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浅殇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小学语文教案【实用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读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万、丁、齐、冬、百。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小朋友,春天马上就要到了,大家喜欢春天吗?(喜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走入春天,一起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好吗?

昨天咱们留了一个作业,请把你画眼睛里的春天画下来,并写上你喜欢的描写春天的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首儿歌,都带来了吗?(抽几份学生的作业在大背头上展示)

二、欣赏学生作品,引导进入情境

昨天咱们留了一个预习作业,请你画一幅有关春天的图画,并写上你喜欢的描写春天的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首儿歌,或是搜集一些春天的图片或照片等。这是咱们班一部分同学完成的,咱们来欣赏一下。

他喜欢的一句话是:

他喜欢的词语是:

下面的小朋友把你的画介绍给同位,把你喜欢的词语、句子、儿歌读给其他小朋友听好吗?

三、学习新课:

(一)引入字词:老师把小朋友喜欢的词语呀都搜集在一起了,想认识一下吗?请看大屏幕。

wàn wù fù sū liǔ shù bǎi huā zhēng míng

万 物 复 苏 柳 树 百 花 争 鸣

bīng xuě róng huà quán shui dīng dōng yīng gē yàn wuē

冰 雪 融 化 泉 水 丁 冬 莺 歌 燕 舞

小朋友们,其中哪些词语你会读了?先小声读一读。再把你认识的读给大家听?

(二)学生自读:你会读哪些词语就读出来好吗?

(三)探究认字方法:真了不起,还没学呢,这些词都会读了。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呢?

家庭中:从书上、电视上等生活中学习生字,处处留心。

课堂上:看拼音、问同学、请教老师。

(四)合作学习,自学生字:请小朋友互相帮助,先向你同组的同学汇报你认识了哪些字,不认识的,请别的小朋友来帮忙。

(反馈自学情况L下面我请3个小朋友合作来读一读。

1.一个小朋友读一排(找两组小朋友读)。

2.把书合上,老师这里的字没标拼音,你会读吗?自己小声音读一读、开火车读。

3.这些字变成了红色是我们要认读的,谁能读?(去掉个别字)

万 复 苏 柳 歌 舞 冰 泉 丁 百 争 鸣

4.出示儿歌:(看来难不倒大家,现在变变位置,看你会读吗?)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 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五)简单释词:小朋友,有哪些词不懂吗?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百鸟争鸣:(全班每人模仿一种小鸟的叫声。)

万物复苏:

1.冬天过去了,又一年春天来到了,请小朋友注意看:

2.课件或挂图画面:柳树发芽了、小花开放了、黄莺在枝头唱歌、燕子在空中跳舞,冰雪融化了,泉水丁冬丁冬的,所有的.花都开了,许多鸟儿在枝头鸣叫。

3.小朋友们刚才所看到的这就叫复苏。你能用自己的话或书上的词来说什么叫复苏吗?

(所有的动物、植物都苏醒了。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就叫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六)朗读课文:春天这么美,让我们走进春天,美美地读一读吧!

四、巩固练习

(一)看图读生字

(二)下面的词语中哪些是描写春天的词语呢?对点头,错摇头

出示大屏幕:春暖花开、瓜果遍地、百花盛开、春光明媚、秋高气爽

春风拂面、烈日炎炎、天寒地冻

(三)出示挂图,让学生把与画面相配的词语贴上。

五、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万、丁、百

1.这三个字都有一个长横,长横要稍微鼓一些,第二笔都是从竖中线起笔。

2.齐字的撇捺要伸展开,撇有锋,捺有脚、

3.学生在本子上开始练习。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

3、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像,训练学生说写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这风一样的日子”的含义

2、发挥想像,模仿文中相关内容进行练说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夏天最喜欢玩什么?(雨天玩水、滑旱冰、骑车、放风筝....)而在乡村孩子 的童年记忆里,泥巴是他们的珍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的课文。板书课题,师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

2、检查识字

3、找学生“开火车”读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加以指导,帮助其纠正。

4、再读课文,理清条理,弄清: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讨论交流后,板书: 涅泥人,泥物 孩子们 备下野餐 课文主要讲了孩子们捏泥人,泥物活灵活现,饿了累了备下野餐,快乐无比。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文中的哪些段落语句让你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呢?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默读课文,找到并画出你喜欢的段落句子。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

★班上交流。先把自己喜欢的句段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然后再说明喜欢的理由。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加以指导:要读出开心、快乐的情感。

A、第3自然段

(1)“撒欢”是什么意思?你有没有撒欢的时候?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撒欢的?

(2)一个“撒欢”,多么形象,多么传神,孩子们玩泥巴的急切心情跃然纸上。

(3)再读这部分,看你能不能读到那些玩泥巴孩子的心里去!

B、读捏泥人泥物一段(第4自然段)

(修饰词用的比较准确,使孩子们捏出的泥人泥物活灵活现)

(1)想想看,孩子们除了涅书中提到的人、物外,还可能捏些什么?它们又各有什么特 点?请依照书中的.格式试着说一说。

(2)读这一部分时,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表现出一种活泼、快乐的感情。

(3)这部分写出孩子们捏得尽兴,还写出了唱得尽兴。谁来读一读?

(4)这段话还写出了“三美”白牙、黑泥鳅、红泥哨写出色彩之美。 清亮亮。脆生生用ABB式写出声音之美。

为秋日沉寂的田野平添了无限生机写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C、饿了累了准备野餐这一段(第5自然段)

用了“不是…就是”说明孩子们是不愁吃的,在寻找吃的过程中体会到孩子们的天真快乐。用这个关联词语说话。

2、引导学生讨论

(1)文中有两句几乎一样的话,把他们找出来画出来,然后观察它们在文中所处的位置,读一读,再动脑想一想:这两句话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2)在开篇部分写“这风一样的日子哟”结尾部分写“啊,童年的泥巴,那风一样的日子哟”是比喻句,开篇说明童年时光虽然美好,但更为短暂,感叹时光流逝之快。结尾与开头相呼应,说明作者对童年十分眷恋。

四、总结

童年是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欢快的歌,玩泥巴师童年生活中一段最快乐的时光,那活灵活现的泥人,泥物是多么让人难以忘怀呀!

板书设计:

童 年 的 泥 巴

捏泥人、泥物——捏得尽兴

孩子们 唱得尽兴 快乐无比

备 下 野 餐——吃得尽兴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25个字,会写27个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词语。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字词的能力

重难点

1.理解词语,识写汉字。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字词的能力。

乐学善思办法

1.通过竞赛解词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pk的形式,让学生汇报识记字形的方法。

3.争当“识字小明星”,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同时,掌握识字方法。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这节课是字词课,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本单元内容,相信大家对字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节课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对这两课文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读文识字培养能力

1.快速朗读课文,读准预习时所画的字词。想:两课文各写了一件什么事?

2.组内交流预习字词情况,互帮互学。

(1)学生交流词语,理解词义。(理解词义时,可以结合课文的语句来理解,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还可以通过字典查找词语的意思。)

(2)组长带领组员互认生字,轮流组词。

3.全班展示,多元交流

(1)学生汇报字词掌握情况

出示词语:郊游巷口绷带委屈牢骚其实刹那瞬间

彼得账单瞧瞧受遣似乎索取餐盘芬尼

如愿以偿羞愧万分怦怦直跳蹑手蹑脚小心翼翼

出示认的字:郊破巷绷委屈骚其罢刹

消瞬帐彼瞧款遣索餐欠

尼偿羞怦翼

出示写的字:拐弯郊划扎附碰委屈疑

久寻父终彼店瞧邮忽然

欠项助晚偿怦围

(2)认读字词(指名读、轮流读字词)

(3)开火车给生字组词。

(4)组内赛讲词语的意思(小组成员赛讲词语的意思,选出优秀者准备参加全班赛)

(5)以抢答的形式来理解词语。

第一种形式:师出示词语,各组选手抢答意思。

第二种形式:师出示词语的意思,生来抢答词语。(获胜者发智慧星)

4.教师检测学生组内学习情况。

(1)学生到黑板前给认字注音。(师生共同)

(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易读错和易注错的字音。

5.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1)师生共同找出易写错的'生字。

(2)以各组pk的形式来识记字形。

(3)教师奖励最棒的小组“学习星”

三、重点指导关注书写

(1)师生共同确定每个生字主笔的定位。

(2)教师提醒学生易错的字书写时要注意。

(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

四、师生共同本节课内容

五、布置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4、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二、教学重点。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三、教学难点。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四、课前准备。

1、寻找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的文字片段,有条件地可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第一课时: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师巡视,了解学情)

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复杂到简单一步一步的归纳,切忌敷衍。)

(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勾下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a、我们精心的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b、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教法: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

(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

a、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b、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四)小组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注:“拼”“村”“丧”的读音需特别注意,磨的读音:二声(摩擦)、四声(磨面);坊的读音:一声(牌坊)、二声(作坊)。

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注:“村”可与“材”进行比较记忆,“丧”的下面部分没有一撇。

3、练习书写生字。

(五)课堂练习。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一)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读出感情。

2、作者在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用一个词概括。

(二)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

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学习5、6、7、8自然段

(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四)课堂练习。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