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音乐教案 > 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罗嗦》

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罗嗦》

悦缘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罗嗦》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罗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罗嗦》1

设计意图:

《快乐的罗嗦》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欢快、活泼的云南民间舞曲。是幼儿所喜爱的。新《纲要》中提到: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那么,怎样在本活动中体现新《纲要》的精神,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演奏乐曲呢?在此活动中,我以幼儿最喜欢的动物为题材,编成简单的故事导入教学,并将乐句分解,与故事中动物的特征相匹配,在这基础上,让幼儿扮演小动物并自由创编表演动作,结合形象、生动的图谱,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乐曲的节奏,再请幼儿将动物与乐器相匹配,这样的做法使幼儿能轻易地感受曲子中不同乐句的强弱变化,较快地感受、理解乐曲。

重点:

运用舞蹈动作和观看图谱来表现乐曲及演奏乐曲。

难点:

有节奏的创编舞蹈动作。

难点解决:学习看图谱及教师的身势动作。

目标:

1、学习节奏乐《快乐的罗嗦》,感受、表现乐曲欢乐、活泼的情绪,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2、运用舞蹈动作和观看图谱来表现乐曲及演奏方式。进一步学习看图谱演奏。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工具与材料:

1、图片、图谱,幼儿使用的胸饰:小兔、小马、小青蛙、小羊若干,狮子一个。

2、录音机、录有《快乐的`罗嗦》的磁带。

3、打击乐器:小铃、铃鼓、圆舞板、双响梆子、鼓、钹、洗衣板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及乐曲。

提问:小动物们演奏的这首曲子,曲名叫什么?你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二、动作与节奏相匹配。

1、出示图片,听音乐,请幼儿随音乐自由做小动物的动作,并在教师的帮助下确定节奏型。

2、幼儿自由选择,教师指挥,幼儿完整表演动作。(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佩带胸饰坐到该位置上。)

教师: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完整跳舞吧,那么怎么跳呢?请看图谱吧。(出示图谱)

(1)幼儿看图谱跟随音乐完整表演动作。

(2)教师用身体动作指挥幼儿完整表演动作。

三、乐器与动物相匹配。

教师:小动物们,我们要开始演奏了,我们来请一些乐器做朋友,请你们找一件适合你们的乐器吧。

1、小白兔,跳跳跳,可以用什么乐器来表现?为什么?

2、小马,的笃的笃用什么乐器好?

3、小羊“咩——”地叫着,可以用什么乐器?

4、小青蛙,呱呱呱,用什么乐器表现?

四、幼儿选择乐器,尝试演奏乐曲《快乐的罗嗦》。

1、分句练习。

2、跟随音乐教师指挥,幼儿完整演奏。

3、累加乐器钹、鼓完整演奏。

4、艺术活动的高潮表现:尝试部分幼儿演奏,部分幼儿跳舞的综合艺术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律动所选用的乐曲就是《拉德斯基进行曲》,这首乐曲有着明显的进行曲风格,很适宜在行进中模仿律动。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引出音乐都是有节奏的、要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路。教师在引导个别幼儿示范,要求其他幼儿边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集体做动作。充分调动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发现音乐的节奏感。

不足之处:

没有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多巩固,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活动不单单是一节音乐,更多的是在音乐活动中渗透了教师整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的取向。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罗嗦》2

设计意图

《指南》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的满足幼儿获取经验的需要。《快乐的罗嗦》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欢快、活泼的云南民间舞曲。多用于音乐韵律活动,是幼儿所喜爱的乐曲;根据《指南》精神,并结合我园特色民族元素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特创意性的选择这一乐曲作为音乐节奏游戏。因这首乐曲非常形象,有感染力,全曲速度欢快,节奏也为较简单,乐曲分为三个部分,是ABA结构,幼儿较能掌握。活动以民族娃娃玩游戏贯穿,更益于孩子们获取直接经验。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乐、活泼的情绪,能借助图形总谱,会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

2、在看、听、说、演奏之间建立一种感觉上的联系,找出相应的图形,会用合适的方法演奏

3、学习手势指挥、分声部演奏乐器,体验与他人合作演奏的快乐。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合适的方法演奏

难点:学习手势指挥、分声部演奏乐器。

活动准备

1、图形卡片,图形乐谱;

2、碰铃、手铃、圆舞板;

3、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肢体动作进入教室,无意识欣赏音乐。

2、听赏音乐,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感受其性质(欢快。活泼)

3、引导幼儿熟悉图形总谱

1)出示彝族跳舞图,引起兴趣他们在做什么?他们跳舞时嘴里会怎么喊?(哟哟哟哟!嗨嗨嗨嗨!)请幼儿模仿一下;

2)幼儿倾听教师跟随音乐伴奏,有节奏地用选定语音朗读总谱(教师指图中的女娃,问:她跳舞时怎么喊?指男娃,问他跳舞时又怎么喊?......)

3)请幼儿边听音乐,边看总谱,边跟教师朗读总谱。

4、引导幼儿看指挥分声部练习

1)幼儿分成三个声部,在教师指挥下进行朗读练习。

2)请掌握较快的幼儿代替老师指挥全体幼儿练习;

5、指导幼儿演奏乐器

1)配器;出示三种乐器听音色为乐曲合理配器

2)幼儿手持乐器看指挥演奏。

3)交换乐器完整演奏。

6、结束。

活动反思

快乐的.啰嗦是一首非常好听欢快的彝族音乐,它常常被运用于幼儿园的韵律教学当中,结合我研究的主题,并根据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潜力的最好途径。所以,我在本次音乐教学中,特创新的将此音乐用为打击乐教学,目的在于让幼儿得到新的音乐体验。活动中我运用了声音模仿、做游戏、即兴表演、打击演奏等各种“动”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打击乐活动中,我准备了铃鼓、碰铃、圆舞板三种不同的打击乐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幼儿探索这些不同音色乐器的兴趣。活动过程我也发现孩子们对于打击乐活动非常感兴趣,他们对这首曲子的感受是非常欢快、好听、舒服,并能跟随乐曲的节奏,学习简单的演奏。活动中我还提供了比较清晰简单直观的“节奏图谱”,孩子们尝试轮流担任小指挥的角色来打击乐器演奏,慢慢做到自己能学会指挥、自由结伴和演奏。孩子们整个活动兴趣较高,通过模仿,游戏,语音和尝试,是一次不错的成功教学尝试。”

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罗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