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音乐教案 >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

别认怂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音乐艺术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1

教学目标:

1、要求幼儿初步学习跟随乐曲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2、要求幼儿根据音乐结构、性质、图谱的变化设计出打击乐配器方案。

3、要求幼儿进一步练习按即兴指挥手势进行演奏,并能注意在整个活动中保持活泼快乐的情感体验和表现。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随录音音乐做集体表演动作。

2、教师排好坐位并放置好小铃、圆舞板、串铃、铃鼓这些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1、幼儿一边观看教师做的随乐动作,一边用动作将整个节奏型表达出来。

2、幼儿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将整套节奏型转换成“身体动作总谱”。

3、指导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总谱”。

(1)在教师放慢速度演唱乐曲,面向不同小组做不同动作时,幼儿学习迅速准确地对教师的.身体动作、暗示做节奏动作反应。

(2)学习教师的指挥动作,迅速准确地随乐作出节奏动作反应。

(3)在教师指导和鼓励下,个别幼儿轮流担任指挥。

4、引导幼儿根据图谱中的角色变化设计打击乐配器方案。

5、分声部进行乐器演奏。

(1)教师指挥,幼儿集体练习演奏。

(2)在教师不同程度的帮助下,全体幼儿集体练习。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2

设计思路:

春天,小动物都做着自己喜欢的运动,在一次大班语言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森林里的小动物特别感兴趣,他们喜欢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发育特点,喜欢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更喜欢唱有关小动物的歌曲。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增强歌曲对幼儿的感染力,增强幼儿的健康意识,我根据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热闹、欢快的特点。

2. 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3. 师幼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动作。

活动准备:

1.《森林里真热闹》课件。

2.录音机、《森林里真热闹》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 随《森林里真热闹》的音乐做着动作进入教室。

二、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并理解歌曲内容。

1.听歌曲,让幼儿感知歌曲热闹欢快的旋律。

2. 看课件,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三、 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引导幼儿唱出歌曲中的衬词,增强歌曲的表演力。

1.打节奏说儿歌《森林里真热闹》。

2.学唱歌曲。

四、师幼共同创编简单的动作,带领幼儿随音乐表演。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3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性质,感知听辨乐曲两段式结构,随乐用动作和声音表现八分节奏;

2、能小组协商设计绘制节奏谱,会看节奏谱分组合作演奏;

3、在与同伴产生意见分歧时能少数服从多数,安静专注地倾听与演奏。

【活动准备】:

◆A段动作及声势建议

1-2小节:双手握拳来交替前后翻滚同时双脚交替踏步4次。

3-4小节:双手体侧握拳向前画圆(模仿火车车轮),同时模仿火车声音(例如:轰隆、况且等)。

5-16小节反复1-4小节动作三次。

◆游戏玩法建议

游戏:我是国王。

A段:集体随乐进行动作和声势(具体建议见【A段动作及声势建议】)

B段:幼儿轮流站起来即兴身体动作配以声势,其余幼儿跟随。

◆完整演奏总谱建议

A段:集体随乐进行动作和声势(具体建议见【A段动作及声势建议】)

B段:幼儿分组轮流演奏自己设计的'图谱,两张图谱交替,动作声势两小节一变。

【活动过程】:

1、游戏:节奏火车。初步感知音乐。

以邀请幼儿坐节奏火车去节奏王国玩游戏的形式引出活动。引导幼儿随音乐律动:A段:开火车的动作组合(前四拍左右交替跺脚手做向前翻滚动作,后四拍双手在体侧握拳向前画圆嘴里模仿火车声音);B段:一个身体或声势节奏。

2、游戏:我是国王。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音乐和8分节奏。

(1)讲述故事情景:节奏王国的国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非常有节奏感。“刷刷刷刷刷刷刷刷”这是他在刷牙,“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这是他在走路,“咔嚓咔嚓咔嚓咔嚓”这是他在给小狗剪毛,“噔驾噔驾噔驾噔驾噔驾”这是他在骑马,“咻咻咻咻咻咻咻咻”这是他在射箭。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故事情节,鼓励幼儿自主创编不同的动作。

(2)游戏:我是国王。

3、分组合作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

(1)出示节奏胸章,引出演奏会的情景。交待分组合作任务:1)、设计两件国王做的事情,推选一个小朋友画在纸上;

(2)随音乐分组排练,第一段音乐做开火车律动,第二段音乐演奏自己设计的图谱;

(3)有问题求助老师。

4、幼儿分组设计演奏方案、排练演奏。

5、各组介绍自己的演奏方案,随乐完整演奏。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4

目标:

1、感知认识一些豆类名称和主要特征,激发了解豆类食品的兴趣。

2、发展对七声音阶的听辩能力。

准备:

1、各种颜色的豆子,最好与代表个音块的色彩相对应。如:黄豆——黄、赤豆——红、绿豆——绿、花生——粉红、咖啡豆或蚕豆

——咖啡色、

2、蓝色包装的豆制品,代表蓝色豆类。

3、幼儿已有一定的豆类的`知识经验。

4、幼儿已经会唱《种豆》歌曲。

过程:

一、复习歌曲《种豆》引出。

二、引导感知游戏方式:

1)观察各个放豆豆的筐,引导将筐筐的颜色与音块联系对应起来。

2)告诉幼儿,筐里就有很多豆豆,他们的颜色与相应的音块宝宝的色彩是一样的,请孩子来猜猜,各个筐里分别放的是什么豆豆?

3)激发幼儿想了解筐里的秘密的兴趣,引出听辩对音才能看筐里的答案的游戏规则。

三、幼儿游戏

幼儿唱完歌曲,听音找筐,找对了掀起筐上的盖头,看里面是什么豆豆。反复游戏听辨。

四、激发探索感知豆制品的兴趣

1、听FA音,找到相应豆制品,讨论:这是什么?用什么做的?还有那些东西也是用豆子做的?(可将这个问题延伸到以后的活动中)

2、品尝豆制食品,内化体验。

注:音乐可以用《种瓜》改编成《种豆》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5

目标:

1、复习歌曲《听》,知道是三拍子的歌曲,会用自己的方式拍出三拍子的节奏。

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用延长符和其他小音符改编歌曲的节拍。

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对音乐创作的兴趣。

准备:

1、事先幼儿学会唱歌曲《听》。

2、每张桌上四小节曲子、玩具琴一架、小音符卡片。

3、老师黑板上写出歌曲《听》,延长符号若干。

4、录音机、音乐磁带。

过程:

1、小朋友,上次我们学唱了一首歌《听》,我们一起表演给客人老师看。

过渡:风儿的歌唱得真好听。歌里的小音符也坐着音乐小火车来听风儿唱歌了。

2、复习认识小音符,能唱出来。

A、你认识他们吗?一起来唱一唱。老师指音符,幼儿唱。然后将小音符连起来唱一遍。

B、小朋友真能干,你知道每一节车厢里有什么样的'小音符?它们合起来是几拍呢?每一节车厢都是几拍呢?我们把这样的音乐小火车叫做三四拍的音乐火车。(老师写在曲谱上)

C、三拍子的节拍有什么特点呢?你想怎样拍出三拍子呢?(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出节拍)

D、我们一起边唱边打三拍子的节奏。

过渡:老师指谱子上的延长符号问:它是谁?老师这儿还有很多延长符号,(老师出示延长符号)它们也想坐上音乐小火车。可是音乐小火车都坐满了,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把音乐小火车变成四四拍的火车,就可以让延长符号坐进去了。

3、引导幼儿改编节拍。

A、延长符号有一个习惯,它喜欢跟在小音符的后面呢。这样你想让延长符号坐在哪里?请个别幼儿上来摆一摆。

B、它们都坐上了四四拍的音乐火车,我们一起把新的音乐火车来唱一唱。

C、现在字宝宝也坐上了新的四四拍的音乐小火车,应该怎么唱呢?

过渡:延长符号坐上了小火车,还有很多小音符也想坐上四四拍的音乐小火车。

4、幼儿分组活动。(出示一条谱子:现在是3/4拍的小火车,要变成4/4拍的小火车应该怎样送小音符呢?)

A、老师介绍每组准备的材料。(一组都是延长符号;一组有小音符;一组有小音符、延长符号;一组有休止符、小音符。)

B、每组5名幼儿,大家讨论后,将小音符贴在谱子上。每小节四拍,并用琴演奏一下,唱一唱。

C、老师巡回指导。

D、现在我们又造了一列新的四四拍的音乐小火车,我们来唱一唱,好听吗?

5、结束。

小朋友真能干,会改变歌曲的节拍了,你们都是了不起的小音乐家。以后我们还要编很多好听的歌,唱给客人老师听,现在,我们也乘着我们自己编的4/4拍的音乐小火车到外面听风唱歌吧!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6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旋律,了解乐曲三段体结构。

2、尝试用动作表现乐曲不同的音乐形象,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1)了解农夫、禾苗的含义;

(2)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3)观看过农民劳动。

材料准备:《瑞典狂想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关于《农夫与禾苗》的音乐,一起来听一听。

二、完整欣赏音乐,体验ABA’三段体的结构特点。

1、完整欣赏音乐第1遍

师:听了这首乐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启发幼儿根据音乐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手段感知音乐性质。

师:这首音乐的旋律,前面、中间、后面一样吗?

小结:这是一首ABA’结构的乐曲,讲的是农夫与禾苗的故事。我们先来听听第一段农夫的音乐。

三、分段欣赏音乐,进一步熟悉旋律,并创编相应动作。

1、欣赏A段乐曲,找出与之相匹配的情节,并尝试表演(学习农夫走路、浇水、铲土、盖土动作)

(1)欣赏A段音乐第1遍。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农夫在田里干些什么事情?

师:他会怎么浇/你是怎么浇的,能用动作表现一下吗?(2-3名幼儿)

师:还会干什么?农夫是怎么铲土/盖土的?

析:孩子们知道事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土壤,这大大推进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2)跟音乐集体表演(放录音A段第2遍)

师:让我们把刚才那些动作合着音乐来表演一遍,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语。

2、欣赏B段乐曲,想象情节并大胆表现。

师:听,在农夫的辛勤劳动下禾苗怎样了?

师:谁知道禾苗长大的过程?

师:老师将他们做的好看的动作组合在了一起,你们看看是不是这样更好一些。你们愿意跟着我一起来学学吗?

跟音乐集体表演(放录音B段第2遍)

小朋友做的真好看,让我们跟音乐来一遍,我相信小朋友一定会表现的更好。

3、欣赏A’段乐曲,尝试自由结对表演(感受庄稼丰收后农夫的喜悦心情)

(1)禾苗长大了,成熟了它的心情怎么样?农夫看到自己的辛苦劳动终于有了回报,可以丰收了,你觉得他的心情又会怎么样?你会怎样来表现他们开心的心情呢?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

(2)部分幼儿尝试自由结对表演。

师:刚才小朋友想了许多好看的动作比如:摆摆头笑一笑,互相拥抱,互相拍拍手,拉拉手转个圈,那我先请这边的小朋友把这些动作合着音乐来跳一跳,记住一定要表现出丰收后的喜悦的心情哦。

(3)跟音乐另一部分幼儿结伴表演A’段乐曲第二次

师:你们开心吗?开心是要和别人分享的,现在请你们轻轻的`回位置上欣赏其他小朋友的表演,刚才没表演过的小朋友轻轻地走上来,找一个朋友商量好谁当农夫谁当禾苗,禾苗在中间准备,农夫到一边准备,相信你们会表演的更好。

四、完整欣赏音乐,教师帮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及动作。

师:小朋友表演的真棒,让我们再安静的完整倾听一次音乐,仔细的看我和我的搭档的表演,回忆一下农夫与禾苗的故事及动作。

五、分角色完整游戏。

1、教师带部分幼儿扮演农夫,***带部分小朋友扮演禾苗(发现问题,解决难题)

2、梳理重难点后再次表演(男孩扮演农夫,女孩扮演禾苗)

3、互换角色。

六、教师小结,结束。

小朋友把农夫和禾苗的故事演绎的真不错,从这个音乐中我们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起来的,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7

认知目标:

技能目标: 能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情感目标: 感受歌曲中活泼、诙谐的性质,会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活动重点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活动难点会选择合适的打击乐为乐器伴奏。

活动准备前经验准备尝试过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物质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各一个、节奏图谱一张、铃铛和木鱼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导入:

通过故事,引出课题。

1、(出示蜗牛与黄鹂鸟)对,有一天,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来到了一颗葡萄树下,这时候一只黄鹂鸟高高兴兴地也飞过来了停在了葡萄树上,但是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音乐就知道了!

基本环节:

聆听歌曲使幼儿第一次感受歌曲的.节奏。

(出示图片)1、小蜗牛也想爬到哪里去呢?,它有又是怎样爬的呢?

师:同时引导幼儿唱一唱、学一学蜗牛的动作师:这时候黄鹂鸟是怎样做的,有对它说了些什么呢?

幼: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同时引导幼儿唱一唱三、看图谱用动作表现出歌曲的节奏1、“其实蜗牛与黄鹂鸟也给我们准备了很多动作,咦,躲到哪里去了呢?”

2、(出示图谱)图谱上面画了些什么呢,请你找一找幼:有拍手、搭肩、跺脚师:原来蜗牛和黄鹂鸟想让小朋友也来学一学它们的动作。

3、引导幼儿学会看图谱做动作,教师边示范做动作。

4、接下来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学一学蜗牛和黄鹂鸟吧!(全体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5、幼儿互相合作打节奏(面对面拍手)结束: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8

教材分析:

在少数民族的很多盛会中,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其乐融融。这类舞蹈动作简单、易学,随时可以邀请围观的朋友加入舞蹈的行列。由此想到,组织幼儿韵律活动决不应强调舞蹈动作的难度及美观,而是应该让幼儿充分体验结伴舞蹈所带来的快乐情绪,乐于参加集体舞的韵律活动。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结构与节奏,掌握小兔“跳、蹦”两个基本动作。

2、大胆探索创编木偶小兔的动作,并能合着音乐节奏运动。

3、享受游戏情景营造的快乐,发展空间协调能力和结伴交往游戏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兔子头饰一个。

2、录音机,兔子舞音乐。

3、事先请一幼儿扮兔姐姐。

活动过程:

1、幼儿坐成半圆形欣赏音乐,感受快乐情绪。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从跳舞毯那里带来一首音乐,你们想听吗?(想)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幼儿欣赏音乐,并自由做节奏动作,如拍手、拍腿等。

师:“喜欢这段音乐吗?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结:“这是一段非常活泼、热情的音乐,听了让人觉得特别开心,特别想跳舞。”幼儿边听音乐边自由表演。

2、熟悉木偶兔子的故事,探索创编木偶兔子的动作。

师:“嘘,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音乐说了一个故事—木偶兔子开音乐会的故事。夜幕降临的`时候,森林里一片安静,木偶兔子们聚在草地上,围坐成一个大圆圈,当有魔力的音乐传来,奇迹出现了,木偶兔子全身活动起来,跳起了快乐的兔子舞。”

师:“让我们一起变成木偶兔子,起来跳舞吧。”“木偶兔子变变

变—幼儿做木偶兔造型。

幼儿创编木偶兔的舞蹈动作,全体幼儿表演木偶兔子舞。

以“领头人”的方式,幼儿随音乐舞蹈一次。

师:“刚才XX小朋友的动作特别有节奏,有精神。”幼儿跟着学。“XXX小朋友跳舞时笑得特别甜。”幼儿跟着学。

师:“让我们有精神地、快乐地再来一次。”幼儿随音乐再表演一次。

3、用“兔姐姐”教学的方式,学习小兔跳、蹦两个基本动作。

学习第一个基本动作:兔跳。

师:“学会了木偶兔的舞蹈,不知能不能去参加兔子音乐会,让我们好好想想办法。”(兔姐姐跳上)

师:“HEIIO,兔姐姐。”

兔姐姐:“HEIIO,木偶兔子们。”

师:“兔姐姐,你去那里呀?”

兔姐姐:“我要去参加兔子音乐会呢!”

师:“太棒了!你能不能带我们一起去呀?”

兔姐姐(作思考状):“行是行,可是你们会学兔子跳了吗?”请幼儿上来学兔子跳。

兔姐姐:“对了,兔子跳是用脚尖轻轻地跳,低低地跳,像我这样。还要有节奏地跳,瞧这样。”示范:

前 后 前前前; 1 2 3 4。

(跳 跳 跳跳跳 拍手 拍手 拍手 拍手)

幼儿伴乐自由练习。

学习第二个基本动作:兔子蹦。

兔姐姐:“木偶兔子们跳得真不错,如果再加上兔子蹦起来的动作就更好看了,瞧我这样。”示范:

前 后 前前前, 蹦嚓 蹦嚓 蹦嚓 蹦嚓。

(跳 跳 跳跳跳, 踢腿 踢腿 踢腿 踢腿)

“如果你们学会了这个动作,就可以去参加兔子音乐会了!BYE—BYE。”(兔姐姐下)

教师讲解师范动作难点:伸出腿,勾脚尖,另一条腿曲膝。幼儿伴乐自由练

习。

4、组合兔子跳和蹦两个基本动作。

师戴上头饰:“现在,让我这个兔姐姐带你们去参加兔子音乐会吧。不过天黑了,森林里可能会迷路,小兔千万不要掉队!”

众幼儿用基本动作组合成韵律动作前行。

师:“瞧,这里就是开音乐晚会的大草地。咦?怎么没人?”

录音机传出有魔力的声音:“亲爱的兔子朋友们,你们来迟了,今天的舞会已经结束,请你们明晚七点钟准时来参加我们的兔子音乐会。BYEBYE—”

师:“今天我们练兔子舞迟到了,让我们回去休息休息,养足精神,明天再来!”幼儿喝水休息。

5、进一步熟练韵律动作,享受游戏情境的快乐。

兔姐姐上:“小兔子们快醒醒,我们要去参加兔子音乐会啦!让我们坐上动物快乐小列车,出发吧!呜—”幼儿双臂搭在前面小朋友肩上成火车状,蛇行韵律成圈状。

师:“终于来到目的地,让我们到大草地上找个位置,等待音乐会开始吧。”

录音机传出有魔力的声音:“哈哈,亲爱的兔子朋友们,兔子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在今天的舞会中,我们将选出跳得最棒的木偶兔子,做为我们的小舞星,并为他戴上最美丽的花环。好!让我们随着音乐尽情地跳起来、动起来、扭起来吧!”

劲舞音乐响起,众幼儿表演创编的木偶兔子的各种舞蹈动作。幼儿推选出若

干名小舞星,师为他们戴上花环,并祝贺他们。

延伸活动:

全体再表演一次韵律活动,走出活动室。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9

活动目标:

1.结合乐曲特点,讨论乐曲配器方案。

2.尝试看图谱有节奏的为乐曲伴奏,并体会演奏效果。

3.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够尝试为乐曲设计配器方案。

活动难点: 有情绪的'演奏。

活动准备:

1.响板,铃鼓,撞钟

2.节奏图谱,孤独的牧羊人音乐

活动过程:

入场,在doreimi的音乐背景下坐律动入场。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师,邮筒里收到一封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草莓音乐节上羊村小乐队得了冠军,我们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还想看看你们的演出,你们能来吗?"幼儿回答能。

二,出示节奏图谱,分析乐句,徒手合乐

1.分析乐曲,区分乐句情绪。

看图谱,区分乐句(特点)图谱上有什么?一样么?大羊小羊这两段有什么感觉?

放音乐,讨论a.b段特点

2.合乐徒手练习。

三,讨论配器方案,运用乐器演奏

1.神秘盒悬念,请出乐器。

唉,老师这有一个大箱子,里面藏着几种小乐器,那么下面我请小朋友们来猜一猜,摸一摸,都有哪些小乐器。

2.讨论乐器音色特点。

3.引导幼儿探索打击乐配器方案。

引导幼儿根据乐句情绪讨论应该怎样配选乐器。

教师综合幼儿建议在图谱上贴上相应的乐器图片并运用乐器看图谱练习演奏。

四,使用乐器,看图谱进行演奏

1,幼儿自行分组扮演

2.引导幼儿运用乐器看图谱进行演奏。

五,结束

展开森林音乐会,幼儿完整演奏。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10

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我们都知道,音乐的主要元素有音符、节奏、旋律三大部分构成, 而节奏是音乐中最主要的因素,视为音乐的生命。为大家分享了大班艺术音乐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变形金刚》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一次上班途中的偶遇,在等车的时候发现前车尾后贴了一张变形金刚的图片,配有文字说明“不要逼我变形”,感觉很有意思,于是在大班进行了实践摸底,发现孩子对变形金刚很熟悉,也很感兴趣,于是打算设计一个有关变形金刚的音乐游戏,有了这个初步想法后,先去找了很多音乐进行筛选剪辑,并设计了故事情节和游戏玩法。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在玩音乐游戏的时候不满足于一般的表演游戏,并须由一定的情节支撑和难度挑战,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欲望,因此音乐游戏加大了情节性,对幼儿充满了挑战,在没有负担的音乐游戏中,不经意间幼儿学会了倾听音乐,根据音乐的变化来玩游戏,学习控制自己的行动,最后与同伴的合作是游戏的新的层次,体现了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音乐游戏的规则是游戏的灵魂,规则让游戏开展得更顺利,与让游戏变得更有趣味性,提升了游戏的难度,在幼儿克服困难后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将会更加持久而有意义。

2.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点:

大班的孩子积极热情,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而对困难已经不再单纯的是畏惧了,他们更渴望挑战新的困难,希望能从困难中得到肯定,获得满足。因此越是有困难的任务越能激发孩子的挑战欲望。

(2)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

对《变形金刚》中的人物大概了解,比较感兴趣,而且大班孩子的交往能力明显增强,合作起来更加容易。

3.教学环境分析

本节课利用多功能活动室和多媒体环境,音乐游戏所需要的场地比较开放,便于幼儿活动,同时利用多媒体将各段音乐单独播放,而且能够利用投影,可以让每位幼儿清楚看出图片中变形金刚的动作,便于幼儿模仿它们的动作。可以让活动顺利进行。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根据老师提示快速找到同伴并能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进行组合,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二)过程与方法

听辨音乐,能分辨音乐ABC不同的音乐特点,根据音乐玩游戏,重点掌握变形金刚的动作特点,学习缓慢、僵直的机械动作,表现机器人的动作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

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变形金刚》外形特征的认识,尝试用身体动作表演机器人。

三、教学重、难点

1.在观察图片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尝试用身体动作模仿机器人。

2.听辨音乐,能根据音乐玩游戏,重点掌握变形金刚的动作特点,学习缓慢、僵直的机械动作,表现机器人的动作特点。

3.能根据老师提示快速找到同伴并能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进行组合。

四、教学过程:

热身游戏“文明小司机”

(一)教学流程

自主探究,生活中的学习

故事欣赏,内化游戏情节与规则

加大交往力度,邀请成人参加游戏

加入新情节,增加游戏难度

出示图片,变形金刚初体验

(二)教学过程设计

1.热身游戏“文明小司机”

(1)考考你:马路上开车什么最重要?前面有车怎么办?(帮助幼儿了解如何安全开车)

(2)在教师的带领下跟随音乐做开汽车动作教室。(多媒体播放音乐,倾听音乐)

[设计意图]:音乐游戏的氛围通过热身小游戏,提前让幼儿感受到活动的趣味性,游戏前将开汽车的规则提前让幼儿自己总结,帮助幼儿自我约束行为,同时音乐作为游戏的背景材料,可以让幼儿提前感知,在无记忆负担的潜意识行为里了解音乐特点,加深记忆。

2.出示图片,变形金刚初体验,第一次积累表演经验

(1)师:你们知道变形金刚吗?都有哪些呢?它是什么颜色呢?是好人还是坏人?

(2)师:我这里也有一些变形金刚的图片,你认识他们吗?谁会学一学他们的动作?

课件出示:变形金刚的图片逐一出示,提醒幼儿观察图片中的身体动作,并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学一学。

(3)游戏“看我七十二变”,引导幼儿四次变化不同动作

师:现在我们来当变形金刚了,你会变形吗?“一、二、三、变”

(4)跟着音乐尝试变形。(多媒体播放B段音乐)

[设计意图]:加入的游戏“看我七十二变”在整个音乐游戏的环节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游戏开始部分开汽车是很欢快的部分,幼儿的自控能力决定了他们行会有一些滞后性,因此当开始变形金刚跳舞的`时候会幼儿刹不住车的现象,加入这样一个中途变形的情节,首先让游戏更好玩,其次也是提前让幼儿控制幼儿的行为,从动—静止—动,这样的提前的预知性就降低了游戏的难度,同时四次不同的造型也是孩子们创造性表现变形金刚形态特征的一个亮点。

(5)游戏“变形金刚大不同”,鼓励幼儿模仿变形金刚的动作,尝试归纳变形金刚动作特点(动作缓慢,关节是直的,有顿顿感觉)

(6)知识迁移,机器人的生活

师:我们生活中经常做的事情,变形金刚会怎么做呢?(走路、跳舞、喝水、捡东西、打球和好朋友打招呼等)

(7)倾听C段音乐,变形金刚上场(多媒体播放C段音乐)

(8)邀请个别幼儿表演,其他幼儿相互模仿(多媒体重复播放C段音乐)

(9)幼儿再次听音乐表现变形金刚跳舞(多媒体重复播放C段音乐)

[设计意图]:幼儿初次尝试变形金刚跳舞后,兴奋得心可能让孩子忘记了变形金刚的动作特点,于是邀请个别做的比较好的幼儿表演,可以给幼儿良好的模仿对象,同时内化游戏规则。这是一个发现错误的环节。发现错了就立即改正,老师给孩子提供模仿改正的机会,自己发现错误,模仿改正错误,用同伴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游戏方式。

3.故事欣赏,内化游戏情节与规则

(1)师:马路上开来了一群小汽车,看见有人按喇叭,遇见汽车拐个弯,速度不要太快哟!咦!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小汽车们发生变化了,变,变,变,变,他们一个一个的变成了变形金刚,看见有这么多好朋友,大家开心地跳起了机器人舞。有一群汽车人在开着小汽车,真高兴呀! [配乐讲故事](多媒体播放音乐,幼儿倾听完整音乐)

(2)幼儿跟随音乐玩游戏2-3遍(多媒体播放音乐,幼儿听音乐玩游戏)

[设计意图]:在之前的分段熟悉游戏玩法之后,给幼儿一个完整的故事欣赏,加入音乐伴奏,首先是让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故事的内容对音乐则是一种解释,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知道各段音乐所表达的含义,同时故事的情节也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规则,只要幼儿熟悉了故事,他就知道音乐游戏是怎么玩得,而不需要老师告诉孩子,我们这段音乐该怎样,下一段音乐该怎样。

4.加入新情节,增加游戏难度

师:突然,他们接到紧急集合的通知,原来是大坏蛋霸天虎要来了,变形金刚们赶紧用最快的速度组合成更大的变形金刚。(多媒体播放冲锋号的音乐,配班教师出示贴有数字的旗子)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旗子上有数字,数字是几就要几个变形金刚进行组合。(教具出示)

(2)幼儿初步尝试(发现难点及时解决)

(3)完整游戏2-3遍(多媒体播放冲完整音乐)

[设计意图]:前半部分主要是表演游戏,他们会把注意力放在听音乐的变化和模仿变形金刚的动作上,但是音乐变化很明显,很快孩子就能掌握,慢慢他们的兴趣点会随着他们的熟悉程度而逐渐减低,因此增加的游戏难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新的刺激和兴奋点,游戏的难点在于根据数字提示找到合适的同伴,同时还要进行创造性的组合,这样的游戏难度幼儿通过尝试是可以达成的,而且有变化的空间,比如当孩子达成了很顺利地找到同伴这一层面的要求时,教师可以将活动难点放在和同伴组合的方式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5.加大交往力度,邀请成人参加游戏

(1)师:敌人太强大了,我们要扩充力量,现在每个变形金刚要去邀请一位客人老师,和他组合在一起,能完成任务吗?(激发幼儿的参与欲望)

(2)师生游戏2-3遍(多媒体播放冲完整音乐)

[设计意图]:当幼儿完成了向同伴发出邀约,有了这项技能后,可以尝试向更高层次发展——邀请成人,活动中的孩子和老师还是有一些距离感的,这样的师生互动缩短了孩子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同时发挥老师们的智慧,可以让孩子们的组合造型开创新的途径。其次在社会性方面也可以锻炼幼儿与成人的交往方式,学习怎样向别人发出邀请,会得到接受。

6.自主探究,生活中的学习

师:我们的任务完成了,敌人也被消灭了,现在我们要庆祝一下,有一段变形金刚跳的《千手观音》,请你看一看。(多媒体播放机器人跳《千手观音》视频)

师:变形金刚很了不起,我们人能做的事情,他们都在学习,他们会的本领越来越多,帮助我们人类做了很多事情,我们去找一找变形金刚还会做什么呢?(多媒体放音乐,师生开小汽车离场)

[设计意图]:一个活动的结束正预示着新的活动的开始,老师并没有将现如今机器时代中人类对机械化的使用一一列举给孩子,而是让孩子自己去学找答案,保存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点,让孩子学会不断学习和自主探究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1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梦",初步唱出歌曲的优美情绪与意境。

2、通过画面记忆歌词;并创编歌曲替换词,尝试用简笔画形式表现出来。

3、体验创编的成功感及抒情歌曲所带来的情趣与氛围。

活动准备

图片:小草、天空、星星、娃娃;

幼儿人手一张白纸和一盒蜡笔;

音乐磁带;

已学会唱摇篮曲。

活动过程

一、师生问好,导入

唱摇篮曲开始导入过渡语:"听着优美的摇篮曲,有些客人都做梦了,它们的梦就藏在一段音乐里,一起来听听"

二、学唱新歌

1、听音乐弹奏一遍,提问:"这首曲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

2、配乐唱歌曲(轻轻弹奏):"歌里有谁做梦了?听老师来唱一唱吧。"提问:"歌里有谁做梦了?"(边随幼儿回答边出示图片小草、天空、星星、娃娃),是什么样的梦呢?

3、再听老师唱一遍, :"还有几张卡片,他们也想来加入,请你们仔细的听,看看他们要放在哪里?"请幼儿上来对应摆放图片,要求能说出完整的`一句话。如:小草的梦,绿绿的。

摆好后一起听音乐读歌词。

4、一起看图唱: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听着音乐,来唱一唱吧!

这首歌有个名字叫"梦"。(出示字卡梦)练习对唱,重点提醒幼儿注意听清前奏,用优美的声音来唱,注意那里唱的比较响亮。

(1)老师唱前半句,孩子唱后半句

(2)请一位孩子和大家对唱。

5、取掉部分图片,逐步加难练习唱歌曲。

(1)现在我要考考你们了,请把眼睛闭好,(取掉星星的图片)瞧,谁的梦不见了?没有这张图片你们能唱吗?

(2)我多拿掉一些行吗?那我们再来(取掉宝宝、天空、小草四张图片),现在能唱吗?

(3)如果我把图片全拿掉,你们能唱吗?

(4)小朋友你们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音乐?

三、创编歌曲的替换词

刚才我们唱了他们四位的梦,还有谁也会来做梦,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

1、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鼓励孩子进行交流。

2、个别说,教师示范简笔画:把想的画出来,在右边涂色做个标记。

画满四个就一起唱一遍。"变成了一首新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3、幼儿创作画,要求:(同时放《梦》的伴奏带旋律)都想告诉大家,请你也象老师刚才用简笔画的方式也来画一画,有谁来做梦,做的是什么样的梦?

四、替换歌词并练习歌唱

1、把一位幼儿的作品拿出来,这是XX小朋友的,我们一起来用优美的声音来唱唱他的梦吧。

2、替换上另一位小朋友的作品,集体唱。

3、拿着自己的图唱给客人老师听。

回家可以唱给你的爸爸妈妈听,现在把你编的梦唱给好朋友听听吧!

五、延伸活动

继续提供纸笔,鼓励孩子创遍自己的《梦》的歌词,并唱给同伴听

大班音乐艺术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