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花栀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九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要求:

1、学会11个生字词,会用“应该,本领,真正”三个词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不应该依赖父母生活,而应从小就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道理。

3、能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教学重难点:

抓住懒狮子说的话,了解其不练功的原因,理解狮子妈妈说的话中所讲的道理。

三、教具准备:

拼音卡片,幻灯片,小黑板写狮子妈妈的话。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内容:读准生字读音,理解字词的意思和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狮子吗?你知道狮子有哪些特点?(凶猛,食肉,林中之王)

2、今天我们学习14课《两只小狮子》,看看这是两只怎样的小狮子。

(二)初读课文。

1、读准课文生字字音,读通全文,标了然段。

2、开火车读生字卡片。(例:kē棵),齐读词语卡片。

3、逐段朗读课文。

4、再齐读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主要写了谁?写他们的什么事?

(三)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2、这两只小狮子的表现有哪点有同?

3、读第二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1)第一句话讲什么?板书:一只刻苦练功从哪儿看出刻苦练功?"整天"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练的时间长,从早到晚,不怕苦,不怕累)它整天都练些什么本领?谁能用手势做一做滚,扑,撕,咬的动作?(滚可以练得身体灵活:扑能使动作迅速而凶猛,撕,咬能置猎物于死地)

(2)另一只小狮子整天在干什么?板书:另一只什么也不干。懒洋洋地晒太阳是什么样子?(没精打彩)

(3)看图①谁是狮子妈妈?谁是刻苦的狮子?谁是懒狮子?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你喜欢哪一只小狮子,为什么?

(4)带着感情读2自然段。

4、这只狮子为什么会这么懒?读3——6自然段。

(1)小树向懒狮子提出了哪两个问题?“练功”是什么意思?(锻炼本领)读出奇怪的语气。

(2)懒狮子是怎样回答的'?"那苦头"指的什么?说明什么?(怕苦)它认为什么是吃苦头?它说这话时什么语气?慢吞吞说明什么?谁来试读?

(3)懒狮子不练功,以后怎样生活呢?它自己是怎样想的?(读懒狮子的第二句话)“凭着”是什么意思?靠谁呢?它父母有什么本领?它父母有什么地位?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它想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板书:yikao父母

(4)懒狮子说这话时是什么样子?(得意)看插图②为什么会这样?(炫耀……)

(5)它会生活得好吗?为什么?

5、狮子妈妈是怎样教育懒狮子的?读第七段,把妈妈说的话勾下来。

(1)妈妈一共讲了几句话?

(2)抽读第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没有谁可靠,只有靠自己)

(3)要靠自己该怎么做?读第二句。“也”是什么意思?跟谁一样该苦练功?“应该”是什么意思?妈妈为什么这样说?(让他向勤狮子学习克服怕苦的)

(4)妈妈还告诉懒狮子什么?真正的狮子是怎样的狮子(有独立生活能力,像父母一样做林中之王)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只有刻苦……学会生活的本领,才……)板书:中心句这句话用子什么标点符号?表达了妈妈什么感情?

(5)听了妈妈的话,小狮子是什么表情?看插图③这时他会怎样想,怎样做?

6、这刻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从小应该刻苦锻炼生活能力,不应该依靠父母生活的道理)

7、小学生长大了要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应该学会哪些本领?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口语交际

一、提出本课要求。

同学们喜爱听广播、看电视。广播电台、电视台都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少年儿童节目。大家回忆一下,在你听过看过的节目中,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的口语交际深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节目介绍给大家。发言时可以先说节目名称,再说节目的主要内容,最后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也可以调整顺序,但要说得有条理,能让人听明白。

二、分组交流。

每个同学分别介绍自己喜欢的节目,也可以就某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节目,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三、全班交流、评价。

1.学生对发言内容进行评价。

2.教师对勇于发表见解、表达意思清楚的学生进行表扬。

第三课时

(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人。

1.同学们一定读过有关科技发明和科学幻想的文章,并收听或收看过有关这方面的节目,你有没有产生过自己也发明点什么的想法?如果有,能和同学、老师交流交流吗?

2.指名读习作提示,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二、拓展思路。

1.说说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2.师生评议,哪些发明既想象大胆神奇,又能联系实际。

3.听了其他同学的发言后,再说说自己有哪些新的想法,鼓励学生不重复说别人要写的内容。

三、小组交流。

说一说自己要写的内容和表达的顺序。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四课时

(习作评讲)

一、自读自改。

二、《小组评认。》

1.组内轮读习作,大家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2.评出本组最佳作文,准备到班上交流。

三、全在交流、评议,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评价:

1.是否写清楚了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外形及用途;顺序是否清楚,有没有不通顺的句子。

2.个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誊写。

积累·运用六(第十册)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丰富学生词汇,积累成语。

2.了解同音字的“妙”。

3.认真写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练写拟人句、排比句,加强想象、表达能力。

5.进行阅读欣赏,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6.开展主题演讲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丰富学生词汇,积累成语。

2.认真写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开展主题演讲活动,乐于表达,学会合作。

教学难点:

1.进行阅读欣赏,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2.开展主题演讲活动,乐于表达,学会合作。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田字格小黑板。

2.《帆的襟怀》课件。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

(一)读故事,了解同音字之“妙”。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说说张三和李四的对联对得妙不妙?妙在哪儿?

2.学生自由汇报。

3.出示对联。

“两碟豆,一瓯油。”

“两蝶斗,一鸥游。”

“花间两蝶斗,水上一鸥游。”

4.师:音同字异的现象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在汉语拼音方案中,字母有二十六个,声母有二十一个,韵母有三十五个,不同拼音的字有四百一十五个。但是,常用的汉字约三千个。1957版《新华字典》收入的汉字约一万一千多个。近年来出版的各种大字典,收入的汉字几乎都在两三万个左右,字多音少,必然造成汉字中多音字和同音字的普遍存在。

(二)说同音字,再品对联,了解同音字之“趣”。

1.你们能说几组同音字呢?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3.师:我国有一种民间文学形式,即利用同音字做成的谐趣绕口令对联,请看: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4.此联中谁和谁谐音?

(此联用“童子”谐“桐子”,“丫头”谐“鸭头”,“落”谐“乐”,“咸”谐“嫌”,妙趣天成,机智而幽默,应属巧对。)

(三)试作对联,巧用同音字之“谐”。

1.小组合作,能否利用黑板上的同音字也编一则一字联、二字联或三字联呢?

2.交流。

二、词语接龙。

1.朗读词语。

2.发现规律。(词语接龙)

3.师:这些词语什么意思,或有什么渊源?大家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3.学生交流汇报,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来。

4.检查:教师说一个词语意思,请学生说出此词语。

5.词语接龙游戏:

教师起头或学生起头。

①毛手毛脚→脚踏实地→地老天荒→荒诞不经→经纬万端→端倪可察→察言观色→色若死灰→灰头土面→面有菜色

②道听途说→说长道短→短兵相接→接踵而至→至死不变→变本加厉→厉行节约→约定俗成→成仁取义→义无反顾

三、读读写写。

1.指名读。

2.出示第二句,引导想象。

3.出示第三句,与第二句进行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补充第三句。

4.出示第四句,小组合作,进行补充。

5.把自己补充完整的这段话,自由地读一读。

四、写字板

1.出示六个字:凝、截、康、糙、激、爽。

2.说说,你们在哪几篇课文里见过它们?仔细观察怎样把这些字写好。

3.指导书写。

“凝、糙、激”左中右结构,不要写得太宽。“凝”第十画的横撇与第十二画的横钩要区分清楚。

“康、截”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避免出现重心偏离现象。“康”左上包右下,里边的竖钩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最后一笔向右舒展。“截”右上包左下,戈字部的横就如同是肩膀,保持着整个字的平衡,被包围部分不能写得太松散,要紧凑一些。

“爽”要写得四平八稳,“大”字的横要横平,撇从田字格的竖中线开始,两组撇、点上下对齐。

(1)看清楚各字在田字格的占位后,动笔书写。

(2)作业展示,共同评价。

第二课时

一、阅读欣赏。

1.谈话引出: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首诗《我是苹果》,你觉得应该向苹果学些什么呢?(博大的胸怀、乐于奉献的精神)

2.揭示题目:今天,我们再来领略具有博大胸怀的`“帆”的风采——《帆的襟怀》。

3.范读。

4.学习1-3节。

(1)师:说说,在阳光下、风浪中、暗礁旁的帆像什么?教师相机板书:

阳光下片片花瓣

风浪中一把匕首

暗礁旁坚定的旗帜

(2)轻声朗读这三小节,你喜欢帆吗?为什么?(美丽、无畏、坚定)

5.学习4-7节。

(1)组内朗读。

(2)读了这一部分,帆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句看出来的?

(3)出示句子:“帆没有嘲笑……也没有嫉妒……更没有望着巨轮的背影甩出一连串的攻击……”

(4)指导朗读,读这句话时,感情要一次比一次强烈。

(5)对照“帆”反思一下自己,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的胸襟是怎样的?

6.朗诵比赛:给三分钟的准备时间,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进行比赛。赛后大家评议。

二、语文生活。

(一)谈话引趣。

师:本单元《永不放弃》一课中,蒙迪是怎么获得成功的?看到他用自己的坚韧和勇敢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们是不是也产生了许多遐想,对未来充满了向往?说说你们的梦想。

学生畅谈各自的愿望和理想。

师:今天,咱们进行一场“放飞我们的梦想”主题演讲比赛。

(二)小组合作。

1.学生自愿组成小组,但不能多于8人,不能少于3人。

2.小组商量演讲题目以演讲、执笔、道具准备等的分工,要求人人必须有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演讲题目及分工情况。

(三)明确演讲要求。

师:我们要从今天的活动中,选拔出“小小演说家”和“最佳演说辞”,这就希望大家在组内要分工合作,同心协力,不过,演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开头要有称呼语,如:各位老师,各位同学,结尾要有号召力。

2.演讲内容要具体、清楚、明白。

3.演讲时,语言要上口。尽量用口语和短句,少用书面语和长句。

(四)准备演讲。

1.小组讨论演讲提纲,由代表汇报演讲内容的构思,对有新意的演讲内容及时进行鼓励。

2.小组商量选定演讲人,大家各抒己见,完善丰富演讲内容,并由执笔人记录。

3.组内演讲,听者对演讲人的仪态、语气、动作、表情等进行评议,演讲者予以改进。

其间,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第三、四课时

一、演讲。

1.组内选派代表参加演讲活动。

2.大家进行评论。从演讲内容、演讲的准备及演讲者的表现等多方面进行评议。说说好在哪儿,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3.评出“小小演说家”,获此殊荣的小组所有成员均有奖励。

二、习作。

1.将组内演说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自己确定题目,写一篇习作。

2.教师巡回检查,二十分钟后,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3.大家评议,选出“最佳演说辞”。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感受小鸟离开好朋友后哀伤的心情,唤发起学生热爱自然,爱惜生命的情感。

2、以本文为载体,学习本课七个一类字和一个二类字。

3、理解“聆听”、“究竟”等词语的含义。

4、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小鸟离开好朋友后哀伤的心情,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编排课本剧。

教学准备:多媒体软件、照片。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一类字和二类字。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二、 师范读课文。

三、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 指名读课文

五、 学习生字

(1) 认读生字卡片

(2)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

基础知识:

生字:

聆: L ling 左右结构 查耳字旁 组词:聆听 聆教 亲聆

融:R rong 左右结构 查虫子旁 组词:融合 融化 交融

戈: G ge 独体字 查戈旁 组词:戈壁 兵戈 干戈

伐: F fa 左右结构 查单人旁 组词:伐木 砍伐 伐树

斧:F fu 上下结构 查父字旁 组词:班门弄斧 鬼斧神工 刀斧

砍:K kan 左右结构查石字旁 组词:砍柴 砍刀 砍伐

吱:Z zhi 左右结构 查口字旁 组词:吱声 吱吱叫

锯:J ju 左右结构 查金字部 组词:锯齿 锯条 电锯

燃:R ran 左右结构 查火字旁 组词:燃烧 燃料 点燃

3:区别字:

燃( )据( )斧( )伐( )融( )

然( )锯( )釜( )代( )溶( )

六、认读二类生字 嘎(ga)

七、复习巩固生字

八、指导书写一类生字。

九、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写生字,一字一行,组一个词。

第二节

教学内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播放多媒体软件,激趣导入。

二、教学新课:自由读课文

思考:课文的哪部分令你感动?找出来,画一画。

1、教学第一部分(1—5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

思考:这一部分告诉我们什么了?

想象:小鸟唱什么歌?树会和它有怎样的对话?

指导朗读。

2、教学第二部分(6—9自然段)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部分。

思考:去年的树今年怎么了?

小鸟看到它的朋友,心情会怎么样?

指导朗读。

读了课文,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1、排练课本剧。2、搜集关于树木作用的资料。

第三节

教学内容: 1、指导造句

2、编故事、听故事。

3、教学“看图、读文、思考”。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1、指名读文。2、表演课本剧。

教学新课。造句:

聆听:细听

例句:学校里,我们聆听老师的教诲,一天天长大。

究竟:到底

例句:这只小鸟没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二)编故事、听故事。

1、发散想象:课文结尾省略的是什么?编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1)小鸟为小火苗唱起了那支歌,小鸟唱到······

(2)小火苗听了小鸟的歌,想起了难忘的.往事······

(3)小火苗听了小鸟的歌,想到从前的那棵小树又再生了······

1、学会聆听。

(1)听别人说话要有耐心,这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

(2)听别人说话要用表情回应。

(3)听别人说话要抓住主要意思。

(三)看图、读文、思考。

1、多媒体出示四幅图。

2、读文字。

3、你最喜欢哪幅图?

4、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说一 说、写一写。

去年的树

小鸟 唱歌

友谊

树—火柴— 火苗 聆听

四、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深沉与宽广,感受母子之间的情感。

3、体会文章是怎样通过外貌和语言描写表现母爱的。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到图书馆借出60年代出版的小说《青年近卫军》。

2、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句子,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爱的。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一篇表现深刻父爱的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了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亲迸发出的巨大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母爱又是何等深沉啊!你们看,(教师出示小说《青年近卫军》)这是一本在六、七十年代风靡全国的苏联小说。在当时,这本小说的价格是1元5角钱。在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很贫困,1元5角钱在普通的家庭里就可以维持一天的生活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以这本小说为线索展开的。(板书课题:慈母情深)

设计意图:出示旧版小说实物,介绍当年的生活水平,提示文章的线索。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归纳一下,围绕着这本《青年近卫军》,课文写了哪些事?

学生默读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归纳主要内容,理解思路,整体感知课文。

三、朗读感悟,欣赏语言

1、课前同学们已经画出了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现在我们结合你在课前和刚才阅读的感受再读课文,抓住最能打动你心灵的句子去读、去感受,并把你的感受随时记录下来。

学生读书,写下自己的感受。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学生朗读自己感受最深刻的语句,读自己的阅读感受: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从“我”看见母亲的脊背弯曲着到母亲背直起来、转身、吃惊地望着我,这一系列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母亲工作是多么辛苦、劳累。这一段话中三次提到“我的母亲”,写出了“我”心里的感受,母亲辛苦工作累得疲惫不堪的情景给作者以深深的震撼。)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者。”

(母亲身上带的钱很少,“揉得皱皱的”说明这些钱在身上带了很长时间,不曾花掉。看出家境的贫寒与挣钱的辛苦。)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母亲没有时间跟自己心爱的儿子多说一句话,只是为了多干一点活,多挣出一毛钱!)

“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只要儿子爱看书学习、只要儿子争气,母亲从来不吝惜花多少钱,但是如果是为自己花钱,她竟这样数落自己的儿子。)

……

引导学生在交流、感受的过程中有感情地朗读好这些句子。

设计意图:母子连心。这其中的感情不须分析,不用讲解,学生一读就懂。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用心去感受课文中深深的情感,边读边写出感受,在交流中丰富对课文的理解。

四、练习有感情朗读全文,体会文中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中饱含的深深的母爱

设计意图:将理解和感受融会贯通,将文章的形象再一次整体显现,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拓展练习

1、练习朗读冰心的诗《纸船──寄母亲》。

2、练习朗读汪国真的诗《母亲的爱》。

设计意图:诗中的情感与文中的'真情形成共鸣,激发学生对母爱的认识和思考。

六、布置作业

搜集表现母爱的诗歌或故事,练习朗读,准备在班会上表演。

【教学建议】

《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用深深的情写出的。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触刻画出一位用含辛茹苦挣来的钱给儿子买书看的母亲的形象,表现了母爱的深沉、无私和宽广。这样文章的教学只需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去读,让学生去感受、去倾听文中人物内心的声音,去与文中人物对话。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把阅读、感悟、表达感受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当然,教师应在学生阅读前提出要求,即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去体会,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记下来,与同学交流等等。学生朗读、讨论、交流的过程就是表达感受、互相启发、丰富课堂、丰富课文、丰富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总之,在这课书的教学中,教师应将引导阅读、诱发感悟和指导练习这三项阅读教学策略结合起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强调以读为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2051年的一封信

亲爱的小姨:

您好,最近身体还好吧!自从2031年您去N星球定居后,我们已经有20年没见面了。我非常想念您。

现在整个地球人的生活大为改观,人们都住高楼大厦——一般有1000层。要是从前你们会问这么高怎么上去呢?是坐电梯吗?不,错了,现在呀,电梯已经是个落后的小弟弟了。现在我们都坐光梯,你只要说出你想到达的楼层,在几秒钟之内,就能到达目的地。像光一样快,所以叫光梯。楼外表涂着特殊的涂料,使楼内冬暖夏凉!还可以释放出香味,杀死空气中的.病菌。

房间里安装了许多电脑和仪器,各种家具和电器也都是数字化、智能化的,可以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卧室中的镜子,不仅可以照出我们的外表,还可以照出我们是否有疾病。如果有,它会提醒您注意,并立即自动将病情输入电脑,给人们提供很好的治疗方案。

厨房里,智能电脑会直接在网上从超市购进食品,自动编写营养搭配合理的菜谱,并给微波炉等灶具传送指令,人们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吃上香味扑鼻的饭菜。

室内的墙壁也被充分利用起来,是一些大型显示屏。不仅可以看电视节目,还能显示出任何你喜欢的环境,比如蔚蓝的大海,辽阔的草原或各种动物的图像。这个“电子墙”还有自动清洁功能,不需打扫。

现在大多数人都在家里办公,用和公司联网的电脑来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多了灵活性,还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堵车现象已消失,也更加有利于环保。

现在,我们中国是地球上最强盛的国家,我真为祖国感到骄傲,我正在清华大学任教授。我会努力为祖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好了,小姨,今天就谈到这里了,下次再聊吧!

祝您在N星球生活愉快!

侄女:花映雪

2051年8月8日

【点评】

这篇科幻作文勾勒了人类生活的美好前景,丰富绚丽的想象令人心动,书信体的运用使文章别具一格。

五、完成填空

1、你准备写未来的()。

2、你所写的事物有什么特点:

六、完成习作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好像……又像……、似……如……”造句。

(2)把第二句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

(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就观赏不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3、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二、总结课文

1、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们就观赏不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我们先看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再看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

(1)背诵第二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3)林场工人辛勤劳动,造了哪些林?

2、为什么说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1)再读树林的环境描写,体现适合鸟类生存。

(2)我们要热爱鸟类,热爱大自然。

三、朗读课文

板书:

15、灰椋鸟

辛勤劳动,植树造林

一开始 一小群一小群

灰椋鸟 归林几分钟 排空而至 场面壮观

不愿过早安眠 喧闹

爱护鸟类,爱护自然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理解词义。

教学重、难点:

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品读课文,理解词义。

教法与学法:讲授指导法,合作、探究学习,品读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标记生字,标记自然段序号

三、生字音、形的分析

1、出示生字:

hu kǎn tǎo lì yàn kùn fù pín

候 砍 讨 历 厌 困 父 贫

2、音的分析:读音须注意什么?哪些容易读错?生自由读,师领读。

3、字形的分析:

a、怎样记住这些生字?最难写、最易出错的字是哪些?

b、指导书写“候”。

四、学生描红再书写一个

同桌检查、反馈。

五、学生组词、拓展

师展示文中出现的词语,女生齐读。 释义:说出“贫寒、讨厌”的反义词,“经历”造句。

六、出示二类生字词语,自由读,男生齐读

释义:说出“”的`近义词,“不慌不忙”的反义词。

七、出示文中句子

读中感悟“风风雨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词义。

八、指导朗读

九、完成课时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晏子,积累实词及重要的句子。

2、通过反复朗读,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疏通文意。

3、理解晏子的比喻说理,感受晏子作为外交家的风范。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晏子,积累实词及重要的句子。

2、通过反复朗读,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疏通文意。

3、理解晏子的比喻说理,感受晏子作为外交家的风范。

预习;

1、网上查阅资料,了解晏子其人及《晏子春秋》,重要的信息记在语文书上。

2、正确朗读课文三遍,把课文及注释在摘抄本上抄写一遍(注意格式)。

教学过程:

一、简介晏子及《晏子春秋》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

1、晏子,名 婴,字 平仲,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候

2、《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叙春秋时代齐国政治家晏婴的思想、言行、事迹的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也可以说是一部最早的“外传”、“外史”。一般认为是后人集其言行轶事而成,明显含有夸张与虚构的成分。书中故事多以晏子为中心人物,语言简炼,情节完整,主题集中,讽喻性强,对后世寓言有较大的影响。

二、解题

橘逾淮为枳:橘子越过了淮河就变成了枳。

三、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注意这些词语的读音 为其来也 臣请缚一人 何为者也 吏二缚一人诣王 圣人非所与熙也

2、个别读,学生纠正

3、听朗读,感知故事

四、反复朗读 疏通文意

晏子将至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 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 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 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 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晏子将要到达楚国,楚王听说晏子要来,对身边的大臣们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到我们国家来,我想要侮辱他,用什么办法?”身边的'大臣回答说:“在他来的时候,请允许我绑一个人,从大王身边经过,大王问:“做什么的?”我回答说:“是齐国人。”大王问:“犯了什么罪?”我回答说:“犯了偷盗罪。” 晏子到达楚国,楚王赐晏子酒,喝酒喝得正高兴时,两个官吏捆绑着一个人来到楚王身边,楚王问:“被捆绑的人是做什么的?”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擅长偷盗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晏婴听说,橘子生长在淮南就 是橘子,生长在淮北就变成了枳,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的味道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水土不同。现在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到了楚国就偷盗,莫非楚国的水土让百姓善于偷盗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可以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五、概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1、文章可以分为哪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节),写了写晏子使楚前夕,楚王与其左右策划侮辱晏子的办法 第二部分(3-6节),写了写晏子智挫楚王,使其自取其辱。

2、概括文章的内容 本文记述了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挫败了楚王的确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尊严的故事。

3、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从中看出楚王是个怎样的人? 齐国称霸的盛世已过,楚国迅速跃居五霸之列,国力日盛。一个夕阳西下,一个如日中天,实力悬殊成为楚王骄横的资本。 楚王:傲慢无礼、盛气凌人,结果自取其辱。

4、楚王与左右策划了什么办法侮辱晏子? 先预设抓住齐人偷盗的情景,当晏子来到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偷盗,从而戏弄晏子

5、晏子是怎样挫败楚王的?从中看出了晏子是一个怎样的外交家? 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擅长辞令、聪明机智、维护国家尊严

小学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