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傲骨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通用)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十三个生字,认识五个生字。

2、能够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弱小,做个有爱心的孩子。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要做一个关爱弱小者、有同情心的孩子。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出现的生字及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弱小、做个有爱心的孩子。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懂得关心弱小、做个有爱心的孩子。、

教具准备: 小黑板、生词卡片、五星[奖品]

教学方法: 赏识、谈话、质疑

学习方法: 以读为主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

1、范读。生标出自然段。

2、生自由读课文,将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3、小组内互相检查,订正错音。

4、小组中选出读的好的同学读给全班听。

5、再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三、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同学读并联想课文中的句子(以五星为鼓励)。

2、出示小黑板,指名读生字。(注:其中用红色笔标出的笔顺让生说明。)

四、读悟结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家里养过小鸡吗?你亲手喂过它吗?

2、出示小黄鸡图。

课文中的小朋友也养了一只小鸡,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鸡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3、齐读课题:8小黄鸡的'故事(板书)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读课文,生标出自然段。(同学们都认真听着,看老师有没有错)

2、自由读课文,将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3、小组内互相检查,订正错字音。后选出读的好的同学读给全班听(以小五星为奖励)。

4、刚才,同学们读得都不错!(读的最好的同学奖励两颗小五星,其余同学奖一颗)现在,咱们不大声读了——默读。(一边读一边画生字)

三、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并说明与课文相关的那一部分内容。

2、咱们看小黑板上的生字:为什么有红色的笔顺呢?

3、指名读生字(中等生、后进生。读不好的请同学帮助)

四、读悟结合。

1、指导朗读,认真体会人物心情,并说出不同的语气。

2、谁能回答老师的问题: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鸡呢?(这是一只瞎了眼的小鸡,妈妈说它长不大)

那它死了吗?(没有)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黄鸡不仅没有死,还长成了大母鸡,这是怎么回事?谁能告诉老师?”……“所以说这是谁的功劳?”(梅梅)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读第八段(分角色读、男女生互相读)。

4、梅梅细心地照顾了小黄鸡,小黄鸡喜欢梅梅吗?(喜欢。小黄鸡还高兴地向梅梅报喜呢!)那你呢?

喜欢她什么?……

5、用自己的话夸夸梅梅。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课堂小结:

学了这一课,我们是不是

得向梅梅学习呀?那学习她什么呢?…………

板书设计:

8 小黄鸡的故事

故事 伤心 下班 举着 做梦 怀里

鸡蛋 心疼 吃饭 多亏 香甜 抢着吃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委、补”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委、补”等8个生字,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初读课文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新课,这篇课文写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板书课题:我选我。

2、齐读课题。提问: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板书:1、“我”是谁?

2、他选自己做什么?

3、他为什么要选自己?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前面两个问题谁能解决,愿意来告诉大家?

用──选──当──的句式回答。

2、让我们带着第三个问题再仔细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齐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2、自读2、3自然段,找出课文中关于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的句子,多读几遍。

3、指名回答,师出示重点句子:

⑴ 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

理解“静悄悄”。这句话说明了同学们对这件事很认真,我们试着自己读一读。

⑵ 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自信、勇敢)

想想王宁会用怎样的语气说,读出相应的语气。生评价那种语气最好,为什么?

⑶ 大家都愣住了。

为什么大家都愣住了?大家想到选自己

⑷ 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爱劳动,爱集体。我要像他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自读这一句话,讨论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想法。师生交流明确要懂得为别人服务。

4、读第四自然段:

为什么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指导学生用“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大家说──。”的'句式表达各自的理解。我选我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5、你喜欢王宁吗?为什么?(自信、勇敢、为别人服务)

四、分角色读课文

五、拓展延伸

如果班里改选干部,你会不会选自己?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同学讨论讨论。

【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读读背背、阅读

一、完成“读读背背”。

1.出示词《长相思人学生认读。不认识的宇查字典。

聒,guō,声音嘈杂。

2.介绍作者。

纳兰性德,原名成稳,清代著名词人,康熙年间进士,曾任侍卫,随康熙皇帝到过许多地方,江南塞北都有他的足迹。他主张作诗须有才学,填词须有比兴。反对模仿。此词作子康熙二十年(l6xx年),是作者随康熙皇帝东巡到山海关的途中所作。

作者用质朴无华的语言,精练的手笔,描绘钱北方塞外的雪夜风光,抒发了思乡的离情别绪。

(以下解释,供参考。)

走过了千山万水的路程,~直向山海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东巡的队伍歇息下来,一片灯火。(写出了皇家巡行的气魄和阵势,展示出空间的辽阔。)

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嘈杂的风雪声扰得人不能成眠,家乡可不是这样。

3.练习背诵。

二、阅读短文《贝壳》。

1.指名读短文,纠正读音,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一丝不苟:苟,马虎。形容办事认真,丝毫不马虎。

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卑微:地位低下,没有权势。

脆弱:不坚强,经受不了挫折。

2.默读短文,思考第2题。

3.讨论交流。

(1)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了什么?

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一个人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做自己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要认认真真,坚持不懈地去做,并能为后人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

(2)你对短文最后一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地去做,让后人从中体会出“我”的坚韧不拔,执着的追求,体会出“我”的一颗纯朴、真诚的心。

4.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读4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在评画讨论的过程中,感受画中的丰富想像力,体会孩子们的善良、正直,受到关爱别人、关心环境的美好心灵感染。

4、参与绘画比赛,在说“画”中,练习想像,渗透人文关怀。

教学重点:

在朗读、评画中感受画中的丰富想像力,体会孩子们的善良、正直,受到关爱别人、关心环境的美好心灵感染。

教学难点:

想象画的内容,感受孩子们的善良、正直,对“参赛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评价观。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板书设计:

谁该得第一

(评价标准):

(作品名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参加过绘画比赛吗?今天我们以评委的身份去参加一场比赛。

(学生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正确。

(一)小组内朗读,互相检查读音。

(二)出示词语,指名带读。

绘画金灿灿宫殿清澈强盗金箍棒打滚儿

(三)把这些词语和句子带到课文中去读,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默读课文

1、思考课文写了几个小朋友画画,他们分别画的是什么?他们为什么画这些?并画出有关的句子

2、把画出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你怎样与大家交流。

3、读完后分配好角色后练习朗读。教师参与朗读,进行个别指导。

请一组同学到前面来,让我们听听参赛的小选手是怎么介绍自己的作品的?

(二)展开评价,形成科学的评价观

1、听了他们的介绍,你认为谁的画该得第一名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全班展开讨论)

2、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建议有些为难,到底采用谁的意见可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咱们来制定一个方案吧!

(或以不同标准评出单方面最优,或评出并列第一)

全班根据方案进行评选

3、为你最喜欢的一幅画起个名字吧!(板书作品名称,依评选结果对号入座)

三、拓展:

你想画什么?

像参赛的选手一样讲一讲你这幅画的内容。

四、作业:画一幅画,把它介绍给自己的家长。听听他们的评价。

教学反思:到底誰该得第一,孩子们在讨论中有自己的想法,同时学生也能够因此受到启发,从而自己画一画,写一写。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于宇宙生命的一些知识。

3、培养学生收集、、运用信息的能力,练习运用资料阐述自己观点表达方法。

4、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以及珍惜爱护地球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掌握关于宇宙生命的知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宇宙生命之谜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件展示:星空。)仰望这美丽的星空,闪烁的群星,深邃的`天空,多么让人神往。地球之外的广袤空间又是如此的神秘,吸引人们去探索、去发现。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宇宙生命这个谜。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汇报预习收获,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1、课前预习书读熟了吧?多响亮的回答,充满信心。好,老师把检查预习的权利给你们。同桌两个伙伴对读一人读一段,互相检查,有错要及时纠正。

2、读的时候伙伴没给你提意见的有哪些请举手?书读得不错。

3、书读熟了,接下来你们想干什么?

4、既然大多数同学觉得应该了解课文内容,就请你们谈谈自己通过读课文发现了什么

5、我发现大家的发现局限于宇宙生命的知识,科普文章除了传授知识还会我们科学的思维方式。你可以把3、4段比较读读,也可以读6、7、8、9段看看科学家怎样研究行星的?

a)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点拨。

b)交流、汇报。

c)结合课文的学习,谈谈自己对“谜”的理解。

6、展开关于除地球以外的宇宙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小辩论会。

a)提出要求:

(1)像科学家一样收集书和课外书中的资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2)辩论中,语言要简洁明白,因此不能照着收集到的资料念,要选择重内容。

(3)辩论时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分析比较别人的话,找漏洞给予反驳,才有说服力。

(4)推选代表,推出来的选手选择助手组成自己的智囊团,共同参与活动。

b)准备。

你们是听众,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是评委掌声代表你们的态度,是候补选手可以站起来对代表的发言做补充。辩论中选手可以叫暂停,与自己的助手商量,还可以找我商量,找在座的听课老师商量。

c)辩论。

7、:亲爱的同学们,老师真佩服你们丰富的知识、独特的见解、能言善辩,今天的辩论不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是赢家,因为通过大家的参与,我们学到书本上的还有课外书上的不少关于宇宙生命的知识。参加了这么精彩的一场辩论会,你一定有很多感受吧!让我们拿起笔,写下你最想说的一两句话,来记录这一刻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初步激发学生爱学校、爱同学的感情。

2、认读“里、同、多”3个生字,并学习运用好办法记住字形。

3、指导朗读“学校里同学多。”并初步学习拓展表达。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复习感悟。

1、“找朋友”集体舞。

(1)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2)师生一起跳“找朋友”。

(3)师:你们觉得开心吗?为什么?

2、生字找朋友。

(1)生字“学”也要找朋友

出示:学1、天2、生3、小4、校5、我

(2)生交流“小学、学生、学校”并领读。

二、学生字,读句子。

1、老师又给“学”找到了一个朋友,出示“同学”。

(1)师带读。

(2)生开火车读。出示“同”,讲述“同”的书写规则。

(3)说话练习:……是我的同学。

2、在生说话的基础上,师:学校里同学真多啊!

(1)出示句子:学校里同学多。

(2)这句话中还有2个生字呢。出示:里多

a、“里”:教师领读,请学生给“里”找朋友。

b、“多”:小老师带读,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多”?

c、找找,今天黑板上还有哪个字由相同的字组成?(朋)

(3)指导朗读句子。

(4)师:学校里同学多,所以我们不会孤单寂寞,我们可以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一同做游戏,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三、游戏复习生字。

1、做邮递员送信游戏:

送信儿歌:

丁零零,丁零零,

邮递员,来送信。

小小信封送给你,

请你念听。

收信儿歌:

对对对,就是“*”,

快收信。

错错错,不是“*”,

谁收信。

2、师:有一个小朋友把这几天上学的感受写下来了,可惜有一些词语空着没写,我们来帮帮他吧!

(1)出示:我是(),天天上()。学校里()多,我真快乐!

a、同学b、小学生c、学校

(2)自由准备,交流。

四、拓展说话。

1、“学校里同学多。”可是还有一些同学,我们互相还叫不出名字,能不能介绍一下自己。

2、生练习说话:我叫……

3、集体舞改编:

找呀找呀找呀找,

找到一个好朋友。

(插入:我叫……,我叫……)

敬个礼,握握手,

我们都是好朋友。再见。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哥伦布竖鸡蛋

教材说明

〔解题〕

这是一篇记叙文,写航海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回到西班牙后,受到达官贵人的藐视,他巧妙地予以回击的事,表现了哥伦布超人的聪明才智,赞扬他在成功面前不骄躁,在讥讽面前不自卑,始终坚定地去探索未知的可贵品格。

哥伦布(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曾向葡萄牙建议向西环航以探索通向东方印度和中国的海上航路,未被采纳。1485年移居西班牙。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奉西班牙统治者萨伯拉和斐迪南之命,携带致中国皇帝的国书,率船3艘,水手87名,从巴洛斯港出航。历时10个星期,于1492年10月12日,星期五,清晨两点,他与水手发现了新的陆地———美洲大陆。以后,他又3次西航(1493年、1498年、1502年),先后到达牙买加、波多黎各诸岛及中美、南美洲大陆沿岸地带。晚年贫病交加,抑郁而死。

课题“哥伦布竖鸡蛋”是一个主谓句,点明本文的主人公、主要事件。鸡蛋是椭圆形的,无法竖着立住,但是,哥伦布却办到了。这使读者产生疑惑与好奇,进而激发出阅读期待。这就是作者拟此题所要追求的引人入胜的奇效。

〔结构分析〕

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3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受到达官贵人的忌妒、藐视与讥讽。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写一次酒会上,面对讥讽,哥伦布与达官贵人比赛竖立鸡蛋,获得胜利。这是本文的重点,写了三个层次。其一,酒会上,达官贵人讥讽哥伦布。其二,达官贵人都不能把鸡蛋竖立住。其三,哥伦布稳稳当当地把鸡蛋立了起来。

第三部分(第8~10自然段),写对哥伦布竖立起鸡蛋的议论。议论有两类,达官贵人讪笑,认为这样竖立鸡蛋太简单;哥伦布认为,简单的事也需要人去发现、证实,站在后面指手画脚是无用的。

〔语意理解〕

“他是干什么的?他不是从意大利来的穷海员吗?像他这样的人,能穿洋过海?真是天大的笑话!”

这是达官贵人藐视、讥讽哥伦布的恶毒语言。上文交代了故事背景。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穿越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踏上美洲大陆的航海家。鉴于他的功勋,哥伦布晋升了高官,并且受到国王与王后的重视。于是引起达官贵人的忌妒,有了藐视、讥讽的恶语。“达官贵人”,指职位高的官吏和地位尊贵的人物。达官贵人都属于上流社会,这些人长年吃喝玩乐,养尊处优,无所事事,养成严重的歧视贫民的畸形心理。面对哥伦布的出身、功绩与地位变化,自然升起极强的忌妒之心。讥讽的话共4句,3个问句,1个感叹句。第1句是明知故问,意在藐视哥伦布的低微出身。第2句用疑问口气回答第1句的问题,强调哥伦布是外国人,又是穷困的海员。第3句质疑哥伦布航海的业绩的可靠性,在他们看来,这么大的业绩应出自出身高贵的西班牙航海家。第4句是感叹句,污蔑哥伦布航海成功是谎言,是“天大笑话”,表达达官贵人的气愤与强烈的忌妒心。

“哥伦布沉默了一会儿。他从盘子里拿起了一个鸡蛋,对他们说:‘太太们,先生们,你们谁能把这个熟鸡蛋立起来?’”

这是哥伦布对达官贵人的还击。他面对达官贵人的藐视、嘲笑、讥讽,没有采取一般的做法———用愤怒、有力地语言去反击,或愤而拂袖离席。他反击的方法很巧妙,先“沉默了一会儿”,平静一下心绪,思考采取的态度与策略。他的沉默只“一会儿”,说明哥伦布非常聪明、成熟、有涵养,能迅速沉静并拿出对策。接着提出将熟鸡蛋竖立起来的挑战。熟鸡蛋是不可能立起来的,他知道达官贵人必败。以“挑战”对“讥讽”,让他们以简单的事都做不好的惨败而自取其辱,实在是高明。哥伦布说话,既有礼貌,不失一个有修养的“上将”,又有挑战性;既平静,又充满自信和对达官贵人的蔑视。

“即使是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站在后面指手画脚是无用的,关键在于谁能够最先突破。”

这两句话极具哲理性,是哥伦布的传世名言。第1句讲出这样的道理:创造不单指对重大问题的解决,发现并证实简单的`未知,也是创造,也是对人类的贡献,因此,也是值得赞扬的。第2句说明只说不做,即或头脑再聪明,也毫无意义,有意义的是大胆而积极地去探索,并力争最先成功。第1句讲明创造的本质,第2句承接第1句鼓励人们率先实践对未知的探究。哥伦布用简单的问题抨击了达官贵人的傲慢与藐视,又用这两句话阐述深刻的哲理,回击了达官贵人,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写作特点〕

1.以简驭繁,以事说理。

本文阐述了深刻的道理,但作者却仅写了一个极平常又简单的事例:竖立熟鸡蛋。达官贵人面对一个小小的熟鸡蛋,束手无策,哥伦布却轻而易举地立了起来。最后从这个简单的事例中总结出了一番大道理。以简驭繁,以事说理,容易使人理解与信信服。

2.对比的反衬作用。

本文写两类人,一类达官贵人,一类是哥伦布。前者傲慢无礼,愚蠢无能;后者谦和沉稳,聪明机智。前者浮躁妒嫉,后者冷静高雅。两相对比,达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并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通过朗读词语、背儿歌,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积累。

3 练习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 学生看拼音读字、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2 辩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

3 组词语,区别每组两个字的意思。

4 书中的`学习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生字的呢?你能帮她告诉大家吗?(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或熟字减一减的方法。)

二、我会认

1 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翘舌音“支”,后鼻韵“龙”。

2 扩词练习。学生自己口头扩词,同桌扩词,全班开火车扩词。

3 改变语境,在不同语境中巩固生字。

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认读。

交朋友交通支路一支笔九龙坡龙头巨龙龙舟

要求请求凡人凡是平凡利用利益有利

三、我会写

1 认读其中的字。

2 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的相同点。回忆一下部首木字旁、月字旁、草字头代表的意思。

3 书中的学习小伙伴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字,你也能吗?

木字旁:树、林、枝、枫、样、杨、梅、柳

月字旁:明、肚、脸、胆、腿、脚、脑

草字头:草、花、蓝、苗、苹、苦、荷

宝盖头:宝、它、安、完、言、家、定

四、日积月累

1 学生自由读词语,接力读,分小组读,竞赛读。

2 学生自己选词造句。

五、读读背背

1 教师示范读。

2 学生自己练习读,启发学生读出丰收时的喜悦。

3 鼓励学生背诵短诗。

4 朗读时需注意:

轻声:庄稼高粱葡萄

一声:黄澄澄红彤彤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1 读要求,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 自己找喜欢的小伙伴交谈,说说各自想到什么地方秋游,鼓励意见相同或相近的同学组成小组,小组讨论本次秋游计划。

3 班长主持全班讨论,各组陈述本组的想法和理由。

我们组建议到……,因为……。

我们都愿意到……,因为……。

因为……,所以我们建议到那里秋游。

……,……。

4 同意意见后,具体商量秋游活动的计划。

到那里去做什么?

5 商量准备工作和秋游活动中的分工。

要做哪些准备?

6 向老师提出建议。

秋游到哪里去?干什么?做哪些准备?

二、展示台

1 开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动。

布置一个展示角,展示孩子们制作的与秋天相关的书签、贺卡和图画。

2 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孩子予以表扬,评选优秀作品。

小学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