呢?

设计思路:歌曲声中营造思乡氛围,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感情基调,为学习课文奠定情感的基础。

二、品味,多角度体会“魂”

1.默读,寻找”梅花魂”。

找找哪些句子段落写了“魂”,哪些“魂”感动了你?把有关语句划出来,多读几遍。(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学生自由作答,教师相机出示有关句段,在尊重每个学生阅读感受的同时将情感体验,朗读指导,言语表达结合起来。)

A出示:“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a)外公为什么会黯然泪下呢?

(b)指名读,评议(缓慢,低沉),齐读。

(d)而此时的我,能理解外祖父吗?男女生对比朗读下文两句人物对话。

B出示:“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有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a)出示“墨梅图”,学生自由轻读,想一想,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b)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外祖父很珍惜这幅墨梅图。(“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用红色显示)

(c)指导朗读:读出“训斥”的语气及强烈的反诘语气。

C出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a)自由轻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b)我们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呢?举例说说。

(c)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又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梅花魂"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板书:民族魂) 《梅花魂》精品教案设计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品读的基础上畅谈读后的感受,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也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给了学生一个自由展示的空间,同时学生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情感、思想得到升华。

3、思考,书写“梅花魂”

同学们,当莺儿,女儿回国后,孤独的老人会做些什么来寄托思乡之情呢?请展开想象,以“我仿佛看到外祖父……”为开头写一段话。在写的过程中再次轻声播放《故乡的云》

设计思路:以笔传情,既让学生的文笔得到了锻炼,又让学生的.感情再次得到升华,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充分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三、总结,升华“梅花魂”

1.再读课文,回味“梅花魂”

2.出谋划策,设计“梅花魂”

用影像镜头怎样来表现“魂”?你会选择哪些事物来进入你的镜头?出现最多的是什么?

设计思路:这个环节既是文本学习的总结,也是文本的升华。

四、作业超市

1、朗诵描写思乡的诗歌:

故乡

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

我在画中走来走去,

只看到天边遥远的云霞。

远远的离开了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挂起来的画。

一抬头,便能看见,

每当月下,透过一层薄薄的纱。

2、抄写本课让你感动的词句。

3、搜集具有“梅花魂”精神的现代人物的故事读一读,开展一次小故事会。

设计意图:由学生任选一道练习,尊重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题型的设计,体现了语文与美术学科之间的整合,以及语文课内学习向课外的拓展。

附:

板书设计:

读诗落泪

珍爱梅图

梅花魂不能回国  中国心

赠送梅图

递梅花巾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标:

1.初步了解诗歌的常识,反复朗读,理解蕴涵哲理。

2.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3.体会本诗中“山”和“海”的艺术形象及蕴涵意味。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和感情。

2.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

1. 鉴赏诗歌寄寓哲理的形象美。

2. 体会诗歌语言凝练、意味隽永的特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先请大家欣赏几幅山的画面

一、导语设计(1)

山对于我们大家并不陌生,当我们登高眺望,看到一眼望不到边的层峦叠嶂的崇山峻岭时,我们心中一定会有感慨万千。

而恰恰就是在这大山之中,有那么一群勤劳善良的人们,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无言的大山中,从孩提时他们就怀有最美丽的梦,便是对山那边世界的憧憬,让大海秀美的面容和自由奔放的豪情照亮眼睛和生命,便成为他们生活中不断的追求。

现在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去倾听有关“山”和“海”的诉说。

导语设计(2)

同学们,你们已经从小学进入了中学,这个时候就是你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个起点上,相信你们都有着新的憧憬和希望。作为现代化都市中的孩子,你们追求的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二、资料助读

1、诗歌文体常识简介:

诗歌:文学的一种,“五四”以来产生的一 种新的诗体。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

特点:高度集中的反映社会生活;包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

诗歌一般用于歌咏、朗诵。

2、作者简介:

作者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等。本文是作者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那时候他刚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于是写下了自己当时对人生的感叹。

三、诵读感知:

1、生字词(注音并解释词语)

痴( )想 隐( )秘( )

凝( )成 诱( )惑

喧( )腾 瞬( )间

几( )乎

痴想: 入迷的想。

隐秘: 隐藏,不外露。

凝成: 凝结而成。

诱惑: 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吸引,招引。

喧腾: 喧闹,沸腾。

瞬间:一眨眼之间,形容时间很短。

几乎:将近于,接近于;差点。

2、听朗读,认真地想一想,在这首诗中,有哪些句子、词语是值得我们三思的,把它们找出来。

朗读要求:

1、读出感情。

2、注意语气、语调。

3、读准字音、不读错别字。

4、要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5、语音适中、能让人听清楚。

播放完后,说明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字音,词意和句子停顿。然后由学生自己朗读一遍。

1、诗分两节,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时间不同了,长大前与长大后

——没找到海/找到了海

2、请你概括第一节、第二节的内容。

第一节写了——小时候的理想、憧憬、追求。

第二节写了——长大后对人生的感悟。

3、请从不同角度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

(1)从事情看:第一节写“我”渴望海 第二节写“我”追寻海

(2)从时间看:第一节写我童年时期 第二节写 我长大以后

(3)从心理看:第一节写我的向往和困惑 第二节写我的感悟与信念

(4)从方式看:第一节写我与妈妈的对话 第二节写我与读者的对话

(5)从写作角度上看:第一节诗写的“山”和“海”就是现实中“山”和“海”,是实写;第二节诗中的“山”象征了困难,“海”象征了信念,是虚写。

4、作者小时候有一个愿望:看到山那边的海,在当时,他的愿望实现了吗?

——没有,哭着回来了/依然是山

5、你心目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请描述出来。

惊涛骇浪、风平浪静、碧水红花、水天一色

6、作者说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呢?

信念凝成的海。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四、合作探究

1、课题

(1)、这首诗歌的题目是《在山的那一边》,那么看到这个题目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在山的那边是什么?

(2)、为什么作者会这样想?(也就是是什么原因使作者去想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因为大大山挡住了作者的视线。这里就涉及到了这首诗的作者王家新,他在童年的经历。

(3)、作者:王家新,出生在湖北省的武当山下,在他童年的五六年里,一直没有走出那山的世界。一片寂静的校园,一条清澈的小溪以及无数座环抱着的群山,便构成了他幼小的心灵世界。而作为一个充满着强烈好奇心的少年,决不会满足于这片小小的天地。于是他产生了一种想法,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并为着这一个理想进行艰苦地探寻,甚至影响了作者的一生。后来,他把在探寻和奋斗过程中的所有感受和体验写成了一首诗,于是就有了这篇课文《在山的那边》。

因此我认为这篇课文对于你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并培养自己为理想不懈努力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就请大家把刚才找到的,你认为最有价值的句子找出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其中蕴涵着什么样的含义。

2、 诗中“山”、“海”的 象征(蕴含)意义。

山—重重艰难险阻 海—理想世界

3、你知道“海”和 “山”还有其他的象征意义吗?

山:

巍峨、高大、雄伟、沉稳――成熟、稳健

曲折陡峭、封闭堵塞――愚昧狭隘、贫穷落后

海:

海纳百川而不言――大度、宽容、谦虚、渊博

动荡莫测、狂暴不驯――残暴、凶恶

4、本文的“文眼”是什么?请尝试找出来。

(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儿.---即能体现出文章中心的词或句子. 读出了文眼,就读出了中心)

答:本文的文眼:“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5、你认为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要达到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五、研读赏析

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内涵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划下来一起讨论。

范例1: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这是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 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象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表面写山的颜色,实际写自己心情难过,形象生动。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幻想破灭

范例2: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飘来”是说童年的认识毕竟肤浅,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也并非确指理想;“种子”比喻信念。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说后来“我”不懈努力:理想的树立也需要日积月累。

范例3: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强调失望次数多。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一座座”说明遇到的困难非常多;“诱惑”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强调 “我”的努力,不灰心。

范例4:

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指总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

一次次漫了我枯干的心灵 形容对理想的渴望

六、体验与反思

诗人成长的探 索一定早己打打动了成长的你,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把我们的人生经历与个人体验与同学们分享。

七、课堂小结

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要告诉人们的是自己的人生感悟与坚定信念,即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我们知道,要翻过山,见到大海,就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永远牢记,心中要有个“海”,为了这个“海”,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翻过一座座山。

八、拓展延伸

1、如何划分诗的节奏:

所谓诗,是指借助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文学样式,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1)古代诗歌的节奏划分可以从音节和意义的角度来划分如:“不尽/长江/滚滚/来”、“两个/黄鹂/鸣/翠柳”。

(2)自由诗的节奏,由句意和语法规律来确定,或停于主谓之间,或停于谓宾之间,或停在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灵活性较大。

如:父亲的/身影,像个/问号,多少年/一直把什么/寻找;紧弯的/腰身,弓成了/小桥,

驮着儿女/走向 明朝……

2、比较两首诗在写法与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相似处:都表达了对理想的执著追求,表现了追求过程中的艰难与曲折,抒发了理想实现时的喜悦心情,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

预感 王家新

此诗以第二人称的口吻,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显示了诗人与时间与生命抗争的冷静和沉着,同时包含了作者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一夜风吹 风哐哐地扑打门窗

风从远方而来,

转瞬把一座座城市裹进宇宙的大气流里

这时房子在漂流,你的灵魂开始漂流

你干脆熄了灯,

不再写诗 回到黑暗中 让诗来写你

让风把你随便带到一个什么地方

你听到无数声音,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世纪最后在一个看不见的地方

在自己的肋骨深处,

听到风在拔着树木的根 一下,又一下

你躲不开了

秋天终于找到了你

第二天,醒来

推门见满地簌簌的落叶

你已形同老人。

(1)风 象征了时间飞逝。

落叶随风凋零 喻示了青春衰老,生命流逝。“风”象征了什么?“落叶”喻示了什么?

(2)诗人用“夜晚”、“早晨”在全诗中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诗人用一个“夜晚”和一个“早晨”,预演了整个生命的历程。

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0~12题。

山 民

韩 东

小时候,他问父亲

“山那边是什么”

父亲说“是山”

“那边的那边呢”

“山,还是山”

他不作声了,看着远处

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

他想,这辈子是走不出这里的群山了

海是有的,但十分遥远

他只能活几十年

所以没有等他走到那里

就已死在半路上了

死在山中

他觉得应该带着老婆一起上路

老婆会给他生个儿子

到他死的时候

儿子就长大了

儿子也会有老婆

儿子也会有儿子

儿子的儿子也还会有儿子

他不再想了

儿子也使他很疲倦

他只是遗憾

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

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1)为加点字注音。

疲倦: 遥远: 遗憾:

(2)对本诗主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山民”是闭塞、保守、愚昧的象征。

B.“山民”有渴望冲破封闭、保守的强烈愿望。

C.“山民”的遗憾是见到大海的理想在他儿子、儿子的儿子身上也不会实现。

D.“山民”对自己理想的实验只是进行了想像,却没有付诸行动。

(3)对本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民》属于寓言诗,它假借一个山民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人,不安于“山”,总向往着“海”,见异思迁,总不会成功。

B.“他问”“他想”“他觉得”“他只是遗憾”——诗人选择这样的词语,旨在刻画一个有思想,有活力,却战胜不了命运的“山民”形象。

C.“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山民”对山的疲倦,意味着对现状的不满足,因而激发了新的思维,激起了对新生活的追求。

D.诗篇重在记叙,语言平实流畅,朴素无华;塑造人物,采用了多种方法,如: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

答案:(1)pí juàn yáo yuǎn yí hàn?(2)C (3)A

4、仿照例句扩写句子

例: 海在喧腾→海在远方为我喧腾→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树在点头→_树在风中向我点头→ 我看到树挺立在风中向我点头.

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山 (困难)

海 (理想)

取群山和大海寄寓哲理

标签: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