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望岳教学设计

望岳教学设计

心偿~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望岳教学设计(推荐)

望岳教学设计(推荐)

西安理工大附中杨玲

教学目标:

1.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积累难点的文言词汇;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把握诗歌的主题;

3.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诗歌赏析;

4.中考链接,以点带面,让学生了解考点要求,以及针对诗歌中意象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进行方法指导。

重点:把握诗歌的主题;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诗歌赏析;

难点:中考链接,以点带面,让学生了解考点要求,以及针对诗歌中意象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进行方法指导。

方法:朗读、讨论、引导、探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配古典音乐)

播放几幅泰山不同角度的图片,然后把鼠标停留在"五岳独尊"的画面上。

同学们,猜一猜老师刚才播放的图片是什么山?(生:泰山)大家很聪明,那么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泰山之景。(生:壮观、云雾缭绕、美、高大雄伟……)。下来,老师把泰山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泰山,又称岱山,岱宗,是我国五岳中的东岳,位居五岳之首,在山东省泰安市以北。"旭日东升"、"晚霞西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为泰山四大奇观。而登泰山观日出,是古今游人最感兴趣的事。我们的大诗人杜甫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就跟着杜甫,去欣赏一下他笔下的泰山美景。

二、朗读

你知道怎么读吗?(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体会韵律美)

节奏:2/1/2 ;2/2/1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1.  听配乐朗读;

2.  划节奏,确定韵脚(黑体字是韵脚);

3.  学生齐读(配乐);

4.  个别读(配乐);

5.  学生互评;老师从语气、停顿、重音等方面指导学生朗读。

三、再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学生质疑、释义(同桌合作);老师点拨,引导学生整理重点词汇。

3.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和想象,你感受到诗人笔下描绘出了怎样的泰山?

生:高大雄伟、神奇秀丽……

4.围绕学生的感受,带领学生,抓住每一联的关键词梳理诗歌的内容。(板书)

5.结合背景,提炼主题。

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当时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yǎn)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主题:

诗人描绘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年轻时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四。自由读,赏析诗句

让学生放声朗读,品析诗文;围绕主题,找出精彩的词句,进行评价。

1、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2、"齐鲁青未了",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

4、"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意即"一定要".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杜甫诗歌中大气之景与诗人壮阔的胸怀相印证。从这首诗中,请同学们用心体会诗歌中意象与情感之间的密切关系。

五。小结

1.背诵全诗

2.你知道怎么学古诗了吗?

(1)激情吟读  整体感知

(2)细心品读  深化感知

(3)背诵积累  巩固感知

六。拓展阅读

田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

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

屋头初日杏花繁。

合作探究

1、结合《田家》谈谈"歇"和"繁"用得好不好。

2、《望岳》描绘了大山的神奇秀丽,《田家》描绘了农家田园风光,在意境上二者有何不同,试加以分析。

七。中考链接

中考考点:把握古典诗词典型的形象特点,领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古诗词中常用的抒情方式有四种,请根据诗句进行选择。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a

(2)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b

(3)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c

(4)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d

a.借景抒情b.托物言志c.感物伤怀d.情景交融

八。总结

1.学生小结:这堂课,老师以《望岳》为例,带领大家探究如何准确的把握诗歌的主题,请同学们根据这堂课所学的内容谈一下你的收获?

明确把握诗歌主题的主要方法:

(1)知人论世;

(2)分析诗人选取材料构成的艺术形象之间的逻辑关系。

2.老师总结:即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人,物与人;景和情、物与情之间的关系。回应考点,把握考点。这是我们这堂课最大的收获。

板书

望岳杜甫

岱宗  青未了

神秀  昏晓

曾云  归鸟——近观

凌 览 ——愿望

雄心壮志,积极进取

景物——意象——情感

教学反思:

优点:1本节课,扎扎实实完成了教学目标课堂环节设计完整,有层次感;

2.教法上,以学生为主体,灵活多样。以"读"贯穿课堂,感悟诗歌的情感内容。在学生之间进行品、评、析,相互交流,自主学习。

3.重在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到重点研读,由表及里,调动、挖掘学生的生活积累,训练了学生多角度品析语言的能力。课堂气氛活跃。

不足:拖堂了。四十分钟的课堂要改进,那就删去拓展阅读环节。古诗词赏析,本是难点,在讲解诗文的过程中,要和考点结合,强化学生对考点知识的认识,就只能先择一个点,讲通,讲透。让学生在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反复强化,才能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所以课堂需要时间巩固知识。因此,改舍弃的环节,不得不舍弃。

望岳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