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音乐教案 > 《彼得与狼》音乐教案优秀

《彼得与狼》音乐教案优秀

别弃我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彼得与狼》音乐教案优秀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彼得与狼》音乐教案优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彼得与狼》音乐教案优秀1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熟悉管弦乐队中的各种乐器在故事中所分别扮演的“角色”,从而培养和训练他们的音乐听觉能力和想象力。

2.通过听赏,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3.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知道音乐也能讲故事,并能从故事中得到了一定的启发,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2.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分角色进行表演。

3.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教材分析

《彼得与狼》的作者是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这首作品创作于1936年,是一首根据俄罗斯民间故事写成的交响童话,也是一部“听音乐、讲故事”的古典音乐作品。故事讲述了淘气的小彼得在小动物们帮助下,制服大灰狼的故事。这首交响童话通过音乐的描绘,加之解说词的辅助,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可以使孩子们从故事中受到教育,故事中的每个角色都由一种乐器来扮演。弦乐四重奏明亮的旋律表现了勇敢坚定的彼得,灵巧的长笛扮演小鸟,双簧管表现笨拙的鸭子,单簧管在低音区的断奏代表狡猾的猫,大管描述着老爷爷的絮叨声,三支圆号奏出的不和谐音响代表着穷凶极恶的狼,猎人们的枪声则由定音鼓和大鼓来表现。

故事与音乐穿插,孩子们可以随着故事的发展,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和交响乐队的构成,以及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

本节课建议用两课时教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采用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教学。

师:人们把音乐通常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器乐从体裁和形式上又分为:独奏、重奏、合奏、管弦乐曲和交响曲等。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就是一支交响曲作品,交响童话是一种通过管弦乐器演奏音乐来叙述有趣的童话故事的音乐方式。它和交响诗如:《嗄达梅林》(辛泸光),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俄。鲍罗丁)属于同一类体裁。在这首作品中,出现了一些西洋乐器,如:西洋弓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下面,请同学们在每一种分类里各举出几种乐器的名字。

生:

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等。

木管乐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等。

打击乐器:定音鼓、大鼓、小军鼓等。

师:在这些乐器中,每种乐器都有着不同的音乐表现力。在管弦乐队中不同的乐器所演奏的音乐主题代表着不同的人物,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就是一首用乐器表现性格特征的乐曲。它的作者是前苏联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普罗柯菲耶夫对儿童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专为儿童写的,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童话剧《对三个橙子的爱情》、音乐舞剧《灰姑娘》、歌曲《丑小鸭》都是享誉世界乐坛的作品。

乐曲《彼得与狼》写于1936年的春天,是世界上第一部交响童话,故事里的每个人物都是用乐器来表现的。乐曲讲述了一天清晨,少年彼得正与他的好朋友鸟儿在家中玩耍。这时在池塘嬉游的小鸭与小鸟发生了争吵,小猫趁机要捕捉小鸟,被彼得阻拦。爷爷吓唬他们说狼要来了,把彼得带回家。不久,狼真的来了,吃掉了小鸭,还要吃掉躲在树后的小鸟和小猫,彼得不顾个人安危,在小鸟的帮助下捉住了狼尾巴,将它拴在树上,这时,爷爷和猎人及时赶来,把狼抓进了动物园。乐曲中的朗诵词和音乐都是由他自己构思的,这首乐曲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故事中的人物。

二、人物介绍(感受各种乐器代表的人物及动物的形象。)

1.彼得和老爷爷

师:请同学们听下面的两段旋律,判断一下在两段旋律中,哪一段旋律描述的是彼得?为什么?

欣赏彼得的主题和老爷爷的主题,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旋律、速度、节奏、音色和人物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第一段旋律描述的是彼得,是用小提琴演奏的`,音色柔和、旋律流畅、速度稍快、节奏跳跃,似乎彼得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儿。

第二段旋律描述的是老爷爷,是用大管演奏的,音色低沉、旋律平稳、速度稍慢、节奏紧凑,表现了老爷爷说话声音低,年龄大、爱唠叨的特点。

聆听彼得的主题。

教学要求:通过视唱,加深了学生对彼得的音乐主题的记忆,使学生对彼得的性格有初步的了解。

2.动物

在这个故事中有许多动物,如:小鸟、鸭子、狼和猫,他们都是各用一种乐器来表现的。下面,老师分别播放四段旋律,请同学们判断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描述的是谁?为什么?

(1)欣赏第一段旋律的主题。

学生回答:这段旋律是用长笛演奏的,描述的是小鸟,因为长笛音色明亮,流畅的旋律形象地表现出小鸟的可爱。

师:长笛明亮的音色、流畅的旋律和高音区演奏的快速华彩的音乐表现了活泼可爱的小鸟。

(2)欣赏第二段旋律的主题。

学生回答:这段旋律是用双簧管演奏的,描述的是鸭子,因为双簧管发出的嗄嗄声使人联想到鸭子的叫声,从节奏和音调上表现了鸭子的蹒跚步伐。

师:双簧管的扁哨可发出嗄嗄声,使人联想到鸭子的扁嘴巴,同时在节奏和音调上也形象地刻画了鸭子的蹒跚步伐。

(3)欣赏第三段旋律的主题。

学生回答:这段旋律是用单簧管演奏的,描述的是猫,因为单簧管演奏的跳音奏法表现出了猫的机警、敏捷。

师:单簧管低音区演奏的跳音奏法形象地描绘出了小猫在捕捉猎物和行动时的那种机警神态。

(4)欣赏第四段旋律的主题。

学生回答:这段旋律是用圆号演奏的,描述的是狼,因为圆号低沉的音色和不和谐的音程,能表现出狼的凶恶和恶毒。

师:三支圆号奏出的浓重和声效果,构成了可怕的狼嚎声,形象地描绘了狼的出现和行动。

3.分段欣赏

师:交响童话中的每一个人物和动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他们在故事中是怎样表演的?是怎样用乐器表现的?下面我们来分段欣赏。

片段一:彼得出场音频

师:一天清晨,明亮的阳光透过树梢,洒在绿茵茵的草地上。这时少年彼得走在软软的草地上,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学生回答:心情非常高兴。

师:请同学们随着音乐哼唱主题旋律,体会一下彼得此时的心情。

片段二:小鸟出场音频

师:彼得走着走着,他先后遇到了三个朋友。他第一个遇到的是谁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学生回答:小鸟。

师:他们在做什么呢?

学生回答:他们在互相问好、互相对话等等。

师:我们再来听听这段旋律,当你听到弦乐演奏的彼得主题时,请举红牌,听到长笛演奏的小鸟主题时,举黄牌。

片段三:鸭子出场音频

师:彼得又遇到了谁呢?

学生回答:鸭子。

师:同学们听听,下面的旋律描述的是谁?两条旋律的交织进行表现了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这段旋律描述的是鸭子和小鸟,旋律的节奏紧张,速度较快,好像鸭子和小鸟在吵架。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两条旋律的交织进行好像鸭子和小鸟正在吵架,它们吵得面红耳赤。我们再来听听这段旋律,当你听到鸭子和小鸟的主题时,请用一个代表它们形象的动作来表现。

生:用动作表现鸭子和小鸟。

片段四:猫出场音频

师:你们听听,这是谁呀?

学生回答:猫。

师:猫是怎样出现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猫是小心翼翼出现的,因为它正准备偷袭鸭子。

片段五:老爷爷出场音频

师:正在这时,谁出现了?

学生回答:老爷爷。

片段六:狼出场音频

师:你们听听,谁出现了?

学生回答:狼出现了。

师:狼是从哪儿出来的?怎么听出来的?

学生回答:狼从树林里慢慢出来的,音乐力度逐渐加强,表明狼越走越近。

片段七:动物们的反应音频

师:猫见到狼有什么反应?怎么听出来的?

学生回答:猫见到狼后,迅速爬到了树上。同时,音乐速度越来越快,旋律上行,表明鸭子着急的心情。

师:结果呢?

学生回答:鸭子被狼吃掉了。

师:鸭子在慌乱中竟跳出池塘最终被狼一口吞了下去,在这里音乐出现了强音,好像是鸭子的惨叫。

片段八:智斗

师:彼得在屋里看到了外面发生的一切,他运用智慧与狼周旋。

在这个片段中,你听到了什么乐器?音乐主题是谁?音乐描述了什么?

学生回答:在这个片段中,我听到了乐器长笛的演奏,音乐主题是彼得。这段音乐描述了狼要抓小鸟,小鸟按照彼得的意思灵巧地在狼的头上盘旋。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彼得用他的聪明和智慧与狼周旋。

片段九:放绳音频

师:接下来,彼得要做什么呢?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学生回答:彼得要把绳子从树上慢慢顺下来,我是从音阶逐渐下行听出来的。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彼得迅速从墙上顺着树枝爬到了树上,把手中的绳子拴了一个结,然后让绳子慢慢从树上顺下来。

片段十:捉狼音频

师:彼得手中的绳子悄悄地套在了狼的尾巴上,然后他用力一拽。

片段十一:猎人出场音频

师:正在这时,猎人出现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你听到了什么乐器?

学生回答:定音鼓和大鼓。

师:猎人是怎样从树林深处走出来的?

学生回答:乐曲力度由弱渐强,表现了猎人从树林深处走出来。

教学要求:通过分段欣赏,使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要素,掌握故事中的重要情节。

4.完整欣赏交响童话

师:这首乐曲为自由发展的曲式,呈示部有多个主题,彼得的主题占突出位置,是全曲的主导旋律。展开部从狼的出现开始,加入了两个新的插部和主题──描写狼出现的部分和猎人的音乐。再现部从描写胜利队伍中由圆号奏出的彼得音乐主题开始,完整欣赏《彼得与狼》。

生:完整欣赏。

分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这些角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对这些角色自己有怎样的印象?分析它们在性格上的特点?最后用动作表现出来。

分小组汇报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狼──圆号──穷凶极恶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

故事讲完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遇到事情不要慌,先冷静地想一想再做决定。

学生回答:貌似强大的敌人并不可怕,只要团结起来,勇敢地和他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沉着冷静,勇敢机智,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教学要求:通过完整欣赏,使学生真正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

5.分角色进行表演

老师将学生的表演分为五个层次:

(1)聆听《彼得与狼》学生分组讨论,随音乐戴头饰进行表演。

(2)聆听《彼得与狼》学生分组讨论,由学生自己解说,进行表演。

(3)聆听《彼得与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由学生自己解说,大胆地进行表演,结尾部分要有拓展。

(4)聆听《彼得与狼》学生分组进行表演。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

(5)分设最佳表演奖、最佳创意奖、最佳道具奖、最佳音乐奖和最佳化妆等奖项。

教学要求:通过分角色进行表演,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课堂小结

《彼得与狼》这首交响童话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让我们了解到每一种乐器的音色和所要表现的角色性格特点,从而培养了同学们的音乐听觉能力和想象力。这首交响童话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的进行斗争,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多听交响童话,喜欢交响童话。

《彼得与狼》音乐教案优秀2

教学目标:

1、了解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故事内容。

2、能听辩交响童话中每个角色的音乐主题及说出相应的乐器名称。

3、通过音乐听赏活动感受交响童话的魅力。

教学重点:能听辩出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中各角色的主题音乐。

教学难点:能听辩出演奏各角色的乐器。听出不同的乐器所塑造的不同人物和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彼得与狼》交响童话动画片段(无声)

2、播放《彼得与狼》交响童话动画片段,让学生对比。

3、师:音乐让童话故事更生动有趣并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今天老师要与同学们一起走进音乐童话《彼得与狼》。

二、 音乐听赏

师:《彼得与狼》取材于俄罗斯民间故事,是一部交响童话,它是用音乐来讲故事的童话。老师今天要在我们班招聘优秀的演员,一起参加交响童话的音乐活动。

第一关:听音乐记角色

(1)彼得是个勇敢的少先队员(播放彼得的主题音乐)

(2)小鸟、鸭子和猫是彼得的好朋友(播放小鸟、鸭子、猫的主题音乐)

(3)彼得的爷爷是个老猎手,他有点唠唠叨叨(播放爷爷的主题音乐)

(4)彼得和爷爷住的森林里,有一只凶猛的大灰狼!(播放狼的。主题音乐)

(5)森林远处传来猎人的`枪声,原来猎人来了。(播放猎人的枪声,猎人行进音乐)

(6)看看谁最快记住了这些角色的主题音乐?(教师播放某主题,请学生说出角色。给最快记住主题音乐的学生颁发“优秀演员证”)

第二关:听主题记乐器

(1)你能听出演奏这些角色的乐器分别是什么吗?(先请学生说,再出示角色和对应的乐器)

(2)分别播放各个角色的主题音乐,让学生竞猜演奏乐器。(给反应快的学生颁发优秀演员证)

第三关:完整聆听

一天清晨,少先队员彼得走出了家门,出家门后发生了什么事呢?让音乐告诉你们吧。

第四关:唱彼得的主题音乐

(1)教师用钢琴弹奏,学生跟唱彼得的主题音乐旋律。

(2)学生根据音乐自编彼得的动作,边唱边表现彼得的形象动作。

(给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优秀演员证”)

第五关:听音乐进行角色表演。

请同学们聆听音乐创编动作进行角色表演。(给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优秀演员证”)

三、 视听结合

1、欣赏音乐动画《彼得与狼》,了解《彼得与狼》的故事。

2、出示角色、乐器的连线题。学生完成

3、作曲家简介:普罗科菲耶夫是苏联著名作曲家,创作了7部协奏曲、7部交响曲、9部奏鸣曲。他对儿童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的作品不少是为儿童创作的。如歌剧音乐《灰姑娘》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等都是享誉世界乐坛的。

4、优秀演员颁奖仪式。

四、课堂小结

《彼得与狼》是有标题的交响童话,他给人们的启示是:团结就是力量,机智勇敢就能够战胜凶恶的敌人。

《彼得与狼》音乐教案优秀3

教学目标:

1、欣赏著名的交响乐童话《彼得与狼》,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故事和感受,初步了解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

2、了解西方音乐和乐器,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增进对艺术学习的综合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

1、交响音乐童话《彼得与狼》的CD光盘或录音带,相关的影视资料。

2、学生自己制作“乐器”的材料,各种废旧物和生活中的物品。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交响音乐童话《彼得与狼》

1、在课前分配角色,学生以不同角色特有的语言风格朗诵童话故事。

师生共同听赏俄罗斯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普罗柯菲耶夫的交响音乐童话《彼得与狼》,听音乐之前,先请同学们想想,如果你是作曲家,你要用什么乐器来表现这些形象呢?为什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富有想象的欣赏音乐作品。

2、再听听作曲家是用什么乐器和有特点的'手段表现各个角色。学生朗诵普罗柯菲耶夫为这首交响乐亲自撰写的朗诵词。

3、教师引导,听了这些介绍,大家肯定会对这部作品发生兴趣,我们既能够听到用音乐讲述的童话故事,又能够对那个发出美妙音响的、庞大的乐器家族——管弦乐队的成员有所了解,真是一举两得。

4、配合乐器的展示,学生朗诵介绍乐曲内容。

5、分小组讨论:用音乐讲述的《彼得与狼》的故事真是娓娓动听。

活动二:看!我们表演的《彼得与狼》

1、提前布置学生自己查找关于音乐童话《彼得与狼》的相关资料。

2、根据童话《彼得与狼》各个角色制作不同的头饰或服饰,在音乐的伴奏下,采用哑剧的表演形式共同表演这个童话,注意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形象的表现音乐内容。

3、在音乐听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绘画工具和材料,画出音乐童话剧中的故事(情节或者是其中的任务和乐器)。

教学内容:

听赏音乐童话《彼得与狼》、根据剧情进行想象画

教学目标:

1、欣赏著名的交响乐童话《彼得与狼》,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故事和感受,初步了解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

2、了解西方音乐和乐器,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增进对艺术学习的综合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

1、交响音乐童话《彼得与狼》的CD光盘或录音带,相关的影视资料。

3、 学生自己制作“乐器”的材料,各种废旧物和生活中的物品。

课型:综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

二、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音乐童话故事吗?

介绍音乐童话故事。

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一部音乐童话故事《彼得与狼》。请同学们仔细听,看你能说出故事中有几种角色?你能听出他们分别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彼得与狼》音乐教案优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